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1061237817213491/
2024-08-09 17:59·中国气象爱好者8月9日下午,我国北方地区的暴雨带直扑北京,雷达图上大片的红色回波正扫过北京多地,大兴机场附近已经出现了1小时94.9毫米的短时特大暴雨。毫无疑问,在接近晚高峰的时段雨势最猛烈的区域正覆盖北京多地,这对于晚高峰的出行来说无疑是一大干扰。
监测数据显示,受到强烈红色降水回波的影响,北京多地3小时降雨量就超过了50毫米,迅速达到暴雨级别,尤其是北京南部有站点3小时降雨量接近200毫米,雨势非常惊人,显示出这一波暴雨来势汹汹。
实际上,导致激烈暴雨的罪魁祸首,在卫星云图上已经相当清晰:卫星云图上可见,庞大的螺旋形状云系正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盘踞在多省上空,这是东移的西风槽带动冷空气和暖空气追尾,从而形成的温带气旋云系。
随着温带气旋出现,大范围暴雨已经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在这当中,我国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天气堪称惊奇。受冷空气和季风水汽的双重影响,锋面气旋系统在河套地区形成,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暴雨。这场雨不仅覆盖了整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中部,还让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这片通常干燥的地区体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湿润感。
根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8月8日至9日,甘肃、宁夏、陕西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遭遇了暴雨袭击,部分地区的降雨量突破了100毫米,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多地地更是出现了大暴雨,例如陕西志丹,监测数据显示志丹8月9日凌晨出现了短时强降雨,短短数小时降雨量就超过了150毫米。
甚至连内蒙古的沙漠地区——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都在这场暴雨中“湿”了一回。降雨范围之广,雨量之大,都是近年罕见的气象现象。
这场降雨带来了多重影响。从积极的方面看,暴雨对西北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的水资源补充有着极大的贡献。库布齐和毛乌素等沙漠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这次暴雨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对植被恢复、水资源涵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暴雨来得太急,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也随之上升。比如,陕西和甘肃的一些山区,在暴雨之后出现了局部洪水和滑坡的现象。这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困扰,还给救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从长远来看,我国北方内陆地区降水量的增加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一些气象专家认为,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这次异常降雨的一个因素。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极端天气频发的现象,而我国西北等地的湿润化趋势也可能是这种变化的一个表现。然而,要说内蒙古沙漠将因此彻底“变湿”还为时尚早。毕竟,这场暴雨虽然猛烈,但只是暂时的气象现象,西北、内蒙古中西部等地整体气候依然以干旱/半干旱为主。
总结来看,这次暴雨不仅是河套地区的一次特殊天气事件,也为研究我国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数据和思考。未来,随着气候变化的持续发展,类似的极端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我国的不同区域。大家需要更多地关注气象预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避免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