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通信基站电源要求,[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当前通信电源的电压等级主要分为直流-48V(+24V)和交流220/380V,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直流380V也逐渐受到了关注。2G宏站普遍采用-48V电源,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最初的电话网络中,电话机是由电信局供电的,选择48V电压主要是为了在当时的条件下尽可能延长用户到端局的距离,同时48V也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电压。
为了兼容早期设备并降低成本,局端通信设备依然使用-48V电源。负电源系统之所以采用正极接地,其实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有说法称,空气中有大量的负电荷,根据电化学原理,正极接地能够吸附空气中的负离子,从而保护通信设备的外壳不被锈蚀。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原电池反应和电解反应确实会导致设备生锈,但它们在设备上是以微观形式存在的,几乎没有实际影响。例如,非通信系统的网络设备,如您正在使用的计算机,都是负极接地,但并没有因此生锈。
-48V内部通过DC/DC隔离,DC/DC输出的是负极接地,这也证明了不论哪个极接地,都不会对设备产生明显影响。3G宏站仍以-48V电源为主,但由于3G业务多发生在室内,运营商为了减少建站成本,室内AP-POE和室外RRU+BBU的覆盖方式将成为主要选择。
-48V电源供电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随着数据业务的大量增长,大型IDC机房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为了确保供电安全和有效控制成本,高压直流供电的推广使用将会逐渐展开。
目前通信电源电压等级主要包括直流-48V(+24V)、交流220/380V。在直流380V逐步发展但前景不错的同时,-48V依旧占据了主导地位。2G宏站普遍采用-48V,这背后有历史因素。最早的电话网设备由电讯局供电,48V的选择旨在提高用户到端局的距离,而36V则被视为安全电压,高于这个数值就不太安全。随着技术的进步,为了兼容早期设备并降低成本,局端通讯设备依然沿用了-48V电源。负电源系统的正极接地并非出于保护电信设备外壳的考虑,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
曾有人认为,空气中有大量负电荷,正极接地可以吸附这些负离子,从而保护设备。实际上,这种观点并不准确。原电池反应和电解反应确实可能导致设备生锈,但这主要是微观层面的现象,对整体影响不大。例如,非通讯系统网络如计算机通常采用负极接地,但并未因此生锈。同样,-48V电源内部通过DC/DC隔离,DC/DC输出的负极接地,并未观察到单板腐蚀现象。因此,不论采用哪个极接地,效果都是相同的。
基站通常采用市电的三火一零四线供电方式。在电池配置上,常见的是-48V和+24V两种电压类型。对于-48V的电池,一般需要配置24块,而+24V则需要12块。单体电池在浮充状态下的电压范围是2.23V至2.25V,电池容量可以从300AH到1000AH不等,并且支持并联使用。
在设置蓄电池时,应当在开关电源上进行配置,包括容量、浮充电压值、均充电压值、一次下点值和二次下点值(即电池保护值)。电池的功率大小应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来决定。
对于-48V的电池系统,一般推荐使用24块单体电池,总电压达到-48V,适合于大规模的基站供电需求。而+24V的系统则更为简洁,仅需12块单体电池,总电压为+24V。这种配置方式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同时也便于维护和管理。
在配置电池容量时,需要考虑到基站的实际负载情况,以及预期的电池使用寿命。一般来说,电池容量的选择应在满足当前负载需求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余量,以应对未来可能增加的负载。同时,也要考虑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确保电池能够在满负荷状态下长时间稳定工作。
在设置浮充电压和均充电压时,需要根据电池的技术规格进行精确调整。浮充电压通常设定在2.23V至2.25V之间,以保持电池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而均充电压则应根据电池类型和实际负载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
在一次下点和二次下点值的设置上,需要考虑到电池的保护机制,以避免电池过放电和过充电的情况发生。这些参数的设置应当符合电池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指导,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