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如果拥有40万现金,准备去银行做储蓄,假如选择和搭配得当,还是能获取到一定的利息收入。但是在不同的银行选用不同的存款产品,利息的差距会是比较大的。所以做一个会存款的聪明储户,相对是比较难的。
我国对于存贷款双重利率的未来战略目标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要产生联动效应,银行的存款利率定价将考量国债与LPR因素,进行调整。形成贷款和存款之间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加大存款利率弹性,降低社会融资负债成本,支撑实体经济稳增长。
贷款利率LPR,因为我们执行好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从中短期来看是下行的。但是主要下行的是5年期限内的LPR贷款利率水平,这是社会实体经济需要的利率。那么从而我国的存款利率一般都是在三年期及之内,所以可以预料,未来有可能还会下行。
但是5年期以上的LPR利率可能长期会保持稳定,这个利率主要适用于房贷用户长期按揭贷款使用,所以未来调整lpr利率也只调整短期的LPR,有可能5月份就会下调5到10个基点。
经过了3月份一轮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调整,目前存款利率也相对稳定下来了。大额存单仍然是存款市场中利率最高的产品,中小银行的普遍利率水平要比4大行得高一些。
目前四大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普遍是同央行基准利率保持一致,例如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2.75%。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为3.25%。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去得到更高的利息收入,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找寻中小银行,购买大额存单产品。大额存单是最低20万起存,各个银行根据起存额的不同,门槛越高给予的利率水平越高。此时最佳的方式就是找寻起存门槛为40万的大额存单产品,可以最高能够达到年化利率3.45%。
那么我们可以算一下,40万存款利率3.45%一年的利息收入为1.38万元,假如将它存入四大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最高3.25%,一年就少了0.8万元,假如将它存入大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为2.75%,一年就少了0.28万元。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存款方法,那就是要注意身边的中小银行的产品公告,如果中小银行发布一些大额存款产品,也就是5万元起存的定期存款,有可能利率会冲破到最高限,也就是说有可能会达到3.55%,那么此时一年的利息收入就可以达到1.42万元。这种大额存款产品一般都是有额度的,售完即止,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在银行门口看到的所谓特色存款。
当然目前那些异地存款,互联网存款,暂时都不要碰了,因为河南安徽五家村镇银行的这些存款,都暂时无法转账和提取,监管部门也没有一个明确说法,储户正在焦急等待之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目前异地存款和网上存款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中新网9月15日电(中新网财经宫洪宇)9月15日,个人银行存款利率迎来重要变化。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都宣布从即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一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存款利率下调0.5个基点。
中国工商银行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截图自中国工商银行官网
存款利率为什么下调?
事实上,此轮下调并不是今年存款利率的首次调整。央行202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工农中建交、邮储银行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已于4月下旬下调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和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进行了相应下调。
央行表示,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在存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对银行的指导是灵活的。银行可根据自身情况,参考市场利率变化,自主确定存款利率的实际调整幅度。新机制建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更加市场化。在当前市场利率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有利于银行稳定负债成本,促进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
在存款利率机制调整的背景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彬指出,国有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表明存款利率改革的效果正在显现。
“8月中旬贷款便利(MLF)降息10个基点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大幅下降,1年期和5年期及以上贷款的报价利率(LPR)分别下调5个基点和15个基点。存款利率下调,下调幅度大致一致,说明存款利率改革效应正在显现。”文彬说。
此外,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提到,存款利率下调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保持利差基本稳定的举措。
今年以来,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使得净息差持续承压。银监会数据显示,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4%,较一季度继续收窄3个基点。不少上市银行高管在业绩会上也提到了这种“压力”。
如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芒表示,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下半年商业银行利差水平仍有压力。从负债端看,由于居民和企业投资消费意愿下降,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债务成本存在一定刚性。
“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需要控制银行负债成本。”针对息差收窄的压力,文彬指出,目前,信贷供求矛盾仍然较大。今年5年来,LPR累计下跌了35个基点。明年一季度重新定价后,银行的收入会受到很大的挤压。因此,进一步控制银行负债成本势在必行。
此外,董希淼还提到,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帮助稳增长和就业,央行采取了多种货币政策措施,包括全面下调RRR,以增加市场流动性,银行间流动性相对充裕,因此银行“不缺钱”。然而,市场有效融资需求的不足降低了银行吸收中等和中等收入的动力
“对于居民来说,如果资产配置中有更多的存款、现金管理等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会降低。要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理财需求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董希淼说。(完)
复制
5年定期存款利率2022最新基准年利率为2.75%,但是有的银行为吸引较长期定期存款,年利率都略有上浮,特别是20万以上的大额存款,年利率可达3.5%至4%左右,所以我们去银行存款,特别是在20万以上的大额,可多跑几家银行营业部,看看或咨询一下哪家银行利率上浮多,对比一下可选择利率较高,银行有比较大的去存款,以获取较高利息收入又能确保资金的安全,这是本人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存款时间越长,利率反而越低,这是怎么回事?
