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默克尔谈特朗普,[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默克尔和特朗普从一开始就没“对上眼”。
对于“美国至上”的特朗普,美国对德国巨大贸易赤字简直不能任。美国政府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和德国货物贸易逆差达到650亿美元。
于是,总统竞选期间,宝马、戴姆勒、大众等汽车公司被特朗普逐个批平,他放言将针对德国对美国数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采取措施。
另一方面,默克尔因对难民开放德国边界饱受争议,稳定的德国社会受到冲击,难民问题甚至被称为默克尔的“阿喀琉斯之踵”。
默克尔的“难民之痛”却被特朗普拿来证明自己对难民强硬立场的“政治正确”。
2016年跨年夜,德国科隆发生大规模性侵强劫事件。
特朗普随后发推:“德国允许那么多移民进入国境,国民遭到这些人的大规模攻击,新年夜是个灾难。想想吧!”
双方没有“化学反应”
大洋彼岸这样一位总统上台,不由得默克尔不担心。但往往担心什么就会来什么。
今年3月17日,特朗普上台后默克尔首次访美。在被一场暴风雪耽搁了三天后,两人的会晤终于在白宫举行。
然而,当宾主双方落座椭圆形办公室接受拍照时,特朗普却把目光从身旁的默克尔身上移开。并对默克尔的握手建议不置可否。
德国官员透露,默克尔访美前夕曾精心准备,期待借此行化解美欧间紧张关系。然而,这次访问并未带来外界期待的“亲切握手”场面。
虽然此后时任白宫发言人肖恩·斯派塞给“找补”了一下,说特朗普是没听到默克尔的握手提议,并不是拒绝,但双方没有“化学反应”谁都无法否认。
在共同记者会上,特朗普就北约“份子钱”敲打旁边的默克尔,称一些北约盟国没有承担“公平份额”,还要求签订“公平互惠”贸易协定。
特朗普讲话时,默克尔一脸寒霜。
这还不是谷底。
在5月底的北约峰会上,特朗普打破惯例,未重申对《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即集体防御条款的承诺,相反抱怨德国向美国出口“数以百万的汽车”,称“德国人太坏了”。
在意大利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特朗普指责北约成员国未实现分摊防务开支的目标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由于美国持保留意见,G7未能就遵守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达成一致,默克尔称这一结果是“6比1”。
几天后,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5月28日,默克尔在慕尼黑参加竞选宣传活动时说,G7峰会结束后,她意识到欧盟不能再完全依赖美国和英国,欧洲人的命运应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某种程度来讲,我们互相完全依赖对方的时代已经结束。”
对默克尔来说,这绝非心血来潮。从二战废墟之中建立起来的跨大西洋关系是美欧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石,任何一位美欧领导人都不可能轻易否定。
“第一女儿”成了突破口
尽管在移民政策、气候变化、贸易、防务等方面分歧明显,但大西洋两岸深厚的经济联系和共同的安全利益不容忽视,欧美同盟是战后世界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传统同盟关系不可能说破就破,尤其对已俨然是欧洲领袖的默克尔而言,找到办法和特朗普相处,是一个必须跨过去的坎。
双方关系改善从今年7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汉堡峰会开始进入正轨。默克尔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第一女儿”伊万卡·特朗普。
早在4月,受到主办方邀请,伊万卡在柏林出席G20妇女峰会,与默克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等女性领导人同台论道,为女性经商提供支持。
7月G20峰会召开前,世界银行在汉堡启动了一项面向发展中国家女性企业家的贷款项目,得到了默克尔的支持。这一贷款项目的倡议者之一正是伊万卡。
在峰会期间,特朗普曾短暂离开会场,由伊万卡代替出席会议。此事引起争议。而默克尔则在峰会记者会上站出来对伊万卡表示支持。
默克尔说,领导人不在时谁来参会完全是各个代表团的事,更何况谁都知道伊万卡深度参与了白宫决策。特朗普在推特上为女儿辩护时专门提到了默克尔的表态。
这之后,尽管默克尔和特朗普经常在各类事务上意见相左,却再也没有过互呛的意味。
9月3日,在德国大选前的唯一一次电视辩论中,默克尔的竞选对手舒尔茨对特朗普政府的“不靠谱”直接开炮,而默克尔则强调德美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在朝核问题上将与相关国家领导 人商谈,其中包括美国总统。
【编译/观察者网童黎】就在美国多个社交媒体平台、科技巨头把“封杀特朗普”事业搞得如火如荼之际,欧盟政客“设身处地”地想了想,这事不对劲。
例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就认为,推特永久关停特朗普账号的决定是“有问题的”。
“默克尔等欧盟领导人质疑推特‘封杀’特朗普”报道截图
社交媒体截图
