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产品详细

赤峰哪家银行有保险柜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赤峰哪家银行有保险柜,[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赤峰一信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赤峰一信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2001-04-10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哈达街中段路北三角地一厅。

赤峰一信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50402701268464W,企业法人马长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赤峰一信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无一般经营项目:计算机硬件、耗材、文体用品、办公用品、电子产品、五金、家用电器、监控设备销售及安装;POS机、货架批发兼零售;保险柜、点钞机、条码秤、电子秤、办公家具批发零售;计算机软件开发与销售及售后服务;计算机软件技术培训。在内蒙古自治区,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77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42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赤峰一信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二、上海锦江之星赤峰路店详细介绍

上海锦江之星赤峰路店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广纪路127号,交通便利,周边设施丰富。距浦东机场40公里,虹桥机场仅20公里,距离火车站仅4公里,无论是商务出行还是休闲旅游都非常方便。

酒店提供一系列优质服务设施,包括免费停车场、前台贵重物品保险柜、行李存放服务、洗衣服务以及叫醒服务。客房内设施齐全,如国内长途电话、国际长途电话、中央空调、普通分体空调、24小时热水、免费洗漱用品、淋浴设施、拖鞋、独立写字台、多种规格电源插座以及电热水壶等,满足您的基本需求。此外,酒店还设有西餐厅,为住客提供餐饮选择。

周边环境有曲阳家乐福购物中心、四川路购物一条街、建工医院、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购物、就医和学习皆可轻松满足。酒店接受多种信用卡支付,如万事达卡、威士卡、JCB卡和银联卡。

「行业观察」赤峰市助农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

原创2019-08-01 09:31·金卡生活

《金卡生活》杂志

中国银联主管主办

理论研究实务探讨

作者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为支付结算科高级会计师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地域辽阔,农牧民居住分散,农牧区金融机构网点相对较少;银行网点集中城区或人口较多的镇区,网点业务办理存在阶段性排队现象,在支付结算上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与三农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与当前快速发展的农牧区经济不相适应,作为“普惠金融”政策落地的重要一环,已建助农金融服务点可持续发展是缓解农牧区金融服务欠缺的一种长期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惠民工程。

01

助农金融的总体情况

赤峰市位于自治区的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的接壤处,现辖12个旗县区,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1.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4万人,全市共有30个民族,蒙古族人口近80万,34个乡镇、2105个村中包含2071个农牧村,银行网点492个。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助农金融服务开展情况。从2010年开始,按照上级行部署,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在全市率先完成在农牧区设立2246个助农金融服务点,通过部放POS等机具终端,着力打造综合化、一体化、一站式、智能化的金融助农服务平台;该平台服务的普惠性、便捷性、创新性、非现金性,以及效果的显著性初步显现。既有效改善了全市的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缓解了城乡二元结构与“三农”需求不相适应的差距,又体现了金融助农的特有作用,对助推农牧区普惠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14年3月,赤峰市中支辖区根据人民银行转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嘎查村“助农金融服务点”全覆盖工程的通知》(内金办发〔2014〕25号)要求,在总结前期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农村牧区支付环境建设。

分布情况。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辖区助农金融服务点2531个,其中享受补贴的2246个,其他285个为助农金融取款点,是各行自建,分布情况如下:

按照金融机构划分。农业银行192个,农商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承办2097个、邮储银行建立了141个,邮政局承办101个。

按照县域行政区划分。阿旗245个,左旗313个,右旗165个,林西141个,克旗135个,翁旗274个,喀旗273个,敖汉330个,宁城348个,元宝山57个,松山区221个,红山区29个助农金融服务点。

按照行政村划分。助农金融服务点分布在全市2071个行政村,村级行政区域覆盖率122.21%。在保持助农取款服务点高覆盖率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助农取款服务点业务量增长和功能升级。有效缓解了农牧区支付结算难问题,成为赤峰市农牧区助农公共服务平台设施建设的新亮点。

