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产品详细

养猪户为何惜售大猪

一、养猪一般多少天可以出栏?

一般情况下,从刚出生的小猪到最后220斤出栏大约需要六个月左右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猪的出栏体重在二百三四十斤左右。有的养殖户会根据当地的猪价行情来决定出栏时间,当行情很好的时候,他们会屯栏惜售多养一段时间。

就像现在的猪价行情,平均价格一斤十三四块钱左右。如果养殖户的猪场运转良好,没有疫病的话,他一般会选择继续喂养,直到300斤左右甚至更高才卖。

二、猪肉价格暴涨,到底是因为养殖户压栏还是真的缺猪?

猪肉价格暴涨的原因很多,首先就是养猪企业压栏惜售,除此之外还会受到猪源的影响。再就是消费端出现了回暖现象,所以猪肉价格自然也会上升。而且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我国的进口猪肉幅度明显下降,所以就只能用本土的猪肉来代替,这样本土猪肉的价格自然就会水涨船高。关注市场的人就会发现如今市面上的猪肉价格和以往相比增长了很多,普通的猪肉甚至都突破了13元钱一斤的高度。这是因为我国的进口猪肉量越来越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体的猪肉量自然也就萎缩了。市场就是如此发展的,当一个东西烂大街的时候价格是非常便宜的,可是如果这个东西突然减量了的话价格就会飞速的上涨。所以进口猪肉减少的原因也造成了价格上涨的后果,不过这是被疫情所影响的,所以大家倒也还能接受。除了进口猪肉的影响之外,我国的猪肉供应减少也影响到了猪肉的价格。要知道养猪的周期企业盈利是非常低的,所以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而且如今的粮价也是非常高的,再加上疾病和疫情的影响,国内养猪场的发展也越来越不好了。所以就有很多养猪企业出现了倒闭的现象,这也导致猪肉量越来越少了。而且市场上能出栏的猪也很少,在2021年的时候猪肉行情是非常低迷的,当时的养殖场为了减少亏损的现象,就将母猪群给更新了。这也就导致如今的市场上几乎全部都是刚出生的小猪,能够售卖的大猪是非常少的,所以整体的价格在物以稀为贵的模式下也就出现了攀升的现象。不过这种问题在8月份应该就能有所缓解,因为到了8月份就会有一群猪长到可以售卖的状态,这个时候价格应该就会慢慢的下跌了。

猪越养越大,钱越卖越少,多卖15头却少卖3万元,谁在坑害养猪户

原创2021-07-07 07:00·果然悠上半年的猪价的一波连续22周下降,超出了所有养猪户的意料之外,多少猪场原本在3月份应应该出栏的猪压到了6月份,结果猪是越养越大,卖的钱却越来越少。因为6月份最低时猪价一度到6块多钱,而3月份能达到15元左右。

多卖15头却少卖3万元有养猪户反应自己在3月份有175头可以出栏的240斤左右的标猪,由于圈舍装不下就在3月份的时候卖了80头,当时的价格是14.9元,共卖了28万6千多块钱,当时考虑的是当地疾病受损比较严重,等到3、4月份消费低谷期过了之后,6月份猪价一定能涨起来,可等到6月猪长到了400斤左右,猪价却落到了6.7元,多卖了15头猪却少卖了3万多元,最后仅卖了25万4千多元。

简单计算了一下,后面出栏的那95头猪不仅没有赚钱,反而一头猪要亏500多元。多辛苦了3个月,倒贴进去接近5万块钱。

那是谁在坑害养猪户?致使猪价下跌,养猪户亏损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坑害”养猪户的应该是养猪户自己,其实2020年的年底猪价就出现了下跌的端倪,因为仔猪价格一度下降到了不足千元,就说明生猪产能正在恢复,随着后续生猪供应的增加,猪市将会进入下跌行情。

