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综合所得申报为什么要纳税,[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年度申报还要补税的原因有:
1、平时预缴交多了,想退税的;
2、当年度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
3、年度超12万且补税大于400的;
4、当年度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
5、取得综合所得时,支付方没有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
6、因适用所得项目错误或者扣缴义务人未依法履行扣缴义务,造成纳税年度内少申报或者未申报综合所得的,应当依法据实办理年度汇算。
会导致平时多缴税的情况有:
1、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3、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
4、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5、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6、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
7、有符合条件的个人养老金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
综上所述,就是如有平时多交的情况,多一分都需要退税。平时少交的话,400以内免补,超过400的需要全补。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第一条
平时多预缴了个人所得税,需要申请退税。只要因为平时扣除不足或未扣除等原因导致多预缴了税款,无论收入高低,无论退税额多少,纳税人都可以通过年度汇算申请退税。实践中有一些比较典型的情形,将产生或者可能产生退税,在此列出7种比较典型的情形请大家关注。
第二条
年终奖申报个税时,选择综合申报还是单独申报,取决于个人的收入状况、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多种因素。因此,无法一概而论哪种方式更合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
一、综合申报与单独申报的区别
综合申报是指将年终奖与其他收入合并,按照全年综合所得进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附加扣除,从而降低应纳税额。然而,综合申报也可能导致税率跃升,因为全年综合所得的税率是累进的,如果年终奖使得全年综合所得超过某一税率级距,那么超出的部分将按照更高的税率计算。
单独申报则是将年终奖作为一次性收入,单独计算个人所得税。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综合申报可能导致的税率跃升问题,但如果年终奖数额较大,可能会使得单独申报的税率高于综合申报。此外,单独申报无法享受综合申报中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如何选择申报方式
在选择申报方式时,个人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状况。如果个人的其他收入较低,且可以享受较多的税收优惠政策,那么综合申报可能更为合适。反之,如果个人的其他收入较高,且年终奖数额较大,那么单独申报可能更为有利。
此外,个人的职业规划也应纳入考虑范围。如果个人在未来有可能出现收入大幅上升的情况,那么选择综合申报可能更有利,因为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如果个人预计未来的收入将保持稳定或有所下降,那么单独申报可能更为合适。
综上所述:
年终奖申报个税时,选择综合申报还是单独申报,需要根据个人的收入状况、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做出选择时,建议咨询专业的税务机构或税务人员,以确保能够合理合法地降低税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规定: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五条规定:
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包括:
(一)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二)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三)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5日讯(记者孙丹)近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自2018年我国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新税制以来,个人所得税有效发挥了调高惠低作用。
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个税的税款构成情况。税务总局近年来的个税申报数据显示,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人员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约占申报人数的1%,但这部分人申报缴纳的个税占全部个税的五成以上,申报收入位居全国前10%的个人缴纳的个税占全部个税的九成以上。
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平介绍,个人收入位居我国前百分之一和前百分之十的人群缴税占比较高,符合税法基本原则中“税收负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的公平原则,也与世界上主要国家收入居前人群缴纳个税比例均占大头相一致。“这说明个人所得税的‘调高’作用还是较为明显的,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个人所得税的‘惠低’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以综合所得缴纳个税情况看,低收入群体在享受税改红利后基本无需缴税或只需缴纳少量税收,个人所得税款大部分是由中高收入群体贡献的,充分体现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者不缴税’的基本取向。”李平说。
为何低收入群体基本无需缴纳个税呢?李平解释,2018年,我国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七次修订,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3500元提高至5000元,这个标准相对于人均国民收入而言,在国际上已处于较高水平,能够大体覆盖当前的人均基本消费支出并且还有一定的空间。同时,设立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大病医疗6项专项附加扣除,2022年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2023年又提高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3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分别由原来每孩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原来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
税务总局发布的今年6月底结束的2023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2023年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后,全国约6700万人享受到了该项政策红利,减税规模超过700亿元,人均减税超1000元。其中,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减税分别约360亿元、290亿元和50亿元,给“上有老下有小”的纳税人及时送上了政策红利。
“这些扣除覆盖面广、额度高,大大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税收数据显示,纳税人人均享受两项专扣。”李平举例说,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纳税人,若他有一个小孩,与妻子分摊享受子女教育专扣,即可扣除1000元/月;若他有一兄弟并与其分摊享受赡养老人专扣,即可再扣除1500元/月,两者合计将扣除2500元/月,也就是3万元/年。如果纳税人有两孩,或是独生子女的,那扣除金额更高。加上6万元/年的基本减除费用,再扣除“三险一金”(按年工资收入10万元计算,理论上可扣除1.5万元左右)等,个人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0万元的,基本无需缴纳个税。
税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取得综合所得的人员中,无需缴纳个税的人员占比超过七成,在剩余不到三成的实际缴税人员中,60%以上仅适用3%的最低档税率,缴税金额较少。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