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互联网培训机构——完成蜕变以后轻松拿高薪
电话+V:159999-78052 ,欢迎咨询数学课程内容中的实例讲解,[python实用课程],[C++单片机原理],[C#、PHP网站搭建],[Nodejs小程序开发],[ios游戏开发],[安卓游戏开发],[教会用大脑用想法赚钱实现阶层跨越]
一、数学概念课有哪些教学环节
数学概念课有哪些教学环节如下:
数学概念课是指在数学课程中,教授和学习数学概念的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代数、几何、概率和统计等。在数学概念课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些特定的教学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概念。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教学环节:
1.概念引入:
教师通常会从一个实际问题或情境开始,引入相关的数学概念。例如,当讲解几何的角度概念时,教师可能会开始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角度,例如门的开闭角度等。
2.概念解释:
教师会详细解释数学概念的定义、性质和相关的定理。他们可能会使用图表、示意图或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3.实例演示:
教师通常会选择一些简单的例子,对该数学概念进行演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跟随教师的演示来深入理解概念。
4.练习与讨论:
教师会给学生分配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解决。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数学概念。在学生解答完毕后,教师会进行讨论,解释正确的答案和解题思路,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5.拓展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将数学概念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教师可能会引导学生讨论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当讲解代数中的方程时,教师可能会举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列出并解决相关的方程。
6.探究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能会设计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数学概念。例如,当讲解平方根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试验和观察,自己找出平方根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7.总结与归纳: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会与学生一起总结和归纳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这些教学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概念。通过概念引入、解释、实例演示、练习与讨论、拓展应用、探究活动以及总结与归纳等环节的有机组合,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中如何渗透黄金比
教学中如何渗透黄金比介绍如下:
黄金比,又称黄金分割比例,是数学中的一种特殊比例关系,大约为1.618。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渗透黄金比:
1.通过实例引入:在讲解几何图形或者设计时,可以引入一些具有黄金比特点的实例,如著名的帕特农神庙、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黄金比的美和规律。
2.在数学课程中讲解:在教授比例、相似等概念时,可以引入黄金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黄金比的性质和应用。
3.在艺术课程中讲解:在教授绘画、雕塑等艺术课程时,可以讲解黄金比在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黄金比。
4.在科学课程中讲解:在教授物理、化学等科学课程时,可以讲解黄金比在自然界和科学现象中的应用,如贝壳的生长、斐波那契数列等,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黄金比。
5.在体育课程中讲解:在教授体育课程时,可以讲解黄金比在运动技巧、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应用,如跳远、跑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黄金比的魅力。
6.在生活实例中讲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黄金比的应用,如设计家具、布置房间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和理解黄金比。
总的来说,教学中渗透黄金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案例《找次品》|第四届数学文化征文
2022-05-3108:39·好玩的数学
本文为“2022年第四届数学文化征文活动
数学教学案例《找次品》作者:张小琴作品编号:00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严密的推理过程,让学生感悟到从多个测品中找一个重一些或轻一些的次品的方法;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2、能用简洁的方法记录设计方案,并能有条理地进行交流。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国球,热爱中国的美好情感。引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句子,既让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找次品中,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教学难点:从多样中选最优化方案。天平有几个托盘?为什么分3份最优化?
课前准备:围棋10袋,每袋8个;学习单10张;5个乒乓球;橙色磁铁9个;黑板上画一个天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知道吗?乒乓球的尺寸吗?一个的重量是多少呢?(播放视频PPT2.3)重量约2.53克~2.7克,才是合格的。如果2克呢?像这种外表看起来一样,但重量或质量与众不同的,我们称之为“次品”。(引出课题《找次品》)
质检员不小心就把这个2克的球混进了81个里面,谁来读题?你认为怎样才能找出来?多少次?
思考:(PPT4)有81个乒乓球,有1个次品(重量轻一些),至少几次能保证找出这个乒乓球?(解读题目,在学生次数猜想中解读“保证”“至少”的意思。)81数量怎么样?引用老子名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PPT5)
(设计意图:以国球为引,从生活出发,自由猜想81中找1可能要多少次找出来,为后面得知正确答案产生思维碰撞。并从古典文籍出发,为后期古典文籍结尾作铺垫。)
二、知识讲解
(一)研究在3个、5个乒乓球中找1个次品,感受天平的特点
1、先研究3中找1
有3个乒乓球,有1个轻些,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教师演天平,请学生上台,边放边说找的过程)引出无砝码的天平(PPT6)。天平平衡,轻球在哪?不平衡呢?轻球在哪?称几次?(引出轻球可能在天平左托盘,也可能在右托盘,次品的位置无外乎三个地方:两个托盘上、天平外)板书3(1,1,1)1次
2、再研究5中找1
怎么称?请两个学生为一组上台展示,一个演天平,一个放球并说出过程,教师板书5(2,2,1)2(1,1)2次;或5(1,1,3)3(1,1,1)2次
(设计意图:从简单入手,研究3个。学生人体演示天平,感受天平的特性。在拿实物乒乓球摆放实践中,初步感知次品可能出现的位置有3处。研究5个,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边说出找的过程,并学会两步过程的写法。为探究8个的两步过程写法作铺垫。)
(二)再次探究“关键数目8、9”
1、探究8中找1
小组讨论,初步感知,优化方案
课件出示(PPT7):如果是8个乒乓球,其中1个轻些。假如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一下,拿出学具摆一摆,并将你们的思考过程简单记录下来(写在学习单上)
(小组上台分享,孩子投屏学习单,一边在黑板上摆学具,一边说思维过程)小组1:我们是把8分成了4和4,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次品在轻的那边;再把4分成2和2,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次品在轻的那边;最后把2分成1和1,轻的那边就是次品。你们听懂了我的想法吗?
