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跟随大平台节奏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绍兴楼市置业论坛最新,[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一、浙江绍兴楼市调控再升级:首推“网格控价”,限售年限升至3年
6月3日,浙江省绍兴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绍兴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了限购、限售等政策,并且在全国首次提出“网格控价法”,即在各区域内科学划分网格,合理设定商品住房的网格控价。
“近期,绍兴房地产市场热度回升,尤其下属县市楼市回温明显。在此背景下,绍兴市政府积极加码调控,‘以网格控房价、完善房价地价联动机制、限购、提高限售年限’,这些举措进一步压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引导市场预期的稳定,促进绍兴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指研究院浙江分院常务副总高院生点评称。
绍兴在全国首推“网格控价法”
根据通知,绍兴市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商品住房价格实施网格化管控,各区根据区域实际,科学划分网格,合理设定网格控价。网格划分及控价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
“绍兴此次创新性地提出了网格化管控房价的导向。这是一城一策思路的细化版本,有助于更精准调控区域市场的房价,真正稳定土地市场和房屋买卖市场。”严跃进点评称。
“这是控房价更侧重精准度的体现”,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长张波指出,“绍兴采用网格化的管理方式对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进行精准化房价调控,网络划分的方式可能更精准考虑到不同板块、区域特点、房源品质等多种差异性,房价的限定标准会有所差异,也会更贴近市场的实际。”
在实施“网格控价法”的基础上,绍兴还进一步完善房价地价联动机制。在既有住宅用地“限地价、竞配建“出让方式的基础上,同时,以地块所属网格控价为依据,合理设定住宅用地出让最高限价。同时,住宅用地出让增设高品质要求,将建设高品质要求等约定纳入出让公告。
“房价和地价之间的联动性很强,绍兴政策不但会对新房价格进行限定,同时还提出了‘定品质’的要求,这一点在以往调控中不多见,但如何更好来督促‘品质’值得关注。”张波称。
此外,绍兴还明确了限购政策和限售政策。通知提出,对在市区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在市区购买的住房,包括新房和二手房须取得不动产证3年后方可转让。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政策条款也说明,外地户籍居民在没有社保缴纳情况下,依然是允许认购一套的,同时二手房不限购,这也要求后续要防范二手房等领域出现炒作现象。而限售政策则提及了3年限售期,有助于抑制短线炒作等冲动。”严跃进分析称。
楼市升温引发调控“加码”
绍兴市地处长三角南翼,处于杭州、宁波之间,地理位置颇为优越。此次,绍兴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的背后,反映出绍兴房价的快速上扬。
根据数据,从2016年开始,绍兴新房均价破万,随后5年一直上扬,于2020年新房均价站上2万元/平方米的高点,截至2021年6月3日,绍兴新房均价已经达到25434万元/平方米。
今年以来,绍兴房价上涨速度加快,从月度统计数据来看,今年1月,绍兴新房均价首次突破了2.5万元/平方米的高位,达到25355元/平方米,刚刚过去的5月,绍兴新房均价达到26013元/平方米。这就意味着绍兴作为浙江省三线城市,其房价已经超过不少中西部省会城市,如郑州和西安的新房均价水平。
二手房方面,根据安居客线上二手房的挂牌数据来看,截至6月3日,绍兴二手房均价为18562元/平方米,较5月份上涨0.09%,比去年同期上涨14.47%。
不仅仅是绍兴市区房价在上扬,绍兴下辖的县城房价也一路高攀。以诸暨为例,安居客数据显示,其新房均价已经接近1.5万元/平方米。
作为“藏富于民”的浙江省,绍兴也是典型的富庶城市,2020年,绍兴GDP总量超石家庄66亿元,全国城市排位从第37位提升至第36位。
随着房企对长三角楼市的看好,不少盘踞长三角的房企选择下沉布局,绍兴也成为房企拿地的热门之地。今年以来,绍兴土地市场走热,不少新出让地块都刷新了区域的最高地价纪录。例如,今年3月,绍兴城东则水牌一宗低密宅地出让,半小时封顶31.11亿元,最终祥生以31.11亿19000平方米人才房配建夺得该地块,楼面价高达27818元/平方米。
由于土地市场过热,绍兴在5月已经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措施,其中包括加大住宅用地供应、试行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提高预售许可门槛、健全房地联动机制等。而在5月调控政策的基础上,此次绍兴出台的政策力度更大,也更加精准化。
“以网格控房价、完善房价地价联动机制、限购、提高限售年限,这些‘组合拳’都将进一步促进绍兴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高院生如是称。
二、浙江绍兴再出楼市新政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
7月23日,绍兴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二手住房市场监管的通知》。
