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产品详细

内外踝骨折术后护理措施及方法视频简单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92606-48052,欢迎咨询内外踝骨折术后护理措施及方法视频简单,[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请问脚踝骨折如何以最快的时间康复?

分类:医疗健康>>外科

问题描述:

我最宝贝的力扬受伤了,我们现在很急,请问大家有什么特别的药方或者方法可以医治脚踝骨折,另外如果一个星期以内必须参加活动(可坐轮椅)应该注意什么!!!谢谢!!!

解析:

治疗方法

针灸取穴:大肠俞、关元俞、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昆仑及阿是穴。每次取6~7穴,均取患侧。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以32号毫针针刺上述穴位,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日一次,7日为一疗程。取针后施艾柱灸,先将蒜头切碎捣烂,调成饼状,覆盖于主要疼痛处,再将生姜切成2~3mm厚的姜片,均匀地扎上针眼,覆盖在蒜泥上,姜片之上放蚕豆大小之艾柱就灸,每部位施灸8~10壮,温度以病人能耐受,不起泡为度。每7日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3天。

护理方法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3~4周,睡硬板床,以利气血运行。用棉垫软枕等支托患肢。病房内要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应注意避免直接受风。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避免受凉,必要时下肢加盖棉被。疼痛部位可给热水袋或食盐炒热后熨贴,以减轻疼痛。操作时间注意防止烫伤。

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便秘,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以免因咳嗽、喷嚏、大便用力而加重病情和疼痛。疼痛减轻后要鼓励病人适当活动,以免引起肌肉萎缩。

施灸时嘱病人摆好***,不要随便移动,以防止艾柱倾倒或艾灰下落烫伤皮肤和烧坏衣被。由于姜汁或蒜汁的***,容易起泡。起泡后应在常规消毒下抽干泡液,涂龙胆紫或敷以红霉素软膏,以防感染。

历代医家都强调“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应重视心理护理,多与病人交谈,讲些预后好的病例给病人听,以解除其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疗护理,安心治疗,以尽早恢复。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多吃蔬菜、新鲜水谷、瘦肉、鸡蛋、鱼类、豆制品、牛奶等。鼓励病人进食,保证营养充足,气血生化有源。

患者出院时应劝告其避免直腿弯腰取物,加强锻炼患部的灵活性和耐力,勿使腰部过度疲劳、扭伤和受寒。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消失,活动灵活,Lasegue征阴性;好转:疼痛基本消失,活动后尚有牵拉感,Lasegue征阴性;无效:治疗5个疗程无改善。

本组58例经治疗后结果痊愈21例(36.2%),好转36例(62.1%),无效1例(1.7%),总有效率98.3%。

踝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所以复位要求正确,固定要牢固,还要做早期功能锻炼。

(一)无移位的单踝或双踝骨折一般只需用小夹板固定,或用管形石膏将踝关节固定于中立位。4周后拆除外固定,开始行走。

(二)有移位的单踝或双踝骨折在局部麻醉下,作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或小腿管形石膏固定。复位手法视骨折的类型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基本原则是与暴力相反的方向进行复位。

1.外翻骨折:两助手各握住伤足和小腿,作相反方向的拔伸牵引。术者一手顶住内踝上方,另一手将外踝和足外侧向内挤压,同时将踝部置于内翻位。若下胫腓韧带同时有断裂,距骨向外侧移位。术者可用两掌挤压两踝部,使之凑合。如果合并外旋骨折,复位时加用内旋手法。

2.内翻骨折:在牵引下,术者一手顶住外踝上方,另一手将内踝和足内侧向外挤压,同时将踝部置于外翻位。若距骨向后脱位,应先将跟部向前推,然后外翻伤足,保持足于外翻背屈位。

不论是外翻骨折或内翻骨折,经整复后,X线片显示内踝断端间对合不良,特别是侧位片显示内踝断端分离者,说明其间有骨膜或韧带嵌夹,应将受嵌夹的软组织撬开,或作切开复位。内踝的不愈合将引起疼痛。

