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明思克”号航母舰体,南通正谋划打造一座以航母为主题的军事公园。
不过,就在9天前的深夜,“明思克”号航母遭遇一群不速之客的“骚扰”。8名男子撕破工地隔离网,躲过保安人员检查,沿江堤步行3公里后,来到停泊航母的水域,不顾危险,在深达11米的江面上游了500米左右,抵达航母锚地,继而偷偷攀爬上航母,将门锁破坏后进入航母内舱。
深夜,8人偷偷潜入“明思克”航母
航母主题公园项目拟建区域位于苏通大桥西北侧沿江地带,“明思克”号航母的锚地,即位于紧邻江边开挖的港池内。由于航母主题公园尚未建成,项目平时大门紧闭,并由保安把守;而航母也无法对外开放,谢绝游客参观。
但“禁止入内”的警示并未挡住好奇者的脚步。据了解,7月11日深夜11时左右,8名男子绕过大门和保安,将项目西侧防护网扒开,陆续进入围墙内。继而步行约3公里后来到江堤。此时,“明思克”号航母静静地靠泊在水面上,在苏通大桥的灯光照射下显得更加壮观,犹如在海上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但要想进入航母内部,并非易事,航母离岸边最近的地方也有500米距离,而港池内水深达11米。深夜要想游过去,并攀爬进入航母内部,更要冒着生命危险。
20日上午,门口值守保安告诉记者,工地上每天夜里都有两名保安人员值守,一人负责守卫大门入口,另一人要负责工地区域特别是航母停泊港池的巡查,一般晚上8点和10点进行。但这些人潜入的时间为11点,恰巧避开了保安巡逻。
事发后听说这伙人是穿着救生衣游过去的。在游到航母停泊水域后,这些人又沿舰身的铁链攀爬至航母上,并采取破坏门锁的方式进入到航母内舱。至于进入内舱后,他们具体做了什么,目的是什么,记者不得而知。但次日,8名男子中有人将私自攀登航母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以示炫耀。不久就被航母主题公园的投资方江苏嘉利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现。记者昨天从嘉利尔公司了解到,私自攀爬并进入“明思克”的行为没有给航母带来明显损失。
他们怀疑,这些人系出于好奇才在深夜偷偷潜入航母上的。不过,这样的行为,也让人着实捏了一把汗,而对于这种好奇之举,嘉利尔公司也坚决予以反对,“航母目前不具备开放条件,和岸边尚有500多米远的水面相隔,且深达11米,水域复杂,私自游泳危险性很大。”
为防类似事件,项目周边正加强戒备
为了避免私自攀爬航母的事件再次发生,航母主题公园项目的投资方——江苏嘉利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称,“明思克”号航母的停泊水域目前处于施工状态,并未对外开放,未经允许禁止入内,由于水位较深,不允许垂钓和游泳;航母甲板和水面落差达数十米,且航母目前全封闭,攀爬航母十分危险,出于人身安全考虑,禁止私自攀爬。此外,公司还采取相关防范措施,将会在施工现场采取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保巡逻次数,安装监控摄像头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如仍有人对警示置若罔闻,擅自闯入并攀爬航母甚至发生意外,后果将由攀爬人自己承担。”公司有关人员说。
“明思克”号航母的前世今生
“明思克”号前身是“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是基辅级航母的2号舰,以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命名。全长274米,宽47.2米,高60多米,标准排水量30535吨,满载排水量为43500吨。全舰有2600多个舱室,采用4台蒸汽轮机,最大航速32节,时速每小时18海里,续航力达13500海里。全舰编制人数超过2000人。飞行甲板有3个足球场大,桅杆顶端到龙骨的高度相当于22层楼高。
“明思克”号航母1978年下水服役,1979年加入苏联太平洋舰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该舰,由于经济实力不足,于1993年退役。1995年“明思克”航母被韩国大宇集团买下,后经转手,1998年被中国企业买进,进入深圳大鹏湾,由于当时中国工商企业登记的法律规定,不得以外国的城市名称作为中国企业名字,最终,“明斯克”改为“明思克”。2012年,大连永嘉集团收购深圳市南宇明思克投资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正式接手“明思克”航母。2014年,苏通科技产业园与永嘉集团签署协议,将开创永嘉集团一个全新的纪元,竖立南通的新地标,重拾“明思克”昔日的辉煌。
航空母舰排水量都超过万吨,美国的现代大型航空母舰排水量都在8到10万吨。其他国家装备的航母均为中小型。
常规潜艇排水量(水下,下同)较小,大多不超过3500吨,但核潜艇排水量较大,攻击性核潜艇排水量一般为4000到8000吨,前苏联设计的巡航导弹核潜艇排水量更大一些,多在万吨以上,而战略核潜艇排水量多在万吨以上,前苏联的台风级更是近三万吨!