辖区助农金融服务的特点。一是服务的普惠性。首先,受众群体覆盖面广。目前,全市助农金融服务点有2246个,惠及基层农牧民214.5万人。按每户3个农牧民、每月往返银行网点1次办理业务需要耗时2小时、成本支出6元计算,每年为农民节约资金5148万元、节约劳动力1716万个工时。其次,服务成本优惠。按照“可持续发展、适度优惠农民”的原则,一方面下调手费标准,助农平台办理同类业务收费低约60%;另一方面,对于平台终端机具免收押金,拨号通讯费、并给予每笔0.2-1.0元不等的收入补贴。最后,各方合作共赢。除农牧民受益外,助农平台减轻了银行柜面操作压力,单个业务网点替代率已经超过30%,承办机构年节约运营成本10万;同时因助农金融服务点大多设在农村小超市、便利店、商户利用营业沉淀资金为持卡人提供取款等服务,缓解了商户往返银行存放资金且受银行营业时间限制。

二是服务的便捷性。首先是“一站式”服务。助农平台函盖存取款、转账、查询等日常支付业务类型,还可以交纳水电费及通讯费等。农牧民足不出村即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其次是移动式服务。助农平台配备的部分移动终端使支付应用场景延伸至田间地头,目前成功应用于农副产品季节性采购及各类批发市场,实现了交易资金时时到账,解决了原来的携带现金风险大、结算速度慢等问题。再次是“一揽子”服务。助农平台还与电商平台相融合,用于商贸流通,农牧民采购、订货等管理需要,以及享受物流速递、网络购物等“一揽子”配套服务。

三是服务的创新性。首先,推广“助农金融服务+农村电商”支付新模式,与电商融合的助农金融服务点达183个。其次,跨行联网通用。助农平台助农金融服务平台坚持以跨行联网通用为特色,支持跨行交易,农牧民持任意一张银行卡,均可在服务网点办理相关业务。再次,智慧技术应用。运用信息和技术通讯手段,助农平台部分受理机具支持4G、Wi-Fi、网线、蓝牙等多种接入方式,使用成本低、覆盖面更广,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四是服务的非现性。为支持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草业,巴林左旗的笤帚、杂粮,右旗的沙稻,林西县的瓜果,克什克腾旗的山野菜、畜牧产品,翁牛特旗的水稻,喀喇沁旗的中药材、粮食、硬果番茄,敖汉旗的高寒杂粮,宁城县、松山区的大棚蔬菜等作为赤峰市特色农牧产业集散中心,成为赤峰市农牧经济支柱产业,赤峰市中支积极协调涉农金融机构,瞄准赤峰市支柱和特色农牧产业,深入推动科技金融应用,打造整个收付流程全部非现金结算。通过营业网点、助农金融服务点、电商网点、ATM、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建构的全天候立体式的综合服务网络,促进了“环形”助农支付结算渠道顺畅运行,成效显著。

五是效果的显著性。赤峰市助农金融服务点整体交易量、服务点活机率和综合评级、智能“云POS”保有量及远程贷款归还业务交易量等指标均处于自治区各盟市前列。赤峰市助农金融效果明显。截至2019年6月末,全市农牧区设立助农金融服务点2531个,在全市2071个行政村,村级行政区域覆盖率高达122.21%。累计布放智能“云POS”1570台。2019年上半年赤峰地区实现助农取款42.21万笔,金额2.19亿元;现金0.13万笔,金额0.034亿元;转账汇款12.95万笔,金额2.23亿元;代理缴费5.69万笔,金额0.062亿元;消费0.6万笔,金额0.048亿元;查询54.68万笔,远程贷款7.1万笔,金额26.3亿元。

截止2019年6月末,人民银行赤峰中支辖区累计布放智能POS终端1570台,综合金融服务点233个,其中加载电商功能的183个;赤峰市共建立惠农金融服务站50个,布放设备50台,本季度交易金量分别为取款3.64万笔、金额2975.32万元;转账357笔、金额283.22万元;特色功能业务1622笔、金额143.5万元;平均每台办理业务771笔。综合助农金融服务点233个,其中惠农金融服务站50个,与电商融合的183个。电商融合的主要开展的业务功能有网络购物、网络销售、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缴费支付、取送货品、农村创业、本地生活等八个方面服务功能。