(三)三踝骨折的复位

先手法复位内、外踝,然后再使后踝复位。后踝复位时,足部应先稍跖屈使距骨不致因跟腱的牵拉压迫胫骨下端关节面,然后用力将足跟向前方推挤,以纠正距骨后移,然后背伸踝关节,用紧张的后侧关节囊拉下后踝,直至与胫骨下关节面相平,则后踝的骨折片可复位。

(四)、切开复位内固定

(一)手法复位失败者。

(二)踝部多处骨折并有胫腓骨下端分离。

(三)合并有踝部神经、血管伤或开放伤,需施行清创术或探查修复者。

二、骨折拆石膏后的正确热敷方法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假如在生活当中,不慎发生骨折的话,那么恢复起来的确是一个挺复杂,而且挺漫长的过程。当然,也就特别需要咱们悉心地护理了。

在本期分享的养生知识当中,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骨折患者,要如何正确的休养和康复。

1、按摩热敷,可以帮助伤处活血、化瘀、止痛吗?

骨折患者在康复初期,伤处往往容易出现肿胀、疼痛,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有些朋友就会对创伤部分来进行按或者是热敷,其实这样做非但不能帮助伤口活血、化瘀、止痛,还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使得伤处肿胀更加严重。

医生提醒,因为手术后的病人,在早期组织没有愈合,他的组织一般会有水肿炎症,做热敷会使炎症和水肿加重,病人可能会出现伤口以及周围组织的肿胀。同时按摩对这种受伤的组织,也是一种不良的刺激,所以一般来讲,建议在手术6周之内,尽量不要做按摩和热敷。

2、打上石膏的骨折部位,完全不能活动吗?

用石膏固定骨折部位,是骨折患者恢复过程当中,普遍都会采用到的矫正骨头生长方向的一种方式。但是,也并不是说,打上了石膏就完全不需要活动了。

医生提示,在石膏固定范围之内的关节,是不能活动的。但是,在相邻的关节,那些没有被石膏固定的,如果你长期不活动,就会出现关节僵硬,关节粘连,肌萎缩的情况。

所以,相邻的关节,应该早期地积极地活动,比如说我们的肘关节,被石膏固定住了。那么,相邻的肩关节和腕关节,以及手指的关节,是没有被石膏固定的。那么,这几个关节要早期地积极地活动。

下肢来讲,如果我们的踝关节,足被石膏固定了。那么,膝关节和髋关节没有被石膏固定,这两个关节也要每天多活动,要用力地把膝关节伸直,然后弯曲,髋关节做一些这样的动作,屈曲。

3、骨折后,需要一直卧床休养吗?

虽然常听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需卧床静养。但是,这种说法却是我们对于骨折恢复认识的一大误区。骨折或者手术后,的确是需要卧床静养的,但是不等于完全不活动。

医生表示,每一天的卧床,都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为长期卧床,你的肌肉力量会明显地下降,到了后期肌肉会明显地萎缩。然后骨头会逐渐地变得脆弱,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骨质疏松,肺功能,心脏的功能,都会逐渐地下降。

后踝骨折伴胫骨干骨折时的最佳固定顺序

2016-12-1212:33·唯医骨科

本文为作者原创翻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原文标题:PosteriorMalleolarFracturesAssociatedwithTibialShaftFracturesandSequenceofFixation

原文作者:HarishKempegowda

原文出处:JournalofOrthopaedicTrauma

摘 要

本研究证实先前报道的远端螺旋型胫骨干骨折与胫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显著关联,但是我们不能确定在胫骨髓内钉固定之前是否需要进行充分的后踝临时稳定。

内外踝骨折术后护理措施及方法视频简单

背 景

胫骨干骨折是常见的,并且经常与同侧胫骨平台或腓骨的连续或不连续的骨折相关联。由于胫骨干的明显损伤,涉及近端和远端胫骨或腓骨的伴随关节骨折常常被忽视。许多学者报道了胫骨干的各种骨折模式与踝关节损伤的关系。Schottel等报道,包括胫骨干螺旋形骨折,远端三分之一胫骨干断裂位置或螺旋形腓骨断裂与同侧踝关节损伤明显相关。HouZ等人检测胫骨干骨折有9%伴随后踝骨折,强烈建议对所有螺旋型胫骨干骨折使用CT扫描。手术中,胫骨骨折可能需要某种形式的固定,以避免术中或术后移位,但是,关于胫骨或踝骨的固定顺序仍存在争议。虽然髓内钉是用于治疗胫骨轴骨折的标准方法之一,但是缺乏关于胫骨髓内钉对伴随踝关节骨折移位的影响和影响骨愈合的信息。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后踝骨折与胫骨骨折骨折和固定顺序的关系。

