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东芝本财年将净亏损10亿美元吗?美国西屋电气为什么破产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东芝西屋电气亏了多少钱,[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东芝本财年将净亏损10亿美元吗?

据北京时间10月23日报道,东芝公司周一称,受到出售存储芯片部门产生的税项影响,公司本财年预计将净亏损1100亿日元(约合9.68亿美元)。东芝已决定把芯片业务出售给贝恩资本牵头的财团。

东芝此前预计,本财年将实现净利润2300亿日元。同时,东芝维持年营收和营业利润预期不变。

东芝已经签署协议,把芯片业务以2万亿日元出售给贝恩财团。东芝股东预计将在周二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批准这笔交易,避免公司出现财政赤字而面临退市风险。贝恩财团成员包括苹果公司、戴尔公司、SK海力士公司等。

东芝在周一称,公司在芯片出售交易上获得的收入将能够让股东权益提升1.08万亿日元。在经历了2015年的会计丑闻以及美国核电子公司西屋电气亏损数十亿美元后,东芝正在扭转颓势。东京证券交易所在本月初把东芝从退市观察名单移除,理由是东芝内部控制得到改善,并采取措施改进了企业治理。

二、东芝集团挥泪大甩卖,美的接手后却起死回生,是经营方法的问题吗?_百...

曾几何时,日本制造也曾创下一段辉煌的历史,尤其是物美价廉的日本家电,成为日本人引以为傲的资本。当时,日本的家电产业风靡中国、美国、欧洲,在全球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也成为不少中国企业模范和学习的对象。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日本制造已经走上了下坡路,甚至走到了要靠中国企业“养活”的地步。

140年老牌日企忍痛割肉,中国企业500亿日元接手!

拥有140年历史的东芝,就是日本企业衰落的“代表”。这家公司被爆出在2008年以后持续地做假账,让企业凭空多出了1518亿日元的利润,连续三任社长因为这个问题被迫辞职。这两年,东芝一直在裁员和破产到的边缘试探,对于旗下持续亏损的业务也只能“忍痛割肉”。

据统计,东芝先是以150亿英镑出售了英国的核电资产,又在2018年1月以46亿美元卖掉旗下的西屋电气,甚至还打算将旗下美国液化天然气(LNG)业务出售给中国新奥能源,至于旗下的家用电器业务,则卖给了中国的美的集团。

2016年3月,美的宣布以537亿日元(约合4.73亿美元)收购东芝所持白色家电业务80.1%股权,获得了东芝品牌40年全球授权、超过5000项家电相关专利、在日本和中国的市场和制造基地、以及东芝家电约250亿日元的债务。

精明的日本人没有想到,中资“救活”了东芝家电!

东芝集团挥泪大甩卖,美的接手其家电业务是不是“捡了个大便宜”呢?在当时看来并不是这样,精明的日本人卖掉的都是持续亏损、没有前景的业务,其核心业务如半导体等是给多少钱都不会卖的;而好心“接盘”其家电业务的中国企业,被他们看成了人傻钱多的“冤大头”。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被中国收购后的东芝家电竟然“起死回生”了。其营业收入2017财年达到2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7亿元)左右,比处于东芝旗下的2015财年增加了5成,还在2018财年成功地扭亏为盈。而且,该公司通过充分利用美的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开始转守为攻。

除了在中国和泰国的自主工厂制造的家电之外,在泰国,仅2018年下半年就推出了30多款产品;在印度,预计将2020年在建设新工厂,并在今后5年里投资计超过200亿日元(东芝家电在2012年从撤离印度市场)。很明显,当初将东芝家电无情甩卖的日本人打错了算盘,果断接手的中国企业赚大了!

那些被中国救活的日本企业,13亿人市场功不可没!

