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大塘鱼少怎么钓鲫鱼技巧,[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钓鲫鱼用蚯蚓最好。
钓鱼五招
自古以来,钓鱼是讲究看天气的。不同的天气钓不同的鱼,不同天气钓不同的水,这种界定是十分清楚的。其实,看天气主要是看阴晴、看气温、看风向(看风向单独讨论),因为晴天钓鱼和阴天钓鱼是两回事,气温高和气温低钓鱼差别也相当大,晴天要钓浑水,钓深水,钓远水。阴天可以钓清水,钓浅水,钓近水。晴天光线强,在浑水中好钓鲤鱼。阴天的光线弱,在浅水中好钓鲤鱼。至于看气温,除了看基本气温外,还要看温差。温度在5℃以下,35℃以上,有些鱼会停止进食,要想钓上它们会有困难。温度在20℃左右时好钓鲫鱼、鲤鱼,温度在30℃左右时好钓草鱼、鳊鱼。温差在5℃至8℃左右,是比较好钓鱼的。一天之内,温差超过15℃,则不好钓鱼。
看塘型与选择钓点有关,塘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塘型,钓点是不一样的,通常的选择是“长塘钓腰,方塘钓角,大塘钓边,小塘钓心等等”。其实,看塘型有三大要点:一是看滩,二是看湾,三是看阳。春钓滩,看准滩位十分重要。秋钓湾,塘湾在哪里要清楚。冬钓阳,朝阳的地方要明白。当然,没有滩可以钓浅,没有湾可以钓深,没有阳可以钓明,这是看塘型的变化。而最为要弄清楚的是塘的走向,塘的摆放是否规则,塘的形状是否正规,以深水为准,是坐北朝南还是坐东朝西的,一定要看清分明,心中有数。它与变更钓点有关,由于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需要搬移钓位时,塘的走向不同,下一站钓位是不同的。值得说明的是,看塘型决定钓位不是唯一的。确认钓位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当塘底的状况与塘型不一致时,看塘型就会失去它的有效性,应当明察。
来到塘边,是钓还是不钓,是钓浅还是钓深,是钓上层鱼还是钓底层鱼,是由水质来决定的。水质有浑清之分、肥瘦之分、好水和坏水之分。浑水有泥浑水和淡浑水两种;清水有纯清水和养殖清水等。肥水和瘦水,径渭分明,好水和坏水,一闻便知。如果是浑水(不论那一种),阴天或雨天,不要下钓,改在晴天来钓。养殖清水可钓深、钓远。如果是肥水,呈油绿色,不论晴天阴天,要钓浮食,钓中上层鱼,应以钓鲢鳙鱼为主。是瘦水,水质为浅黄色,不论阴晴,都能钓底。有腥味的水,为有鱼,为好水。有臭味的水,臭气刺鼻,为坏水,坏水里是没有鱼的。
看水质与布窝有关,浑水要布显色饵,如白酒米、灰面等。清水能布本色饵,如糠饵、豆饼、颗粒饲料等。肥水应布小窝,瘦水能布大窝。钓饵多变,一般应与窝饵同步。浑水当中,更要色显饵活,不必犹疑。
看风向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判断风力,内陆风力一般分为十二级,风力的大小与浪头有关。一二级微风轻风,水面会有波无浪。三四级风力,水面会有波有浪,拍打岸边有轻轻响声。五级六级风力,会浪头翻滚,拍打岸边有响声加大。七级八级风力,水面会翻白浪,也叫白头浪。九级以上,水面会涌上堤岸。五级六级以下的风浪中,还是能钓鱼的,钓不了手竿可以钓海竿。
鱼泡也叫鱼星,鱼泡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疏有密,有走有停。看鱼泡决定窝子打在什么地方,包括应该打下什么样的窝饵。大泡是草鱼饵,大泡多,说明草鱼多,虽然也吐泡,但可以共饵,不再专门布窝。在看鱼泡的同时,还要细看水面的鱼花,如果水面不断有大鱼花出现,说明水底缺氧,可以钓浮。如果无泡可看,有两种情况,一是鱼已离底,一是水中确实没有鱼,风浪之中是不好看鱼泡的,就可以根据塘型和风向布窝。
冬天尽管天气越来越冷,许多钓友都收杆了,但是还是有许多热爱钓鱼的钓友们选择在冬季钓鱼,其实冬天钓鲫鱼还是有很多有效的方法的。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
冬天钓鲫鱼有效方法
1.出钓天气与时间
冬天钓鱼技巧有很多,特别是冬季的鲫鱼有“阴沉阳浮”的特点。在我的经验中,鱼的浮沉应该与水中的温度有关。冬天里,当晴天无风阳光长时间照射水面,会使水面温度快速上升,造成水面温度与水底温差加大,而鱼类又有趋温性特点,这样的情况下,鱼群会整体上浮晒太阳很少寻食,我有几次次把钩饵轻轻递到浮头的鲫鱼嘴边它都不开口。
当出现阴天风力在3级以下,这样的天气夜晚很少结冰,这时,水面温度就没有水下温度高,鱼群基本处于最深处的底层,有一定的食欲便于钓获,这些在较清澈的水域尤其明显。我根据经验总结为三个时间。
1.天气晴朗的晴天,这样的天气,从早到晚鲫鱼的食欲都不错。
