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离散系数可以同时消除数据的水平和计量单位对标准差的影响吗——2024中级经济师考试40大计算公式专题汇总(重点必考必掌握)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中级经济师离散程度的指标,[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离散系数可以同时消除数据的水平和计量单位对标准差的影响吗

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  1、极差、标准差、方差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大小收到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的影响。  2、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离散系数通常是就标准差来计算的,因此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用表示。  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比较对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  「例题:2008年单选题」标准差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之比。  A算数平均数B极值 C众数D几何平均数  答案:A  「例题:2004年单选题」某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3岁;该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8岁,标准差为3岁。比较该校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则( )。  A.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相同  B.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C.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是学生年龄离散程度的1.9倍  D.学生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答案:D  解析:平均值不同的情况下,用离散系数比较离散程度。  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3/20*100%=15%  教师年龄的离散系数=3/38*100%=7.89%  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  「例题:2005年、2004年单选题」如果两组数据是以不同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是( )。  A.离散系数B.标准差 C.方差D.极差  答案:A  解析: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二、...1)总体单位多少的影响(2)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3)指标?

1、极差、标准差、方差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大小收到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的影响。2、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离散系数通常是就标准差来计算的,因此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用表示。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比较对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

2024中级经济师考试40大计算公式专题汇总(重点必考必掌握)

2024-10-30 06:52·2025中级经济师考试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2.点弹性和弧弹性

Q?为变动前的需求量,Q?为变动后的需求量,△Q为需求量的变动量,P?为变动前的价格,P?为变动后的价格,△P为价格的变动量。

3.需求交叉弹性

Eij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Qi为商品i的需求量,△Qi为商品i的需求量的变动量,Pj为商品j的价格,△Pj为商品j的价格的变动量。

4.需求收入弹性

Ey代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Q代表原需求量,△Q代表需求量的变动量,Y代表原消费者收入,△Y代表收入的变动量。

5.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2)平均产量:每单位投入生产的产出:AP=TP/L。

L表示劳动量,TP表示劳动的总产量,AP表示平均产量,MP表示边际产量。

(3)边际产量: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MP=△TP/△L。

6.短期成本变量

TFC代表总固定成本,TVC代表总可变成本,Q代表总产量,用△TC代表总成本的增加额,△Q代表总产量的增加额。

7.供给价格弹性

Es表示供给价格弹性系数,P和△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的变动量,Qs和△Qs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供给量的变动量。

8.完全垄断企业定价法则

【结论1】边际成本上的加价额占价格的比例等于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需求价格弹性是负数);

【结论2】一个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

公式整理后:

当需求价格弹性较低(注意需求价格弹性是负数),即Ea的绝对值较小时,垄断者可以确定较高的价格;但是,随着需求价格弹性的增大,则价格将非常接近边际成本。

9.生产要素的相关变量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MRP=MFC,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10.劳动和闲暇

(1)劳动的效用体现在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而收入有效用。所以,劳动的效用实际是收入的效用。假设劳动增加△L,其引起的收入增量为△Y,而由收入的增加所引起的效用增量为△U,则:△U/△L=(△U/△Y)×(△Y/△L)

(2)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U/AL=△U/Al,l表示闲暇的时间。

1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1)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2)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收入法增加值之和

(3)支出法:GDP=C+I+G+(X-M)

C表示居民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M)表示净出口。

12.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1)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C+I=C+S,C表示居民消费,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

(2)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G表示政府购买,用T表示政府税收。

(3)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M-X),(M-X)可以代表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13.消费理论

(1)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的增量△C和收入的增量△Y之比率。

(2)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C在收入总量Y中所占比重。

(3)凯恩斯的消费函数:C=α+βY

α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就是当收入为0时,即使动用储蓄或借债也必须要进行的基本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上式的含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14.投资乘数

s为边际储蓄倾向。上式表明投资乘数k为边际储蓄倾向s的倒数。

15.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已知两部门经济由消费和投资组成,假定投资为常数I。

16.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1)两因素分解法: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GQ=GH+GP

(2)三因素分解法:

1)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GY=GA+αGL+βGK

2)如果用G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其计算公式为:

GA=GY-αGL-βGK

17.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1)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MV=PT

M表示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价格总水平,T表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

(2)价格总水平的决定:π=m+v-y

π表示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m表示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y表示GDP的变动率。

18.奥肯定律

(y-y*)/y*=-2(u-u*)

y表示实际GDP,y*表示潜在GDP,u表示实际失业率,u*表示自然失业率。

19.就业弹性系数

Ee表示就业弹性系数,Y表示经济增长速度,E表示就业增长速度。

20.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21.衡量国债相对规模的两个指标

(1)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国内生产总值

(2)债务依存度=当年的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

22.发达国家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

(1)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100%

(2)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

23.增值税

一、计税方法

(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3)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二、税率与征收率

24.所得税

(1)企业所得税

1)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适用税率为20%;

2)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25.财政政策乘数

26.货币层次的划分

(1)M0=流通中货币,指企事业单位、个人、机关团体、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硬币和现钞总和(即通常所指的现金)。

(2)M1=MO+单位活期存款,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因流动性较强,是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

(3)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是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是研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变量,其中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的流动性较弱,属于准货币。

27.货币供应量

M=B·K

B表示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K表示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等于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结构比率之和的倒数。

28.集中趋势测度

29.离散程度的测度

(1)方差:

(2)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

(3)离散系数=标准差/均值

30.分布形态的测度

(1)偏态系数取决于离差三次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三次方的比值。


(2)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数值-均值)/标准差:

31.相关系数

(1)相关系数: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

(2)r的取值

(3)|r|的取值

3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33.绝对数时间序列

(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

【示例】该地区1990~1998年钢材年均使用量为()。

【解析】(1316+1539+1561+1765+1726+1960+1902+2013+2446)19=1803.1

(2)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在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是将一天看作一个时点,即以“天”作为最小时间单位。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计算。

【示例】某商品6月1日~6月7日的库存量记录如下表:

那么该商品6月1日~6月7日的平均日库存量为:

【解析】(49+52+39+29+43+38+51)17=43(台)

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1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

计算公式为:

第二种情况:由间断时点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

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相等。间断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想:“两次平均”:先求各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数,再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示例】某企业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单位:人)计算该企业2003~2006年的年平均职工人数。注:每个年份统一视为365天。


【解析】年末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所对应的时间序列为间断时点序列,本题中登记的间隔期相同,所以采用“两次平均”的思想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第一次平均(相邻两个指标计算算术平均数):(1400+1500)/2=1450万(人);(1500+1460)/2=1480万(人);(1460+1420)/2=1440万(人)。

第二次平均(对这些平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1450+1480+1440)/3=1456.67万(人)。第二种情况:由间断时点计算。又分为两种情形:

每隔一定的时间登记一次,每次登记的间隔不相等。

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34.速度的分析与应用

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各期的基数不同,因此,运用这一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要结合水平指标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增长1%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它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

35.试算平衡公式

(1)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2)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3)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36.利润表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处置收益;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37.现金流量表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

38.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6)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39.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2)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3)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4)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全部资产平均余额

40.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100%

(2)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

(3)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或股本)×100%

(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5)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6)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7)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

(8)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中级经济师离散程度的指标
发布人:jnrsm1314 发布时间: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