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物联网产品平台——让生活更美好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嵌入式技术基础参考文献怎么写的好,[物联网技术分享],[物联网场景应用],[物联网产品推广],[物联网流量搜索],[物联网产品创新],[物联网广告价值],[助力创造美好生活]
一、嵌入式软件助理工程师认证复习指南图书目录
嵌入式软件助理工程师认证复习指南图书目录
该复习指南分为两大部分,以帮助考生全面准备考试。
第一部分,详尽阐述了软件助理工程师考试大纲:
大纲编写说明:深入解析了考试大纲的制定原则和具体内容。
嵌入式软件方向考核目标:明确了考试期望考生掌握的核心技能和知识点。
嵌入式软件方向考核大纲:详细列出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考核重点。
上机实践考试说明:阐述了实践环节的考察形式和要求。
第二部分,分为上篇和下篇,全面涵盖了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预备知识和实践技能:
上篇:
第1章: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础概念、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
第2章:讲解嵌入式系统通信接口和协议,帮助理解系统间的交互。
第3章:深入解析嵌入式系统硬件基础,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下篇:
第4章至第16章,从嵌入式C语言、汇编语言,到Linux系统使用、Web服务器开发、Qt/Embedded编程等,全面覆盖了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
第16章还提供了技术报告写作的指导,帮助考生提升报告撰写能力。
最后,附有参考文献,供读者查阅和进一步学习。
二、互联网技术论文2000字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路,或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下面是由我整理的互联网技术论文2000字,谢谢你的阅读。
互联网技术论文2000字篇一
嵌入式Internet互联网技术分析
【摘要】基于引入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网络的基本概念,全面分析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最后分析了嵌入式系统的具体方案和应用领域访问互联网。
【关键词】嵌入式;互联网技术
1.前言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以互联网为代表。互联网是一个突破过去与电脑网络节点的概念,连接,网络正逐渐成为各种测量仪器,现场仪器和家用电器设计发展方向。根据预测的权威,在未来十年,所有与网络访问功能的产品的数量将超过PC,我们将进入所谓的“个人电脑”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嵌入式网络设备和产品的市场需求,使设备和产品连接到互联网成为趋势。
2.嵌入式Intrnet简介
嵌入式Internet技术是互联网发展历史里程碑,它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和嵌入式技术。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基于互联网技术,嵌入式系统与互联网相互连接在一起,实现嵌入式系统和互联网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控制功能,连接和使用被称为嵌入式系统和互联网之间的嵌入式Internet。互联网的主要优势是,它可以嵌入网络从设备的角度来看,嵌入式网络设备,称为嵌入式网络设备(EID),以这种方式来促进设备的操作,简化了远程控制。嵌入式Internet使用最常见的以太网硬件连接,使用全球TCP/IP协议以取代那些不统一的传输协议。因此,嵌入式系统的基础和网络连接。此外,嵌入式浏览器作为嵌入式系统网络将与用户界面交互,作为一个通用的浏览器软件,浏览器实现统一的人机界面。
3.选择合适的嵌入式Internet技术解决方案的综合分析
网络可以连接方法与以太网或电话线和其他媒体。在大多数工作场所配备以太网,电子设备通过一个中心可以插入。在家里,还有一个电源线和电话线可以用作载体。如果它连接局域网,只需要设置好设备的IP地址。如果您使用的是电话线,可以使用电话用户ID。现在嵌入式电子设备访问连接,几乎没有问题。因此嵌入式Internet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TCP/IP通信协议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单片机。TCP/IP协议是基于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程序层协议,根据其内容和应用程序可分为实时操作系统(RTOS),支持TCP/IP协议TCP/IP协议,委托网关使用的硬件和软件固化嵌入TCP/IP协议栈。
3.1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难点
