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治病毒感染的方剂有哪些,[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藿香正气、连花清瘟、安宫牛黄、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等多个中成药首次被推荐使用。
二、国家卫健委《2019-2020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推荐流感中医治疗方案:
风热犯卫的主症为: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推荐的常用中成药有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片、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防治流行性感冒,有多种针对性的中药处方可供选择:
1.清解合剂,针对体质健壮、易上火或大便干者,由银花、贯众、白僵蚕、苏叶和牛蒡子组成,每日2次,每次煎煮后兑匀,连续服用3-5天,能清解宣透。
2.扶正合剂,适合老幼体弱、易感冒或大便稀溏者,由黄芪、白术、防风、银花和连翘组成,同样一日两次,连续服用3-5天,能扶正固本。
3.清宣透热合剂,适用于早期发热、恶寒等症状,主要针对疫毒袭肺、郁遏三焦的情况,由炙麻黄、炒杏仁等药物组成,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4.肺胃两清合剂,针对疫毒炽盛、犯及肺胃的病机,如发热恶心、腹痛腹泻等,由柴胡、葛根、黄芩等组成,一日2次,可分次频服。
5.气营两清合剂,适合中期病变,有咳嗽、胸闷等症状,由生石膏、生地、水牛角等清热解毒药物组成,一日2次或鼻饲,每日1剂。
6.补肺健脾合剂,针对恢复期的低热、气短等症状,以益气养阴、调理肺脾为目的,包含黄芪、当归等药材,每日2次,口服。
以上各种合剂可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方剂,遵医嘱服用,有助于缓解流感症状并促进康复。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病毒最早是在1933年由英国人威尔逊·史密斯(WilsonSmith)发现的,他称为H1N1。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酶。数字代表不同类型。
为什么最近咳嗽会多?
因为这个时间段感冒感染多,过敏多,这些问题最后都会指向咳嗽。
1,霜降后,降温,温差较大,小感冒小感染肯定会增多,比如最近支原体肺炎依旧有,而且混合感染合胞病毒很多,像这种感染后咳嗽,我们称之为呼吸道感染后咳嗽。
2,气温变化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就会诱发出来,包括感染后免疫力降低,各种过敏性鼻炎症状出来,鼻塞、打喷嚏,皱鼻子、清嗓子,如有鼻后滴漏,那鼻涕炎性分泌物倒流至咽部刺激咽部导致咳嗽,这就属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范围。
3,有些孩子经常在夜间或清晨咳嗽,还有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但去医院检查后没有任何感染征象,用支气管舒张剂(丙卡特罗、班布特罗、沙丁胺醇等)可明显缓解咳嗽,像这种就要怀疑咳嗽变异性哮喘,有些医生也会说这是过敏性(变应性)咳嗽。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咳嗽咳一个秋冬?
就是因为在上面123之间不停兜兜转转。
素问老粉都知道我调咳嗽厉害,那我怎么调呢?下面说几个我常用的方子(中医不分上面123,只要对证都可以调)
一,三拗汤(组成:麻黄,杏仁,甘草)
此方用在什么时候呢?中医讲风伏肺络证。
有这种证的时候,会表现为:久咳,早晚咳嗽明显,遇冷空气或活动后加重,以干咳为主,痰少,鼻塞,流涕,喷嚏,清嗓(有点像过敏性咳嗽,包括鼻炎鼻后滴漏),舌质淡红,苔薄白,过敏性体质。
怎么调?
这时候就要疏风散邪,宣肺止咳,三拗汤可以宣肺解表,止咳平喘。
参考药物及参考剂量:蜜麻黄2-6g,杏仁5-10g,桑白皮6-10g,炙款冬花5-10g,蜜枇杷叶6-10g桔梗3-6g,前胡3-10g,蜜百部3-9g,荆芥5-10g,防风5-10g,辛夷(包煎)3-10g,炒苍耳子3-6g,甘草2-6g。
二,有咳嗽就要注意痰的问题,如果泡沫痰变多,没有怕冷没有发烧,考虑射干麻黄汤(组成: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大枣、半夏、五味子)+三子养亲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这时候不仅要疏风散邪,宣肺止咳,还要温肺化饮,下气祛痰。
参考药物及参考剂量:蜜麻黄2~6g,射干3~10g,法半夏3~9g,紫菀5~10g,炙款冬花5~10g,白果5~10g,茯苓6~15g,紫苏子3-9g,白芥子3-9g,莱菔子3-9g,化橘红3~6g,细辛1~3g,五味子2~6g。
三,如果有痰,而表未解,发烧了,痰变多了,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而稀,喉间痰鸣,可考虑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三子养亲汤,针对外寒内饮证。
症状表现为:久咳,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清稀,喉间痰鸣,兼恶寒无汗,或头痛,口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指纹紫滞。
此时要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参考药物及参考剂量:蜜麻黄2~6g,法半夏3~9g,桂枝3~10g,杏仁5~10g,紫菀5~10g,蜜百部3~9g,五味子2~6g,芥子3~9g,细辛1~3g,白芍6~15g,干姜3~10g。
四,定喘汤(组成: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法半夏)
证型:痰热蕴肺证
这时候表现为:久咳痰多,痰稠色黄难咯,甚则喉间痰鸣,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清肺化痰,肃肺止咳)
参考药物及参考剂量:蜜麻黄2~6g,杏仁5~10g,白果5~10g,炙款冬花5~10g,桑白皮6~10g,紫苏子3~10g,法半夏3~9g,黄芩3~10g,浙贝母5~10g,地龙3~10g,辛夷(包煎)3~10g(痰多色黄厉害的话加葶苈子、鱼腥草)。
上面这些方子看似复杂,其实它包含中医调咳嗽最重要的三点:
1,宜发散宣肃而不宜苦寒伤脾胃
为什么咳嗽?
中医认为——肺的宣肃功能失调是咳嗽的基本病机。
因为肺受外邪侵袭,肺气郁闭,所以咳嗽。这时候,不管是内伤咳嗽还是外感咳嗽,你都要宣肺气,麻黄,荆芥,桂枝就是辛温解表,菊花,桑叶,淡豆豉就是辛凉解表。。。为什么用五味子,芍药,小儿肺常不足,辛味药发散同时,要用酸收五味子保护肺气、肺阴。
2,中医止咳贵在调节气机
咳嗽无非就是肺气郁闭+肺气上逆,这时候就要宣肺气(麻黄,荆芥,桂枝等)+降肺气,宣肺气上面说了,降肺气无非就是桑白皮,枇杷叶,紫苏子,紫苑,款冬花,桔梗,苦杏仁,前胡等,一宣一降恢复肺的气机,再配合调理脾胃的焦三仙,白术,火麻仁等药,上焦中焦气机通畅,咳嗽自止。
3,治咳嗽者治痰为先
小孩子咳嗽多见夹痰,痰多也会导致咳嗽,因为小儿脾常不足,脾虚生痰,所以小孩子咳嗽重在化痰,根据痰的颜色,量,质地选择不同的药物,如果黄痰就可以选胆南星,浙贝母。。。寒痰就可以选择半夏,陈皮,紫苏子。。。
最后我想再说一下:看到咳嗽真的不要怕,我们要记住,咳、痰不是病,不是病!咳、痰、只是症状,是呼吸系统遇到外邪后,肺气功能受损,肺气郁闭后产生的症状。
这时候我们要驱外邪,宣肺,散寒,清肺,化痰。。这些都是中医的强项。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