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中日合资企业名单,[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1.丰田汽车:这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与多家中国企业合作,生产多款畅销车型。这些车型不仅在中国市场受到广泛欢迎,还出口到其他国家,展现了中日合资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潜力。
2.本田汽车:作为另一家知名的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同样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与当地企业合作,生产多款汽车,包括摩托车。本田汽车的成功合作模式是中日合资企业汽车行业合作的典范。
3.日产汽车:日产汽车在中国也有广泛的合作,通过与东风汽车等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的多种车型,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并出口到海外市场。
4.三菱汽车:三菱汽车在中国也有合资企业,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和生产汽车,致力于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
5.马自达汽车:马自达汽车同样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与当地伙伴合作,生产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并在国内外市场销售。
6.松下电器:这家日本电器巨头在中国设立了合资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与中国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并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销售。
7.索尼:索尼公司在中国也有合资企业,这些企业涉及电子产品、娱乐内容和服务等多个领域,索尼通过合资企业将创新产品和技术引入中国市场。
8.东芝:东芝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专注于家电和电子产品,这些企业帮助东芝扩大了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同时也为东芝在全球电子产品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9.夏普:夏普公司在中国有多个合资项目,涉及家电、办公自动化设备等领域,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夏普将其先进的显示技术和产品推向中国市场。
10.佳能:佳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专注于摄影器材、办公设备和打印机等产品,这些企业不仅促进了中国市场的产品多样化,也为佳能在全球的影像和信息处理解决方案领域提供了增长点。
中日合资车有:
1、广汽丰田(GACTOYOTA):成立于2004年9月1日,广汽集团与日本丰田各出资50%组建,合作期限30年,注册资本16.92亿元,位于广州南沙区。
2、广汽本田(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1日,由广州汽车集团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各占50%股份,合作年限为30年。
3、日产(日产汽车):是一家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日本跨国汽车制造商,旗下车型有天籁、轩逸、奇骏、逍客等,其中轩逸是一款紧凑型轿车,自2000年起全球发售,现役第四代轩逸于2019年4月发布。
4、马自达(Mazda):是一家在东京证交所上市的日本跨国汽车制造商,旗下车型有马自达6、马自达3、CX-5等,以CX-5为例,是一款紧凑型运动多功能车(SUV),现役第二代CX-5于2016年11月发布。
5、三菱(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10日,由广州汽车集团、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方合资经营,合作年限30年,注册资本19.47亿元。
6、雷克萨斯(Lexus):创立于1983年,是日本丰田集团旗下全球著名豪华汽车品牌,Lexus的读音与“豪华”(Luxury)相近,雷克萨斯汽车商标采用车名“L”的大写,椭圆代表着地球,象征着其车辆遍布全世界。
7、英菲尼迪(INFINITI):是日产旗下的豪华车品牌,1989年诞生于北美地区,总部在日本横滨,凭借独特前卫的设计、出色的产品性能和客户体验至上的服务,成为全球豪华汽车市场中最重要的品牌之一,2007年正式登陆中国。
8、讴歌(Acura):是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旗下的高端汽车品牌,于1986年在美国创立,其名称Acura源于拉丁语Accuracy(精确),标志为一个用于工程测量的卡钳形象,反映出讴歌精湛的造车工艺与追求完美的理念。
9、斯巴鲁(Subaru):是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旗下专业从事汽车制造的一家分公司,成立于1953年,最初主要生产汽车,同时也制造飞机和各种发动机,是生产多种类型、多用途运输设备的制造商,2004年起,开始进入中国。
◎每经记者岳琦
在水泥行业寒冬之下,有着27年历史的老牌中日合资企业也撑不住了,中方股东的退出则让其雪上加霜。
5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北京产权交易所获悉,华能集团将其持有的大连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小野田)15.168%股权挂牌转让,作价7469.86万元。据悉,大连小野田合资公司日方股东为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太平洋水泥)。
对于此次转让,记者联系了大连小野田方面,对方以领导不在为由未作回应。华能集团新闻中心相关人士则对记者表示,按照国资委规定,华能集团主业不是水泥业务,此次转让是按要求退出这个非主营业务。
据记者了解,虽然拥有日方高端水泥生产技术及近30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大连小野田在2015年至今年初亏损不断扩大。而太平洋水泥目前整体业绩低迷,其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于南京、河北等地陆续成立的合资水泥企业状况也并不乐观。
华能称退出非主业
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告,华能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大连小野田15.168%股权于5月23日挂牌出售。
资料显示,大连小野田的中方股东为华能集团,持股比例15.168%,日方股东为太平洋水泥,持股比例84.832%。据大连小野田官方网站介绍,公司于1989年由中日双方共同出资成立,迄今已有27年历史,主营业务为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及其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而中方股东华能集团作为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其主营业务为电力以及为电力主业发展服务的煤炭、金融、交通运输等产业。针对此次出售事宜,该集团新闻中心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转让是按要求退出非主营业务。
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华能集团已于2016年3月将拟转让事项以及价格向原始股东发出征询及告知函,截至目前对方已超30日未对出售事宜作出回复,故视为同意转让且不放弃优先购买的权利。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对于华能集团的撤资,日方股东可能存在异议,因此未作回复。华能集团相关人士则回应称,目前日方已收到函件,但对是否有分歧或异议,对方表示并不知情。
挂牌信息显示,大连小野田水泥2015年度亏损2068.85万元,该企业2016年3月31日的财务月报中显示,其当月亏损达2041.79万元。
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北京产权交易所,对方表示,自2014年下半年起,大连小野田就已经陷入亏损。5月23日下午,记者尝试与大连小野田方面联系,对方以领导不在为由未作回应。
合资企业陷经营困局
记者注意到,太平洋水泥成立于1881年,目前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除中国外,其业务版图还包括日本、美国、越南、菲律宾等地。
自1989年大连小野田项目起,太平洋水泥开始在中国开展水泥业务。1993年,其在江苏南京设立江南-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1995年在河北秦皇岛设立秦皇岛浅野水泥有限公司,均为中日合资。
不过,这家有着130年历史的老企业近期出现了业务下滑的情况。公司2月9日公布的财报(2015年4月1日到12月31日)显示,其营业收入432.64亿日元,同比下降1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265.75亿日元,同比下降21.7%。
中国水泥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姜莎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大连小野田所处的辽宁水泥市场近年陷入低迷,2013年辽宁的基础建设项目基本完成,2014年开始房地产又陷入不景气,因此2015年辽宁全省水泥企业都出现亏损。
此外,太平洋水泥的另外两个合资企业近些年发展也并不顺利。自2013年起,江南-小野田水泥因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几度陷入被搬迁的传言中。
在2015年1月的网络问政中,南京市经信委网络发言人曾回应称,已经成立水泥企业矿山关停领导小组,预计2015年关停江南-小野田水泥。而今年1月,秦皇岛浅野水泥有限公司也被列入该市环保重点监控企业名单。
(实习生李少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电话+V:159999-78052
专注于新媒体运营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