2.在寒流即将到达的时候,气温会升高,这个时候也是出钓的好时机。
3.冬天快要下雨或者下雪前的一两个阴天,虽然没有阳光,但不会太冷,这个时候出钓也会收获满满。
2.钓饵与窝料
在冬季,鲫鱼除了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小以外,食欲方面也不如其他季节旺盛,对于食物的质量也开始讲究挑剔起来,比较喜欢吃含高蛋白大卡量高的食物,以增强抵御低温的能力。当然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钓场、不同品种大小的鱼,对钓饵有习惯性、偏食性。
有的鱼有的时候偏爱蚯蚓之类荤饵,有的相反,偏爱素饵。水质的肥、瘦差别可能是原因之一。而在使用荤腥饵料时又以活饵为佳,如细小的活红蚯蚓、红虫为首选,钓友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用死蚯蚓下钩很长时间漂不动,当换上细、红、活的蚯蚓下去很快就有了动静。使用台钓的朋友,在使用荤腥口味饵料时,也要适度采用“逗”的手段,以***鲫鱼爱吃活饵的习性。
3.渔具与钓法
冬天鱼类普遍食欲不强,尤其是鲫鱼在索饵的过程中动作文雅,在浮漂的反应上会很轻,在散漂上更难观察,这样就要配制轻小钓组应对,即使在立漂上往往也就产生一线的变化。对此,我们可以选配小钩细线、小漂来提高其灵敏度。特别是手竿钓近岸、钓浅滩、钓草窝,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自然是越细越好,隐蔽性好,灵敏度高。
手竿钓近岸、钓浅滩、钓草窝,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自然是越细越好,隐蔽性好,灵敏度高,不过根据在自然水面长期垂钓的经验,钓线还是不要太细为好,因为自然水面大部分都是生口鱼,钓线小一号和大一号区别不是太大,这和在养殖池搞比赛钓回锅鱼不一样,同时野外垂钓常有大一些的鱼上钩,有时还经常挂底,因此钓线用到直径0.18~0.2毫米的都可以大小兼顾。
用海竿串钩垂钓时,海竿竿梢一定要软一些,最好用冬钓竿,这种竿是专门为冬季串钩垂钓而制作的,特点是特别柔软,一条50克的小鲫鱼上钩可以拉弯冬钓竿的第三四节,特别方便观看鱼讯,同时还不容易跑鱼。
4.钓点、钓位
冬季来临,随着气温的逐步降低甚至水面开始结冰,在大水面中,鱼会随气温的降低而往远处深水中转移,近岸上鱼的机率减少,很多手杆钓友望着大河、水库等大水面而兴叹。当然在水草比较多的地方,鲫鱼会藏身在水草当中,把水草窝当成家,不会每天跑去深水区过夜,只要水深在1米以上,就可以作为手竿垂钓的理想钓点。
在此情况下,我建议我们应该把钓场目标向小河、大沟、池塘等小水面转移。当初冬来临,最低气温在5℃以下时,就要选择小水面的池塘和小水库垂钓,此时大水面的鱼儿大部分都跑到水库中间的深水中去了,在岸边用手竿、串钩都鞭长莫及,而小水面往往用串钩可以找到鱼群的藏身之地,送饵上门。
冬天钓鱼最佳时间
1、钓中午前后,不钓早上傍晚。早上和傍晚天气相对对效冷,鱼一般在水底不动。
2、钓塘的窄水,不钓大塘宽水。在冬天鱼一般比较喜欢在深水处,如果河面宽,竿无法到达,只能望鱼兴叹。
3、钓熟饵软饵活饵,不钓生饵硬饵死饵。此季节鱼对一般饵料根本就提不起食欲,只有相对对口的饵料,再加上引逗才是上上之策。
4、钓细钩细线软线,不钓大钩粗线硬线。天冷吃饵轻,钓线如果粗很难看出漂动,反而可能鱼饵料已经被吃光。
5、钓坐北朝向,不钓坐南朝向。
6、钓小窝,不玩大窝。窝子不必打的太大,大了也是浪费,鱼很难被诱来,多打几个小窝才是最好的冬钓。
7、钓晴天阴天,不钓风天雨天。好天气对于钓鱼来说,起到决定性的因素,钓鱼前看看天气预报是必须的。
鲫鱼:
是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肉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最大体长约30cm,栖息深度为0~20米,无毒,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
一、做好出钓前的准备工作
(一)了解天气情况
1.阴.晴.雨.雾.冬天和春天无风的阴.雾天气比晴.雨天气好钓.盛夏和初秋晴.雨天气好钓,阴天.特别是大雾天气难钓.
2.风力.风向
冬天钓无风或3级以下风的背风处.春.夏.秋.风力小于3级钓下风口.回风弯.风力3级左右钓下风口的近岸处.风力4级左右钓背风处.风力大雨5级不钓.
3.温度.包括昼夜温差.与前一天和后一天的温差昼夜温差在10度以内鱼好钓,大于15度很难钓.降温的前一天和当天鱼好钓,降温后又开始升温的第一天不好钓.
4.气压.高于1005或低于990百帕鱼不好钓,在995--1003百帕之间鱼好钓。
(二)详细检查准备好要携带的装备.用具.钓具.饵料.
