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瑞幸咖啡成本分析,[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今年1月,瑞幸咖啡正式启动了对外加盟计划,并且加盟费为零。许多人认为,借助瑞幸品牌的良好效应,加盟该品牌肯定能盈利。然而,任何项目都需要仔细评估成本和预期利润,尤其是像瑞幸加盟这样需要数十万投资的项目。我们来分析瑞幸的加盟政策。
首先,加盟成本并不低。30平米的门店装修费用约为11-13万元,相当于每平米3000元。此外,生产设备费用高达19万元,涵盖了咖啡、茶饮和冰沙等多种产品系列。然而,这一投资较奶茶店更为昂贵。还有5万元的保证金,看似加盟商向瑞幸借了5万元,而瑞幸可以免费使用这笔钱,直到加盟商关门。
其次,关于收益政策,瑞幸表示不收取加盟费,加盟商的商品毛利为商品销售减去原材料成本后的100%。这里存在几个问题:原材料成本由谁确定?瑞幸是否会清楚了解加盟商的实际毛利?另外,瑞幸先收取商品销售款,再扣除成本,可能导致加盟商实际获得的毛利少于预期。
再者,瑞幸表示只有当毛利超过一定水平后,才会从超出的部分中分取一定比例的利润,最高可达40%。这意味着,加盟商在不盈利时不会获得利润,而一旦盈利,瑞幸将分取40%的利润。加盟商实际获得的毛利只是营业额的60%,还需支付房租、人工、水电等费用。
瑞幸预估,加盟店每天销售200杯咖啡,加盟商的净利润可达2.2万元。然而,每天销售200杯并非易事。在南昌、郑州等城市,即使星巴克也无法保证每天销售200杯。此外,预估收益中还包含了300杯、500杯、800杯的预期,以及8000元的房租。在如此高的房租成本下,如何保证每天销售500杯、800杯?
尽管瑞幸的加盟政策无需支付加盟费,但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获益。高额的装修成本可能隐藏着利润点。此外,瑞幸直接向加盟商销售设备,这也是一种减轻自身压力的方式。即使加盟商能盈利,40%的营业额也将贡献给瑞幸。
瑞幸咖啡推出“9.9元一杯”的促销活动时,其单杯利润需结合成本和运营策略综合分析。以下是关键点拆解:
1.单杯直接成本
原材料成本:
一杯普通美式的成本约为3-4元(咖啡豆、包装等),拿铁因牛奶添加成本略高(4-5元)。若使用优质豆或风味糖浆,成本可能增加1-2元。
单杯综合成本:
加上租金、人工、设备分摊等,单杯总成本约6-8元(一线城市可能更高)。若规模化采购或自动化生产(如无人咖啡机),成本可压缩至5-7元。
2.促销策略的盈利逻辑
牺牲单杯利润,换取规模效应:
9.9元接近盈亏平衡点,但通过高销量摊薄固定成本(如租金、人力),同时提升品牌曝光与用户粘性。
交叉销售与高毛利产品:
低价吸引顾客进店后,通过搭配甜点、周边商品(杯子、咖啡券)或推荐高价新品(如生椰拿铁)提升客单价,整体盈利。
数据驱动运营:
瑞幸依托数字化系统优化选址、库存和促销,降低浪费,提升复购率(如APP定向发券),间接降低成本。
3.长期盈利模式
门店分级与差异化定价:
核心商圈门店可能维持低价引流,而写字楼或高端店推高价新品,平衡利润。
供应链控制:
自建烘焙厂、直接采购咖啡豆减少中间成本,长期可压低原材料价格。
会员与订阅制:
9.9元活动常需注册会员,后续通过付费会员(如“咖啡钱包”储值)锁定长期消费。
结论
单杯利润:若单杯综合成本7元,9.9元售价的毛利约2.9元(利润率29%),但需覆盖营销和管理费用后,净利润可能接近0或微亏。
整体盈利:依赖高频复购和高毛利产品组合,薄利多销。2023年瑞幸财报显示规模盈利,说明该模式跑通,但单店需达到一定销量门槛。
提示:此类促销常见于行业扩张期,旨在快速占领市场,后期可能逐步减少补贴或通过新品提价。
来源:每经网
5月29日,瑞幸咖啡(Nasdaq:LK)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暨全球咖啡产业发展论坛在厦门召开。
会上,瑞幸咖啡创始人及CEO钱治亚、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就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大方回应了瑞幸成立以来面对的多个质疑。
钱治亚还表示,到2019年3月瑞幸咖啡全国门店数2370家,100%直营;年内还计划增开2500家新店,“到今年底,我相信无论是在门店数量还是杯量上,瑞幸咖啡都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企业。”她称,瑞幸咖啡将在2021年底建成10000家门店。