方 法

在获得机构审查委员会(IRB)批准后,我们在三个I级创伤中心进行回顾性审查,纳入2006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胫骨髓内钉治疗的所有胫骨干骨折患者。从研究中排除了病理性骨折,骨折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和除了胫骨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收集的描述性数据包括患者基线特征和损伤机制(机动车碰撞,从高度跌落>4英尺,从站立高度跌落,直接打击,枪伤,扭伤,运动相关损伤)。用于诊断的放射摄像模式包括x射线,CT和MRI。骨折根据OTA9分类系统,以及GustiloAnderson分类用于开放性骨折。记录相关踝关节骨折的位点,包括内侧,后侧和外侧踝骨折。评估手术特征,包括固定顺序等。基于固定顺序分为两组,第一组(“踝优先”)包括那些在胫骨髓内钉固定之前固定踝关节的患者,第二组(“胫骨优先”)包括在踝关节固定之前进行胫骨髓内钉固定的患者。

如果存在关节内塌陷>2mm或存在>2mm的断裂间隙,则认为后踝骨折移位。两组比较移位或未移位的后踝片段,胫骨髓内钉的直径,锁定螺钉的数量,使用或不使用固定夹,手术后置换和术后放射拍片的踝骨骨折恢复的质量。如果关节内关节塌陷>1mm或者有>1mm的断裂间隙,则认为后踝骨折的减少是不良的。使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具有不良结果的患者的百分比,并且使用SAS软件(SAS9.4,Cary,NC)进行所有统计分析,p<0.05的差异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共确定了1113个钉扎胫骨骨折,其中96例(61例男性,35例女性),平均年龄40.3岁(范围18-66岁)与后踝骨折(9%)有关。确定的胫骨干断裂方式是79例(82%)远侧螺旋类型(42-A1,B1),12例(13%)斜型(42-A2)和5例(5%)横向类型(42-A3)。另外,有49例内踝骨折(4.5%)和74例外踝骨折(6.7%),占胫骨和踝关节损伤并发骨干骨折的20.2%。在96例后踝骨折中,平片用于51例(53%),CT扫描用于37例(39%)。40例患者伴有近端腓骨骨折(42%)。96个后踝骨折的44%(n=42)被指出直接与骨干骨折线连通。73%(n=70)的后踝骨折术中固定。接受后踝固定的病例包括具有足够大的骨折块,接近负重关节面或任何不稳定性的患者。在非手术组中,后踝骨折包括关节面的12%(范围:6-20%),而在手术组中,其包括关节面的36%(范围:18-51%)。

在这70例患者中,54例属于踝关节组(75%),16例属于胫骨组(25%)。固定的顺序由主治外科医生执行的情况决定。在54例患者中,在踝关节组,根据术后X线片,在53例骨折中,恢复程度分为解剖复位/可接受复位,1例(1.8%)观察到后踝碎片减少不良。在54例患者中,16例移位(30%),38例未移位(70%),25例为连续性骨折(48%)。53例后踝骨折在术前被诊断,而在一个患者中,后踝断片在放置导丝之后是明显的,后踝骨片用螺钉稳定,然后进行胫骨髓内钉固定以实现解剖复位。在胫骨组的16例患者中,4例后踝骨折在术前移位,12例为未移位的骨折。在5名患者(31%)的荧光镜图像中观察到后踝片段的明显的术中位移。这5例术中位移最初未移位,其中2例为继发骨折。髓内钉放置导致骨折位移,并且在所有5例术中移位的骨折中,通过在髓内钉主钉上原位采用拉力螺钉技术复位后踝骨折块,术后复片显示3例复位可以接受(66%)。