(三)1.每次出钓时都要带一小瓶酒精棉球(白酒也一样),在到达钓场后,拌饵料之前搓手用,防止因吸烟.修车等沾染在手上的异味混入饵料影响钓效.2.选好钓位到达钓场后,要仔细观察.了解,并根据季节.天气.地形.水情.施钓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一个相对理想的钓位.3.选择合适的饵料要根据季节.水情.鱼情,选择使用相对合适的窝饵和钓饵,若效果明显不好,要及时更换,不可过于死板。
(四)选择合适的钓具和钓组
要根据钓位的环境.水深.鱼情等使用最合适的钓组.要灵活运用,细心总结,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状态.总之,多钓鱼的关键就是要认真作好每一个环节.钓鱼是个综合因素,不是靠某一种所谓神奇的饵料或者是一根高档次的鱼竿就能够比别人多钓鱼的.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多于实践,细心总结.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要因时.因地置异,灵活运用.随着经验的积累,知识的丰富,情调的升华,在垂钓中获得开心和自信也就在必然之中了。
二、钓位选择技巧
钓鲫鱼选位要选草边、岸边,选旮旮旯旯的地方。比如说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钓鲫鱼要找和大水面相连的沟沟岔岔等局部小水面。如果没有沟岔就要选靠近岸边的凹处,离岸不要太远,最好选在草边或者是与大水面相通的草洞,只要有适当的水深越是靠近草或岸越好。水深根据季节不同可选择0.5----3米之间(最多不超过5米),但选择岸边时,必须选择凹处,谚语云:“鲤鱼钓凸,鲫鱼钓凹”。冬天和初春可选在北岸或东岸,且离岸可稍远一点的深水。晚春就要选择浅水处。有些场合水深甚至只有0.3米,只要水混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钓获量。夏、秋季节要选择南岸或西岸的背阴处,只要有1---3米的水深就行,最好是找到水底深浅交界处的深水处,或者斜坡的靠近坡底处效果会非常好。就是钓草边,季节不同下钩点也不同。比如:春季应该钓草丛的南边,盛夏和秋季就要钓草丛的北边,哪怕是只有一两棵草,根据季节不同选择草的向阳一侧或背阴一侧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在野钓过程中,选择钓位和钓点(下钩点)非常重要,有时在同一个钓位,下钩点相差不足0.5米钓效却差距很大。特别是在水面不很大的水草溏里更是如此。盛夏不是钓鱼的好季节,但不是不能钓,只是盛夏钓鱼无论是选位还是钓法上都要比春、秋季节钓鱼更要复杂些,比如谚语中说的"早钓东,晚钓西”一般只在夏天才用的上。我说个夏季钓鱼的小门道大家不妨一试。定点打窝后,下钩时不要把钩下在窝子中间,比如你如果准备钓草边离草一尺远的地方,那么你打窝时要把窝打在离草1米远,下钩时把钩下在窝和草中间离草一尺远的地方。如果是钓岸边,要把钩下在窝的前方30厘米左右的地方,其效果会比把钩下在窝子中好的多。谚语中说的“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虽然说的很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很多非常实际的细节问题需要注意。我国地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虽然都是同一天立春,但各地的温度却差距很大,而且从立春到立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要说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全国各地钓鱼都要钓滩显然是荒唐之说。所以“春钓滩”只是个广义的说法,要求更确切些就必须根据实际温度来决定。之所以要春钓滩的原因很多,但起决定因素的只有两点:一是到了春季温度回升浅滩比深水处水温升高的要早,浅滩处的水温高于深水处的水温;二是水中的各种生物经过了漫长的冬天到了水温回升的季节,那里水温高就到那里去;所以鱼到水温较高的浅滩不仅可以找到更适宜自身温度的生存环境,还可以在那里找到其它浮游生物来填饱饿了一冬的辘辘饥肠。虽然鱼有三趋(趋温、趋氧、趋食),但在不同的季节却有主次之分:冬春季节主要趋温,要以温度为主要依据考虑选择钓位;盛夏主要趋氧,在炎热的夏天要以水中溶氧量的高低作为选择钓位的主要依据,比如选草边,选下风口;而到了秋季,鱼为了储存足够的越冬脂肪要大量进食,因此主要趋食,那里食物丰富就到那里去。比如回风湾(水面上积存漂浮物多的地方)、大树下。选择岸边的大树下要看当天的风向,如果是南风就要选择南岸的树下(以此类推),若是两到三天风向不变效果更佳。“夏钓潭”也不是绝对的。比如阴雨天气或者有风的天气,选择有长出水面的草旁或回风湾效果会更好。钓鱼的选位非常重要,但也是钓鱼技术中最难掌握的一个环节,要选好一个钓位,特别是选准一个好钓点(下钩点),要根据季节、天气、风向、地形、水情、鱼情、重钓者的多少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来考虑,不可死板硬套,要在长期的垂钓活动中多留心,总结积累经验,切不可每到一处就急忙打窝,要在选择一处钓位之后先安好竿线试探水下地形,选准了下钩点之后再决定打窝点,做到有的放矢。顺便再说几句根据天气选位:春季要尽量选择下风口的滩,只要风力不超过4级。因为下风口的水温相对较高。夏季只要风力不超过4级,也要尽量选择下风口,风力越大钓点要离岸越近,因为下风口水的溶氧量高。秋季既要选择背阴处,又要考虑选择下风口或者回风湾,因为那里的食物较多。冬季则要选择背风处,因为冬季的气温低于水温,下风口的水温会更低。出钓前一天听天气预报时不仅要听阴晴风雨,还要注意昼夜最大温差和气压,如果出钓当天的温差大于13度或者气压高于1004佰帕,鱼就会非常难钓,钓草边或草洞会略好些,如果用的是台钓采取漂接钓法钓半水或钓浮会好一点。
