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我要卖房子,水电气这些需要过户吗?不过户对卖方有影响没,水电气联办过户是什么意思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水电气综合站房是什么级别,[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我要卖房子,水电气这些需要过户吗?不过户对卖方有影响没

我要卖房子,水电气这些需要过户吗?不过户对卖方有影响没

水电气都需过户,
如果不过户,水电气还是你的户头名字,
买家恶意透支使用。水电气公司,会起诉你。因为都是你的名义开的户。

卖房子后没过户,对卖方有什么影响

卖方在买房子有影响,税费各方面比较高。其他没什么影响

请问卖房不过户对卖方有何影响?

昊天合易小王为您解答。如果卖房不做买房打算的话,是没有影响的,如果卖房是为了买房等等,不过户会影响他这套房子的贷款不能放款,以及名下有一套房产,对限购房的申请问题。其他的应该是买方的顾虑了。

江北二手房水电气过户,需要哪些资料,需要卖方,水电气需要过户么

二手房水电煤过户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1、结清水表账单:大多数的房产上下家不需要办理水表过户手续。但在交房时根据买卖合同的约定,双方须要进行抄表读数,并按实际的抄表数由业主结清所欠费用。
2、电表过户:在交房时建议买方亲自查验电表是否有移动改装的痕迹。同时现在新建商品房的电表户名基本为业主本人或是开发商名字,所以在办理交房手续时除双方核对电表读数外,还须双方携带本人身份证件、房产证、私章等前往所在地电力营业厅办理电表过户更名手续,并结清该电表的所有欠费
3、煤气过户:上下家必须凭《房屋买卖合同》其中须写明本房价已包含煤气设施费或该煤气装置无偿转让的证明文字,以及上下家的身份证,上家近期的煤气费账单,双方亲自到燃气部门办理过户更名手续。对于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清的,燃气部门将拒绝办理。
在购买二手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1、核实房主身份资讯及房产证;核实卖房人提供的居民身份证与其房产证上登记的房主是否是同一人,有无他项权记载,有无共有人;
2、到房产交易中心查询待售房屋的情况,如房屋登记情况、房屋用途、是否有查封、是否有抵押等。
3、核查待售房屋的租赁情况,如果房屋已经出租,则需要售房者提供承租方出具的在同等条件下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宣告;
4、房款交付需谨慎。房屋买卖是大宗钱款交易,不主张一次性付完全部购房款。
5、重视违约责任的约定。在合同中明确哪些行为构成违约,如何承担违约责任及承担责任的方式。

二手房过户后水电煤这些需要过户吗

购买二手房后需要办理交接,物业、水电煤都需要交接,为了以后使用方便。
新业主携带身份证、不动产证可自行办理,但有的需要原业主身份证影印件,所以老业主陪同过户非常方便,这也是老业主的责任跟义务。

买二手房,水电气需要过户吗

呵呵!这些东西过户不用房主的,你直接拿着你的身份证、房产证、给水号等去相应的营业厅办理即可!

农村买卖房子需要过户吗

首先根据国家规定,户口在农村的村民符合要求是可以申请宅基地,但是不可以买卖。如果你购买的是宅基地的房子的话,本身这个行为是无效的。

泸州水电怎么过户需要过户吗对以后有影响吗

拿房产证去搞定,其实重点问下水电公司

卖房子的是委托人,那水电气怎么过户

需要业主本人或者委托代理人携带不动产权证影印件、产权人身份证影印件、代理人身份证影印件、授权委托书以及水电气卡,到房屋所属地电力公司、供水公司和燃气管理站办。
办理水电气过户,需要携带相关资料去房屋所属地对应的各营业厅办理。若没有水电气卡可以现场直接补办。多个产权人的情况,只需要其中一人携带本人资料办理就好。
业主本人办理需要携带:
1、身份证原件以及影印件。
2、房产证影印件。
3、水电气卡原件。
受托人办理需要携带:
1、业主本人身份证影印件,受托人身份证原件以及影印件。
2、房产证影印件。
3、水电气卡原件。
4、委托书原件

二、水电气联办过户是什么意思

水电气联办过户是指指房屋所有权的过户与水、电、气三个公用事业的使用权办理同步进行的过户方式。即购房者在购买房屋后,可以同时完成房屋所有权的过户和水电气的过户手续。这种方式节省了购房者在不同时间段内跑多个部门的时间和精力。

