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在直播间买到假货怎么办赔偿,[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直播间买到假货怎么赔偿?
直播带货遭遇假货可以直接向工商部门举报投诉,由工商部门进行处罚,并按照假货的处罚方式要求假一赔三。
网友咨询:
直播间买到假货怎么赔偿?
福建佳汇律师事务所万芳律师解答:
直播带货遭遇假货可以直接向工商部门举报投诉,由工商部门进行处罚,并按照假货的处罚方式要求假一赔三。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遭遇假货,既可以向销售者索赔,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索赔,还可以要求两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践中,为维权方便,消费者一般选择起诉网络交易平台。
直播带假货是违法的,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售卖假货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售卖假货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遇到直播卖假货的可以根据下列几条处理:
(1)主播在直播间带货售假,消费者想维权的话,可以和客服进行协商退货。
(2)主播在直播间带货售假,消费者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可以直接打12315进行维权。
(3)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遭遇假货,既可以向销售者索赔,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索赔,还可以要求两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为维权方便,消费者一般可以选择起诉网络交易平台。
福建佳汇律师事务所万芳律师解析: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售卖假货者会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罚款处罚。具体的罚款金额会根据造假售假的严重程度来决定,一般来说,会处以售假金额的50%至3倍的罚款。
2、没收所有违法所得。卖假货除了罚款,还得把所有的非法所得上缴。
3、情节严重者承担刑事责任。大规模的造假售假,是严重危害公民权益的行为,对于这种人不仅要罚款,还要让他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严惩。
买到假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保留有效证据,如果发现所购买的是假货,第一步就是收集证据,用相机拍下商品各个角度的照片,还有与商家沟通的聊天记录,以备投诉时使用。
2、与商家协商,收集完证据之后就可以通知商家了,且在沟通时,注意别掉进商家的聊天陷阱里,清楚说明给自己所发的货是假货,以及询问商家为什么是假货,为什么与之前的描述不符。把责任归到商家一方。
3、要求商家退货,如果商家是7天无理由退款,但没有假一赔三、第三方质检的话,那就要求商家退款并由商家承担运费。
4、要求商家赔款,如果商家参加了假一赔三的话,那就要求商家除了退款外,还要按实际支付商品价款的二倍进行赔付,并承担所涉及商品的物流费用。如果商家参加了第三方质检的话,那就要求商家对商品所付款的一倍进行赔偿,并承担物流费用。
5、向网站投诉,如果以上退货或者赔款和商家未达成一致,可对商家进行投诉,投诉时需提交各种证据,网站服务人员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裁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万芳律师简介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刑法学硕士,对于债权债务纠纷,工伤交通事故,婚姻家庭以及刑事辩护等方面有诸多研究。
二、如果在直播间买到假货怎么要求赔偿
直播间买到假货可以要求三倍赔偿。直播带货遭遇假货可以直接向工商部门举报投诉,由工商部门进行处罚,并按照假货的处罚方式要求假一赔三。该经营者以假充真,对消费者构成欺诈,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规定,应当返还价款并且三倍赔偿。
在直播间买到假货,如何维权?
