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物主义:这一哲学流派认为物质是宇宙的基础,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产物。代表人物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他们的作品如《资本论》、《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等,对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对,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宇宙的基础,物质世界依赖于意识而存在。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莱布尼茨和柏拉图等。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是唯心主义哲学的重要作品。
3.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哲学流派,以翻译和注释亚里士多德作品而著称。
4.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哲学流派,以《百科全书》为代表,倡导理性思维和科学知识。
5.怀疑论:哲学上的一种怀疑态度,质疑一切知识和信仰的确定性。
6.新柏拉图学派:古代晚期的一个哲学流派,试图结合柏拉图哲学与宗教信仰。
7.程朱学派:中国宋明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由程颢、程颐和朱熹等人发展而来。
8.米利都学派:古希腊早期的哲学流派,以自然哲学为特点。
9.道家: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为代表。
10.斯多阿学派:古希腊哲学流派,强调自然法则和道德德性。
11.苏非派:伊斯兰教哲学的一个流派,探讨神性、宇宙和人的关系。
12.苏格兰常识学派:18世纪苏格兰哲学流派,认为常识是知识的可靠基础。
13.维也纳学派:20世纪初的一个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流派,强调逻辑分析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4.新黑格尔主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哲学运动,试图复兴黑格尔的辩证法。
15.新康德主义:19世纪的一种哲学运动,试图在康德哲学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哲学体系。
16.新实在论:20世纪初的一种哲学立场,认为客观实在存在于物质世界。
17.学园派: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以亚里士多德的学园为中心。
18.伊壁鸠鲁学派:古希腊哲学流派,以伊壁鸠鲁的思想为代表,强调原子论和快乐生活。
19.永嘉学派: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哲学流派,以王弼、何晏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20.永康学派: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个哲学流派,以永康学派创始人吕祖谦的思想为代表。
21.瑜伽行派:印度哲学流派,强调瑜伽实践和心理过程的转变。
22.吠檀多派:印度哲学流派,探讨个体灵魂与宇宙灵魂的关系。
23.弗赖堡学派:20世纪初德国的一个哲学流派,以新托马斯主义和现象学为基础。
24.哥本哈根学派:20世纪中叶的哲学流派,以量子力学中的哥本哈根解释为背景。
25.华沙学派:20世纪波兰的一个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流派。
26.剑桥柏拉图学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哲学流派,以剑桥大学的学者为中心。
27.剑桥学派: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英国哲学流派,以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为特点。
28.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的一个哲学运动,强调经验事实和逻辑分析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9.马堡学派:19世纪德国的一个哲学流派,以新康德主义和现象学为基础。
30.麦加拉学派:古希腊哲学流派,以简洁的论证和逻辑分析著称。
31.儒家: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以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为代表。
32.实用主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哲学流派,强调实用性和实际效果。
33.实证主义:19世纪的一个哲学流派,认为科学知识应基于观察和实验。
34.存在主义:20世纪的哲学流派,强调个体经验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35.陆王学派:中国明末清初的一个哲学流派,以陆九渊和王守仁的思想为代表。
36.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德国的一个社会批判理论流派,强调马克思主义和现象学的结合。
37.结构主义:20世纪的一个哲学和文化批评理论流派,强调语言和符号的重要性。
38.后现代主义:20世纪末的一个哲学和文化批评理论流派,质疑现代性的基础和价值。
39.分析哲学:20世纪的一个哲学流派,强调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40.人本主义:一种哲学立场,强调个体的价值和自由意志。
41.计量经验主义:一种哲学立场,强调统计和量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2.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流派,强调物质和意识的相互作用和发展。
43.科学哲学:研究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分支。
44.新托马斯主义:20世纪的一个哲学运动,试图在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基础上发展新的理论。
其记录了哲学概念、哲学家及其思想、哲学流派和思想运动。
1、哲学概念:哲学书会介绍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思想,例如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等。
2、哲学家及其思想:哲学书会介绍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及其思想,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尼采等。
哲学划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在阶级社会社会中,不同派别的斗争,归根到底反映了社会上不同阶级和集团的利益和要求。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唯物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希腊罗马的朴素唯物主义;16--18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19世纪以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