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我国大数据产业的第二个五年规划,大力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板块中期评估思路探索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开发区两化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全文内容,[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什么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探索吧!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为了满足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而建立的。它基于大量的数据采集、汇聚和分析,构建了一个服务系统,支持制造资源的广泛连接、灵活供给和高效配置。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传统工业云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它经历了从成本驱动到集成应用,再到能力交易、创新引领和生态构建的五个阶段。与传统的工业云平台相比,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提供了软件工具共享和业务系统集成,还增加了制造能力开放、知识经验复用和吸引第三方开发者等功能。这大大提高了工业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效率,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双向迭代的生态系统。

2.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它依赖于高效的设备集成模块、强大的数据处理引擎、开放的开发环境工具和组件化的工业知识微服务。它不仅向下对接大量的工业设备,还向上支持工业智能化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就像微软Windows、谷歌Android和苹果iOS系统一样,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着一个新的、基于软件定义的、高度灵活和智能的新工业体系。

3.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资源集聚共享的有效载体。它将信息流、资金流、人才创意、制造工具和制造能力集中在云端,将工业企业、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第三方开发者等主体聚集在云端,将数据科学、工业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融合在云端。这推动了资源、主体和知识的共享,形成了一种社会化的协同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历程如下:

2020年10月,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开始关注工业互联网领域,并投资了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苏畅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了工信部首批认证的“四星”工业互联网平台,并成为江苏省“5G+工业互联网测试床”示范项目。

2021年7月11日,从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了解到,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已建设完成100余个平台,连接的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300万台套。

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发布了《“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将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工程作为两化融合的重点工程。

二、我国大数据产业的第二个五年规划,大力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目的是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我国大数据产业的第二个五年规划。1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在发布会上表示,《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发展数字经济,大数据产业是基础、是主体、是根本。“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关键时期,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要落实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大数据通用技术水平,强化自主基础软硬件支撑能力,推动自主开源框架、组件和工具的研发。要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

要开展数据价值评估,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等数据要素市场运营体系,探索数据交易模式,加快数据汇聚、处理、流动、治理和价值转化,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等内容。

要在原材料、装备制造等4个工业领域率先实施大数据价值提升行动,在通信、金融等12大行业开展大数据开发利用行动,不断提升产业供给能力和行业赋能效应。

在介绍《“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时,谢少锋表示,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目标是到2025年,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基础组件供给取得突破,标准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十四五”期间制定125项重点领域国家标准。产业链达到新水平,工业APP突破100万个。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重要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建设2-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在产业创新方面,将重点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做强做大创新载体,充分释放“软件定义”创新活力,加速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构建协同联动、自主可控的产业创新体系。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软件产业处处长王威伟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完善开源治理机制和治理规则,推广开源理念。加快建设开源代码托管平台等基础设施。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则提出了2025年两化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和5个方面分目标。在总体目标方面,选取了“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这一定量指标,提出到202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5,较2020年提高约20。

“十四五”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板块中期评估思路探索

2024-10-16 14:59·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思路探索——以“十四五”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板块为例


编制和实施五年发展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量度我国发展步伐的显著路碑。经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成为推进规划实施的重要举措,对改善规划编制、研究重大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式现代化时代背景下,十四五过半,发展形势和目标要求发生深刻变化。受国家高端智库和国家发改委委托,清华同衡联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承担“十四五”规划《纲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第三方评估工作。任务是总结2021—2023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进展成效,深入分析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支撑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起草。


课题构思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覆盖领域广、任务多、内容杂,涉及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评估难度较大。首先,既要总体评估全国进展,又要专项评估四大战略进展。其次,要围绕规划内容,评估规划目标实现情况、主要任务完成情况、实施机制保障情况,同时也要考虑新冠疫情影响。最后,第三方评估要保持客观性和独立性,采用官方数据建立准确可靠的数据库,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具有代表性、真实客观的一手信息。

国家战略逻辑关系


围绕上述重难点问题,项目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开展全方位评估,科学研判量质总分辩证关系,并探索成果的有效展现形式。


第一,灵活运用多种评估技术方法

一是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

一方面从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等视角,评估主要指标和发展目标进展。另一方面,针对四大战略,通过任务对比、政策和工程进展评估、典型指标测算,三步走形成结论。

评估重点内容研判


二是过程评估与效果评估相结合,即区分“做了什么”和“做成什么样”

梳理出规划明确的约90项任务,区分重点和一般评估两个层次,采用成效、进展、举措三个视角,形成五个程度评估结论。

评估维度、视角和结果


三是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

选取3方面18个指标评估城乡区域发展的差距与协调性。根据资料和经验判断体制机制健全情况,召开专家研讨会共同辨析重点、研讨观点,实地调研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河南、青海等典型地区。


第二,科学研判量与质、总与分辩证关系

在数量与质量关系上,尽管各任务均有明显进展,但核心矛盾仍有待破解。四大板块相对差距缩小,但绝对差距仍然很大,而且在扩大;全国城镇化数量指标完成,但质量仍然不高。在总体和局部关系上,尽管全国城乡区域协调性有所提升,但部分省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虽然主体功能区制度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但各领域改革任务推进成效不明显。


第三,探索成果有效展现形式

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来对比各战略任务结构关系,条分缕析评估进展、成效、问题。形成“一表一单四报告”(进展评估表、出台政策文件清单、四个调研报告),清晰表达成果内容。

一表、一单、四报告


主要结论

我国四大战略实施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比2020年提升1.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下降到2022年的2.45,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超过东部地区,各重点地区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都有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初步形成了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路径清晰、措施有力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各项举措实施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新形势新要求,“十四五”后半程,应聚焦人口高质量发展、重大生产力布局、主体功能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完善政策体系,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落实规划明确要求但进展缓慢的相关任务举措,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全国尺度的规划评估是一项很难的工作。本课题作了很多有益探索,包括战略性的评估方法、数据、成果的探索。对90多项规划任务按照“做了什么”和“做成什么样”进行区分评估,有助于国家清晰了解相关工作进展。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开发区两化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全文内容
发布人:kyguangzuo 发布时间: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