根据即时和术后放射照片,复位程度为解剖复位/可接受复位合计为9例(56%),7例患者(44%)观察到后踝骨折块的复位不良。手术后移位或复位不良的患者百分比与踝关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本研究证实先前报道的远端螺旋胫骨轴骨折与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显著关联,两个骨折发生在0.9%和49.3%之间,20.2%的胫骨骨折与踝关节骨折相关,类似于以前报告的数据,目前的研究发现,9%的胫骨干骨折伴有后踝损伤,其中只有50%在X光照片中明显可辨,其余的大多数病例诊断为CT扫描。在最近的研究中,报告的与胫骨骨折相关的后踝骨折发生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增加的CT扫描和/或MRI在远端胫骨骨折评估中的利用率有关,已经开发了用于踝损伤的几种预测性放射照相标记物作为结果。这些包括损伤的旋前机制,螺旋骨折模式,近端腓骨骨折和在后踝骨折与胫骨轴骨折之间连通的骨折线。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胫骨轴骨折与伴随的后踝骨折被确定,主要的骨折模式是螺旋型(82%),经常有相关的近端腓骨骨折(40%),关节面骨折存在于40%的病例中。这个系列中的大多数骨折是继发的低能量机制,包括地面下降和扭伤。因此,对于远端三分之一胫骨干骨折的患者,创伤机制和骨折模式是理解的重要因素,以帮助预测是否伴随踝关节骨折。本研究首次报告了同时发生的胫骨干骨折和后踝损伤的固定的最佳顺序。研究发现,在胫骨髓内钉固定前,踝部骨折应稳定,以减少术中移位和不良的风险。

这种相关骨折模式的管理从非手术治疗演变为手术固定。Boraiah等人报道了一系列24例与胫骨骨折相关的后踝骨折的患者,其中在胫骨髓内钉固定之前进行踝关节固定,没有并发症的报告。有趣的是,Konrath等人在他们对与胫骨骨折相关的12个不连续远端踝关节骨折的研究中发现,在髓内钉固定之前或之后固定踝骨没有差异。但是,他们的研究是基于少数患者,使他们的结果受到质疑,扩髓和髓内钉放置增加了胫骨的髓内压力,这可能导致踝骨碎片的位移以及骨折线的传播。如果术前确定后踝骨折,并且根据骨折块大小和关节稳定性做出固定的决定,我们强烈建议在胫骨髓内钉固定之前稳定后踝部骨折块。在胫骨组中,在5例中清楚地看到术中位移,并且手术外科医生尝试用胫骨髓内钉原位固定后踝骨,但是解剖复位仅在3例中是可能的。

术前检测伴随胫骨干骨折的后踝骨折块是有助于确定骨折固定顺序的重要因素,而如果在放置钉子后可视化后踝骨折块,我们强烈建议取出髓内钉,先稳定踝部骨折块,然后再放置髓内钉。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当后踝骨折块存在≥1mm的台阶时,不管关节面骨折是否稳定,都可以发生踝骨关节炎。因此,在髓内钉固定之前识别和减少后踝骨折,可以减少骨关节炎并发症和不良结果,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回顾性设计的内在缺陷。此外,我们没有评估这些患者的功能结果,因此不能讨论相关的后踝骨折与胫骨干骨折固定的长期临床相关性。

由于研究仅评估了胫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固定,因此存在伴随的胫骨干和踝关节损伤的报告不足的可能性。髓内钉是用于固定胫骨干骨折的最常见的植入物,因此我们分析髓内钉对踝骨骨折块的影响,包括术中移位和复位情况。尽管胫骨组中的患者数量很少,但在我们的系列中,两组之间的结果显著不同。基于我们的研究,我们不能确定在胫骨髓内钉固定之前是否需要进行充分的后踝临时稳定,我们希望从更多的病例得到更有意义的结果。

译者:都芳涛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校审:易诚青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下载唯医app

手术视频免费下载会议直播从不间断

细分骨科所有专业让您光速获取资源

随时随地,唯医为医!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92606-4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内外踝骨折术后护理措施及方法视频简单
发布人:goujing09 发布时间: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