三、野钓鲫鱼饵料配制及使用技巧
钓鱼的饵料配制对老钓手来说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各的高着.再加上一些“高手”们对自己“绝招”的秘不外传,使得钓鱼饵料的配制和使用让涉足钓潭不深的人感到有千变万化的神秘。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钓鱼饵料在气味上无非是醒、香、酸、甜、臭、膻;在色泽上不外呼白、黄、红、绿、黑、棕;在形体上也只有活、长、圆、扁、不规则(拉饵)几种;在质和量上也就是大、小、多、少,虚实搭配;没什么神秘的。只要了解了什么鱼在什么季节喜欢什么气味和形体的食物,就不愁选择出最合适的饵料。
前面说过:鱼虽然有三趋(趋温.趋氧.趋食),但在不同的季节却有主次之分,冬春季节主要趋温,夏季主要趋氧,秋季主要趋食。在鱼饵配制中也是这个道理,鱼虽然喜欢腥、香、酸、甜、臭、膻,但不同的鱼在不同的季节,主要喜欢的气味和形体也有不同。鲫鱼主要喜欢甜,其次才是醒和香。所以钓鲫鱼用饵离不开甜。冬春和晚秋主要以甜、腥,夏季和早秋主要以甜、香。举个例子:冬、春季节钓鲫鱼窝饵的配制用糖、鱼粉(或虾粉)、小米、芙皮(或米糠),比例为:1:1:2:4,如果是用商品饵要看用那一种了,比如用蓝鲫2号、918系列饵要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和鱼粉。如果用冬鲫、蓝3鲫、天下无双,只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就可以了。这是说的冬春季节,要是夏季就要去掉鱼粉,加入丁香曲酒。这里需要重点说明一下用丁香曲酒一定要掌握好量,否则效果很差。酒一定要用曲香型的,如二曲、三曲、大曲、**曲酒等,浓香型和清香型的也可以用但效果差,酱香型和窖香型的根本不能用。丁香酒的泡制方法是:一斤曲香型酒加入4---5粒丁香泡三天后可用,丁香能少不能多,泡出来的酒稍微有一点颜色即可,闻一闻是香味,不是刺鼻的气味。如果泡的丁香太多或者泡的太久了颜色很重,就要加入一定量的曲香型白酒进行稀释,否则丁香味太大了效果会很差甚至会使鱼逃之夭夭。在把泡好的丁香曲酒加入饵料时也要掌握一定的量,一般1000克干饵中加入丁香曲酒80到100克,能少不能多。最好是前一天晚上把酒加入饵料中密封一夜,第二天使用。有些人在泡制酒米时用的酒很多,甚至让酒淹没米,用的时候湿漉漉的拖泥带水。这样既浪费效果又差,因为酒味太浓鱼要等水中的酒味淡了以后才会进窝,所以发窝很慢。而且酒味在水中扩散的面积太大,就是鱼上窝了也不够集中。所以钓鲫鱼不但用丁香酒的量不能大,就是用其它饵打窝量也不能多,一次打窝用饵量最多不超过100克,一般一次用量在50克以下。冬季和早春一次用量在10克左右,甚至不打窝(夏、秋季节钓鱼是鱼找食,冬春季节是人找鱼,冬春季节鱼的活动范围非常小甚至基本不活动靠打窝是诱不来鱼的)。下面说几个钓鲫鱼打窝用饵的具体配法:
1).用料:白沙糖、炒熟的黄豆粉、熟玉米面、丁香酒米,比例:1:2:2:1。打窝一次用量:春季10到30克,夏、秋季节50到100克。闹小鱼少的地方一天打一到两次窝即可,小鱼多的地方一天打3到4次。
2).用料:白沙糖、碎花生饼、炒熟的米糠、小米、虾粉,比例:1:2:4:1:1。打窝用量同上.
3).蓝3鲫一盒,加白沙糖二两,加炒熟的黄豆粉一市斤,混合后取30到50克,用钓点的水搅拌成糊状打入钓点。发窝快,效果好。但挂钩钓饵必须使用蓝三鲫加白沙糖,或搓或拉效果都很好(那怕是在混养塘钓,上钩的90%以上是鲫鱼)。
4).红糖2000克、麦芙2000克、小米500克、碎豆饼1000克,先将红糖放入锅中加热变成糊状,随即将其它几种料到入锅中迅速搅拌均匀后起锅,等凉至不烫手时,攥成鸡蛋或拳头大小不等的团再凉,等到不沾手时放入塑料代备用。到大水库或湖泊垂钓时一次打入窝中,可持续垂钓7----15天不用续窝,而且鱼越钓越多,打窝后的第3到10天之间效果最好。
总之,钓鲫鱼用饵气味主要是甜其次是香;颜色主要是鲜亮(如白.黄.活饵红虫都比较鲜亮);用量宁可少一点千万不能多;如果是用搓拉饵,宁可软一点千万不能硬,如果是怕饵料在钩上的停留时间过短,可以稍微多加一点拉丝粉和沾粉。特别是使用各种商品鲫鱼搓拉饵,按其重量的20%加入白砂糖,再稍微加一点拉丝粉,钓效会明显高的多。就是用蚯蚓野钓,如果把挂好钩的蚯蚓在浓度很大的糖水里沾一下(出钓前用小瓶子按白砂糖.水1:1兑好)再下钩入水,效果会比单纯用蚯蚓要好很多。