师:称了几次?(3次)有不一样的方案吗?小组2:我们组把8分成了(3,3,2)……师:需要称几次呢?(2次)还有不一样的方案吗?师:(教师根据学生所说一一表格汇总)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讨论出了这么多的方案。请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方案,你有什么发现?哪种方案称的次数最少?生:分成3份称的次数少,只需要2次。师:它的分法有什么不同?生:(引出发现)分3份最优化。师:你知道为什么分3份最优化吗?请看,第一种分法是8(1,1,1,1,1,1,1,1)分8份,称1次,要保证找到,次品至少从6个里面找;第二种分法8(2,2,2,2)分4份,称1次,要保证找到,次品至少从4个里面找;第三种分法8(3,3,2)分3份,称1次,要保证找到,次品至少从3个里面找;第四种分法8(4,4,1)分3份,称1次,要保证找到,次品至少从5个里面找;哪种方案,称1次,次品所在的范围最小呢?生:发现8(3,3,2)分3份,次品所在的范围最小。猜想:是否其他个数也是分3份最优化呢?请用我们的发现来研究9个球
2、探究9中找1
师:小组先讨论,写出方案,写得越多越好。请学生直接上台,在黑板上用学具磁铁当乒乓球摆一摆,一边说思维过程小组4:我们小组是把9分成9份。每份是1,至少要称4次。我们还把9分成5份。每份是2,2,2,2,1,至少要称3次。你们同意我的想法吗?小组5:我们小组讨论的都是分3份的。师:你是把9分成哪3份的?每份多少?小组6:我们是把9分成了(4,4,1)……需要称3次。师:有不一样的方案吗?小组7:我们是把9分成了(3,3,3),……,需要称2次师:还有吗?……师:哪种方案最优化?验证猜想:分3份最优化师:(指着分3份的方案问)同样分成3份,却有什么不同?引出:能均分,就均分师:9可以平均分3份,但像8不能平均分怎么办?引出:无法均,相差1
(设计意图: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摆一摆,说一说,猜想出分3份最优化,并用9来验证猜想。接着从9的最优方案中得知能平均分3份就平均分3份,回头看8不能均3份怎么办呢?通过观察、比较,再观察,再比较,归纳出最优方案的规律。)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一:(1)27中找1(2)比较最优方案,你发现了什么?
练习二:回到开头,81中找1(PPT8)请你们来解决。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找出规律:几3相乘称几次
(PPT8)在大家的帮助下,次品被找出来了,其他都是合格品,这些合格品被送到国家乒乓球队员手中,为中国赢取一枚又一枚的金牌。你知道吗?我国乒乓球比赛截止到2020东京奥运会,全球共产生了37枚金牌,我们中国却荣摘32枚,占总数86%左右。作为中国人,你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从3、9、27中找1的最优方案中,找出规律,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国球,热爱中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的美好情感。)
四、收获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找次品的方法。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在数学里,我们也可以叫“化繁为简”。
(PPT9)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活中还有很多是分成三份的,比如:上中下,左中右,》=《,昨天今天明天。连神舟十三航天员也是三人,多么巧妙而又美好的世界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数学思考策略,并引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句子,让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我报名参加县学科带头人暨骨干教师评选的参赛课。教学内容较难,加上同课异构要特色,所以对这堂课从准备到试课再到参赛的艰辛过程感受颇多,当然收获也颇多。本课的难点是最优方案,为什么分三份才最优化呢?于是设计从国球出发,化繁为简,先研究3个中找1个,5个中找1个。孩子们从人体天平和实物乒乓球中,通过摆一摆、放一放等操作初步感受到分三份时,次品可能在的位置有三处,即左托盘上,右托盘上或天平外。接下来研究8个,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以围棋当乒乓球摆一摆,放一放,说出思考过程,进而做出猜想:8中找1最优方案是分三份最优化,是否其他数字也是这个特点?进而研究9个。孩子们以学具磁铁当球,在黑板上画的天平上摆一摆,放一放,说出思维过程,进而得出验证:分三份最优化这个小结论。从9的最优方案中发现,能均分的就均分,再回头看8不能均分怎么办呢?观察、比较,再观察、再比较,进而得出:不能均分,相差1的进一步结论。通过练习27中找1最优方案,再回顾3中找1,9中找1,27中找1,发现规律:几3相乘称几次,并运用这规律解决了课堂开头81中找1的问题,最优方案的次数只要4次就可以,与孩子课前猜测的80次、40次、41次等产生思维碰撞,真实感受到优化方案的妙处来。学生在化繁为简的数学思考中,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
整堂课以国球开始,以中国乒乓球队荣摘全球总37枚中的32枚金牌结尾,培养学生热爱国球,热爱中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的美好情感。在文中开头与结尾处都引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句子,学生既学习了数学知识,也培养了文学素养。
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课堂授课时间很难把控,一堂课下来超时4分钟左右。发现时间分配不紧凑,在8的探究中花时太多,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指导时间长。一节课下来,探究内容多,学生学得有劲,但比较散乱,组织能力有待加强。对这第一课时教学我有两处困扰:担心内容少了,学生学得不够深,又担心探究的太多,课堂的时间又不够。总之,还要多学习,多观摩名师课堂,追求精致又简洁的数学美。
【WINDRISES EMPLOYMENT PROGRAMMING】尊享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机构由一批拥有10年以上开发管理经验,且来自互联网或研究机构的IT精英组成,负责研究、开发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公司具有完善的课程研发体系,一直走在整个行业发展的前端,在行业内竖立起了良好的品质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