风水轮流转,这些年被中国“救活”的日本品牌并不止东芝家电一家。2005年,陷入经营破产的高尔夫球杆厂商本间高尔夫在中国企业“收入囊中”,目前已经走上了复苏的轨道。其销售额在截至2017财年的最近4年里增长了70%,日本首相访问美国送给美国总统的球杆也正是这家公司出品。

还有,继承三洋电机白色家电业务的AQUA于2012年被收入海尔集团旗下,数年后就实现了扭为盈。另外,被苏宁云商收购的日本大型免税店连锁LAOX(乐购仕)、被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纳入麾下的日本老牌服装企业瑞纳(Renown)、被联想并购的日本公司NEC,都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逐步走向“复活”。

为什么东芝家电等日本企业在获得中资注血之后能迅速复活,而过去一直在破产边缘挣扎呢?这主要得益于中国13亿人的巨大市场、以及远超日本的经济实力。对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企业来说,能够“借机”吸收日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熟练的劳动者,同样能获益巨大!

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体量的问题。

对于白电行业,东芝的白电占有率太低,销售完全跟不上,无法实现盈亏平衡。

而销售则一直是美的的强项,吸收东芝的技术能力,同时凭借美的强大的平台能力,销售业绩大大提高。

解决了“开源”的问题后,美的还解决了东芝“节流”的问题。

凭借自身对于上游企业的控制能力,有效的降低了产品原材料成本,已经融入美的平台后,人工及营销等成本也随之下降。

有了美的的开源节流后,起死回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美国西屋电气为什么破产

经营面临重重困难的日本东芝公司近日宣布旗下美国核电业务子公司西屋电气申请破产,可能给东芝带来1万亿日元损失。

  西屋电气被誉为全球核电技术巨头,但目前债务总额高达98亿美元。西屋电气怎么会走到破产这一步?这一无奈之举将给困境中的东芝公司带来哪些影响?我们请专家为您分析。

  ——编者

  1

  西屋百年辉煌历史难再现

  东芝天价收购成“滑铁卢”

  问:美国西屋电气和日本东芝公司都是全球著名电器企业。为什么东芝公司会收购西屋电气染指全球核电业务呢?

  答:美国西屋公司成立于1886年,总部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该公司曾是世界著名的美国电工设备制造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核电技术服务承包商。目前,西屋电气为全球近50%、美国近60%运行的商业核电站提供了核电技术。

  1955年,西屋电气为美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提供了S2W船用反应堆。1957年,西屋电气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核电站提供了世界上首台压水堆核电机组。在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之前,西屋电气负责承建了美国约50%的核电站,在海外也单独承建了31个核电站。同时,西屋还联手国外企业共同设计了其他81个核电站。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西屋的职员数量以及销售额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但是,美国三里岛核电事故发生后,受美国停建核电站等因素的影响,西屋电气销售业绩开始下滑。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屋电气开始逐步抛售其核心业务部门。1999年,西屋电气将其旗下核电业务部门以12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2006年,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以54亿美元的价格再将其转手给东芝公司。后者由此获得了西屋电气77%的股份。

  众所周知,成立于1904年的日本东芝公司曾是全球著名的电气公司。进入本世纪以来,东芝公司认为随着中国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崛起以及各国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全球核电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为此,东芝公司开始染指全球核电业务。

  2006年收购西屋电气,正是东芝公司出于想借此获得下一代核电技术,以便进一步开拓全球核电市场的目的。但是,东芝公司的出价,比当时日本其他核电企业竞购西屋的价格高出了一倍,此举令日本国内核电同行颇有微词。此后,瞄准全球核电业务的东芝公司继续斥资16亿美元,将西屋股份增持至87%,最终以7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西屋。

  笔者认为,东芝公司并购西屋电气的幕后原因是基于今后中国核电技术将选用其拥有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判断。但是,没想到此次收购却成为了东芝公司投资全球核电业务“滑铁卢”的开始。

  2

  步步深陷越“套”越牢

  内外交困“丢车保帅”

  问:作为全球技术巨头,西屋电气怎么会走到破产这一步?东芝出现大幅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答:2015年,东芝公司通过西屋电气收购了另一家美国CBI公司的核电业务子公司,成为此次“核电门”事件的“导火索”。

  在并购之前,西屋电气与CBI的子公司曾是多年的战略伙伴,两家公司2008年共同承包了美国乔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各两组核电站。