因为嵌入式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台式机相比,远不如后者,同时,嵌入式系统的自身资源量也非常有限,所以,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3.2TCP/IP完整协议栈和TCP/IP嵌入式协议栈
完整的TCP/IP协议栈基于伯克利软套接字,和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基础上特别的套接字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3.3系统的存储容量需要综合考虑。
发送/接收系统,大量的信息必须是32个强大的微处理器和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大容量内存。
4.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接入技术
有几个互联网嵌入式设备的基本方法,开发人员应该根据硬件特点,嵌入式系统开发成本、开发周期来确定特定需求。
4.1直接接入技术模型
实现嵌入式系统与互联网直接连接通过添加网络接口硬件的嵌入式系统本身,增加相应的软件支持,和相应的接口程序实现。现状的综合分析,结合不同的嵌入式设备访问到常见的互联网应用方案。
(1)单片机(32级及以上单片机)+操作系统+以太网接口芯片。
(2)和低单片机(8或16位单片机)+精益软件TCP/IP协议和以太网接口芯片。
(3)和低单片机(8或16位单片机)+特殊芯片+TCP/IP以太网接口芯片通过廉价的单片机和芯片内部固化的TCP/IP协议栈系统核心。
4.2嵌入式网关技术模型
嵌入式网关模型称为间接访问模式。为了克服直接访问模式(即主要的缺点,每个设备需要IP地址),使用代理服务器的间接方式/网关实现嵌入式系统访问互联网。代理服务器/网关可以使用台式电脑或高端嵌入式处理器作为嵌入式特别设计的微型网关也可以使用。嵌入式网关提供网络或互联网通信和嵌入式系统管理服务。如防火墙、协议转换、运行、监控嵌入式设备提供Web服务器。这种技术需要一个专用的嵌入式网关,网关和嵌入式系统通信之间的限制,将是轻量级的网络协议。嵌入式系统处理器速度的要求,资源相对较低,低发展困难,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嵌入式系统接入互联网的问题,特别适用于嵌入式系统越来越集中。缺点是访问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该方案适用于大型互联网或昂贵的工业设备的需求,不适合低成本的设备。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8/16速度慢和小内存系统性能缺陷是Internet访问的实现问题需要考虑。首先,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网关通信,连接使用传统的RS232,RS482,RS485,IIC,SPI,USB,LIN总线和其他轻量级的网络协议。然后嵌入式网关负责TCP/IP协议的实现,并连接到互联网,信息完整的嵌入式系统和网络的交互。
4.3嵌入式系统+TCP/IP协议芯片
硬件的TCP/IP协议的网络芯片,标准网络协议(TCP/IP)一直延伸到嵌入式设备,嵌入式系统实现网络功能,每个设备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几种典型的嵌入式系统网络方法1PC网关解决方案。人们使用电脑+网络+采集卡以太网网关、协议转换、现场总线的分布式系统接入以太网连接站点设备,将对以太网管理PC机,形成一个更大的控制系统。组成成本非常高,只适用于自动控制系统。
4.4嵌入式系统网关
在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使用嵌入式系统和以太网+收集卡片以太网网关实现嵌入式Internet技术。嵌入式系统在这个阶段实际上是可以根据客户的硬件和软件需要一个PC机。
4.5单片机系统实现的方案
自2000年以来,人们使用单片机以太网接口芯片嵌入式Internet网关。这实际上是一个流行的嵌入式网关的进一步发展,推广。单片机取代PC机,取代太网以太网接口芯片,整个系统的价格几百元。这使得该设备以低成本,简单的网络设备变为现实,以太网分布式控制系统得到快速发展。
5.嵌入式Internet应用
嵌入式网络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应用领域包括:
(1)智能高速公路。包括交通管理、车辆导航、流控制、监视和汽车服务信息等。
(2)植物工厂。特殊的工厂车间,如远程监控和控制野生珍稀中药材栽培和种植、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智能种子工程等。
(3)虚拟现实(VR)机器人。交警、警卫、家用机器人。
(4)信息设备。网络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
(5)工业制冷。超市冰箱,中央空调,冰箱等。
(6)VR仓库。粮食、石油、食品等。
(7)VR精品。客户可以看到互联网实时库存状态。
6.总结
我们看到,嵌入式系统访问互联网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处理的软硬件环境不同的TCP/IP协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嵌入式Internet技术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嵌入式设备将以更好的形式访问互联网,速度更快。
参考文献
[1]薛静.嵌入式Internet接入技术研究[J].学科教学在线,2008.
[2]付国荣.周庆敏.嵌入式Internet应用研究[J].微处理机,2008.
