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安徽5吨垃圾焚烧炉,[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垃圾焚烧厂主要功能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同时实现能源回收。在焚烧过程中,每吨垃圾可产生约300多度的电量,相当于大约每5吨垃圾可以满足一个人的平均日常电力需求。这些设施在发电的同时,也会自用一部分电能,通常比例在15至20%之间。例如,焚烧1吨垃圾可以向电网输送大约280度的电。
为了防止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再次进入环境,垃圾焚烧厂必须配备先进的烟气处理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确保它们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高温,通常控制在850℃以上,能够将垃圾体积减少50至80%。在一些先进的焚烧技术中,通过更高温度(1650-1800℃)的热分解和融熔处理,可以进一步减小垃圾体积。
控气型热解焚烧炉是一种先进的焚烧技术,它将焚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在不同的燃烧室进行。第一阶段在700℃以内进行,垃圾在此条件下热分解,而不致于使金属元素如铜、铁、铝氧化,从而减少了二恶英的生成。同时,这一过程也减少了氯化氢的产生。由于这一阶段的燃烧是在缺氧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也减少了二恶英和其他有毒物质的生成。
在第二阶段,可燃气体与充足的氧气一起进入二燃室进行燃烧。二燃室的温度保持在1000℃左右,并确保烟气停留时间超过2秒,以确保二恶英等有毒有机气体得到彻底的分解和燃烧。
一个典型的城市垃圾焚烧系统包括多个工艺单元,如垃圾计量、卸料和贮存、进料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利用、烟气净化、灰渣处理或利用、污水处理或回用、在线监测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等。
该镇狠抓生态保育和环境建设。一是全面抓好生活污水处理。先后投入资金360多万元,在集镇和库周7个村的中心自然村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纳管户数2300多户,集镇建成区污水纳管率达100%。二是积极做好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投资65万元,建成的镇垃圾中转站和日处理垃圾5吨的焚烧炉,建立健全镇农村垃圾配备垃圾收统一处理有效机制,在飞云湖、阳山等7个行政村实施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统一运输处理”的目标。三是全力保护好森林资源,建立一支22人组成的专业护林队伍和12支共176人组成临时扑火队伍,强化以森林防火为主,结合防盗、防病害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四是加强污染类企业的整治,累计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对库周4家石材加工厂进行排污治理,均达到排放要求;取缔2家非法石材加工厂和2家非法小炼钢厂。五是开展系列“绿色”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1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个市级绿化示范村、1所市级绿色学校,连续评出20户绿色家庭;建立森林食品基地3200亩、绿色食品基地2700亩。六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作各类生态文明宣传牌120多块,出动宣传车30余次,分发宣传手册500余份,专题科普画报10期,努力形成浓厚的生态文明创建氛围。通过努力,目前已创建2个省级整治合格村、5个市级整治合格村、4个市级生态村。
大皖新闻讯在合肥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每天“吃掉”这座城市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同时反哺城市源源不断的电能,“点亮”城市的生活。8月22日,烈日灼灼,大皖新闻记者走进安徽省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位于肥东县的合肥龙泉山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泉山公司”)。深入垃圾吊控制室、垃圾卸料平台、集中控制室等,近距离体验生活垃圾是如何发电的。
据公司总经理慈祥介绍,这里每日处理生活垃圾在3000吨左右。记者了解到,为了迎峰度夏,助力电力保供,龙泉山公司在今年4月份就开始储存更多的垃圾燃料,并持续加强设备的检修维护。
每天200多车次垃圾车进厂,凌晨时最忙碌
提及肥东县龙泉山,很多人并不陌生,这里原本有合肥市最大的垃圾填埋场。2021年4月,龙泉山垃圾填埋场正式封场关停,这也是合肥关停的最后一个垃圾填埋场,同步启动的是合肥市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试运行,标志着合肥市生活垃圾处理进入“全焚烧、零填埋”时代。
从合肥市区驱车不到一小时,大皖新闻记者所乘汽车拐入上山的进厂道路,道路两侧有成排的高大树木,不时能看到有环卫垃圾车经过。走进龙泉山公司,现代化的厂房和办公建筑让人很难将其和生活垃圾联想到一块。在公司的垃圾卸料平台,随着一辆辆环卫垃圾车有序进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只几分钟便完成了倒卸工作。