  根据东芝公司公布的报告,自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以后,各国政府再次加强了对核电站的安全标准,美国更不例外。此举使以上四组核电站建设所需相关设备、器材等成本不断攀升,工期一再延误,由此造成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最终导致建设费用远超当初2万亿日元的施工预算,达到2.6万亿日元,工期也分别延迟了1年至3年不等。

  按照东芝公司的说法,根据当初的约定,如果用于核电机组建设的周转资金低于11.74亿美元的话,其不足部分将由CBI公司负责承担。但是,随着建设成本的不断攀升和工期的延长,西屋电气与CBI就费用分摊产生了严重分歧,最后发展到对簿公堂的地步。

  为了避免进一步延误工期,早日解决两者的分歧,2015年东芝公司通过西屋电气以“0美元”的价格并购了已经负债累累的CBI核电业务子公司。

  东芝公司原本想通过并购的方式管控分歧,减少交易成本,却没想到这次并购彻底打破了东芝公司在核电领域的梦想,不断膨胀的建设费用非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使东芝公司被牢牢“套住”,核电业务出现大幅亏损,最终导致东芝公司两次延迟2016年第4季度财务报表的发布,对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东芝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实施并购后,西屋电气负债总额不降反升,已攀升至98亿美元。受此拖累,预计东芝公司2016财年合并业绩最终亏损可能最高达到一万多亿日元,这一亏损额将超过日立制作所2008财年创下的7873亿日元的亏损纪录,成为日本国内制造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亏损额。

  为了使公司亏损最小化,东芝只能忍痛割爱“丢车保帅”。经过再三权衡和多方博弈,上月29日,东芝公司宣布旗下的西屋电气正式向纽约联邦破产法院申请适用《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条。西屋电气声明说,重组期间将获得8亿美元资产融资,并全部投入现有核电站业务运行。

  东芝公司表示,西屋电气申请破产将是东芝公司顺利实施经营重建的第一步,有利于防止海外核电业务给企业经营带来进一步的风险。

  可以说,全球核电技术巨头西屋电气公司的破产是必然结果,否则东芝公司将自身难保。西屋电气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其母公司东芝将立即着手企业内部机构改革和业务重组,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其中,围绕核电业务部门的“取舍”是关系到东芝自身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

  3

  扩大海外核电业务梦碎

  东芝可能选择全面退出

  问:东芝今后会有什么举措?还会有核电业务重组计划吗?

  答:西屋电气申请破产保护也宣告了东芝公司力争扩大海外核电业务以失败告终。

  从东芝公司过去的部门业绩来看,核电业务部门一直是主打的“潜力股”。但如今在一片质疑声中,东芝不但需要重新规划未来业务,还要就是否存在“捏造财务报表”,当初并购决策是否得当等问题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在此背景下,东芝公司要正确判断未来核电业务部门的前景,并拿出一个重建方案谈何容易。

  可以预期,随着西屋电气申请破产保护,今后东芝公司很有可能全面退出全球核电业务。近日,为了改善和健全公司财务状况,控制负债规模减少亏损,东芝公司做出了拆分出售旗下部分半导体业务部门,增加其他公司融资额度等决定。目前东芝旗下的半导体业务整体价值超过2万亿日元,拆分出售部分部门,有利于集中和优化资源,提高公司整体产品价值,为公司内部重组筹集足够的资金。

  4

  成本高周期长商业负担重

  全球核电产业面临“洗牌”

  问:西屋电气破产将给全球核电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截至2015年底,全球共有31个国家运行391座核反应堆,总装机容量达到337GW。但近年来,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双重打击,全球核电业务面临严峻形势,核电发电量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仍处于低点。

  许多国家认为,《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意味着未来几年间核电仍将成为电力发展的主要选择。但随着各国核电建设安全标准的不断强化,研发技术、设备安装和基础建设投入成本不断增加,施工建设周期拉长,极大地增加了核电商业运营的负担。全球核电业务面临改革和重组的可能性不断加大,这对我国的核电事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目前,AP1000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而西屋电气的核电业务部门在该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迫切占领中国核电市场、垄断中国的核电技术,正是当初东芝公司收购西屋电气核电业务部门的主要动机。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东芝西屋电气亏了多少钱
发布人:luxiusan19950410 发布时间: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