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区分铁路上行线、下行线?
车次的编制和上行下行有关,铁路规定进京方向或是从支线到干线被称为上行,反之离京方向或是从干线到支线被称为下行.上行的列车车次为偶数(双数),下行的列车车次为奇数(单数).如T11次是从北京开往沈阳北方向,为下行所以是奇数(单数)的;它的回头车T12次是从沈阳北开往北京方向,为上行,所以是偶数(双数)的.另外还有的车在运行途中会因为线路上下行的改变而改变车次,例如K388/385、K386/387次,是运行沈阳北到成都区间内的,从沈阳北始发是开向北京的,所以上行,车次为K388次.车经停天津以后开始向离京方向行驶,改为下行,所以车次同时改为K385次.从成都向沈阳北开的时候也是一样,在到天津前是上行,所以车次是K386次,经停天津后改下行,所以车次为K387次.同时在改车次前后的区间内,车次自成一对.比如沈阳北到天津区间车次是上行K388,下行K387.铁路车次的编排就是这样的.
二、列车上下行是如何规定的
1.中国铁路的列车运行方向以北京为中心进行区分。驶向北京方向的列车被定义为上行,而远离北京开往全国各地的列车则为下行。
2.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179条,列车的上行和下行属性是通过车次编号来区分的,上行列车分配双数车次,下行列车则分配单数车次。
3.全国铁路各线的列车运行方向由铁道部统一规定,而具体到枢纽地区的列车运行方向,则由各铁路局进行详细规定。
4.列车在运行时必须遵守相关法规,按照规定的车次进行编排。这意味着上行列车将使用双数车次,而下行列车则使用单数车次。
上下列车的“隐藏技巧”,这些细节80%的人不知道
2024-05-2409:26·成都地铁
如何安全上下车如何才能避免物品掉落到“缝缝”里或者开关门时被夹住
80%的人都还不知道上下列车居然还有这些“隐藏技巧”
上车的技巧
01站在黄线外候车
在车站站台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条醒目的黄线,这是为了提醒乘客在候车时保持与轨道的安全距离。
如果所有乘客都能自觉遵守黄线规定,那么车站的秩序将会更加井然有序。
02开门后礼让下车人群
而在列车到站开门后,一个小小的动作——礼让下车人群,却蕴含着大大的文明与尊重。
当列车门打开时,下车的人群往往急于离开车厢。如果此时有上车的人群急于涌入,很容易造成拥挤和混乱。
让车上的人先下来再上车,可以节省大家的时间。
03跨过缝隙
由于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车身会有小幅度的摆动,因此站台与列车间必须留出一定的安全缝隙。
乘客在上下车时,应特别注意这个缝隙,避免踏空或让随身携带的物品掉入其中。
建议乘客在上下车时适当迈步,快速跨过缝隙,同时留意手机、钥匙等小物品,确保它们不会掉入缝隙中。
04转身面对车门
转身面对车门可以直观地看到车门的关闭过程,这有助于确保没有任何物品或个人衣物被车门夹住。
有些乘客在上车时可能会携带较大的行李或背包,转身面对车门可以更好地调整这些物品,确保它们不会被车门夹住或影响车门的正常关闭。
下车的技巧
01提前做好下车准备
在高峰时段或客流密集的时候,提前到门口等候可以提高出行效率。如果等到车到站后再匆忙向车门移动,可能会对其他乘客造成不便。
在提前到门口等候之前,一定要确认列车即将到达的站点是自己要下车的站点,避免下错站。
02不要倚靠车门
为了安全,乘客应避免倚靠车门,并且不要将手或脚等身体部位放在车门门缝附近,而是选择站稳扶好,确保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保持平衡和安全。
03下车时注意候车人群
在客流量较大时,站台候车人群较多。在下车时,如果埋头玩手机或不注意观察,可能会与候车人群发生碰撞。
建议在下车前,通过车窗或车门观察外面的候车人群,等车辆完全停稳后,再有序下车。
04跨过缝隙
与上车时一样,快速跨过缝隙,尽量不要踩踏缝隙的边缘。
同时留意手机、钥匙等小物品,确保它们不会掉入缝隙中。
05下车后不要在车门处逗留
车门处是乘客上下车的主要通道,如果逗留在此,可能会妨碍其他乘客上下车。
在高峰时段,逗留可能会导致车站拥堵,给其他乘客带来不便。
以上这些细节在日常乘车中可能容易被忽视掌握这些技巧和细节可以更快速、安全地上下列车希望这些“隐藏技巧”能让大家的出行更加顺畅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