02

助农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助农金融体系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缩短了农区和城区金融服务的短板,深入的推进了农牧区金融服务供给,为赤峰市特色农牧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增强,政策合力尚待进一步完善。在农村地区,政府机构是最有影响力的主体,是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重要参与主体。政府机构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中,由于政策欠缺不完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在地方形成“政府推动、人行指导、银行承办、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尚需加强。在推进城乡支付环境一体化建设仅依靠银行力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迫切需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第二,安全操作风险防范仍需加强。一是商户的安全意识还不是很强;二是个别服务点的安全防范设施不完善;三是商户恶意发生的操作风险和商户对业务不熟误操作导致的风险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助农金融服务点的机具操作人员多数是留守老人,学历偏低、年龄偏大,业务操作不娴熟,存在业务及操作上的风险。

第三,现代支付知识欠缺,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部分农民对现代金融了解不深,不熟悉一些新型支付结算手段以及支付工具。如票据、ATM、网上银行等操作流程,一旦发生资金安全事故,极易影响农民对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应用。加之非现金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犯罪案件日渐增多,违法犯罪活动采取的技术手段高、隐蔽性强,容易对刚刚开始认识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农民的使用信心造成严重打击,致使支付结算工具在农牧区推广不畅。

第四,业务量增幅自2018年开始下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一是金融机构移动支付业务在农村市场占有率低。受第三方移动支付业务冲击,助农取款取现业务、转账业务、缴费业务交易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是维护难度大,运营成本较高,设备维护周期较长。因部分经营者年龄偏大,又身处农村牧区,文化水平普遍为小学、初中水平,对机具使用、业务办理、新业务宣传等方面接受能力较弱,服务点出现问题无法通过电话沟通解决,各网点助农管理员经常要实地对助农金融服务点经营者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和机具操作方面技术指导。

三是部分服务点使用率较低,因嘎查村的全覆盖要求,服务点距农信社营业网点近。

四是北部旗县嘎查村人口少、牧民居住较分散、信号弱或无信号的涉及服务点19个,占全部助农点的11.38%,例如巴林右旗的西拉沐沦跃进村人口22户,巴彦塔拉古日古台和巴彦汉乌额根图通讯信号弱。

五是经办人员年纪较大、不能熟练操作设备,留守老人和儿童的较多(村内没有年轻人),涉及的服务点6个。

六是邮政局承办的业务较少。例如,喀旗邮政局在承办初期承诺为商户免除手续费,待服务点运行一年后此项优惠政策不复存在,于是商户积极性不高,导致服务点业务增加不多。近年来,移动支付和扫码支付已经越来越便捷且能够实时到账,因此农村地区年轻人已经习惯用手机进行支付,POS机刷卡受到一定影响;翁旗邮政局的26家中目前只有6家正常运行,其余20家从2018年7月等待银联做GPS定位注册截止目前阶段无交易;

七是助农金融服务投入大且无收益,建设数目多致使成本压力剧增。例如,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包括服务站点的标识牌、业务办理流程牌、提供给商户的保险柜、点钞机、登记簿、助农POS机具及机具维护费用等。据统计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累计投入到助农取款点建设费用达190多万元,而目前助农取款点对农商行无利润,投入与产出非常不平衡,成本压力巨大。

第五,新型助农服务手段推广存在难度。农牧民非现金支付工具和线上消费支付相对陌生,有一大部分农牧民仍然习惯于现金消费,刷卡消费意识淡薄;经调查了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部分农牧民认为现代化的支付手段操作繁琐且安全性差。

一是农民对新型支付结算手段和工具缺乏信任,对非现金支付工具安全问题存在疑虑,同时ATM诈骗案件更令其望而却步。二是农民群众文化层次偏低,对银行卡等现代支付工具认识不够,留守农村的老人更缺乏对金融支付结算工具知识的了解,对银行卡及其他自助设备操作存在一定难度,对网上支付、信用卡等方面知识更加匮乏,难以接受和运用新型支付结算工具。三是传统观念束缚,农民大多有强烈的现金偏好,在农村地区老年人绝大多数对传统现金支付方式“情有独钟”,即使是以银行卡等形式获得的各类资金,通常立即从卡中取出转为现金形式。