用蚯蚓钓鲫鱼要尽量用小红蚯蚓,从头部刺入,尾部在钩尖,如果蚯蚓太大就将其头部的半截掐了扔掉,只用尾部的半截,穿钩时仍然是尾部在钩尖。这和钓野鲤鱼用蚯蚓正好相反,钓野鲤鱼用蚯蚓最好是菜地里挖出的大黑蚯蚓,越大越好,而且是用头部的半截比尾部效果好。用搓拉饵钓鲫鱼,如果是拉钓,只要窝子已经起来了,就不要拉的太大,要尽量拉的小一点,窝子里鱼越多的时候,拉的越小越好,上钩快,而且无空竿。如果是搓饵,要尽量把饵搓的细长,但要注意使饵从钩底顺着钩柄向上长,钩底下边的饵不能长,否则会增加提空竿的次数。当然,钓鲫鱼的好饵还有很多,比如用糖水蒸熟的大米粒、蜂蛹、蛆虫、大绿头苍蝇(夏季出钓时带个苍蝇拍,把钓出的小鱼集中扔在岸上就会有大苍蝇飞来,用蝇拍打住后做钓饵,对鲤鱼和鲫鱼效果都很好)。在此不再一一叙说,基本的道理只要掌握了,就可以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得心应手。
四、野钓鲫鱼钓法及用具的配备
野钓不同于竞技钓那样单一,不仅钓法多,而且用具也要全。甚至有一部分钓具根本买不到,需要自己动手制作(我经常感叹鱼具生产厂家的笨)。一年四季,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钓法,要使用不同的钓具。这里我只说钓鲫鱼(鲤鱼、草鱼等另文叙述,否则篇幅太长)。
气温低于5度鲫鱼进食量开始减小,低于1度进食量很小,活动范围也很小。但只要水温高于0度(不结冰)鲫鱼就不会彻底停食。只要是在水里(那怕是冰下的水)鲫鱼就会吃,只不过是吃的很少而且活动范围小而已。所以才有天暖鱼找食,天冷人找鱼的钓鱼谚语。冬季和初春(最低气温低于1度)鱼都躲在离岸较远的深水中很少活动,所以要想钓到鱼就必须把钩饵打到有鱼的深水里。因此手竿基本无用武之地,要用海竿和矶钓竿。又因为温度低,鱼活动少动作小,海竿的竿稍粗弹性差,灵敏度低,所以应该以矶钓竿为首选。鲫鱼属小型鱼,故用竿没必要太长3到4.5米最合适(四季可用,不但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只要是质量好的,对付几十斤大的鱼没问题)。线轮可以配中号的(为了在其它季节钓其它鱼也能用)钓鲫鱼用线不要太粗,主线用直径0.2--0.3毫米的足够,绑串钩的脑线用直径0.14或0.165毫米的红色线最好,尽量不要用白色线,因为钓野鱼不同于钓养鱼塘,很多野塘和水库经常有人下粘网,鱼对白色的线很警觉。串钩的绑法也是有讲究的,每套串钩以4个钩最好,从底坠到上连接环的总长不超过1米,脑线的长度从下到上一个要比一个略长一点,最下面的一个钩(靠铅坠)的脑线长度6厘米,最上面的一个钩(靠上连接环)的脑线长度12厘米,钩与钩的间距以略大于相临两钩的脑线长度之和即可。用钩不能过大,可用伊斗2号、3号或伊势尼1号。串钩的脑线和串线要用一穿8字结的绑线法绑在一起(不要用两穿8字结,两穿虽然也是个8字结,但倒拉时很容易拉开)。一穿8字结的绑线法非常牢固,无论向哪个方向拉都不会拉开。绑串钩打8字结的时候先不要把8字结拉紧,用气门心剪成很细的一小段皮筋穿入8字结中再拉紧8字结,然后再剪去多余的皮筋,这样可增加脑线的结节拉力。不会打一穿(就是穿一下)8字结的钓友可以找身边的老钓友学一学。矶钓竿、串钩钓野鲫鱼,最好是两根竿以上,串钩应该有两套备用的以防挂底,串钩上的铅坠不要用单个的大铅坠,用4--5个大一点的空心坠穿在一起,重量相当于3号或4号铅坠即可。用这种坠一是可以减小坠入水时的声音和冲击波,不易使水下的鱼受惊,二是这种坠比单坠不易沉入淤泥中,鱼如果是吃钩回线会更容易。支架最好用Y型小支架每竿用两个,把竿平放在支架上,竿与岸边基本平行,只要使竿与主线之间的夹角在60-120度之间都可以,竿尖要低,线和水面的夹角越小越好。用矶竿串钩钓鲫,最好不用铃铛。将钩饵抛入钓点后,把竿平放在支架上略微收一收线,感觉铅坠已经移动就可以了。此时竿尖略有弯曲,一旦有鱼吃钩,竿尖是会有动作的,当竿尖连续点动或弯曲加大或回线时,都是有鱼上钩了,要立即起竿。起竿时不要用力猛甩,只要稍微向后摆一下竿,幅度不要太大,随即收线就可以了。起竿时用力甩一下是很多钓友常有的动作,以为这样才可以将鱼钩牢,其实不然,只要稍微用一点点力,锋利的鱼钩就会刺入,如果用力过大,只要鱼的个体稍大,不是断线,就是拉掉嘴圈,使本该入护的鱼反而逃之夭夭。如果要用铃铛,就要用自制的带弹性钢丝的支架,把铃铛夹在支架的弹性钢丝上,只要有鱼吃钩拉动钓线使竿尖受力,弹性钢丝就会不停的颤动,使夹在上面的鱼铃响声大做。起竿时铃铛留在支架上,即免除了起竿时慌忙从竿上取下铃铛的麻烦,又免除了竿上带铃收线时令人讨厌的不间断铃声。但这种支竿架市场上没有卖的,只能自己制作。
(我才入手的浣溪。轻便、适手)
矶竿、串钩钓鲫鱼只适用于冬季和初春温度低的季节。到了晚春、夏季、初秋,温度高了(最低气温高于8度以上),这时是手竿钓鲫的好季节。抛竿串钩钓鲫效果会很差,甚至根本就钓不到鲫鱼。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温度高了,鲫鱼不再集中躲在深水区,四处游动觅食,抛竿串钩挂红虫或蚯蚓很难诱鱼集中成窝。二是温度高了,鱼的感觉器官和身体各部位都变的相当灵敏和灵活,不在象温度低时那样迟钝和吃死钩。三是温度高了小杂鱼非常活跃,制造出许多假信号,弄的十竿九空,甚至没等鲫鱼找到饵,小杂鱼已经把钩上之饵拽的一干二净。所以天气热了以后很少有人用抛竿串钩钓鲫鱼了。而是把抛竿换了大串钩、炸弹沟、组钩等,用来钓草、鲤、鲢、鳙等个体较大的鱼。要钓鲫鱼就用手竿了。
