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92606-48052,欢迎咨询如果预测未来10年线上购物的需求,[专业电商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各种运营推广课程],[解决从零到一的问题],[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电商到底是让中国老百姓更穷了还是更富了?
从B2B到B2C、C2C、C2M、F2C,随着电商模式的不断更多,确实造就了杭州马、宿迁东、拼夕夕等电商帝国,也给电商卖家带来造富机会。
可对于大多数实体商人、普通老百姓来说,无疑是电商的受害者。
电商平台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但事实与使命背道而驰,真正靠电商赚钱的只有平台与少数人。
正因如此,电商不死中国不富,这句话正在应验,在未来10年,实体店将彻底反超电商。
1
何以断言,电商已穷途末路了呢?
用数据说话:2020年,杭州马的电商平台,新注册商家高达700万以上,而平台每天的日活用户只有2500万,与以往相比下降了50%。
从数据对比上我们就能看出,电商平台虽然降低了入驻门槛,开始免了年费,工具使用费等,增加B端的商家,可C端消费者在大量流失。
消费者不到电商平台消费,都去哪里了?看看某音短视频的数据就知道了。据统计目前:某音短视频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是6亿,同时用户每天在短视频平台停留的时间是2个小时以上。
在支付系统、物流系统完善、人们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的情况下,短视频将成为新的购物场景与商业趋势。
人们可以在刷短视频、看直播的时候,产生即兴消费,形成兴化的购物场景。
当然,短视频、直播虽然可以颠覆传统的搜索电商,但其本质没变(还是电商、拼的依然是流量与价格)。
从长远来看,经济发展、商业趋势的归属依然在实体经济、实体门店。
2
经常在网上购物的朋友们都知道,电商的利弊。
无论是兴趣电商(短视频、直播带货)、社交电商、平台搜索电商,与实体门店相比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比如,同样一款连衣裙,在实体店需要花费1000-2000元、甚至更高的费用,而在电商只需要299元,在直播抢购只需要99元,甚至更低。
可不论是在电商购物、直播入口消费,等消费者收到货以后,产品质量都令人堪忧。
因为随着流量红利消失,商家的运营成本不断增加,所以想要赚钱必须要在产品上偷工减料(电商与短视频平台都是如此)。
从短期来看,电商已经成熟、直播正在爆发式增长,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并非如此。
随着人们收入能力的提高,以及各种信贷产品的推出,未来10年消费者的购物决策,不再以价格作为参照,而是会为线下的体验、产品的品质、新的技术、服务、附加值买单。
包括头部主播李佳琦,也都看清了未来的消费趋势,在一次访谈中李佳琦都表示: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未来最终还是会回归到线下。
3
未来10年,实体门店将反超平台电商、直播带货,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靠开实体门店赚钱。
首先,面对人们线上化生活、内容消费、到家服务等新的购物需求,作为实体门店未来必须要把实体门店与短视频、社交、电商以及新的科技、技术融合一体。
目的是构建立体的营销场景,为消费者提供解决方案,产品与到家服务。
从主流实体零售商家的布局就能看出,线上线下融合及立体的营销场景、销售渠道,正在成为未来的趋势。
比如,百果园、名创、波司登等等,都在打造私域、实现线上化、数字化转型,以实体门店为消费者提供购物与体验,以线上与消费者实体连接,并满足消费者线上下单,配送到家的服务等等。
其次,实体门店将迎来新的春天,最大的受益者不只是实体门店,也包含具备数字化转型的平台型公司、工具类型的公司。
因为,在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网、线上化的推动下,具备资金与资源优势的连锁企业能够自我转型。
但对于小的零售、服务等行业的个体户来讲,就需要借助平台类型的公司去实现数字化转型,供应链赋能、品牌升级等等。
平台型的公司,可以靠数字化转型作为切入点,整合实体门店,实现开放、共享、共赢。
最后,对于具备软件开发与服务类型的公司,在线上线下融合的过程中,同样是受益者。
比如,可以针对实体门店的服务业与零售业,提供私域管理软件、SAAS小程序系统、短视频解决方案等等。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只要有货源,就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实现造富。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想要抓住新的商机,必须要通过互联网与产业融合,依托互联网改变原有的供给结构,以及销售场景。
但在未来10年,想要抓住新一轮商机,必须认清这3大趋势。
1、数字化、数据化
2、个性化、定制化
3、智能化
一
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企业融合,可以优化传统企业的供给结构,提升企业的产能,同时也可以提升互联网企业的业绩增长空间。
但产业互联网只是开始,在未来10年,企业想要发展,必须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做供给侧改革和数字化转型。
因为目前传统的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和同质化。那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互联网转型,通过新的生产方式和销售场景,是无法彻底改变市场环境。
必须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实现智能化连接。就是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去做生产,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借助大数据做精准营销。
只有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才能降低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的现象。那么问题来说,具体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做数字化转型,可以从销售终端把用户信息、经营信息、商品信息,通过数据中台相互打通,形成可视化、可以度量的数字。
只有在这种数字化的基础上,才能借助云计算把数字集合成大数据,根据数据做智能化的供需匹配。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商业形态中,想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必须要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完成。

二
有了大数据做支撑,不但可以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而且也可以做到定制化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
个性定制将成为下个10年的新趋势!
这是因为当在今天和未来,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为了温饱,而是未来张扬个性,为了变得更时尚,更漂亮。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喜欢有独特个性的产品,体现个人的价值。个性定制产品是市场的新需求,在未来将成为主流。
其中在电子商务时代,个性定制已经非常火爆,但这种个性定制,还局限于手机壳、马克杯、T恤等简单从产品。
但在数字化和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的支持下,鞋子、服装等各种产品都可以实现个性定制。
如我们可以通过体验店的物联网设备,通过传感器,把个人数据直接传递到工厂。
这样智能工厂,可以根据每个人数据和需求,把订单形成独特的编码,通过智能工厂生产。
三
在未来10年,商业的形态将从,将从实体、电商、新零售变成智能化的经营模式。
但想要实现智能化,必须要通过多个场景,先获取用户的信息和数据,根据大数据做精准匹配。
就是在未来的销售场景中,不再有线上线下之分,每个端都是一个场景,都是一个入口。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去选择购物,也可以通过车联网购物、通过智能家居去消费,通过线下去消费。
但不论通过哪一种场景下方,用户的信息和数据,都会被通过云计算记录下来,形成大数据。
比如用户每天几点去消费、都购买哪些产品、消费频次、信用情况、在哪个位置消费等等。
这些信息都会通过各种场景,传递到云计算分布式储存和运算,最终形成大数据。
那么拥有了大数据以后,就可以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通过人找货的思维,智能推荐商品以及营销活动,驱动消费者持续消费。
如你在网上搜索了羊毛衫,这个信息被平台抓取以后,当你打开电视准备看剧的时候,平台就会给你推荐相关的产品,到智能电视上。
当然如果你乘坐无人驾驶汽车,汽车屏也会根据你的大数据,为你智能推荐商品和服务。
电话+V: 192606-48052
专注于为电商运营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