2021-11-19 12:47·澎湃新闻
韩丹东/关楚瑜今年7月,天津一位喜欢古玩的收藏爱好者程明(化名)在某网络直播间购买了几十枚古钱币,花费近5000元。收到货后,程明将这些古钱币先后送到两家古币评级公司进行鉴定,结果均为赝品。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的情况在许多直播间都曾出现过,让消费者防不胜防。近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直播售假”,找到410条相关的投诉信息,投诉平台几乎囊括所有直播卖货的平台,内容包括在直播间出售三无产品、售卖假货、平台商家营业执照造假、主播虚假宣传等。
据了解,尽管直播间售假的情况屡见不鲜,但由于消费者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往往只能自认倒霉,而售卖假货的主播则不受任何影响,继续卖货。
11月7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称,其在某直播间花355元购买了沉香线香,收货后发现该产品属于“三无产品”,遂要求退货,但商家拒不接受,目前该投诉正在受理中。据了解,这位主播号称是国际IGI钻石、宝石学家和珍珠分析师,不少消费者举报在其直播间买到过假珠宝,均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
奢侈品领域假货问题尤为突出,但涉嫌售卖假冒奢侈品的主播都非常懂得规避风险。他们上架的商品名不会叫LV、爱马仕,而是叫L*、爱*仕。商品配图一眼就能让人看出来是相关奢侈品牌的设计款式,但是没有一张图片是露出logo的,所以无法认定主播卖的是假货。对于类似案件,往往只有当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大量印有奢侈品品牌logo的商品,并且主播无法提供正规来源时,才能进行处理。
此外,还有不少消费者投诉称,有的直播间中销售产品的店铺存在营业执照造假的情况。
10月7日,广东珠海的林熙(化名)花130多元在某主播的直播间里购买了一款科颜氏白泥,比她之前在海南免税店买的便宜了50元左右。但林熙收到货后发现,这款产品虽然看起来和之前在免税店买的没什么差别,可打开后气味比较刺鼻,质地也不顺滑,做工比较粗糙。带着疑问,林熙去某美妆鉴别软件上进行了鉴定,后来鉴定结果证实了她的猜测:该产品是假货。随后,林熙联系商家、主播以及直播平台客服,开始了长达半个月的维权之路。
最初,商家拒不承认,直播平台客服要求提供国家检测机构认证的产品检测报告,否则不予受理本次投诉。林熙只得另辟蹊径——此前她在直播间曾留意到,该店铺注册地址在海口,于是打电话向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经实地走访调查,市场监管部门发现商家营业执照上面的地址是虚假的,将其列入异常名录。最终,林熙得到了应有的赔偿。
“消费者买到假货后想要维权,存在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证明是假货。类似这种网络消费纠纷的案件,很多都会出现举证难的问题。据我所知,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制定关于网络消费纠纷的司法解释。”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
朱巍说,主播在直播间售卖假货,根据其所售产品类别的不同,可能会涉嫌违反不同的法律。例如,售卖假冒的食品可能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安全法;售卖冒充别人商标的产品可能涉嫌违反商标法;售卖有毒有害的产品,还可能会触犯刑法。
在直播间出售假货,主播、平台以及商家三方分别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占领告诉记者,根据广告法相关规定,主播作为产品广告发布者,有对广告主的资质和广告内容的真假与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义务;主播作为产品代言人,还应当购买和使用过该产品,或接受过相应的服务。若主播未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可由市场监管部门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赵占领说,平台若存在以下情形通常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平台没有审核商家的身份资质;平台对于消费者单独的承诺没有履行;对于消费者的投诉没有及时受理,以及明知或应知商家的侵权或者其他违法行为却未及时处理。
“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朱巍说。
朱巍解释道,如果可以直接在直播间看到购物链接并下单,那么直播平台就是电子商务法中所说的平台经营者,而通过该平台销售产品的店家则是平台内经营者。但在直播间里售卖假货,平台不一定要承担赔偿责任,平台如果遵守了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平台相关规定,则应由知假售假者赔偿。如何避免购买到假货?如果购买到假货又该如何维权?
朱巍建议,消费者在购物时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例如,现实中卖几百元的东西,若在网上只卖9.9元,那很有可能就是假货。一旦购买的产品出现问题,疑似假货,可以先按照平台的相关规定去维权,找商家协商解决,目前各大网络平台的维权渠道都比较完善。若是国外的商品,连平台也难以辨别其产品的真伪,可以选择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权。
“在直播间购物时,不能基于对主播个人的喜爱和信任,就无条件地相信主播所售卖或宣传的产品。要详细了解其所宣传的产品具体商家的情况,如是否具有合法资质,口碑、售后服务及其所在电商平台的相关承诺等。同时,在购物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收货后及时验收,发现有质量问题要及时固定证据,依法维权。”赵占领说。
本期资深编辑邢潭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