从成立到上市,瑞幸咖啡用时仅18个月,这也被外界形容是“蒙眼狂奔”。但在会上,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却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狂奔确实是狂奔,但不是蒙眼的。瑞幸咖啡走的每一步都是经过精确的计算,因此,更准确地说,这是一场深谋远虑的‘闪电战’。”
据他透露,早在2016年初,创始团队就开始细化商业模式和搭建财务模型,包括单店模型和单杯模型,还沙盘推演了各种竞争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并系统计算了业务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和融资节奏。
2016年中,创始团队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技术团队,开始开发全套的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2017年10月,北京联想桥店和银河SOHO店开始进行系统“内测”和“外测”。
陆正耀认为,从时间长度看,整个过程历时3年,也不算很快;未来瑞幸咖啡一定会更快。
除了发展速度,瑞幸咖啡颠覆性的打法也引来了很多争议。随着一轮轮融资进入,这种声音在瑞幸咖啡IPO时达到高潮。
会上,钱治亚对这些质疑做出了正面回应:“感谢这些质疑声音,一方面使瑞幸咖啡处于舆论焦点中,得到了免费宣传;另一方面,强大的‘负面消息’也使得竞争对手产生了一些迷惑,让瑞幸咖啡有了闷声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咖啡消费行业的现状。”
不过,对于“瑞幸是外送咖啡”的说法,钱治亚则给予了否认。她认为,瑞幸不是外送咖啡,外送只是瑞幸初期的重要战略,实际上是通过密集的网点建设给大家提供和外送一样的便利性。随着快取店的增加,外卖订单占比在下降,从2018年Q1的61.7%下降到2019年Q1的27.7%。同时,瑞幸咖啡免费配送门槛也在提高,从2019年1月前的35元,调整为2019年1月起的55元。
一直以来,瑞幸咖啡快速“烧钱”的商业模式饱受诟病。在这次会上,钱治亚就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做了深入的介绍。
她指出,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是通过交易模式创新和先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咖啡行业的交易结构,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同时,通过和各领域顶级供应商的深度合作,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和高便利性的产品。其本质是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搭建了一个最高效的销售渠道和流通平台。
“瑞幸咖啡的发展确实很快,但这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系统、强大的团队能力和充分的资源准备基础之上的,我们通过技术管控每一个订单和每一个产品流向,在快速发展中确保服务质量。同时,我们的客户满意度达到了99.7%。”钱治亚表示。
在瑞幸咖啡看来,与传统咖啡品牌相比,其在客户端、运营端和业务发展端都有着革命性的创新和本质区别。
商业模式的革新也为瑞幸极大的降低了成本。钱治亚指出,传统咖啡品牌单杯成本在22-24元,一杯星巴克咖啡售价在32元、35元;但原材料成本占比非常低,仅4-5元,其中咖啡豆仅1元,更多的成本在人力、门店租金、运营、装修等。
“瑞幸咖啡选用的是等同于或高于同行业标准的原材料,这部分成本差不多,核心差别在租金和装修等,”钱治亚透露:“瑞幸咖啡的原材料成本是1-2元/杯,算上租金等费用,2019年一季度瑞幸咖啡单杯成本在13元,定价24元,而这个成本还有压缩空间。”
她强调,瑞幸从来都是用好的、贵的东西,咖啡豆、机器设备、牛奶、配方、糖浆等都用好的,供应商也是顶级供应商,外送用的是顺丰,包括员工薪水也比同行业贵很多。
但在钱治亚看来,这些都是新零售模式使单位产出更多,让单杯成本下降。不过,她明确指出:“我们绝不会在咖啡品质、供应商和员工薪资上降低标准。”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