近期,多家银行的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3年期存款和5年期存款的利率几乎没有差别。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反映出金融机构稳定业绩的困难在增加,未来或有更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可以发现,大额存单利率在今年持续下降,受监管和降成本双重影响,4月25日起,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整体下调,下调品种包括普通定存、大额存单、特色存款,下调期限以长期为主,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率先下调。某股份行客户经理曾对记者表示,原定于5月下调存款利率,后来提前至4月底。当时,20万元起的三年大额存单利率下调至3.45%。
记者打开工商银行APP,发现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的最高利率都是3.15%;中行3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为3.15%,5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为2.75%;建行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2.75%。股份行中,招行的大额存单利率已跌破3%,20万元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9%。招行表示,以中长期大额存单为代表的存款产品利率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调,自4月以来这波存款利率萧条的趋势从国有大行开始,蔓延至股份行和中小银行。
针对这一现象,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利率下行期银行不鼓励储户存5年期存款,也不愿意为5年期存款承担更高的成本;二是全国性银行的存款来源相对稳定。
据中国证券报8月31日报道,“前段时间美元存款利率调降了一次,1万美元起存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期存款利率均较8月初降了10个基点左右。这个利率水平仅持续到8月底,预计9月会再次下调。”北京地区某城商银行网点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
对此,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表示,银行为预防未来利率变动带来风险,选择预先调整策略。
据红网时刻新闻,对于银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的原因,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艾亚文认为,主要是跟随市场利率变动,美联储降息预期越来越浓,银行抢先选择下调存款利率,减少资金成本保持净息差稳定;此外,银行在设定美元存款利率时还会考虑风险管理,包括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年利率5%产品难觅
“目前,我行美元定期存款有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四种期限,根据起存金额不同,利率在4.4%至4.95%不等。”北京地区江苏银行某网点客户经理表示,2000美元起存的四个期限利率分别为4.7%、4.55%、4.4%、4.4%,1万美元起存的四个期限利率分别为4.95%、4.85%、4.7%、4.6%。这位客户经理介绍,上述美元存款利率仅持续至8月30日,8月31日之后利率有可能还会降,很多银行已开始调降美元存款利率。
记者调研发现,8月初,江苏银行1万美元起存的1个月期存款利率为5.05%,3个月、6个月、1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4.95%、4.8%、4.7%。对比来看,目前该行各期限美元存款利率均下降了10个基点。还有银行的美元存款利率8月初接近5%,但到中下旬已调降至3.3%至3.8%区间。
尽管不少银行美元存款利率有所下调,但仍有年利率在4%甚至5%以上的美元存款。“三天前,我在星展银行存了约5万美元。美元定期存款利率为5%。”上海储户张然向记者表示。
另据红网时刻新闻8月30日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恒丰银行、北京银行等均推出了利率较高的美元存款产品,1年期利率最高可达5.0%。随着美联储降息脚步临近,多家银行普遍下调美元存款利率,目前年利率超5%的产品已不多见。
“近期咨询和购买美元定存和美元理财的人挺多的,”长沙一家北京银行的理财经理介绍,该行还有美元定期产品,5000美元起存,3个月、6个月、1年期限的利率均为4.5%。
记者对比发现,北京银行1年期的美元存款年利率从上半年的5%降至现在的4.5%,降幅达50个基点。
近日,江苏银行也下调了美元存款利率,1万美元起存、1个月期限的美元存款年利率从5.05%降至4.95%,下降10个基点。
“9月1日降息,如果有意向今明两天可以购买,”长沙一家恒丰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目前,该行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期限的美元存款产品。其中,1万美元起购、1年期的产品年利率最高为4.9%,对比今年上半年,该产品的年利率下降了10个基点。
据第一财经报道,与城商行小步调整不同,记者注意到,多家国有大行在更早之前已悄然调整美元存款利率,最高年化利率已下行至3%下方。建设银行广东某支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目前5000美元起存,1年期限、2年期限的美元定存产品年化利率均为2.8%,6个月期限的年化利率仅为2.5%。中国银行广东某支行的客户经理也称,目前1万美元起存的一年期美元存款年化利率仅为2.8%。
警惕汇兑风险
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释放了较为明确的降息信号。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遇冷、通胀情况的好转或是美联储政策“掉头”的重要推力。
招银国际研究部认为,9月降息已无悬念,预计9月和12月将两次降息合计50个基点。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分析师肖捷文在研报中预测,基准情形是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25个基点,如果非农数据再次意外疲软,也可能降息50个基点。
虽然目前部分中小银行的美元存款利率仍在5%左右,但大多数银行理财经理都会提示,注意汇率波动风险。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表示,银行为预防未来利率变动带来风险,选择预先调整策略。
于晓明提醒投资者,在考虑美元存款时,应密切/p>
后续汇率波动或将加强,一定程度将影响美元存款的实际收益。华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表示,历史上美联储三次降息期间美元指数多走弱,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因此走强。近期美元指数已出现大幅下跌,截至8月25日中午12点,美元指数跌破101,录得100.69,较8月15日的高点103.2004跌幅明显。与此相应的,最近一个月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超过1500点,幅度达2.1%。
业内人士建议,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投资者在购买美元存款、美元理财等产品时,不能仅看表面利率,更需要注意汇率波动对实际收益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下时点,建议切勿盲目跟风,警惕汇率风险。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国证券报、时刻新闻、第一财经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