只是当时的生猪价格一直维持在15元以上,一头猪仍有一两千元的盈利,大多数养猪户都被盈利蒙蔽了双眼,依然不断有新入行的养猪户购买仔猪和后备母猪,老的养猪户也在补充后备母猪,做好了2021年再“战”一年的准备,这无疑进一步加快了产能的增加速度,而养猪户也算是自己把自己推到了悬崖边上。

当然,这只是到了悬崖边,真正让养猪人坠入悬崖的那“临门一脚”则是养猪户的大面积压栏,进入2021年后猪价持续下跌,面对下跌养猪户考虑到的是去年冬季各地产房疾病比较严重,而且山东、河南等北方地区再次受到非瘟的影响,认为猪价下跌只是暂时的,后续一定会上涨,再次恢复到18元的水平,毕竟在2020年低谷时猪价也跌到过15元,但没用多久就再次回归18元。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养猪户出栏积极性下降,本应该2、3月份出栏的猪压到了5、6月份,另外还有部分养猪户认为十三四元的猪价见底了,可以购买标猪进行二次育肥了,这进一步导致生猪被挤压到5、6月份出栏。业内也普遍认为猪价的惨跌同养猪户的压栏有莫大的关系。

当然,“坑害”养猪户的远不止养猪户自己,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玉米贸易商,其实如果是在2018年之前,猪价跌到6元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当时的养殖成本也就在6元左右,一些农村散养户甚至可以控制在5.5元不到的水平,6.3元的猪价不仅不会亏损还能有微薄的利润。

到了2021年同样的价格赚不到钱了,这个责任玉米贸易商应该占一部分,2020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部分国家缩减甚至停止粮食出口,致使国际粮价上涨,国内粮食价格也随之上涨,尤其是玉米、小麦等。而2020年新一季玉米上市不仅没让涨起来的玉米价格降下去,反而因为烘干塔、贸易商、企业的抢购,加上天气等因素的炒作,玉米价格被哄抬到了更高的价格。

作为饲料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玉米价格的上涨也直接导致饲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大幅增加,如果没有玉米贸易商的炒作,那么玉米价格就不会涨到1.5元那么高的价格,养猪成本也就不会那么高,养猪户即使补栏,即使压栏大猪也不会遭受如此严重的损失

再一个坑害养猪户的就是屠宰企业,在生猪集中屠宰、生猪禁止跨区域调运等因素的影响下,屠宰企业在猪价和肉价上的话语权是越来越高。

虽然上半年猪价持续下跌,但相比猪价的下跌速度猪肉价格的下降明显滞后,原本二季度就是我国猪肉消费淡季,叠加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转变,以及海鲜、牛羊肉、家禽肉等猪肉替代品供应充足,猪肉销量就不高,猪肉价格又维持相对高位就进一步影响了猪肉消费,失去了猪肉消费的支撑,猪价下跌愈发迅猛。

不仅如此,屠企还有其他“见不得人”的操作,有人分析认为6月底的这波突然上涨就是屠企操纵猪价的结果,随着鲜肉价格的下降,鲜肉价格已经比屠企在3、4月份囤积的冻肉价格还低,为了出掉库存冻肉,屠企借助养猪户压栏惜售的机会提高猪价清理库存。而养猪户那边是猪价越涨越不卖,这正中屠企下怀,生猪继续压栏,等到后期需要补充库存的时候一压价,养猪户一恐慌,再来个集中抛售,屠企就可以顺势低价补栏,通过坑害养猪户来赚钱。

最后一个坑害养猪户的就是各种游资,我国生猪产能能在短时间恢复正常,离不开传统养猪企业和养猪户补栏的功劳,当然也离不开各种游资的注入,此前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就表示有超过一千家房地产公司进入养猪行业,产能恢复后猪价下跌,他们赚一笔钱就走,剩下养猪户望着亏损的猪价默默承受损失。而且6月底猪价的突然上涨也可能同游资有关系,猪价近似跌至低谷,游资注入抢购生猪,储存冻肉,虽然短时间提高了猪价,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

发布人:lai19771119 发布时间: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