一、...为什么宝宝和妈妈不亲,却和偶尔带他的奶奶很亲?
这个问题就跟给我提的一样。我老大就是这样的,跟我不亲跟奶奶亲,而孩子一直是我自己带的,从出生到大概八九个月,我在老家带孩子,婆婆上班,中午和晚上回来,然后婆婆看着孩子我做饭,孩子就一直跟婆婆亲。后来我带着孩子来我老公上班的地方,一回老家妞妞也特别喜欢奶奶,什么都不让我给她弄,爱粘着奶奶,以至于她两岁多的时候,我因为娘家有事回去住了一夜没带她,第二天我一回去她都不让我回去,让我走,婆婆说你没来的时候玩的可好了,你一回来她就闹,让我走,不让我在家待,然后第三天我回去的时候还给她买了玩具才高高兴兴的看在玩具的份上让我留下了。但是今年我把她放在老家上幼儿园,婆婆给带着的时候她又开始粘我了,我一回来就高兴的不得了,什么都不让奶奶碰,洗脸洗手都让我帮她,现在知道为娘的好了,也不知当初咋想的,让我好难过的
宝宝天天和妈妈在一起,见得生人少的话,会对偶尔来家里做客的亲戚表现得很期待,很热情。我儿子小时候也是这样,一来客人特别高兴,性格属于外向型。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实验,说对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如果你温柔地对他说,我打你呀,小孩不明白意思,看你这样温柔,也会特别开心的样子;而如果你很凶地对他说:给你买好吃的呀。宝宝因为语言的不善也会吓得哭起来。
我想奶奶每次来,可能都会给宝宝带点好吃的,让宝宝很期待,而且奶奶来了,可能因为不会玩手机,反而陪伴孩子的时间多一些,也会哄着孩子一些,小孩子是这样的,谁总是陪着他玩,给他买好吃的,照顾他的,就会很亲近。
题主没有提自己是怎么带娃的,有没有总是喜欢自己刷手机,把娃丢在一边?有没有因为整天看孩子,心情不是很好,往往会训斥孩子?如果总是不爱陪宝宝,宝宝自然和你不够亲近。
不过,宝宝和奶奶亲近,也没什么,说明祖孙俩相处和谐,有很多孩子在长大后,都会回想起奶奶对自己的慈祥来,奶奶疼孙子,孙子也喜欢奶奶,这不是蛮好嘛。
奶奶来了,宝宝腻着奶奶,题主不是还可以轻松一会吗?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跟谁亲,不在于谁跟他相处得久,而是安全感。
谁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孩子都会惦记着!
我认识一个孩子说来可怜,这个女孩是老大,资质平凡,学习能力一般般,
孩子的爸妈重男轻女,老二出生后,爸妈每天嫌弃老大成绩不好,脑子愚笨,
对她百般挑剔,好像这孩子不是亲生的,所以造成孩子情绪极不稳定,
她在家里和学校总是尖叫吵闹,谁也亲近不了,后来给医生看了确定是躁郁症!
这个女孩今年才10岁。
但是有件特别的事,女孩只要到才艺班上课,她就会很开心的待在老师身边,
跟老师聊天撒娇,整个人看上去心情十分放松,她的爸妈都非常惊讶,
不知道老师给她施了什么魔法。
她会跟老师讲很多心里的话,为什么呢?因为老师用了正确的方式对待她,
她待在那位老师身边觉得安心,就跟待在妈妈肚子里的羊水一样,
似乎外界的一切都不会伤害到她。
你的宝宝还小,我相信妈妈只要真心待他,多跟宝宝说说话,
多一些身体上的接触,孩子都能懂的!