合肥龙泉山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受访者供图)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共有十个垃圾卸料门,垃圾车来到卸料平台后,卸料门会感应打开,垃圾先进入垃圾池进行发酵,再送到焚烧炉内焚烧。每天0点过后,在很多人都已进入梦乡的时候,龙泉山公司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来自合肥市包河区、瑶海区、肥东县等地的环卫垃圾车集中进厂。“每天进场的车次在240车到280车之间。”现场工作人员称,凌晨1点到3点,进厂的垃圾车最多。
操作巨型抓斗既要专心又要耐心
8月22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走进龙泉山公司1号垃圾吊控制室,这里位于7楼,处于公司集控楼最高的楼层。现场,两位工作人员坐在操作台上,正专注地工作,隔着玻璃窗,记者看到下面是一个巨大的垃圾池,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杆分别控制着一只巨型抓斗。“抓斗一次可抓起10吨左右的垃圾。”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工作不简单,操作人员需要专心和耐心,每完成一次需要4到6分钟左右的时间。
垃圾吊控制室内工作人员介绍情况
工作人员继续说,垃圾车经过地磅房过磅称重后进入垃圾卸料平台,然后将垃圾倒入垃圾池,现有两个垃圾池最高可堆放6万吨垃圾,分有堆料、发酵、投料三个区,通过合理分区让垃圾充分发酵3-7天,由池底下格栅排出渗滤液后,通过抓斗将发酵后的垃圾投入料斗进入炉内进行燃烧。
记者注意到在两处操作台旁还各有一组监控设备,实时显示现场的状况。记者了解到垃圾池内发酵后产生可燃气体,由上部的一次风管强烈吸风,一方面使垃圾池形成负压不外泄,另一方面将此可燃气体送入炉膛作为助燃的原料。
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杆控制巨型抓斗
垃圾焚烧发电要经过多个环节
然而,让生活垃圾发电,过程并不容易。大皖新闻记者来到集中控制室,这里的超大屏幕24小时开启,画面覆盖公司生产各个环节及设备运行状况。龙泉山公司总工程师黄治培介绍称,集中控制室是整个垃圾焚烧发电的控制中枢,垃圾焚烧发电所有的操作和运行调节都是在这里通过电脑操控完成。大屏上通过实时监控观察到生产现场状况,同时根据实际运行要求及时进行系统参数的调整。
黄治培说,垃圾发电厂接收垃圾后,要经历发酵、焚烧、余热发电、烟气净化处理、废水处理、残渣综合利用等多个环节,整套过程对技术和环保的要求十分严苛。
集中控制室是焚烧发电的控制中枢
之后黄治培指着大屏上面的一排数字告诉记者,这里实时呈现机组负荷、主蒸汽温度、流量、压力以及炉膛温度等参数。黄治培表示,通过把垃圾投入焚烧炉内进行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来加热余热锅炉的水进行热交换而产生高温高压蒸气,以蒸汽推动汽轮机高速旋转,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一旦出现异常状况,会有两种报警。”公司发电运行部的负责人王平称,画面报警和语音报警同时出现,公司生产部门会迅速进行处置。
迎峰度夏助力电力保供,增派人员守岗
据悉,为了迎峰度夏,助力电力保供,龙泉山公司在今年4月份就开始储存更多的生活垃圾燃料。不仅如此,公司持续加强设备的检修维护,增派人员守岗,在双休日和节假日期间也安排人员坚守岗位,保障电力供应持续安全稳定。
环卫垃圾车有序倒卸垃圾(受访者供图)
公司运行人员告诉记者,在今年8月初,他们通过画面参数异常变化判断公司的取水管线出现漏点,生产用水对公司是极重要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导致减产甚至停产。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发电运行部立刻联系技术支持部前往现场处理,经过4、5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将问题解决,排除了安全生产隐患,保障了机组安全运行。
“这里和我之前想象的不一样。”在这里已工作一年多的李元健对记者说,他的岗位是巡检,平时往返于锅炉间、配电间等处巡回检查,但工作环境却没有垃圾异味。毕业于广西大学的李元健是合肥人,也是一名硕士研究生,来到公司后,跟着师傅后面学习,半年后经过考核正式顶岗。李元健说,新人进公司后都有师傅带着,现在巡检为实行四班三倒,每个人都会做好守岗工作。
系安徽最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
大皖新闻了解到,作为安徽省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龙泉山公司占地约141亩,总投资约18.28亿元。龙泉山公司总经理慈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公司现有日处理750吨垃圾焚烧炉共有四台,一天可处理30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向电网供电约125万千瓦时。投产以来,截至2024年7月,累计进厂生活垃圾约320万吨,向电网供电约11.4亿千瓦时。
慈祥告诉记者,垃圾经过焚烧处理后,产生的残渣还可以综合利用,比如制作环保砖等。垃圾发电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不仅如此,龙泉山公司还常态化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大皖新闻记者魏鑫鑫摄影报道实习生罗霁阳
编辑张大为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