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降准降息的含义解读,[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降息降准的含义
一、降息
降息是指中央银行调低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如贷款市场利率的下降等。简而言之,降息意味着降低了借钱所需的成本,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降息有助于促进信贷消费和投资活动,活跃市场氛围,刺激经济增长。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或通货紧缩风险上升时,央行可能会采取降息措施来提振经济活力。
二、降准
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政策。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资金安全和满足资金清算需要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一部分资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放贷,从而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此举旨在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三、降息降准的综合影响
降息降准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两项政策同时实施时,能够共同促进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增强,刺激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降低贷款利率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贷款投资,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保证了银行系统的资金流动性,使得信贷市场更加活跃。这些措施对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稳定金融市场以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降息与降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旨在刺激经济,提高市场流动性。降息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激发企业扩张动力,减轻负担;降准则增加流通资金,释放市场资金。
1、降准
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包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调整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6%。降准意味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即金融机构为应对客户取款和资金清算而需保留的存款比例降低。举例而言,如果存入100元,银行理论上可以全部投放市场,但为了准备金,只保留10元,可放贷90元,此时存款准备金率为10%。如果保留20元,则存款准备金率为20%。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
2、降息
降息是央行通过降低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来引导金融机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发展。衡量资金成本的标准是利率。利率包括三个部分:央行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成本、央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以及金融机构调整后的实际贷款利率。央行通过降低金融机构与央行的融资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来引导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3、央行逆回购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9月27日发布消息称,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决定:自2024年9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
央行同时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称,从9月27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调整为1.50%。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和临时正、逆回购的操作利率继续在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上加减点确定,加减点幅度保持不变。
本次政策利率下调幅度为近四年最大,是支持性货币政策的重要体现,将通过传导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权威专家指出,央行此次大幅降息将持续提振市场信心。进一步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夯实资本市场持续稳中向好基础,为市场健康向上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权威专家指出,同步实施降准降息,充分体现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以实际行动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决心。
新一轮降准释放充足长期流动性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9月24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人民银行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降准落地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从现行的8.5%降至8%,中型银行从现行的6.5%降至6%;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已执行5%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在本次调整范围。
潘功胜还表示,降准后,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该水平与国际主要经济体央行相比还有一定空间。年底前根据流动性情况“可能进一步调降存款准备金率0.25至0.5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降准释放更充足的长期流动性,强化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受访专家还一致指出,降准有助于优化资金结构、节约银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为银行体系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稳定信用扩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和可持续性。
当前正值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月内已发行9218.83亿元,单月发行规模已创年内新高。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时报记者说,央行降准能够有力支持政府债券发行,也将对四季度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提供支持,有望扭转前8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态势。
另一方面,存量中期借贷便利(MLF)仍将集中在每月15日前后到期,进而影响月中流动性。Wind数据显示,今年10月至12月中旬的MLF到期规模均高于9月,分别为7890亿元、14500亿元、14500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记者说,年内后续月份MLF到期量逐步加大,通过降准置换部分到期的MLF,可缓解央行续作压力,并进一步淡化MLF的利率色彩。
降息幅度近四年最大将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此前,潘功胜在9月24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央行将降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稳定。
权威专家指出,本次政策利率下调幅度为近四年最大,是支持性货币政策的重要体现,将通过传导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本次政策利率下调20个基点,体现了“有力度”的要求,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下,将带动各类市场基准利率下降。预计本次政策利率下调还将引导存款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同时降息将推动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央行此次大幅降息将持续提振市场信心。在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支持下,市场预期明显改善,A股市场连续多日上涨,上证综指连续突破2800点、2900点、3000点关口,成交明显放量。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于今日早晨8点发布公告宣布降息,有利于保持政策强度的持续性,进一步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夯实资本市场持续稳中向好基础,为市场健康向上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潘功胜此前指出,预计本次政策利率调整将带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调约0.3个百分点,预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款利率会对称下行,下行0.2至0.25个百分点。
MLF中标利率是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安排后,第一个下行的市场化利率,反映增量金融支持政策发力显效。9月25日,央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其中中标利率较上月下行0.3个百分点。
进一步强化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政策属性
权威专家指出,本次降息将进一步强化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政策属性。
其他公开市场回购品种的操作利率将按规则同步调整。此次公告还提到,“14天期逆回购和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利率继续在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上加减点确定,加减点幅度保持不变”。按这一规则,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将跟随下调至1.65%;临时正、逆回购的操作利率将分别调整为2.0%和1.3%。
潘功胜6月在陆家嘴论坛上已明确表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此次央行再次以调整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方式公告降息,进一步印证了央行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改革方向。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9月5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谈到,央行已明确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主要的政策利率,将7天期逆回购由原来的利率招标,改为了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充分满足了一级交易商的投标需求,利率不再是中标结果,而是中央银行根据实施货币政策等需要确定的,数量不再是中央银行调节流动性的手段,而是一级交易商根据政策利率和他们的市场判断共同决定的,这有利于提升机构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
权威专家还指出,此前9月23日开展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较上一次(春节前)低10个基点,被部分市场机构误读为降息,但实际上只是对7月22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的跟随调整,不具备政策含义。
来源:证券时报网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