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 ,欢迎咨询南京智能工业设备工厂,[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南京硅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4-19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106号2幢一层东侧1023A。
南京硅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114MA1WDW583W,企业法人王晓丽,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南京硅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高低压成套设备、电脑、电子元器件、自动化控制设备、电源设备、照明设备生产;监控系统研发;房地产信息咨询;软件开发;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南京硅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必须说明,智能工厂(或者叫智慧工厂)与智能制造关系密切,但两者并不能说是同一个概念。
根据百度百科,智能工厂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编排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智能工厂”的具体特征体现在制造生产上:
一、系统具有自主能力:可采集与理解外界及自身的资讯,并以之分析判断及规划自身行为
二、整体可视技术的实践:结合讯号处理、推理预测、仿真及多媒体技术,将实境扩增展示现实生活中的设计与制造过程。
三、协调、重组及扩充特性:系统中各组承担为可依据工作任务,自行组成最佳系统结构。
四、自我学习及维护能力:透过系统自我学习功能,在制造过程中落实资料库补充、更新,及自动执行故障诊断,并具备对故障排除与维护,或通知对的系统执行的能力。
五、人机共存的系统:人机之间具备互相协调合作关系,各自在不同层次之间相辅相成。
实现智能工厂,需要通过三方面运作,实现实现工厂各业务流程的闭环化管理、一体化运作和智能化决策:
第一,规模化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装备、智能检测、智能搬运、智能采集等智能装备;
第二,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并推动其互联互通
第三,开展服务型制造、网络化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
智能制造(Intelligent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智能制造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自律能力
即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具有自律能力的设备称为“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甚至相互间还能协调运作与竞争。强有力的知识库和基于知识的模型是自律能力的基础。
2.人机一体化
人机一体化一方面突出人在制造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在智能机器的配合下,更好地发挥出人的潜能,使人机之间表现出一种平等共事、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的关系,使二者在不同的层次上各显其能,相辅相成。
在智能制造系统中,高素质、高智能的人将发挥更好的作用,机器智能和人的智能将真正地集成在一起,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3.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融合信号处理、动画技术、智能推理、预测、仿真和多媒体技术为一体;借助各种音像和传感装置,虚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过程、物件等,因而也能拟实制造过程和未来的产品,从感官和视觉上使人获得完全如同真实的感受。
4.自组织超柔性
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各组成单元能够依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自行组成一种最佳结构,其柔性不仅突出在运行方式上,而且突出在结构形式上,所以称这种柔性为超柔性,如同一群人类专家组成的群体,具有生物特征。
5.学习与维护
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具有自学习功能。同时,在运行过程中自行故障诊断,并具备对故障自行排除、自行维护的能力。这种特征使智能制造系统能够自我优化并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
从制造企业的角度讲,建设智能工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核心工程。但智能工厂并不是智能制造的全部。实现智能制造,还有一个层面叫智能制造生态,即工厂与上下游、工厂与消费者、工厂与服务商之间的链接,同样要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这才是完整的智能制造系统。
在近日举行的南京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供需对接会上,第一批南京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供给、需求和项目融资需求“3”项清单现场发布,推动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把设备更新转化为南京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对接会现场,第一批南京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供给、需求和项目融资需求“3”项清单正式发布。“3”项清单中,供给清单160条、需求清单180条、项目融资需求清单172条。
目前,南京聚焦石化、钢铁、电子、电力、机械、汽车、医药、装备等重点领域,推动企业技改、设备更新,正在实施工业企业重点技改项目78个,总投资649亿元。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3项清单”将推动供需对接精准有效,为南京抢抓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同样需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对接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就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南京市深入落实《南京市工业企业重大设备技改项目奖补实施办法》,充分释放大体量技改带动作用。市财政局就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进行解读,让与会人员更加了解设备更新相关政策。
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惠企业也利金融。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对接会,搭建交流平台,政府、市场两手协同发力,以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催生南京经济增长新动能。
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发展质效、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举措。不久前,南京出台《南京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了五大行动13条举措,包括建成智能制造车间700个、工厂110家,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不少于80家,更新改造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老旧装置48台(套),新培育认定省级首台套产品30项等,力争到2027年,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左右。(徐兢)
来源:新华日报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网络营销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