第六,助农金融服务管理水平不均衡。一是各旗县区之间业务发展不平衡,部分支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对助农金融服务工作重视不够,宣传培训和实地调研少,协调推动不力。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代理商户获利少,积极性不高,缺少服务的主观意愿。三是面对基层农牧区留守人员老化、接受能力和消费能力弱、服务需求不足的实际,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和宣传范围仍需加强。

第七,助农金融服务承建管理仍需加强。一是助农金融服务点布放地域不均衡,部分地区服务点选址不当,牧区、旅游区、农区和城区在服务点选址问题上存在明显差异;少数服务点选址与银行实体网点距离近,实体网点分流了助农金融服务业务。二是承建运营机构专管人员巡检工作不到位,服务点环境设施管理和代理商户日常操作有待进一步规范。三是助农金融服务点巡检、设备维护、人员培训、机具耗材等服务成本巨大,而建设机构手续费收入微乎其微,成本和收入倒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人机构的积极性。

第八,助农金融服务风险防范仍需完善。一是助农金融服务点主要以自营周转资金作为取现备付金进行小额取款服务,个别商户留存了大量现金备付,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二是其他各种风险隐患也需严加防范。如服务点人员泄露顾客信息、盗用客户账户、假借银行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等。一旦出现风险案件,不良影响巨大。

第九,其他方面。助农金融服务点机具数据传输通讯使用数据流量卡,部分偏远农牧区网络通讯不畅、机具信号弱,导致使用体验差,制约了服务效果。

03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助农金融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持续扩大“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缩小金融服务的“城乡差距”。

政府管理层面。首先,强化政府引导,各方协作推进助农金融服务。政府牵头制定《助农金融服务发展规划》,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一支以政府主导、人民银行监督、银行机构运维的管理队伍,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协调通讯、广电、电力、银联、金融等部门,增加服务点办理相关业务的手续费分润额和减免商户为此产生的通讯费用,避免出现服务点办理业务需要倒贴资金的情况。

其次,成立助农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参与方积极性。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推广助农金融服务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地方政府和金融部门责无旁贷。

再次,对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予以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安排专项资金对收单机构和服务点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解决收单机构投入大回报小和服务点收益较低的问题。

最后,收单机构配合人民银行、乡镇党委政府,举办服务点年度业务评比活动,对服务质量好、交易量大的服务点,给与适当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提高商户办理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政策支持方面。一是助农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和困难,这其中有些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加快创新加以解决,有的则有赖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例如,农村担保体系建设、“三农”风险补偿机制、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普及等对“三农”服务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单靠金融机构自身无法完成。

二是正确处理好城乡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的关系。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把城乡支付环境建设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建设好支付结算大环境,进一步提高城乡金融服务整体水平。在不断优化城市支付环境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扶持资金、金融设施、人才培训等方面政策倾斜,做好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推动支付体系在农牧区和城市的动态均衡发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多方参与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梳理现有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各种支持政策的协调性,避免政出多门、互相抵消,强化支持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为农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是建议地方政府协调推动电力、电信等有关部门联合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协调通讯运营商,解决部分边远农牧区网络通讯不畅的问题,为在空白乡镇开设网点的涉农金融机构提供一定补贴,帮助银行降低成本;税务部门将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布局视为政策性金融,对金融机构在农牧区收入执行差别税率,不断提高其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积极性。

四是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和业务补贴等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发挥支持政策在调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三农”方面的杠杆作用。

业务创新方面。一方面,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沟通,争取得到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助农商户收益。另一方面,注重助农金融服务与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积极协调政府和财政部门,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为助农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把辖区全部助农金融服务点基本建设成为普惠金融便民点、金融知识普及点、电商交易服务点、便民信息传播点、信贷服务办理点、综合整治高利贷宣传点为一体的“特色金融服务站”。