这个我接触过一个,是因为妈妈平时比较严格着不多吃,那个不许吃的,而奶奶呢基本是百依百顺,你要你喜欢都满足你,导致孩子觉得妈妈不对妈妈不好什么都不给我多吃,像我就是不给孩子吃太多,特别是要睡觉了,还有晚上刷完牙不可以吃东西,晚上晚饭后不可以吃糖那些东西,反正什么都有个管制。现在孩子小没什么反应,等大了又有爷爷奶奶的反差必然会和我产生隔阂。你说你管教孩子人家觉得你管太多孩子累,你教不好孩子人家又会觉得你这个当妈的妈都不会当,怎么都不对,幸好我老公和我还算是一条线的感觉不对就会说他爸妈,可是也没有什么用,一岁以内的非给孩子喝蜂蜜水给孩子吃一些不太合适的东西说也不听确实很生气,没办法只能忍耐或者少去
我儿子也是这样,我婆婆住乡下,我自己带孩子,一个月来几次,每次来我儿子都很开心,走了还会问几天奶奶去哪里了,相比于我妈我儿子没那么亲,我儿子衣服从小到现在都是我妈买,吃的玩的经常买,我比较心塞,奶奶没买过东西给他,可能真是血缘关系吧
同为宝妈,这个问题让我深有感触。之前有段时间,我家大宝也是这种情况。
作为妈妈,遇到这种情况心里真的很难受。我分析了一下,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希望能帮助到宝妈:
1.宝宝出生后是谁带的多。
如果宝宝出生后,一直是奶奶带,妈妈最近才开始带的话,那宝宝肯定还是和之前带他比较多的奶奶亲近的。
2.妈妈是否对孩子比较严厉,而奶奶是否凡事都顺着孩子的心意。
妈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肯定不光负责宝宝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以教育为主。在宝宝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如果妈妈是教育孩子,而奶奶却让孩子随心所欲的话,那宝宝肯定和妈妈不亲。
3.宝宝晚上是谁陪睡。
一般谁陪睡就跟谁更亲。如果妈妈是白天带,晚上宝宝却和奶奶一起睡的话,那宝宝的感情可能会更依恋奶奶。
4.妈妈在带宝宝的时候是否情绪温和。
妈妈可能又要兼顾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如果宝妈太累的话,在带宝宝的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对宝宝发火,这样的话宝宝也不容易和妈妈亲近。妈妈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家人。
宝妈不用太着急,宝宝对妈妈的感情是天然的,只要宝妈耐心地照顾宝宝,宝宝肯定会感受到妈妈的爱,会和妈妈越来越亲密的。
没遇到过,我家孩子都是我一手带,上班的时候奶奶帮忙看着。
这孩子每次看见我就像几年没见过我一般,啥都是我亲自上手[捂脸],她拉完臭臭,尿盆都不让别人碰,必须妈妈亲手洗。
现在五岁半了,还是谁都领不出去,除非我不在家。
我也是天天自己带闺女,她现在快2周半了,就跟我亲,只听我一个人的话,跟她爸都不咋亲,别说爷爷奶奶了,从小到大吃喝拉撒睡全是我一个人管过来的,现在可依赖我了
因为天天带宝宝的人,会对宝宝说话严历,宝宝讨厌了,会挨骂,宝宝感觉骂他的人不好!但是换了一个人带宝宝,宝宝怎么讨厌,这个人都不批评宝宝,宝宝就觉得这个人很亲切!宝宝自然而然的,和这个人亲,也会听他她们的话了……
二、孩子从小被姥姥带,但是为何长大后却和奶奶更为亲近?
老人帮忙带孩子是现在所有有娃家庭的现状,由于经济压力太大,很多家庭靠着老公的收入难以支撑整个家庭的支出,所以在宝妈修完产假时,就急急忙忙的去上班,孩子也自然托付给了家里的老人帮忙带,可是,家里的孩子和整天照顾他的姥姥不亲,反而更喜欢奶奶,这是为什么呢?
佳姐就是一位新晋宝妈,修完产假后,就要去上班,由于婆婆在外地,所以就将自己的妈妈接过来帮忙带孩子,孩子每天和姥姥相处的时间非常多,几年后,佳姐又生了二胎,姥姥还是无怨无悔的照顾二宝,这让佳姐对妈妈十分感激和愧疚,这年暑假,老公提议带孩子回奶奶家过,让姥姥歇一歇,可是等孩子们回来后,全都嚷嚷着奶奶的好,奶奶家比自己家好玩怎样怎样,这可给佳姐气坏了,对孩子们大吼:“姥姥从小把你们带到大,奶奶什么都没做过,就去两天就把你们给收买了,真是白眼狼”,给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
为什么姥姥带大的孩子喜欢奶奶?