水电气联办过户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时间效率高,节省时间和多次往返跑部门的麻烦,对购房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第二是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收费和中介费用,节约了资金,降低了购房成本。另外,过户流程变得更加简单和透明,公开、规范、便捷是水电气联办过户的最大优点。

铁路站房类建筑暖通设计参数总结

2020-06-23 08:43·Mr.lu

本文来源:暖通家族

一、一般规定


1)站房应进行冷热源可行性、经济性研究,大型、特大型站房做冷热源专题报告,其它站房应附冷热源比选的章节或附件,应在初步设计鉴修前完成。2)站房高大空间应进行气流组织研究,特大型站房应进行模拟计算,确定合理的送风方式和气流组织。3)暖通空调方案应分层面、分区域、分功能选用不同的设计标准和型式,确保核心区域的环境舒适及工艺房间的环境要求。4)暖通空调设备的选型宜统一,做到标准化、规模化。5)应充分考虑站房室内外燃气、热力管道的接口设计和配合。6)站房暖通空调细节设计可参照《铁路旅客车站设计施工细节处理》及《铁路旅客车站细部设计》进行。

二、设计参数

(1)室外计算参数的取值,规范中没有的地、市、县参考相邻纬度接近的地区,并注明参考的地区名称(2)室内设计参数

室内计算参数按《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标准》选用,同时应满足节能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站房各主要房间采暖计算温度:

注:当出站集散厅设于室内时,其采暖温度与进站集散厅相同,当设于室外时不设采暖。

2)站房各主要房间空调室内计算温度:

3)四电机房:


四电机房设备发热量:当没有提供设备准确发热量时一般按250~350w/m2估算。下表是根据杭甬、津秦线四电机房所提设备用电量进行汇总,具体取值应根据具体项目提资完成,此表仅作参考。

4)主要房间人员密度、最小新风量

在候车厅人员密度的选取中,需要根据项目的性质和最高聚集人数、近期远期旅客发送量等建筑信息进行判断选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3)选取通风换气次数,应注意卫生间的通风换气按照大小便厕位或按10次换气计算,注意风平衡。

三、采暖

(1)采暖范围及形式

1)有市政热源或锅炉房供热的严寒地区、寒冷地区的站房,大空间除采用地板辐射供暖外,沿外围护周边宜考虑散热器系统供暖,其他功能区域如办公用房、值班、卫生间、楼梯间等宜考虑散热器供暖。

2)采用地源热泵冬季供暖的寒冷地区站房,大空间用地板辐射供暖,其他功能区域如办公用房、值班、卫生间等宜考虑风机盘管供暖。

3)变配电室等无人值守电气设备机房若设备发热量满足机房冬季环境要求可不设置采暖设施。变电室需综合考虑设备发热后确定是否采暖,室温需保证5℃。严寒地区宜采用机房专用空调供暖。

4)夏热冬冷地区及温和地区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达60d或≤8℃的天数达75d时大型及以上站房可结合空调系统供暖。

5)站房商业夹层一般为单独投资或计量,预留采暖接入条件,待后期开发再行细化设计。

(2)散热器采暖系统

1)当采用散热器采暖方式时,散热器的布置既要与建筑空间协调,又要不过多影响散热效果,散热器一般布置在靠建筑物外墙处,当外立面为幕墙不允许或不足以布置散热器时,可以布置在内墙面处。

图5-1为散热器连续布置平面示意图,散热器沿幕墙布置时有条件的可参考图5-2嵌入安装,当按图5-3明装时,应选择低矮型的散热器,并应采取适当遮挡或装饰措施,以免从室外可直视到室内散热器。

2)散热器系统管材可采用内外热浸镀锌钢管。

(3)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1)进深大于6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m为界分成内外区,分别计算采暖热负荷和进行地板辐射采暖设计。沿外围护结构周边埋管间距宜取200mm.

2)候车厅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区域降板空间需要考虑进站口轧机电埋管路由,可视情况一般考虑200mm以上的降板,以保证埋管交错需求及建筑装修完成后地面的平整美观。

3)地板辐射采暖的集、分配器的安装位置应与建筑空间协调布置,尽可能隐蔽安装,可嵌入布置在墙体内、结合送风单元嵌入布置、结合装饰布置在结构立柱处、布置在水暖管井内;图5-4、5-5为集、分配器布置示意图。

4)加热管管材可采用PE-XA管

5)站房卫生间不考虑地板辐射采暖。

(4)空气幕:

1)严寒地区的特大型、大型站站房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热风幕;中型站房当候车室热负荷较大时,其站房的主要出入口宜设热风幕;寒冷地区的特大型、大型站站房的主要出入口宜设热风幕。热风幕可采用电加热或≥90℃的热水。

2)当寒冷地区无条件采用热风幕时,可在站房主要出入口设置空气幕,空气幕的形式需根据外门高度选择贯流或离心式,空气幕应直接安装于开启门上方且风速不宜大于6米,安装位置及高度在保证功能前提下可与装修专业协调采用暗藏式。

3)热风幕送风参数应通过风量风速计算确定,且宜符合以下要求:

①送风温度:一般外门不宜高于50℃。②送风速度:公共建筑外门不宜高于6m/s。③通过外门进入室内的混合空气温度不应低于12℃.