其实,天气热了抛竿仍然可以钓鲫鱼,而且会钓大鲫鱼,只不过是不再用串钩挂红虫和蚯蚓,而要换用一种带盒式饵托的组钩(也有人叫盒式炸钩),这种盒式组钩不仅可以一年四季用来钓鲫鱼,而且可以说是专钓底部大鲫鱼,钓上来的鲫鱼大多数都在三两以上。可惜的是这种钩组虽然已在民间应用数年,但市场上卖的却只是有其型而无其用,和自制的相比效果没法说,要想使用只能自制。
用手竿钓野鲫鱼的方法一般有:戳孔、戳茬.戳拱、定点打窝钓底、钓底浮(饵钩离底5--10厘米)、钓半水、钓浮(一般适用于拉饵钓)、飘接钓法等。飘接钓法,就是在铅皮坐的两端用太空豆固定,把铅皮坐向上移到浮漂下10---15厘米处,使坠与饵钩之间的距离很大,饵钩抛入钓点后,浮漂站立很快,饵钩入水后从远上方向近下方斜向缓慢飘落,会诱鱼在饵钩落底之前追饵吞食,是一种手竿钓上鱼较快的钓法。但小杂鱼多的钓场不适用。
野钓鲫鱼手竿定点钓技巧
手竿定点钓鲫,一般用4.5米或5.4米的调性适中的竿。竿太长了,太笨重,操作不灵活,太短了受局限性太大。出钓时一般带4根手竿合适,长度分别是:3.6米,4.5米,5.4米,6.3米.选择的钓位适合用那一根就用那一根,一般中间的两根用的最多;钩一般用伊豆2号、3号,或伊势尼1号、2号;主线一般用直径0.2--0.26毫米的道系或达魔红颜色线.子线如果用伊豆2号或3号钩,绑直径0.128或0.14毫米的红颜色或浅黄颜色的线,如果用伊势尼1号或2号钩,绑的是直径0.165或0.18毫米的红颜色线,或者是0.4号的多股大力马线.用漂是达魔扁尾立标或黄色星漂.如果在无草的亮水处(或者是草边.草少的地方)垂钓就用立标悬坠双钩,一般是空钩调4目,钓1--3目.双钩脑线长度分别是20厘米和23厘米.搓饵时上钩搓的小一点,下钩略大.如果是钓草空.草洞或草多容易挂底的地方就用星漂单钩,星漂只用4粒(多了没用),调漂时空钩水上露1粒,钓时露1粒或两粒均可,1粒则灵,两粒则钝.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用星漂单钩钓时,铅坠的体积一定不能大了,否则会影响钓效.好的办法是:把调好重量的铅皮分成等同的三份,从连接脑线的环向上每10厘米安一个,两端用肉色的太空豆固定(太空豆一掐两节,一个顶两个用,不是为了节约,而是为了减小体积),不用铅皮坐。
有人把手竿钓鱼总结为7分钓位,三分钓技.这话不能说不对,但不够准确.钓效的好坏是综合因素,要看季节.天气.水情.地形.钓组的配备是否得当.饵料的配制是否适用.采取的钓法是否合适等等,那一个环节做的不好都会影响钓效.钓鱼的过程也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不用心去做是做不好的.“细节决定成败”.钓鱼也是一样,要有好的钓效,就必须用心作好每一个环节.而且要知道"作好"和"做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马马乎乎,应付了事,是不会有好的收效的.当然选择一个好钓位是钓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正因为如此,在到达钓点之后,不要急于打窝.下钩.欲速则不达.要根据季节(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冬天下风凉,鱼儿跑光光;夏秋下风氧,鱼儿最欢畅....).天气(冬钓雾.春钓暖.夏钓晴风.秋钓阴雨;有风浪底钓边,无风找草中间,回风弯里鱼儿就餐....).水情(肥水钓净,叟水钓脏,若是水浅近靠黄汤).地形(深钓浅,浅钓深;鲫鱼钓凹鲤鱼钓凸;方钓角,圆钓边,长型大塘钓腰间);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水下有陡坎,藏鱼小套间;水下有沟来鱼不溜)等多种因素仔细观察.分析选好一个钓位.然后安好竿线(最好是穿星漂的线),加大坠的重量试探水深和水底地形,找出一个最合适的下钩点(钓点).然后再决定打窝点,还要根据水面的大小和观察了解到的鱼情决定是打单点窝还是双点窝还是三角形窝.在考虑好最佳方案时,再动手打窝.(用饵我已经在饵料配制及使用篇中介绍过).窝子打好后,不要急于下竿,要等一等(20--30分钟),观察有无鱼星冒出.鲫鱼的吐泡是先一个紧接着又一个,两个泡一前一后冒出,一般如小黄豆大,鱼小则泡小鱼大则泡大.草鱼也是吐单泡,但草鱼一次只有一个,而切一般比鲫鱼的要大.而鲫鱼吐泡是先冒出一个紧跟着又冒出一个.这是两者的基本区别.一旦窝中有鱼星泛起就要立即下钩拉鱼了(有的钓点因为是沙质底水又叟,在多少有一点风浪时,即使看不到鱼星也能钓出鱼).如果窝中不断有鱼星泛出,但却无鱼吃钩,或者是发窝后鱼星很多而吃钩却很慢要立即采取措施.首先你要确定冒出的是鱼星还是地气.这非常好区分一是你打窝之前已经详细的观察了钓点,打窝前没有,发窝后有了,而且还很多,肯定不会全是地气.二是地气不变换位置总是从一个固定点冒出,而且出水即破.只要你留心观察,用不了几次就能一眼认出冒出的泡是不是鱼星,而且还会根据冒出的鱼星很快判断出水下是什么鱼,大概有多大,甚至可以判断出水下的鱼当时头朝哪个方向在游动.在确定了水下冒出的就是鱼星之后.第二个你要考虑的就是钓组是否有问题.钓野鲫鱼的钓组有三忌:一忌钩大坠重,二忌线粗饵硬,三忌调浮不灵.(特别是钩,手竿钓野鲫鱼最大用伊势尼1号,从一两到2公斤通杀).只要没有这三忌就没有大问题.第三个你要考虑的就是水地淤泥过厚,鱼进窝一混,窝子里成了泥汤的世界.鱼只在那里拱泥吃窝饵,根本就找不到饵钩.这也很好办,你只要去掉一点铅皮减轻坠重,再把漂向下(坠的方向)移10--15厘米,使钩饵离底10--15厘米(钓底浮),然后不要把饵钩下到窝点窝点中间,要下到离开窝点30--50厘米的地方(窝里鱼多就离的远一点,鱼少就离的近一点),这样就避开了浑浊的泥汤,记住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钓底浮,这是关键,保证你会大丰收的.---哈哈到时候别忘了请我吃鱼。
