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互联网+废品 ”来了,垃圾回收的O2O生意怎么做?垃圾分类还有哪些可以做?政协委员这样说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小学垃圾分类物流去向有哪些,[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互联网+废品”来了,垃圾回收的O2O生意怎么做?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互联网+废品回收”模式作为回收体系的新范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该模式使得街头回收游击队人员及回收站变得正规,同时还解决了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的问题,成为垃圾回收行业新贵。

通过“互联网+回收”的经营模式,线上交易+线下物流的方式,通过分类回收促进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未来垃圾回收行业的潮流和方向。

垃圾回收互联网平台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1、垃圾处理企业处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而建立的垃圾回收平台。

2、单纯的垃圾回收互联网平台。

废品回收的前期盈利点主要集中在回收物品转手的差价上,回收站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从用户手中获得再生资源原材料,再以较高价格返给厂商,从中获取利润。

互联网平台的推进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回收成本,虽然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和方向。

想要做垃圾回收的O2O生意,首先要确定垃圾的处理方式和最后去向,投入一定成本的资金,做好推广和服务工作,给居民最大程度的方便。

这样的方式迟早会被所有人接受,拥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如有这方面的想法,可以多方面了解一下,慎重考虑投资意向。

二、快递垃圾如何处理

快递垃圾处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公民个人可以尝试分类和处置快递垃圾,以促进环保回收。在收到快递时,可以尽量减少快递包装的浪费,如采用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尽量在快递点留下一些快递包裹以促进快递包装的二次使用,对快递包装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等。

2.快递员可以实现垃圾回收的二次利用,如准备拆装工具以便住户可以轻松取出快递包裹,大部分快递包裹可以直接留在派送点,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再次使用,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

3.环卫工人可以对快递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在处理垃圾桶或街道社区时,应特别注意快递垃圾的处理,可以对快递包装进行分类并提供给快递点,这样可以实现快递垃圾的再利用。

4.物业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快递垃圾分类和处置意识,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垃圾分类还有哪些可以做?政协委员这样说

2020-01-14 10:14·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璐)今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将继上海后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在政协会上,垃圾分类成了委员热议的话题。从源头减量,到减少垃圾运输成本,多位委员就垃圾分类具体实施提出更细化的建议。

焦点1

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处理终端不堪重负

建议制定人均垃圾排放标准“源头减量”

去年,来自文艺界别的委员、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聂一菁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形成的提案《关于推进垃圾分类,倡导全民参与治理“大城市病”提案》获评最具影响力提案。今年,聂一菁再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垃圾分类。

据生态环境部《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中,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全国排名第二,达929.4万吨,日均2.55万吨。“垃圾处理所有压力集中到运输和终端设施,若垃圾再不减量,城市将不堪重负。”她说。

聂一菁说,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垃圾分类是垃圾产生之后才开始,对于垃圾源头减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减少浪费、最大化减少垃圾产生还没有成为大家的共同行动。

对此,她建议从源头减量,根据小区特点制定人均垃圾标准,给予积分奖励。“要向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垃圾分类并不是垃圾产生之后才开始的,而是贯穿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要倒逼目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发展模式,所有个人和单位都要履行源头减量的社会责任。”

具体实施上,她认为可以在特定区域或小区内,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人均垃圾排放标准,并且制定奖惩机制,采取“返利引导”“处罚劝导”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市民养成“少生产垃圾”的行为习惯,让“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的原则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同时,可以设置一些电子探头等设备,实现对垃圾从出家门到投放的全过程监控。

在“源头减量”方面,来自教育界别的委员崔铁宁认为,企业的责任也必不可少。建议推动企业环境责任延伸,促进生产环节源头减量。逐步在企业生产环节注入减量和循环利用的理念,从产品和包装设计、生产到消费都体现资源减量、易于分类回收的生态特征。建议研究生产环节资源减量相关生态标准参数,在生产领域加以推广,并制订市场准入标准。

焦点2

回收成本高废旧家具等无人回收

建议进行补贴确保低值可回收物有效收集

聂一菁委员还注意到一个问题:再生资源行业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之前市面上常见的床垫、废旧家具、玻璃瓶等大件低值品,因回收难度大、处理成本高、利用价值低的因素影响,出售价格直线下降,居民出售此类用品获利越来越少,部分分拣终端对此类废品不予接收,出现了“居民无处卖,终端不接收”的现象。

家住朝阳区的史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经常看到有人把旧沙发、旧木柜堆在小区。也确实没有办法,没有回收机构收,居民自己搬不动,只能扔在垃圾箱旁边。”她说。

聂一菁认为,可以适当考虑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有机融合,用“两网融合”方式提高再生资源回收量和回收效率。同时加强对回收品类的管理,将低值品类纳入回收目录,采取补贴的方式保证低值可回收物的有效收集。

焦点3

后续垃圾运输成本高“混装混运”现象仍存在

小区内可尝试安装就地处理设施

目前,垃圾前期分类投放,后期“混装混运”的现象仍然存在。垃圾运输成本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调研中,聂一菁了解到,西山庭院小区在小区建立起分类回收垃圾的“小型生态”,将厨余垃圾、大件垃圾、园林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黑水虻”生物技术实现了厨余垃圾的零废弃。

聂一菁认为,这种方式或许能在有条件的小区推广。她建议运用技术手段,鼓励小区等内部实现垃圾处理闭环。提倡有条件的居住区、家庭安装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如厨余垃圾粉碎装置。大型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物流配送中心按标准配置垃圾就地处理设施。

她建议适当出台就地处理的长效补贴政策,对于符合标准、持续运行的设施设备进行一定的资金奖励,有利于垃圾就地处理,减少后续的垃圾运输、处理成本。

焦点4

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

建议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

目前,公众垃圾分类意识依然不强,还有三个多月就要强制垃圾分类了,但很多市民仍然不清楚,垃圾到底怎么分类,家里也没有分类垃圾袋和垃圾桶。对此,来自妇联界别的委员王润泽建议,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由孩子“指导”和带动家长一起对垃圾进行分类。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方面都做得很好。”王润泽举例说,二十年前,她在日本进修,进入公寓的第一天,公寓的管理者就教大家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在日本学校里,孩子们吃完饭打扫教室过程中会把可回收垃圾等进行分类。

王润泽说,之前上海“你是什么垃圾”被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其实垃圾分类就是一种知识,是现代化城市居民最基本的“常识”,就像“红灯停绿灯行”一样应该被大家熟知。这种知识不应该等到大家二三十岁了才了解,应该从小就开始了解学习。

她建议,幼儿园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儿童接触垃圾分类,同时,基本的垃圾分类知识应该进入小学课堂,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的德育教育,同时可能让孩子带动家长进行分类。在中学的化学课中,可以渗透垃圾再处理等知识,让大家对垃圾分类再利用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新京报记者张璐协作记者吴宁

编辑樊一婧校对李立军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小学垃圾分类物流去向有哪些
发布人:genruo248 发布时间: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