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电解盐消毒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二氧化氯发生器是混合两种药剂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来达到给饮用水质消毒的目的,二氧化氯消毒剂一般分为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两种:
电解法二氧化氯:即电解食盐生成二氧化氯,因为食盐的成本低廉,因此该方法初期合算,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1)电解设备后期维护成本高昂。电极放电会引起爆槽:电解槽的正负极一般都是从上插入食盐水中,在电解过程中,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水蒸汽会含带食盐一道从食盐水中挥发出来,造成液面上的电极结盐,电极间距很小,结盐会造成电极短路、打火花,引起可爆气体爆槽,许多电解法次氯酸钠设备都发生过此事故。而电极帮更换一次的费用差不多就要5000-6000元。
2)电解法主要生成的是次氯酸钠和氯气,生成的二氧化氯很少,而且容易生成三卤甲烷类等多种致癌化合物。
3)用电成本高。电流效率低,所用食盐没有可能像电化厂电解操作一样,先将食盐净化,除去钙、镁、硫酸根等杂质离子,这些杂质离子在电极间反复放电,消耗电能,造成电解过程电流效率很低,用电成本大。
化学法二氧化氯:即氯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此方法前期价格也较为合算,但有以下缺点:
1)采购前需审批。氯酸钠和盐酸作为危化品,使用前需要去政府公安部门备案审批,流程复杂。
2)采购运输不便。氯酸钠和盐酸作为危险化学品,政府部门管制严格,采购不易,运输也极不方便。
3)采购后存储不便。氯酸钠和盐酸要分两个仓库存储,如果管理不善,发生爆炸,将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给单位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4)制备人员高要求。制备过程中设备会生产刺激性气体,制备人员需严格遵循制备流程,人员工作过程中需戴高质量防毒面具。
5)对制备设备高要求。化学法二氧化氯制备一般采用高纯度二氧化氯发生器,如果设备不达标,在制备过程中混合生产的其他化学物质,极易造成设备爆炸。
6)制备流程严格。两者反应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而且水消毒过程中对水温、水中PH值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一旦稍有误差,会造成氯酸钠和盐酸的浪费,反应不充分,更容易产生三氯甲烷等“三致”副产物,会对饮用水源造成二次污染,留下了巨大安全隐患。
此外,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原料,可以用二氧化氯成品AB剂来代替,资金和安全成本较为合适。
二氧化氯成品制剂:是目前二氧化氯较为便捷和合算的选择方式。
1)采购存储方便。采购前无需备案;采购中直接通过物流运输;采购后只需一个仓库存储,放置阴凉处即可。
2)用法简单。二氧化氯成品制剂添加活化剂配置成母液后,即可直接投加,活化率高,也没有有害副产物产生。
3)成本合算。资金成本上基本上可以和化学法二氧化氯持平,如果之前单位用的是二氧化氯发生器,用二氧化氯成品制剂的AB剂完全就可以代替氯酸钠和盐酸来产生二氧化氯。
4)耗电量低。因为成品制剂成分纯正,生成二氧化氯所需的电量相比电解法和化学法要低3-5倍。
这个各有千秋吧,
看你从哪个角度考虑了!
首先电解海水制氯和次氯酸钠发生器是一样的原理,不同的是电解海水制氯,不用特意的制氯化钠溶液,直接处理海水即可,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原料用食盐配置3%左右浓度的食盐水;
这两个方案都需要酸洗机板,酸洗机板的频率和设备工作的时间有关,大概1天到30天不等;
另外:电解食盐水制氯又分两种:
第一个是电解食盐水(3%浓度左右的食盐水)法次氯酸钠发生器;
第二个是电解食盐水(饱和食盐水)法二氧化氯协同消毒剂发生器;(离子膜电解法,不需要酸洗机板)
从原料的角度看电解海水制氯不用采购食盐,不用配置食盐水,节约了食盐成本;但是设备运行起来后的电的成本和酸洗工艺的成本,以及酸的安全隐患都是不能不考虑的;
电解饱和食盐水产二氧化氯协同消毒剂发生器,需要采购食盐配置饱和食盐水,但是不需要采购酸,不需要对酸的库存管理,
安全无小事,所以选择设备的时候考虑消毒效果之外,慎重考虑潜在的安全隐患,
考察厂家,考察案例,自带仪器检测消毒效果(余氯值)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