用饵的问题再说几句:什么冬腥夏臭秋清香...说的都有道理,但那都是配制饵料的原则话.我告诉你吧:用商品搓拉饵中的黄鲫、蓝鲫、冬鲫、蓝鲫2号中的任何一种,只要在其中加入白砂糖和活红虫,混合成荤素搀杂的搓拉饵,不管是鱼塘还是野钓,四季通用,只要水里有鲫鱼就能钓它上来,特别是盒装的蓝三鲫兑了以上原料之后就没有用了效果不好的钓场。
在手竿定点钓中,有时会遇到水底有密集的杂草或草根,不要说双钩,就是用单钩也是一下钩就挂底.但挂钩的草根(或杂草)并不高,只是在贴近水底处却很密集,水体的中上层却很干净,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双钩悬坠.并减轻坠的重量,使钩饵悬在底部水草的上面,用搓拉饵垂钓.鱼上钩慢就用搓饵,上钩快就用拉饵.钩上散落的饵料掉进水底的杂草或草根中,使鱼很难吃的舒服,却又散发着气味,所以悬在底草上面的饵钩就成了抢食的好目标.垂钓效果有时甚至比钓净底更好。如果在搓饵钓的过程中上鱼速度明显加快时,不要犹豫,要立刻改为拉饵钓,上鱼会更快。
有的野塘虽然鱼的数量不少,但由于无人管理或者是有人管但手费很低,所以几乎天天都有不少的人在钓,鱼会钓的非常刁滑,普通的钓法很难有好的收获.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用手抛饵的打窝方法,就是打窝也一定要用打窝器或者其他的方法,不能激起水的响声,而且窝饵的气味不能太浓.否则不仅不会诱鱼上窝,反而会使鱼逃之夭夭,很长时间不回来.最好的办法是不打窝.用悬坠双钩直接搓饵垂钓.要把铅坠上移到立式浮标下的10---15厘米处,使铅坠与钩的距离很远,脑线要又细又长,线的直径最好在0.165毫米以下,长度要在30厘米左右,钩也要尽量的小(不大于伊势尼1号钩型).搓饵上钩时,要先把饵在钩上搓成细长条,再捏扁,是个扁长型的饵.抛饵钩入水后,由于铅坠离浮标很近,浮会很快站立.但饵钩却要在水中从远上方,向坠下方斜向降落,而且在压水线的同时会带动浮标向靠近人的方向移动,使饵钩的斜向降落速度更慢,何况钩上的饵又是个扁长形状,会在水中飘飘悠悠,动感十足.对附近的鱼会有极大的诱惑力,在滑的鱼也会追饵吞钩,这就是典型的飘接钓法。用这种钓法,饵一定要软,要软到不能再软的程度。在仲春和晚春采用手竿定点钓时,往往会出现上午钓的不错,到了下午,就很少能钓到鱼了.这是因为,下午上层水温高了,鱼或者跑到了浅水区或者浮到了水温相对较高的上半水.这时只要采用上面介绍的飘接钓法钓上半水,一样可以钓到鱼的。
在夏季闷热的天气水中缺氧时,鱼也会因为缺氧而离底跑到上半水来.这时底钓是钓不到鱼的.而且鱼会为了缓解缺氧变的不活跃(活动量越大缺氧会越严重,这是动物本能的调节).这种情况仍然适用上面介绍的飘接钓法钓上半水.或者是中层.最好是在钓不到鱼之后,把漂一次向下移10厘米,每移动一次漂,钓3--4钩,直到找到了有鱼的水层为止。
顺便再告诉你两个选位的绝招:在经常没有人钓的大水面,越是有人钓过几次的钓点越是个好钓位.而在天天有人钓的水塘,越是没人钓过的或者是钓的次数越少的位置越是个好钓位.在野钓时只要看到有鲤鱼跳起的地方,前后左右1米之内水底肯定有陡坎或斜坡,找到了这个斜坡的坡底就是个绝佳的钓点。
五、野钓鲫鱼钓法(手竿走钓)钓鱼技巧
钓具:长竿,短线,星漂,小坠,单钩。钓法:戳孔,戳拱,戳茬,追星。
钓饵:蚯蚓,红虫,米糠虫,面包虫,蜂蛹,菜心虫,大苍蝇,养殖蛆,配制合成饵.戳孔钓:
在某些水域的边缘数米或数10米都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水草,其中会有许多星星点点的孔洞.用长竿短线,将挂好饵的钩垂直落入孔中,饵钩落底后,稍停片刻,若无鱼吞钩,再将饵钩轻轻提起10--30厘米重新落下.反复两三次,孔中有鱼,就会吃钩,无鱼则起竿走人,另换别孔.重复进行.如此沿岸边走边钓,定有收获.这种钓法最适应夏季和初秋炎热的天气。
戳拱钓:有的水塘,水面上长满了浮萍或嫩水草叶,鱼会紧贴着水面在浮萍或嫩草叶下面拱动.吃浮萍.嫩草叶和其中的微生物.站在水边会看到鱼拱动浮萍的痕迹,并听到"啧啧"的吃食声音.此时用长竿短线将挂好饵的钩,直接送到有鱼拱动的地方,钩饵入水10--30厘米即可,并反复提动竿尖两三次,钩饵不要出水,也不要入水太深.水表皮下的鱼见到活动的钓饵就会吃钩.但顺着塘边走动时,脚步一定要轻,要静.边走边仔细观察,那里有鱼拱动,就立刻往那里下钩。
戳茬钓:在许多水域的近岸处,会有密疏间或的苇茬或蒲草,我们在以往的垂钓中可能有许多钓友都见过,高出水面的水草或苇茬,被水下的鱼碰的左右颤动的情形.所以就有人发明了戳茬钓法---只要看到水中的立草在颤动(不是被风吹动),就把饵钩顺着草杆沉下去,并上下往返提动一两次,只要撞草的鱼还没有走,就会毫不客气的吃钩.戳茬钓.可以边走边观察边钓.也可以在一片位置较好的草茬中,撒一个面积较大的窝(要用雾化饵,切量不能大了).然后在这个范围内戳钓.戳茬钓,在晚春和初夏用的较多.