绍兴将加强对二手住房挂牌价格的管控,及时下架挂牌价格明显高于所在楼盘合理成交价格的异常房源。以住宅小区为单元,参考二手住房网签成交价格、评估价格等因素,形成住宅小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在重点、热点区域先行试点,并适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放住房贷款,防控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稳定市场预期。
全文如下: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镜湖新区开发办,各有关单位:
为坚决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精神,加强二手住房市场监管,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二手住房房源挂牌行为
房地产中介机构要对已挂牌房源开展自查,在发布房源挂牌信息时同步匹配同类房源近期网签价格区间,提高市场价格信息透明度。加强对二手住房挂牌价格的管控,及时下架挂牌价格明显高于所在楼盘合理成交价格的异常房源。
二、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
以住宅小区为单元,参考二手住房网签成交价格、评估价格等因素,形成住宅小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在重点、热点区域先行试点,并适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定期在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
三、落实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在金融信贷等应用
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放住房贷款,防控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稳定市场预期。人行绍兴中心支行、绍兴银保监分局要加强监督管理。
四、严厉打击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
房地产中介机构不得对外发布挂牌价格明显高于合理成交价格的房屋信息,不得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不得诱导小区业主参与哄抬房价。对存在发布虚假广告、发布虚假房源信息、恶意哄抬房价、借机炒作学区房、捏造和散布房价上涨不实言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依法依规采取约谈、公开通报、暂停网签、列入行业失信“黑名单”等处理措施,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建立健全常态化信息发布机制
强化舆论宣传引导,依法依规、及时全面、客观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发布房地产政策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自媒体等市场主体发布信息的约束管控,严厉打击各种炒作行为。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绍兴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协调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23日
绍兴楼市风云录:4大奇观,读懂2018年楼市《冰与火之歌》
2018-12-2710:32·乐居财经
2018年的中国楼市,注定要载入历史。
冰与火,两极化,是它最显著的标签。
以绍兴为例,回顾这一年的楼市大气候,上半年像夏天,下半年像冬天。
这种极端的现象造就了4大楼市奇观,今天小编就带大家逐一见证。
1“涨”声一片“跌”回两年前
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1月份浙江11个设区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据统计,与上年同月相比,绍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居全省第二,涨幅为11.2%;与上月相比,二手房价格涨幅更是高达16.9%,同样位居第二。

然而,到了12月中旬,情况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
根据最新的数据报表,在浙江11个设区市中,绍兴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降幅成为全省第二。
一涨一跌,绍兴的楼市冷暖,一目了然。
再看一下2018年2-11月绍兴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的价格走向,市场情况更清晰可见。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我们可以看到,近三个月,绍兴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的房价,都呈现出负增长的状态。
其实,早在“金九银十”变成“铜九铁十”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感受到凉意。
当11月,新城悦隽公馆打出“9999元/㎡起”的“白菜价”,更是惊呆了一众人的下巴。要知道,绍兴9字头的房价还要追溯至两年前的2016年。
涨也政策,降也政策。
上半年,绍兴“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主题发展大会召开,外部“融杭连甬”,内部“三区融合”,全面开花。
