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排水泵水位液位开关,[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液位继电器探头有电吗
【太平洋汽车网】液位继电器探头有电。液位继电器是控制液面的继电器,这是一个继电器内部有电子线路,利用液体的导电性,液面低于一定位置时接通电源使水泵工作,达到自动控制的作用。
供水接线供水接线需要用到液位继电器的2和3这组常开点,当水位下降到探头低时,2和3就会导通水泵开始抽水。当水位达到探头高时,2和3复位断开电机停止,所以可以把2和3理解为一组开关。
排水电路排水电路需要用到液位继电器的3和4这组常闭点,当水位排到探头低时,3和4这组常闭点就会断开,水泵就会停止排水。当水位升到探头高时,3和4复位闭合水泵开始排水,如此循环重复。
液位继电器液位继电器的触点一般可承受5A左右的电流,如果水泵的功率低于1000瓦,也可以省去交流接触器,直接如图所示连接。
液位继电器内部电路图总结:如果我们想接供水电路,就用液位继电器的常开点,如果我们想接排水电路,就用液位继电器的常闭点。
液位继电器工作原理继电器是根据某种输入信号来接通或断开小电流控制电路,实现远距离控和保护的自动控制电器。其输入量可以是电流、电压等电量,也可以是温度、时间、速度、压力等非电量,而输出则是触头的动作或者是电路参数的变化。下面就分享一个液位继电器原理图,简单说明一下液位继电器的原理。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输入信号的性质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按工作原理分为: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热继电器和电子继电器等。按输出形式分为:有触点和无触点两类。按用途分为:控制用和保护用继电器等。液位继电器是控制液面的继电器。这是一个继电器内部有电子线路。利用液体的导电性。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继电器就会动作切断电源。液面低于一定位置时接通电源使水泵工作。达到自动控制的作用。自动控制由传感器和控制执行机构组成。液位控制器的传感器一般是导线。利用水的导电性。水的导电性较差,不能直接驱动继电器。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二、液位浮球开关怎么接线
液位浮球开关广泛应用于油箱、自动清洗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场所,能够实现对水位液位的控制感应。那么,液位浮球开关应如何接线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的液位浮球开关接线步骤。
1.选择正确的材质是关键,这样可以确保液位浮球开关能够在各种性质的液体中有效使用。液位浮球开关通常有三根电线:黑色(公共线)、蓝色(上水位线)和棕色(下水位线)。
2.当液位浮球开关用于供水系统时,应从空开中引出零线与浮球开关蓝色线相连,再将火线与供水水泵电机相连,最后将浮球开关黑色线接到电机上。若用于排水系统,只需将零线与浮球开关蓝色线相连改为零线与浮球开关棕色线相连。
3.在市场上,开关种类繁多,包括限位开关、电源开关、转换开关等。在选择开关时,需要注意产品的电压、电流、品牌等参数。例如,380V的开关不适用于220V的电压网络,电压过低可能导致开关电源无法正常工作。
4.在选购开关时,建议到当地正规商场进行选择。挑选开关时,要检查产品表面是否平整光滑,开关按钮是否有足够的力度等。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通常更有质量保障。
三、水位开关自动控制器怎么接线
1.水位全自动控制器接线图是解决接线问题的关键,比如下图所示的全自动水位控制器。
2.图中展示的全自动水位控制器提供了四种控制方式的接线图,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该控制器支持的供电电源有220V和380V两种,其中380V的型号为DF96C型。
3.接线方法如下:被控对象可以是水箱、水池或水塔等储水设施。执行器为水泵,用于上水或排水。控制器是全自动水位控制器,水位检测依靠水位探头。
4.单控上水控制:点A设为被控对象上限液位控制点,当水位达到A点时,控制器输出信号停泵。点B为下限液位控制点,当水位低于B点时,控制器输出信号启泵。点C为水位地线,位于水位下限以下位置,与被控对象底部接触。将D、E点与C点并联,根据A、C点的连接关系停泵,根据B、C点的连接关系启泵。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水位探头,即可控制高水位停泵和低水位启泵。
5.单控下水控制:根据第一幅接线图,点C为水位地线,点D为水位下限,点E为水位上限。当水位达到E点时启泵排水,当水位低于C点时停泵停止排水。
6.缺水保护控制:点C和点D均为水位下限,当水位低于下限时,无论哪个水位探头断开,都会停泵。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