四、通风与防排烟

(1)自然通风

1)候车厅、售票厅等高大空间可选用经常开启的外门作为进风口,利用高侧窗或天窗作为排风口。办公、间休等有外围护结构的房间,宜设置可开启外窗作为进风口,利用开启的房门作为排风口进行自然通风。

2)应在满足自然排烟面积规定的同时,综合考虑冬季冷风渗透因素,确定合理的开窗面积,开窗有效面积需与建筑专业核实。

3)自然通风系统中空气流速(m/s)

4)大空间自然通风的同时,在内部区域及卫生间仍为机械排风系统运行,设计模拟中的边界条件应考虑此部分机械排风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2)机械通风

1)通信、信号、信息及售票主机房等设置气体消防的房间应设置卸压及事故后排风装置。

2)高压(10KV以上)变电室内设备上方不应设置需要检修的通风机等设备。

3)气体灭火事故通风与平时通风通过电动开关风阀切换。事故排风口可设置在低位,风口底距地300mm。

4)四电机房通风系统的设置可根据业主需求考虑分区计量耗电量。

5)客运信息等可仅做排风,同时需要确定是否有人员长时间停留,以确定是否供新风。

6)无人值守四电机房及变配电室排风系统需要根据室内最高温度需求装设温控装置,当高于设定温度时排风机运行。当低于设定运行温度时排风机停。

7)变配电间应按发热量计算排风量校核换气次数取大值。

(3)自然排烟

1)自然排烟口宜与自然通风口合用,采用天窗、侧高窗、房间内可开启外窗等。2)自然排烟净面积应充分考虑建筑所设置的开启窗的形式,根据排烟需要的有效面积,计算窗的设置面积。

(4)机械排烟

1)通风、消防排烟系统的风口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与室内空间及装修相协调。

候车厅等高大空间宜采用可开启高侧窗、电控排烟窗进行自然通风。既可解决通风、排烟问题,又容易与建筑外观及室内空间造型相结合。

2)设机械通风、排烟系统时,通风及排烟风口宜合用,以减少风口的布置数量。有条件时,可利用空调系统的回风口或送风口作为排风、排烟口。

3)贵宾室的通风、排烟口应充分利用吊顶的空间构造,采用暗藏布置或利用吊顶的开口,避免直接在吊顶天花上安装风口。

4)出站通道设机械通风、排烟系统时,通风及排烟风口应合用,且风口应根据防烟分区的划分布置

(5)消防性能化设计

当火车站站房体量大、功能复杂,消防系统设计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时,需要运用性能化消防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论证。按照性能化消防的评估结论进行防排烟系统设计。

五、空调

(1)围护结构建筑热工要求

根据不同气候分区,提出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数据,以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

(2)负荷计算

铁路站房室内人员负荷计算需根据项目的性质和最高聚集人数、近期远期旅客发送量等建筑信息进行判断选取。

(3)空调方式:

1)候车室、售票厅等高大空间集中空调系统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低速风道的全空气系统;贵宾、工艺、办公房间宜采用多联机/风盘+新风系统;四电用房空调分两类,一类有人值守,如总控室、微机室、广播室、消防控制室、运转室设置VRV;另一类无人值守房间,如通信机械室、信息机房、信号机房、售票主机房设置机房专用空调机房。

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应尽量设置在屋面上,在保证通风散热功能的前提下做好遮挡措施。

2)四电机房及其它设备用房应按功能分区域设置多联机或机房专业空调设施,风口及设备选型和布局应注意结露、凝水、维护及运行时间等问题,避免室内机、风口放到设备上方。通信、信号机械室及电源室,信息主机房及设备间设置机房专用空调。

(4)系统划分及气流组织

1)站台层采用旋流风口顶送下回的方式,若只有夏季空调要求,可采用散流器或条缝风口顶送。

2)高架层候车大厅,主要采用喷口单侧或双侧侧送下回的方式(图5-6)