外来房企大鳄纷纷入绍,拍地价格持续高涨,在售楼盘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无形中拉高了绍兴市场上的整体房价。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上提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等。
这对于楼市来说,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与之呼应。
随之,楼市降温,购房者们趋于“理性”,抱着“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全城都在等那个“踩到最低点”的机会。
2托关系买房闹售楼处“维权”
3月18日,越城区某楼盘开盘,推出的房源仅100多套,现场却有1000多组客户抢购。
一时间,“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房”甚嚣尘上。这一事件,就像一根导火线,很快燃爆了绍兴楼市的疯狂抢购潮。
某些热门红盘的认筹客户和房源之比,一度达到百里挑一。微信朋友圈小视频疯传,病毒式传播,不断挑逗着购房者焦虑的神经。连夜排队买房、托关系买房、重金买号等楼市怪象,层出不穷。
但是,到了8月份之后,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原本求人买房的购房者,仿佛从整个城市消失了,售楼处开始门庭冷落,很多楼盘鲜有人问津。
9月份开始,“拉横幅维权”、“闹售楼处”、“业主与保安打架”等新闻事件更是屡见报端。
这两种极端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购房者与市场的博弈。
上半年,市场处于上行状态,在以卖方为主的市场中,购房者属于弱势群体。出于逐利本能,他们剑走偏锋,求爷爷告奶奶,托关系买房。
下半年,市场不断下滑,买方市场逐步占据上风,购房者掌握发言权。开发商为了实现销售指标,推出打折促销、买房送车位、精装毛坯价等利好。
这对于上半年买房的准业主来说,是资产的变相贬值,然而,他们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因此,采用各种手段表达诉求。
房地产犹如一个奇怪的磁场,置身其中,商品交换规则、法律意识、投资风险,身为社会人的冷静和理智,都会被降价的消息彻底摧毁,焦虑和愤怒很容易蔓延。
3地王频出国企补仓
先看一组上半年的拍地数据:
5月25日,柯桥城区R-16地块,历时4.5小时,99轮竞拍环节,最终元垄以楼面价11072元/㎡成功拍下,溢价率达90.9%;
7月6日,绿洲路一号地块,阳光城以楼面价11652元/㎡、溢价率66.2%成交,作为非传统意义上的热门区域,其成交楼面价成功超越2017年镜湖核心区;
7月20日,龙湖地产成功摘得镜湖官渡2号地块,成交楼面价12123元/㎡,再创绍兴镜湖区域土拍新高!
当大家都在猜测:谁能在这近乎失控的绍兴土拍楼市,再创新高时,土地流拍、底价拍卖,猝不及防地出现了。
11月23日,则水牌1号地块,起拍楼面价为6801元/㎡,溢价率0%,竞得单位是武汉地产绍兴统建城市开发有限公司;
11月27日,镜湖核心区曲屯1号地块,成交楼面价8531元/㎡,溢价率0.35%,竞得单位是中铁建;
11月28日,袍江新区3-5地块,起拍楼面价为4604元/㎡,溢价率0%,竞得单位是绍兴市城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不到一个月,三个关注度极高的地块,就这样被底价拍卖或者以溢价率极低的价格成交。并且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竞拍单位均是国企。
究其原因,和房价的涨跌有异曲同工之妙。上半年,大湾区的各种利好剑指绍兴,绍兴市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招商16个重大项目,引资约690亿元。
资本追逐政策。无论是本土龙头房企,还是阳光城、万科、祥生、恒大、龙湖、金茂等全国知名房企,都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高价拿地毫不手软。
下半年,市场遇冷,民企拿地热情开始冷却,而极大地依赖土地财政的政府,不能让土地市场真的变凉,这就需要国企出来站台托底。
再加上,年底民企有冲业绩的压力,回笼资金是当务之急,花重金拿地的计划会暂时搁置。
4投资客的乐园自住者的春天
去年,《钱江晚报》一篇题为《杭州高价地频现,城市价值外溢,开发商和购房者还能有什么选择?》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文章指出,绍兴楼市会成为下一个热点。
今年上半年,绍兴也确实不负众望,成为“环杭”的热门城市,活跃着不少来自杭州和萧山的投资客。浙A牌照的大巴车、小汽车,在柯桥和镜湖的售楼处屡见不鲜。
柯桥的置业顾问更是表示,来看房买房的杭州客户,10个中,大概有3-4个,甚至在高峰时占到一半之多。
由此,绍兴本地购房者在论坛一片哀嚎:绍兴楼市都被杭州人攻占啦!绍兴,俨然成为投资客的天堂。
下半年,随着楼市降温,购房群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显著的标志是,购房开始回归“本地化”,刚需客户占到主流,外来炒房客,基本销声匿迹。
投资客退潮,房价回落,刚需客户的春天,意外地来了。
杭州投资客的涌入,一方面是杭绍近乎同城的地缘位置,绍兴犹如杭州的后花园,高铁仅需19分钟,再加上杭绍高速、地铁的连通,半小时交通圈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是两城市之间房子的巨大价格差,萧山比较偏一点的房价已经突破3万,与萧山接壤的钱清杨汛桥1.4万,一半不到。
大浪淘沙,房价适当回调,城市送走了投资客,留住自住客,这才是“房住不炒”政策的本意吧。
【WINDRISES NEWMEDIA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159999-78052
专注于新媒体运营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