这里要探讨一下鱼为什么会撞动水中立草或苇茬的原因:一是鱼在吸食其立杆上的附着微生物;二是繁殖期间的鱼在往立杆上甩籽;三是鱼在游动或嬉戏中有意或无意的碰到了;四是有的鱼患了鱼虱或松鳞等瘙痒性疾病在草杆上蹭痒.在以上几种情况中,繁殖期甩籽的鱼虽然撞草最厉害,但却最不容易钓到。
追星探钓:在天天都有许多人在钓的水塘,已经被钓的十分刁滑的鱼,仍采用定点打窝钓法,是非常难钓的.一打下窝不要说诱鱼了,就连本来在这里游动的鱼也会逃之夭夭.那怕你用的是台钓双钩,不打窝,但只要你弄的水有稍微的响动,水下的鱼就早以和你拜拜了.而在那些没有人钓,也没人打窝的地方,却时不时的冒出鱼星来---那是有鱼在吃往日打窝和垂钓剩余的饵料,但只要你再一补窝,鱼就马上又是无影无踪了.如果你悄无声息的到起鱼星的地方直接下钩,很可能会钓上一条鱼来.但要想同窝钓上第二条,那你就慢慢的在那儿想吧。与到这种情况,最适合采用追星钓法.长竿短线,细线.小坠.小钩.小饵.碎星漂.沿着塘边走动观察,发现鱼星,立刻准确的将钩饵从鱼星冒出的地方落入水底,如两三分钟不吃钩,可将钩饵轻轻上提10--20厘米后挪动10--20厘米的距离放下再等.如此反复两三次,若仍无鱼上钩,提竿走人,再找鱼星.如果鱼上钩了,更不要留恋此处,到别处再找鱼星,出了一条鱼的地方短时间内不会再有鱼了。
用这种钓法,要求钓者有较高的鱼星识别能力,特别是钓鲫鱼,要能仅从水面上冒出的一两个小泡,就断定水下是鲫鱼,要迅速.果断的下钩.许多人只采用这种钓法钓鲤鱼,鲤鱼的鱼星好辨别,而且可以通过鱼星辨别出鲤鱼游走的方向,钓起来比较容易.但只要你掌握的熟练了,用这种钓法钓滑鲫鱼也是非常有效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技高,就要多学、多看、多用心、多实践,有了这“四多”,你会很快成为钓坛高手的。
六、野钓鲫鱼对付窝中闹小鱼的绝招
如何对付窝中闹小鱼,这是让很多喜欢野钓的钓友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书刊杂志和网上对此也多有文章和话题进行讨论,虽然其中介绍的办法不少,但始终也未能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
多年以前,野塘垂钓鲫鱼.鲤鱼不少,就是小鱼特别多.当时,一是为了对付小鱼多,钩饵不能沉底;二是为了能不断的有饵续窝,把掐成两节的小鱼扔回窝中有十几条,大约也就是三四十分钟的时间(当时没看表),发现窝里的小鱼少了,鲫鱼和鲤鱼开始不断的上钩.还时不时的看到有黑鱼在窝的周围游动.然后就开始钓小鱼掐成两节往窝子周围扔,没用多久时间,窝子里的小鱼明显的少了,又看到了黑鱼在转悠.鲤鱼和鲫鱼开始一条接一条的上......
所以用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而且可以每次在收竿之前弄几条黑鱼.不过看到窝里有黑鱼时,千万别马上把它钓上来,黑鱼的存在只会赶跑小鱼,对大一点的鲫鱼和鲤鱼影响不大.而且你在窝子周围不断的扔小半截鱼,喂了它一天了,它不仅不会轻易的离开,对半截小鱼已经吃习惯了,到走的时候,只要在钩上挂个半截小鱼,很快就会把窝子周围的黑鱼全部钓上来.真是一举两得---美哉.秘密告诉大家了~~
窝中的小鱼并非是因为看到同类的惨死被吓跑,而是因为扔回窝子周围的死小鱼引来的黑鱼赶跑的。鱖花鱼、桂花鱼、鯚鱼。乌鳢俗称:黑鱼、才鱼、乌鱼、乌棒、蛇头鱼.这几种同样都是吃小鱼的肉食性鱼类,几乎遍布我国淡水自然水域.所以钓友们不必担心当地没有"黑鱼".除了人工池塘,大部分自然水域都有它门的踪影.当然,我说的绝招,只是相对而言,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事情.比如;如果你在小鱼很多的水域仍然要坚持使用台钓搓拉饵钓法,恐怕效果是不会好的.所以建议]你在小鱼多的地方,采用包钩沉底坠钓法.
最后,建议钓友们钓的鱼,留大放小,少留多放,够吃就好,回去下锅上桌,开整。
红烧鲫鱼!我的最爱!!!
--------学习更多的钓鱼知识,请上重钓网;关注更多的精彩,请上重钓网-------------
----------------关注重钓网订阅号:cq_dyw或者直接添加“重钓网”这个公众号-------------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