管理方面。一是实施优惠货币政策和差别监管政策,对金融机构“三农”业务的存款准备金、信贷规模和不良容忍度等给予区别对待,提高金融机构“三农”服务的能力。

二是人民银行市县两级行要进一步提高对助农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加强与服务点承建单位的沟通,积极谋划、主动协调、深入研究、查找差距、推动落实。

三是积极完善农村服务布局,大力推广非现金工具,全面提升农牧区支付清算效率和支付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城乡支付环境的同步发展。

四是引导农村金融机构错位经营,互为补充,形成农村金融服务的强大合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农村金融需求。其一,进一步强化加快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分工合作、相互补充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其二,大银行要充分发挥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优势,为客户提供高层次、综合化和跨区域的“三农”金融服务。其三,要推动小微金融机构回归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轨道,充分发挥其决策灵活和地缘优势,为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三农”金融服务。其四,农村信用社要保持县域法人地位长期总体稳定,保持为农服务的本色;其五,村镇银行要向下延伸机构,在农村地区精耕细作。

四是创新金融产品,加大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各涉农金融机构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推出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融资需求相匹配的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自助银行、ATM机、银行卡、特约商户以及转账POS机在乡镇地区覆盖范围,缩小城乡金融服务差距。

六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配置,放宽日交易限额由人民币2000元升为20000元。

承建机构方面。一是助农金融服务必须始终把商业可持续作为首要前提,在体制机制、产品服务和风险控制方面不断强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与“三农”金融需求的匹配度。

二是打造助农金融服务实体网点“旗舰店”和精品助农金融服务点,满足各类业务需求,确保辖区助农金融服务工作可持续有效深入开展。

三是在服务渠道和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通过电子化手段,低成本地将现代金融服务延伸到更广阔、更边远的地区。这既需要金融机构自身不懈努力,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机构的协力推进。例如,农业银行创造性地开展金穗惠农通工程,依托原有的物理服务网点,以惠农卡为载体,通过加强与商务、电信、卫生以及基层“两委”等合作,在农村商店、卫生室、农资店等布放金融电子机具、设立惠农通工程服务点,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的查询、转账、消费、取现等金融服务,实现了农民“人不出村”就能办理大部分金融业务,改善了农村金融支付结算环境。

四是进一步优化服务点设置,对长期难以开展业务,尤其是临近银行实体网点的服务点进行位置调整。

五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为在农牧区有效开展助农服务工作和使用新型支付工具制造声势、营造氛围、提供业务支撑。首先,稳步推进设施升级,及时为存量“云POS”加载远程信贷服务和社保缴费功能,推动助农金融服务和农村牧区电商服务兼容并蓄、融合发展。要建立考评机制,充分挖掘潜力,进一步减少低效服务点数量,提高整体交易量,促进助农金融服务点提质增效。其次,督促承办机构加强对助农服务点已上线、拟上线产品所具备功能的宣传,向基层广大农牧民普及现代金融知识。再次,坚持专管人员定期巡检制度,加强服务点环境设施管理和代理商户操作管理,通过一对一、面对面培训,不断强化代理商户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六是顺应支付方式变化形势,大力推广普及二维码支付、小额支付免密免签等支付结算服务功能,使广大农牧民客户能更方便地享受现代化金融服务,使金融创新服务在涉农、惠农的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达到各方共赢。

七是大力发展电子支付渠道业务,推广聚合支付、当面付、手机号转账等新兴线上业务,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各种客户的金融需求,切实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以创新持续改进助农金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宣传方面。各相关金融机构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水平。促进支付结算工具推广,充分提高群众对现代支付结算工具的认知度。

风险防控方面。首先,完善操作流程,制定风险防控制度办法,加强巡查与业务监控,加强风险防控,促进普惠金融措施有效实施。其次,研究制定包括基于现金保管等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控制方案,包括在系统中加以控制、接入公安联网报警系统等,切实防范各类风险。再次,提高防控能力,营造良好支付服务环境。充分重视和督促金融机构加强风险防控,提高金融机构对银行卡风险防范工作重要性认识,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关系,强化内控管理和业务自查,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风险掌控能力,创建有利农村支付服务的外部环境,促进助农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赤峰哪家银行有保险柜
发布人:jcvho886 发布时间: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