3)采用顶送时需要建筑吊顶格栅方向配合气流组织需求

4)候车大厅宜采用双侧送风,当候车大厅空调区域跨度小于18m时,亦可采用单侧送风。5)候车室、售票厅等高大空间宜优先采用喷口侧送风、集中回风的送回风方式,无条件时可采用顶送、集中回风的送回风方式,贵宾、工艺、办公房间采用顶送顶回方式。6)售票厅进深若小于8米可考虑条缝送风不需要喷口。7)空间高于6米的售票厅不采用顶部回风,可利用大屏幕下部与售票窗口之间的突出部分作为下回风口。

(5)空调送回风口的布置应配合室内装修需要,使风口的布置与室内装修相协调。

1)贵宾室采用侧送风口,侧送风口与灯带相结合,侧送风口设在灯带与天花板之间,外观上看不到风口。回风口根据装修的要求设为条形风口或其它形式。(图5-7)

2)站台层顶送风口根据装修的要求与灯具、喷淋头等协调布置(图5-8)

3)高架层

①送风塔送风,利用大厅内的辅助用房(卫生间、楼梯等),在其上部布置送风管,形成送风塔,回风采用下部回风(图5-9),送风口采用喷口或涡流线型风口。

②风柱送风,利用结构的构造柱(空心钢柱)送风,可每个送风柱形成一个送回风单元,或一个风柱为送风柱,一个风柱为回风柱。送风口采用喷口或涡流线型风口。风柱需与建筑布局紧密配合,当无法利用结构的构造柱而需单独设立风柱时,风柱必需与构造柱或其它建筑结合在一起。(图5-10)

③门套送风,利用高架层下往站台层的楼梯入口门,做成门套,在门套上部喷口送风,

回风可利用门套下部。(图5-11)

④作为高架层高大空间的辅助送风,可沿外围护结构的地面布置条缝形风口下送。

(6)严寒、寒冷地区空调机房受建筑条件限制设于室内夹层处时,根据机组型号规格,空调机房净空宜为4.2~4.5米,机房应设置便于检修设备及人员进出的楼梯。夏热冬冷地区及夏热冬暖地区的中小型站房的直接蒸发式空调机组设于室外,空调设备及系统应考虑设置保温、防腐、防雨、防风、排水、安全及检修维护等措施,装设检修马道时,马道的设置应方便设备及管线的检修作业。

组合空调机组功能段一般组成为:混合段+过滤段+杀菌段+冷热盘管段+中间段+送风机段。

六、冷热源

(1)供热

1)铁路站房有市政热网、地区供热厂为热源时,站房采暖宜采用散热器系统及地板采暖系统.散热器供回水:95/70或85/60℃;地面辐射采暖供水温度≤60℃,一般按供回水50/40℃设计;空调机组及新风风机盘管供回水:60/50℃;

2)铁路站房位于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且站房位于夏热冬冷地区,没有市政热力及燃气供给时,当地质条件适合地源热泵系统,且项目红线内有足够的埋管区域时,可考虑地源热泵方案,夏季地源侧供回水参数30/25℃,负荷侧供回水参数7/12℃:冬季地源侧供回水参数5/10℃,负荷侧供回水参数45/40℃,地埋管循环压力损失控制在30~50KPa/100m。

3)冷热源方案需从投资、运行、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多种冷热源方案比较。


4)当采用常压锅炉供暖时,循环水系统设计时应防止锅炉和高位膨胀水箱“跑水”保证系统最高点高于锅炉最高水位1.5米以上,保证供热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5)采用承压锅炉并设置在地下半地下时应满足《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06年版)》P150有关条件,泄爆面积为锅炉房面积的10%。

6)供热半径小于1Km的锅炉间宜采用95℃热水间接或直接供热。

7)锅炉烟囱宜独立设置,当需要两台或两台以上机组合并烟囱时应在支管上加装闸板阀。

(2)供冷

1)当站房区域内有既有或规划城市、区域热源、电厂余热,同时满足站房工期需求时宜优先采用吸收式制冷;

2)当站房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的地区,且满足并网要求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系统;

3)当站房有天然水资源或地热源可供利用时,可采用水(地)源热泵系统;

4)当站房位于具有多种能源(热、电、燃气、污水等)的地区,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技术;

5)夏热冬冷地区及夏热冬暖地区的中、小型站房可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

6)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较低、温度的日较差大的地区,如气候区划图的VIIA,VIIC,VIID区宜采用蒸发式空调。

