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方面:
三防首位!能放在水里30分钟的手机真的不多...色彩细腻,分辨率较高,屏幕bravia引擎功能强,基本满足视听爱好者需求镜头给力...电量耗费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差,自带节能设置会wifi关闭,在这样情况下,可以避免一天一冲的尴尬。待机可以长达52小时。
缺点方面:
发热,前面的屏幕、后面的盖板都热得可怕!外置按键(电源按键、音量按键、拍照按键)反应稍稍迟钝,必须用一点力才起作用,使人担心其使用寿命...电源寿命直接决定手机使用寿命,有点小担心内存使用量大,用360优化大师检测,使用率基本保持在50%以上(不排除360耍花腔)大信息量文件数据传送不是很方便,我选择使用读卡器。
小结:较之所谓的智能手机耐得水就是好样的!不小家子气受得了虐待就是强大。至少不会不敢带个手机上厕所坐马桶了,呵呵4.0操作简便,系统规划合理。同时满足游戏一族、视听一族的硬件需求的手机不多,LT26不可多得。
甲骨文软件人才创新发展中心欢迎您!
Part1.简介
DLNA-DigitalLivingNetworkAlliance作为一个老旧的标准,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因为这些以SONY为首的不思进取的厂商既不更新DLNA,也没有推出类似的其他标准!坐视AirPlay蚕食这片大市场。
DLNA2003年诞生是为了能够把当时相互独立的电视机及其相关设备(功放、音响、DVD/蓝光播放机)、PC及其相关设备(数码相机、音乐播放器)和移动电话在家庭中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得多媒体内容能够在各个设备上便捷地播放。
Part2.常见的手机应用场景
通常Android手机中的DLNA功能是把手机作为DMS(DigitalMediaServer)或者DMC(DigitalMediaController)这两种角色。有时候也作为DMP(DigitalMediaPlayer)或者DMD(DigitalMediaDownloader)或者DMU(DigitalMediaUploader)查看/下载/上传网络上其他服务器的内容,不过这些功能很多厂商并不一定实现了。【注1】
此时你需要连上局域网,如果局域网中存在DMP(DigitalMediaPlayer)或者DMR(DigitalMediaRender),通常是电视或者音响,就可以把手机上(也可以是同一个网络上的NAS或者其他服务器)的内容通过网络在电视或者音响上播放。如果局域网中存在DMPr(DigitalMediaPrinter),就可以把手机上或者其他服务器上的照片透过网络打印出来。
场景一:通过网络可以把手机上播放的本地照片、视频或者照片在电视或者扬声器播放,需要手机端软件支持,同时电视或者扬声器支持。
下图以SONYXperiaZ2及自带的Album程序为例,简述一下使用过程。打开一张图片后,点击菜单如图一即出现Throw【注2】,点击Throw即出现搜索框,搜索网络中可用于传输的设备(此处包含DLNA和WiFiDirect)。如果网络中支持DLNA的电视,即刻就会出现在搜索结果中,DLNA是基于UPnP的,不需要双方做任何设置,就可以完成推送过程。
场景二:通过网络可以把手机上播放的在线照片、视频或者照片在电视或者扬声器播放,需要手机端软件支持,同时电视或者扬声器支持。
场景三:通过手机控制卧室的电视或者扬声器播放客厅联网的PlayStation3/4上的多媒体内容。
场景四:打开手机上的DMS(DigitalMediaServer)功能,通过电视或者播放器可以选择播放手机上的多媒体内容,要求电视支持相关功能。
下图是在SONYXperiaZ2上,设置->Xperia连接->媒体服务器设定的界面,打开此服务器,处于同一网络下的支持DLNA的电视或者PlayStation3/4就可以浏览此手机上的多媒体内容了。浏览之前需要在手机端进行批准(这一步并非必需,因为有些手机厂商可能是预置为默认批准的。)这界面一看就知道从我多年前开发以后就没怎么动过,嘻嘻。
还有很多使用场景如下,不过都需要相关的设备支持:
多个屏幕或者扬声器同步播放同一内容
客厅看到一半到卧室继续看
手机双向同步更新局域网中的DLNA服务器的多媒体数据
【注1】严格来说,手机上的DLNA角色都应该加上M(obile)前缀,不过为了理解方便,就不引入过多的概念。而且事实上对于用户日常使用来说M-DMS和DMS并无区别。
【注2】『Throw』是索尼关于DLNA使用的特有品牌,并非所有的手机中都叫Throw,特此澄清。据我所知,三星手机的DLNA功能叫『AllShare』,其他的不知道了,欢迎补充。
Part3.DLNA认证的设备