1:血缘关系
按照中国传统理念来说,女儿嫁出去就属于外人,生的孩子自然是婆家的,再加上孩子和父亲一样的姓氏,自然就和奶奶家更加亲近一些,觉得和自己一个姓氏的才是一家人,所以就会产生想和奶奶更亲近一些的想法,
2:见面少,奶奶溺爱孩子
孩子自小就和姥姥在一起生活,对姥姥家的一切都非常熟悉,就会有一点“玩腻了”的感觉,但是到了奶奶家,什么事情都很新鲜,这些新鲜感会让孩子特别兴奋,而且,孩子们在奶奶家时,说吃什么就吃什么,平时姥姥不让吃的,在奶奶家里都能吃到,肯定会非常满足,
3:妈妈的态度
不论是生了孩子还是还是多大年纪,在姥姥眼中,妈妈仍然是小孩,对母亲的态度很宽容,可是奶奶就不一样了,婆媳关系非常复杂,而有些话妈妈又不好意思对奶奶说,只能忍着,可是面对自己的妈妈就不会顾及这么多了,所以小孩有时候也会顶撞姥姥,再加上妈妈和姥姥难免会说奶奶不好怎样怎样,会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去和奶奶亲近,
其实,不论是;姥姥带孩子也好还是奶奶带孩子也好,都是用心去带娃的,妈妈和姥姥也不用费神去感慨为什么孩子和奶奶亲近,等到孩子一点点长大后,自然会分得清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不好,
奶奶带娃的最高境界,只要这些方面懒,儿媳妇感激不尽
播报文章众播新知/div>关注2024-08-3012:46
“奶奶带娃,传统印象中总是无微不至,但有时候,‘懒’一点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当我们谈到奶奶带孩子时,往往会想到奶奶们的细心呵护和辛勤付出。然而,过度的照顾可能会适得其反,阻碍孩子的成长。
一、懒得给孩子喝“杂水”
“纯净之选,守护孩子健康。”第一件事,奶奶要懒得给孩子喝凉茶或者各种不明来源的水。在孩子半岁之前,母乳喂养的孩子无需喝水,母乳中丰富的水分已经足够满足宝宝的需求。而各种凉茶、黄连水、蜂蜜水等,不仅可能对孩子的肝肾造成损伤,还会影响孩子对母乳或奶粉的摄入。
二、懒得抱着摇晃孩子哄睡“
温柔以待,避免过度摇晃。”很多奶奶习惯抱着摇晃孩子哄睡觉,认为这样孩子更容易入睡。但实际上,如果摇晃力度控制不好,可能会引发摇晃综合征,对孩子的大脑和脊椎造成严重伤害。孩子在妈妈肚子里虽然会感受到轻微摇晃,但奶奶们抱着摇晃时很难把握好度。所以,孩子想睡觉时可以抱着走一走,但切勿过度摇晃。学会在这件事上“偷懒”,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
三、懒得给孩子喂饭
“独立进食,培养自主能力。”孩子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逐渐成长到可以自己拿勺子吃饭的阶段。这时,奶奶们要忍住喂饭的冲动,让孩子自己动手。这不仅能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刺激大脑发育,还能让孩子明白吃饭是自己的事情,培养独立意识。如果奶奶总是追着喂饭,孩子会失去锻炼的机会,认为吃饭与自己无关。让孩子在吃饭这件事上自主探索,他们会成长得更快。
四、懒得抱孩子
“放手成长,释放孩子潜能。”孩子满月后,可以让他们趴在床上玩;5个月后锻炼坐,7个月练习爬,1岁左右学走路。在这个过程中,奶奶们不要总是抱着孩子,担心脏或摔跤。多让孩子爬行和走路,有助于防止感统失调,让孩子感觉更灵敏、更聪明。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去锻炼大动作发育,激发大脑潜能。
五、懒得控制孩子
“适度放手,培养自主意识。”最后一件事,奶奶要懒得控制孩子。当孩子想要自己吃饭、穿衣服时,就放手让他们去做。不要总是想着为孩子包办一切,孩子只有在自己尝试和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大脑会得到充分的刺激,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妈妈们看到奶奶在这些事情上“偷懒”,千万不要瞎指挥,要理解这种“懒惰”背后的智慧。
奶奶带娃时,在这五件事情上的“懒惰”,并非真正的不作为,而是一种有智慧的放手。这种“懒惰”能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大脑和身体的健康发育。妈妈们要理解和支持奶奶的带娃方式,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