综合路透社、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欧洲版1月11日报道,推特决定冻结特朗普账号后,默克尔等欧洲领导人纷纷开始强调监管社交媒体公司的必要性。德国总理发言人表示,默克尔对特朗普推特账号被冻结的方式持保留态度,并补充称,应该由立法者(而非私营企业)决定针对“言论自由”的必要限制。
周一,德国政府发言人斯特芬·塞伯特(SteffenSeibert)表示,“(默克尔)总理认为,一名总统的账号被永久冻结是有问题的。”
他称,“(‘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可以受干预,但要遵循法律规定,并在法律界定的框架内,而不是根据社交媒体平台管理层的决定。”
不过,塞伯特又补充说:“德国政府相信,社交网络运营商有高度责任……来确保政治对话不受仇恨、谎言和暴力煽动毒害。”
而路透社解读认为,这一表态已经反映出了德国等欧洲大部分国家对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影响公共话语能力的担忧。
在特朗普执政的四年里,默克尔与他的关系一直很冷淡,这也使得她这次显然站在特朗普一边的做法更加引人注目。
除此以外,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BrunoLeMaire)也在谴责特朗普“谎言”的同时,表达了他对推特能够单方面决定将美国总统赶出平台的不同意见。
周一上午,他在电台节目上表态说:“让我震惊的是,竟然是推特(决定了)关闭他的账号。对数字世界的监管不能由数字寡头来完成。”
法国数字事务部门负责人塞德里克·奥(CedricO)上周末也提出:“主要社交媒体公司仅根据平台‘条款和条件’来监管公共话语的做法……至少从‘民主’角度来看,这似乎有所欠缺。”
报道指出,推特对美国总统采取行动之时,欧盟正在借“数字服务法案”和“数字市场法案”推动扩大对数字平台的监管。
作为这些改革的关键支持者,欧盟专员布雷顿(ThierryBreton)在“Politico”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一名公司CEO可以在没有任何制衡的情况下,突然关闭美国总统的传声筒,这实在令人不解。这不仅证实了这些平台的权力,也展示了社会数字空间组织方式的深层弱点。”
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博雷尔(JosepBorrell)则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欧洲需要“能够在更好规范社交网络内容的同时,谨慎地尊重‘言论自由’。这方面的管理不可能主要根据私人主体制定的规则和程序来执行。”
欧洲议会最大跨国党团“欧洲人民党”主席韦伯(ManfredWeber)对此表示赞同称,“欧盟一定不能任由脸书和推特来决定其平台(内容)可接受范围。”
当地时间1月8日晚,推特公司以“推文存在煽动暴力风险”为由,将特朗普的个人账号(@realdonaldtrump)永久封禁。随后,特朗普“换马甲”发推回应,却又再遭推特“无情追杀”。
不仅如此,当天大量与美国右翼阴谋论组织有关的账号也遭到推特封禁,这让许多特朗普的支持者选择另觅他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月18日,当地时间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待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因暴风雪延宕至今的会面,气氛似乎也偏冷。两人在包括北约组织(NATO)、防务支出与自由贸易协议等议题上难达共识,特朗普还一度对默克尔提议握手充耳不闻。
双方会面一开始气氛尚好,特朗普与默克尔在进入白宫前亲切握手,但稍后比肩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默克尔提议再次握手时,特朗普不知是没听到还是故意不理睬,给通常按照剧本演的这种场合留下十分尴尬的插曲。
在白宫东厅举行的记者会持续了30分钟,当特朗普批评北约盟友未“公平分摊”跨大西洋的防务费用,并要求“公平互惠的贸易协议”时,默克尔大都板着一张脸。
针对特朗普建议,欧洲国家应舍弃现有的美国与欧洲联盟协商机制,个别与美国谈判自由贸易,默克尔也予以反驳。她说:“我希望我们能回到谈判桌,商讨欧盟与美国间的协议。”
在记者会上,默克尔说:“能跟人家直接对话,比对人家说三道四,要好得太多太多了。我想这就是我们对话的写照。”
特朗普就任前,曾批评默克尔接纳难民是“灾难性的错误”,形容北约“过时”,要求德国等国扩大国防支出,又支持英国脱欧,令默克尔不满。
默克尔也提醒美国总统注意民主的价值。默克尔说,任何“密切的合作”必须“以民主、自由、守法和人性尊严为基础,而无论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性向或政治信仰为何。”
香港《文汇报》称,美德峰会可谓两种截然不同领袖风格的碰撞,默克尔沉着冷静,特朗普则言论大胆出位。德国将在半年后大选,默克尔选情未容乐观,特朗普亦急于履行竞选承诺,双方的博弈将影响美德长远关系走向。
分析指,默克尔此行还把9月大选的因素计算在内,她希望维持美欧紧密联系,亦明白德国人普遍不喜欢特朗普,因此须作出微妙平衡,避免显得过于亲近华府。
这次会晤最大的特色,在于美德都经历了重大转变,德国一直不愿在外交议题上担任太抢眼的角色,但如今已成为西方的领袖;另一方面,美国不再重视欧洲,疏离的程度也是前所未见。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