(3)可再生资源应用

1)地源热泵系统应核实当地地质资料及室外用地的可行性,并应进行全年冷热负荷平衡计算,做好辅助冷热源设计,以减少系统投资。

2)江水源、污水源、湖水源、海水源热泵应前期做好当地水利部门的政策及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综合考虑其合理性。

3)太阳能供暖应前期了解当地太阳能资源,结合站房规模及投资综合考虑方案的可行性。

(4)冷却塔

1)当冷冻站位于地上一层时,注意冷却塔的设置高度,应使冷却塔积水盘水位高出冷水机组冷凝器最高点1~1.5米,使冷水机组冷凝器处于满液状态便于开机安全运行。

2)当冷却塔位于地下或半地下,在满足1的要求同时,需满足通风要求防止短路,可根据具体设置环境采用鼓风式冷却塔,并在进风与排风之间做建筑分隔。

3)冷却塔进风作遮挡时应满足进风量要求

(5)当采用地板辐射采暖供热供冷时冷热水温选则

1)铁路站房候车大厅一般采用地暖系统,如考虑采用同一套系统供冷供暖,则需要考虑夏季新风除湿措施,以保证地板不结露;

2)用于末端处理显热的冷水温度宜为15~19℃,应用于潮湿地区(II区)的辐射板冷水温度应保证供冷表面的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6)节能与卫生防疫

1)站房集中空调系统的组合空调机组可设消毒净化设施,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仅考虑过滤除尘装置。

2)大型、特大型站房候车室、售票厅等人员集中、新风负荷大的集中空调系统可设置热回收装置,设置地板采暖的集中空调系统可单独设置新风换气机组。

3)建筑空间高度≥10m、且体积>10000m3时,应采用分层空气调节系统,仅满足人员活动区下部空间对温度的要求,过渡季采用自然通风或全新风运行。

4)以排除房间余热为主的通风系统,宜设置通风温控装置。

5)采用市政热源的站房,宜设置热量计量装置。

6)补给水、空调水系统按相关规定应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

七、管线综合与设备布置

(1)布置原则

1)保证建筑空间对净高的基本要求。

2)充分了解结构形式,主风管宜尽可能避开个别高梁。

3)与给排水专业、强、弱电专业协调,错开各专业主干管。

4)风管布置应根据所选定的合理的气流组织、空间要求,确定风管形式、走向及空间内的位置。风管变径、主、支风管相连时,宜底平或顶平,便于水管、电管(桥架)交叉(图5-12)。

5)水管布置宜避免与主风管重叠、交叉,可利用主、支风管的高度差,必要时水管可穿梁敷设。

(2)站台层风管与水管的布置

1)风管、水管应敷设在站台层吊顶内。风管高度确定时,应充分考虑站台层空间净高要求,下送风时还应留有风口及阀门的安装空间。

2)风管应避免长距离平行于且紧贴梁敷设,为水、电管与风管交叉时上翻留有可能性。

(3)高架层风管与水管的布置

1)服务于高架层的主风管、水管应优先考虑敷设在高架层下、站台上部吊顶空间内,到送风、水点再穿楼板至高架层。

2)当高架层内有小空间辅助用房时,风管、水管可布置在辅助用房的屋面上(图5-13)。

3)高架层内与站台层联系的口部,可作为送回风管、风口敷设的依托(图5-14)。


)当结构采用格构柱形式,可利用柱间的空间风管、风口(图5-15),若柱间空间较大,也可在其中设柜式空调机组。


(4)设备布置与检修马道

1)所有设备及管道的布置均应考虑运行管理、检修维护的要求。

2)冷水机组等大型设备机房的布置应满足现行规范要求,蒸发器、冷凝器及低温发生器的一端应留有不小于其长度的检修空间。机房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


3)冷冻机房内应设值班(观察控制)室。

4)吊顶安装的空调机组、风机盘管应在其接水管一侧的吊顶上设置检修孔或活动顶,检修孔的尺寸为600x600,活动顶的尺寸不得小于600x600。

5)水管阀门手柄(手轮)周围应有不小于100mm的操作空间。

6)空调水管的最低点应设泄水阀,检修泄水时应不影响各房间的正常使用,必要时应接泄水管。

7)空调机房内的设备周围(至少3个面)应留有不小于600mm的净宽通道。

8)设备及管道的布置不应影响检修马道的通行,其通道宽度不应小于800mm,最低处高度不应低于1.4m。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水电气综合站房是什么级别
发布人:long1206 发布时间: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