美国航母编队
美国自从在太平洋战争中用海量航母击败日本后,航母编队就成为其称霸世界的重要工具。近50年来,美国在全球进行了200多次武力干预事件,三分之二以上动用了航母编队。
配置
1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9万吨、载机90架)
2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9500吨)担任编队防御中枢,可组织防空、反舰、反潜等多种作战,也可用战斧巡航导弹对陆地攻击
4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9000吨),协助巡洋舰扩展防御圈
1艘佩里级导弹护卫舰(3500吨),主要负责反潜
2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6000吨),担任水下警戒和攻击
1艘萨克拉门托级补给舰(50000吨),用于后勤支援
美国航母编队是远洋型的,长距离作战、持久作战力强,编队实力强大,对其他国家保持着压倒性优势。
美国航母编队在情报上可以得到美国卫星、舰载预警机、舰载雷达和潜艇搜索等多重信息来源。另一方面,美国如下棋一样,在全球分布有大量军事基地,其航母编队在外出作战时,不但能获得附近基地的补给,还能得到空军、核潜艇和其他航母编队的直接支援。
随着近期技术发展,美军有趋势减少配属舰艇数量,但当面临重要任务或强大对手时,又可能给编队中增加更多舰艇和特种装备。美军会以两个或多个航母编队合并成加强战斗群。两艘航母拥有100多艘舰载机的打击力,其反潜、对空、反舰综合火力大幅度提升。
海湾战争中,美国在波斯湾聚集了8艘航母为核心的超庞大战斗群,其配属舰艇不但有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甚至还包括封存后重新改装启用的战列舰,对伊拉克造成了压倒性的碾压战果;近年,随着美国新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福特”号和新型驱逐舰DDG1000的开工,美国航母编队在整体战力上还可能再上一个台阶。
俄罗斯航母编队
作为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俄罗斯在海军方面难望美国项背。尽管如此,对试图恢复旧日雄风的俄罗斯而言,一支威风凛凛的航母编队,依然是其展示国家地位、施加对外影响的有力工具。
配置
1艘库兹涅佐夫号常规动力航母(我国辽宁舰前身瓦良格号的姊妹舰),排水6.7万吨,自身拥有较强大的重火力
舰载机数量不多,仅搭载20多架固定翼战斗机和直升机20多架
海军抽调来与之共同组成编队的,可能包括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2.6万吨)
1艘无畏级反潜导弹驱逐舰(8700吨)
2艘现代级反舰导弹驱逐舰(8500吨)
还有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和护卫舰、补给船只等
可以看出,俄罗斯航母编队在配属火力上可谓威风凛凛,然而最直接的短板,则是舰载机数量。这直接造成了假设美俄两个航母编队短兵相接时,俄罗斯的20多架飞机面对美国的七八十架飞机,多半只有招架之功,要取得战果恐怕只能寄希望于“险中求胜”的近距离突袭和水下偷袭。甚至即使遇上较弱对手,进行对空、对舰压制打击时,库兹涅佐夫号或彼得大帝号的舰炮齐鸣与导弹飞射虽然壮观,总不如“蝗虫般的战斗机群”来得更有效。
此外,库兹涅佐夫号本身是常规动力,在续航力方面远不如核动力航母。因而,俄航母编队目前本身的定位,也不是美国航母这样的远洋出击,而是依托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在周边地区显示武力。例如2007年俄罗斯航母编队出行地中海,标志着普京对外政策的日趋强硬;2012年初,俄以库兹涅佐夫号配属恰巴连科号反潜驱逐舰、智者雅罗科夫号护卫舰以及两艘后勤补给船只组成编队,在演习后驶入叙利亚军港。尽管号称“无关时局”,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啥意思。另一方面,俄罗斯一直有心重建新的航母编队,无奈因财政吃紧,计划不得不一拖再拖,代之以整改较先进的退役舰艇的方式来扩建海军实力。
法国航母编队
法国海军绝对是有资格自豪的。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除美军外的唯一一艘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
配置
1艘戴高乐号核航母(法国自建,排水4万吨,比起美国的尼米兹级当然有不足)
40多架舰载机(包括固定翼战斗机20至30架)
2艘卡萨尔级防空驱逐舰(4700吨)
2艘乔治·莱格级反潜驱逐舰(4600吨)
2艘拉斐特级护卫舰(3600吨)
2艘红宝石级攻击核潜艇(2600吨)
2艘迪朗斯河级综合补给舰(18000吨)等
法国舰载机量,基本上是“攻防兼备”的飞机数量下限,因此勉强具有独当一面的战斗力。但由于法国军事科技长期坚持尽可能独立自主,因而能给戴高乐保驾护航的舰艇非等闲。
有了这支强悍的编队,法国自然底气十足。除了比不过美国编队,对于其他国家的航母编队,戴高乐战斗群应该是吃不了亏的。自建成后,戴高乐号的脚步行遍全球,有时配合美国航母组成联合编队,有时和英国舰队搭档,有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盟友联合演习。戴高乐航母编队参加过阿富汗战争,在利比亚危机中更是出动舰载机对卡扎菲进行了致命的打击。
不过戴高乐编队也有它的缺憾,最大问题就是编队核心——戴高乐号航母。这艘核航母自从建成以来就毛病不断,多次出现各种故障而返厂大修。2010年出发准备亚丁湾护航途中,又因机械故障被迫取消任务返回军港。此外,它的速度也较慢,仅25节,创下近年来航母速度之新低。法国原定建造两艘戴高乐级核动力航母,组成两个编队。但因财政问题,最终只建成一个。即使要维护目前这个编队,也已经让法国政府有些不堪重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