[3]陈雅茹.嵌入式Internet互联网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4]张毅,赵国锋.嵌入式Internet的几种接入方式比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2
[5]韩光洁,赵海,王金东,关沫.EmbeddedInternet技术及其综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互联网技术论文2000字
三、关于计算机的论文
90后大学生拥有较高的计算机起点水平,而高校计算机课程却存在教学内容和环境与实际脱节、传统教学模式落后、课程设定缺少准确定位等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大学城云空间计算机应用课程建设
摘要:大学城云空间是目前流行的远端教育互助平台,具有开放性、个性化、即时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征,为大学师生提供了资源共享、即时交流、自主学习、校企合作的平台。
关键词:大学城;云空间;课程改革;主动学习
一、引言
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在于其工作能力没有达到企业的基本要求,企业所注重的是员工的发展潜力创新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而毕业生这些能力的缺乏,暴露出了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专业课程内容过多,缺少系统的资源整合。随着IT行业多元化的发展,软体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毕业生的要求逐渐提高,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了大量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知识面很广,内容复杂繁多,教师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把需要细致讲解的地方讲透,导致学生不能对所学课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模式更新不彻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发挥。一直以来,学校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则始终是一种被动学习的姿态,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像计算机这样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不起来,则教学任务将无法实施。针对上述问题应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引入大学城云空间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
二、大学城云空间的优势
大学城云空间为师生提供了资源共享、即时交流、自主学习、校企合作的平台。大学城空间在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如下优势:
一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会收集并整理大量相关资料包括实践的案例专案,这些教学资料具有针对性与典型性特点,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料释出在空间上,供学生学习和参考。空间技术充分支援对话、合作、共享的时代理念,促进了资源的共享。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空间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渠道,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主动学习,也可以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空间中留言,获得教师的帮助;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空间上开展教学,学生真正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进入教师的空间后根据教师释出的学习任务参照学习方法和步骤,开启教师空间中的相应栏目展开学习,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在讨论群组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这种学习环境里,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基于大学城云空间的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建设
基于大学城网路平台推进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建设,符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一利用大学城建立丰富的空间教学内容。在空间教学中,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都可以为教学提供灵活的服务,教师按照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库。计算机应用课程较多,主要的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JAVA程式设计、JAVAWEB程式设计、C#程式设计、Android移动开发等。对每门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并且对应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必须符合高职学生学习者特征,形式多样化如微课程、视讯、资源连结等等;在大学城云空间提供与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丰富资源,以Java课程为例,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学空间建立以下栏目:java概念库、java方法库、java原理库、java训练库、java学习任务库、java书籍库、java专案案例库、教学视讯资源库、专业知识扩充套件库、微课程等等。利用大学城云空间可以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通过互网路可以随时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会提前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可以要求学生在云空间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等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利用大学城空间实现基于工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在于精讲多练,并且要求动手实践为主突出技能训练。为了在大学城云空间实现学生的能力培训。首先,教师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模组化处理。以JAVAWEB课程为例,可以将其分为WEB基础、客户端技术、伺服器端技术和综合专案实战模组。接着对每个模组细分成一些典型工作任务释出在大学城空间,比如可以将客户端技术模组分为HTML网页设计、CSS设计、XML应用、JavaScript应用等,每个工作任务都是与实际工作能力相关联,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熟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地分析案例并给出相应的方案。
三利用大学城空间构建多元化的考核制度。大学城空间是一个公开、平等、透明度极高的平台,其最大的特点是资源的丰富性和互动性[4],高职院校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功能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考核制度。计算机专业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学生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综合素质。为了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采用工作任务考核和综合专案完成情况考核,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评价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学生只需要将工作任务和专案的完成文件或程式码、课堂作业上传至空间,老师通过空间进行检查、评优,体现了空间的公平、公开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大学城云空间开展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学、互动、互助的平台,学生通过大学城云空间可以提前预习、复习、不限时间和空间线上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梁继华,黄白红,陈益元.基于大学城空间“六段式”教学法在高职课程中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8.
[2]李世琴,张梅,徐蕾.基于大学城空间的高职实用英语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58.