支持DLNA的设备还算比较多,可以购买的时候看包装上是否有DLNA认证的logo。不过国内很多厂商省钱都没有过DLNA认证,可能没有这个标志,不过只要宣称支持的话,日常使用应该问题不大。
首先,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电视。通常DLNA联盟内的电视厂商出的电视都带有DLNA认证,比如SONY/SamSung/LG几乎全线都支持,其他大厂比如Panasonic应该中高端的也都有。其次,像扬声器、DVD机、蓝光机、机顶盒、路由器、NAS、PlayStation都有很多支持的,打印机现在比较难找了,不过确实还有。所有这些东西支持最全的应该就是SONY的产品线了,毕竟SONY是DLNA的Founder。
国内常见的支持DLNA的设备:
SONY目前在卖的有RJ45接口(网线口)的电视,几乎全线支持
SamSung/LG目前在卖的大部分电视(因为不了解,所以低端的不敢保证,目前我个人就是用的三年前买的三星的,DLNA没问题)
Netgear、Cisco和华硕500RMB+的路由器,原生固件都带DLNAServer。(因为不了解,所以低端的不敢保证。其他大厂像Baffulo/Belkin/D-Link应该也都有,不过没用过不敢保证)其他路由器只要能刷DDWRT/Tomato/OpenWRT也都能支持DLNAServer。
群晖NAS全线完美支持DLNA
PlayStation3/4完美支持DLNA
Part4.DLNA的一些显著特点( 3月5日补充)
简单谈一下DLNA的特点,由于是早年的标准且很久未更新,我手头上最新的是2009年8月的Guideline,这份Guideline要成为会员才能拿的到,国内很多厂商都是会员,像小米/Oppo/魅族/华为/中兴等等(据说成为会员要交10000刀?欢迎知情者核实)。所以这个协议的特点非常突出:
1.在服务器端(DMS/M-DMS),多媒体数据不是以文件夹的结构Publish给客户端的。而是以Meta-data为结构的。比如音乐是按照年份和流派等属性分类的,完全没有文件夹结构的。
2.服务器端的多媒体文件会有多种编码格式Publish给客户端,以供选择。举个例子,服务器端存储的wav音频文件,客户端如果不支持的话,服务器端会提供mp3的版本给客户端播放或者下载。图片和视频也一样。呵呵,好玩吧,估计是早年电视、扬声器之类的能够支持的格式比较少,所以才规定成这样子。
3.不支持外挂字幕。其实说实在的,理论上也不是不能支持,视频实时编码都做了,再实时加个字幕嵌进去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不过日本厂商对这种事情完全没兴趣,他们只关心各种加密解密DRM啊,DTCP-IP啊什么的。看哪天国内厂商有兴趣做一做吧,如果不违反DLNA的规定的话。
4.DLNA的3-box模式很好,反正我个人很喜欢。就是把网络上的内容通过手机推送到电视或者扬声器,手机只是起到一个控制的作用,数据流是可以不经过手机的,这样的话只要电视或者播放机是有线连接的话,就不会受到无线的速度限制。这一点是比AirPlay要好的。在播放NAS大码率高清影片和卧室观看客厅蓝光播放机内容时,就会很从容了。而且手机也不耗电,关机也不影响。:)
转载自知乎
|责编:王亚南
手机掉入马桶,或者是落在衣服口袋随洗衣机洗了,捞出来晾干后还能用这似乎都不算什么了。特别是索尼Z2这种达到IP58级别防护能力的手机,理论上能在1.5米深左右的水中坚持约30分钟,因此生活中沾点儿水都不叫事儿。可你见过能在海底浸泡6个礼拜,捞出来还能正常使用的神器一般的手机么?
海底浸泡6周的索尼Z2(来自phonearena)
据外媒phonearena报道,瑞士哥德堡一索尼Z2用户与朋友在海中滑水时不慎将手机跌落,他的索尼Z2也因此坠入在深度超过10米的海中。这名男子当时并没有立即大海捞“机”,而是在上岸之后尝试拨打他的手机,发现依然可以打通。
如果事情仅仅只是这样就结束了倒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令人惊奇的是,6周之后,索尼Z2捞回来居然还能用!
海底浸泡6周的索尼Z2(来自phonearena)
6个礼拜之后,这名男子的朋友在潜水时找到了他当初遗失的这台索尼Z2,手机背板有所碎裂,双镜面机身也满目苍夷,很多地方能看出划痕与盐水浸泡腐蚀的痕迹,当充上电之后,索尼Z2居然还能正(碉)常(堡)使(了)用!这真是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海底浸泡6周的索尼Z2(来自phonearena)
当然了,这应该只是一个偶然发生的奇迹,我们日常使用的话还是需要稍微注意,索尼官方显示的是Z2能在1.5米深的水中浸泡约30分钟,因此,海底这种极限环境还是不要去挑战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