范文二:计算机应用专业嵌入式技术教学改革
摘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嵌入式技术为各行业网路化和智慧化资讯控制和处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给社会提供更多优秀和专业的嵌入式技术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应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本文主要研究教学改革的具体计划,以及提出建设专业教学实训平台的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嵌入式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高职
前言
嵌入式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网路化和智慧化资讯处理的重要平台,在军事、航空航天、资讯通讯、工业控制、手持式装置等领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在高职院校设定关于嵌入式技术的相关课程,对培养该技术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嵌入式技术的教学计划
1概述
嵌入式技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理论性,在其硬体的发展历程中主要是从8位微控制器到32位微处理器ARM,软体发展历程主要是从没有作业系统到有作业系统,同时该技术具有较高的难度,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高职学生很难高效的掌握相关技术知识。因此在教学技术设计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活动。关于嵌入式技术硬体方面的教学应制定微控制器原理和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嵌入式技术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关于嵌入式技术软体方面的教学应当设计作业系统原理等课程,使学生可以更加扎实的掌握该技术的运用[1]。
2建立课程体系
在掌握嵌入式技术的基础课程之后才能学习深层次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建立适合嵌入式技术教学的课程体系,如在学习嵌入式作业系统原理、面向物件程式设计、资料结构、C语言程式设计、组合语言程式设计等软体基础课程和微控制器原理及开发、数位电子技术、类比电子技术等硬体基础课程之后,学习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系统开发课程[2]。
2.建设专业教学实训环境
1教学平台的构建
教学平台的处理核心应采用Intel高效能的PXA270处理器,还应当选用原始码开放的Linux作业系统作为平台的作业系统,教学平台的硬体模式应设计为功能板与核心板相结合,功能板应包括各种外围介面和器件,如储存卡介面、音讯和视讯介面、摄像头介面、USB介面、RS232介面等外围介面;核心板应具备全部最小系统执行所需的硬体,如电源控制模组、CLPD、SDRAM、Flash、CPU等硬体,保证在接入5V电源的情况下可以单独通电作业,同时为了完成除错工作和程式的下载等还需要设定乙太网介面、串列埠、JTAG介面。通过有机结合功能板与核心板,从而构造完整的应用系统,同时该系统还应当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较低的功能消耗、较小的体积等优点。在平台软体环境的设计方面有时不能够直接通过硬体平台来设计,这时就需要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将编译和编辑目标板的Linux档案系统、核心、载入程式以及系统开发工具安装到宿主机上,安装之后通过将需要的软体下载到目标板上进而执行该软体系统。通常将这种开发方式称为交叉开发,交叉开发的模型为由宿主机生成目标核心映像档案系统通过各种连线方式下载到目标机上形成核心映像。而实现Linux作业系统在开发板平台上的执行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保留Linux作业系统的基本功能配置,通过压缩和裁剪的方式将不重要的功能模组去掉,从而在保证其所需功能能够实现的基础上为嵌入式系统节约更多的储存空间。二是将Linux核心所需的硬体进行针对性的移植,对部分和硬体直接接触的程式码进行修改,例如Bootloader,保证平台上的软体可以在开发板上正常执行[3]。
2教学内容的设计
嵌入式教学的实训内容设计应采用具有CSM通讯模组、触控式萤幕、音讯、USB摄像头、通用的网路功能、IO功能等功能的PXA270实验平台。利用这些功能模组设计相应的教学实验,使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嵌入式技术的积极性。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设计为在学习Linux作业系统移植和嵌入式交叉环境架构方面设计档案系统制作实训、核心编译移植实训、Boot-Loader编译移植实训、Makefile编写使用实训、常用命令以及工具实训等课时训练;在学习驱动程式设计时可设计关于USB驱动配置实训、IO口驱动实训、驱动程式结构实训等内容的教学任务;在学习基于QT程式设计应用开发和QT移植时,可以设计Web-server的移植和网路通讯实训、USB摄像头实训、串列埠通讯实训、QT移植实训等教学内容;在最后嵌入式综合专案实训的时候可设定基于Webser-vice的数字粮仓监控系统、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流程和一般设计教学内容等。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实训的方式,有机的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嵌入式技术的实际开发能力[4]。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嵌入式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根据嵌入式技术制定相应的教学实训计划和教学内容,以此来将复杂和难度较大的嵌入式技术以更加简单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加坚实的嵌入式技术知识,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优秀的嵌入式技术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邹霞玲.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6:9571-9572.
[2]沈瑛,朱卫华,邹国平.高职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185-186.
[3]史梁,董丽莎.高职院校嵌入式系统与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与研究———以《嵌入式系统概论》课程为例[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100-102.
[4]李娜.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页设计课程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2:146-147.
【WINDRISES IOT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为物联网运营推广及产品打包交易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共享解决方案,致力于首个物联网行业的平台搭建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