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 ,欢迎咨询沉船瓷器精品海口,[专业新媒体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抖音运营推广课程],[微信运营推广课程],[小红书运营推广课程],[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碗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福州市平潭县屿头乡北侧五州群礁中心的碗礁附近,主要遗物为瓷器,多为远销海外的商品。有青花罐、五彩罐、香炉、碗、盘、碟、杯等小件器物,主要来自景德镇民窑产品。根据瓷器的造型、釉色、纹饰图案特征,可推断碗礁一号沉船的年代为清代康熙中期。
沉船路线表明,瓷器很可能是由赣东南进入闽江水系、顺江而下,最终出闽江入海口。这条路线是景德镇瓷外销的传统重要线路。
碗礁1号出水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此次发掘,对于研究中国航海史、海外交通史、古陶瓷的外销、造船技艺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东海平潭碗礁1号沉船遗址是2005年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并且由于出水了大批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瓷器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发掘表明,沉船承载物主要以瓷器为主,瓷器为清代康熙中期景德镇民窑产品,累计出水17000余件。主要器型有将军罐、大盘、花觚、尊、香炉、罐、碗、深腹杯、中盘、器盖、浅腹碗、小盘、小碗、小杯、粉盒、笔筒、小瓶、小盏、洗等,另外还发现有石质砚台、铜钱和铜锁等。因沉船遗址埋藏较浅,发现之初遭到的大规模盗掘,使船体本身同样遭受严重破坏。
现在的瓷器市场,除了清三代等一些的精美瓷器,海捞瓷也逐渐浮现在人们的眼中。而且广受藏友的关注。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海底宝藏海捞瓷。
海捞瓷,顾名思义就是从海底捞的,不是出土的。这些瓷器,一般是发现于海上丝绸之路,涉及各个朝代,是我国与海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沉船遗失的。尤其是近十年,五艘沉船相继被发现,而随着船中瓷器的大量出现,海捞瓷的关注度也开始急剧提升。
据观察,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海捞瓷中真品还是较多的。就整器而言,宋代以前的陶瓷器也经常可见真品,但多属普品,而品相较好的青花、青瓷类器物很难见到完好真品。
海捞瓷多以外销瓷为主,大都是为西方市场量身订制的,所以它们在造型、纹饰及工艺上与传统瓷器也有所不同,往往会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特点。以著名的克拉克瓷为例,作为中国明末清初时期出现的一种以青花为主的外销瓷器,克拉克瓷大多出自福建的漳州窑。其典型特征是宽边,在盘、碗的口沿绘分格及圆形开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实等。克拉克瓷的生产可分为明万历至清初和清康熙两个时期,前者为开光的青花瓷,后者则为胎薄。
在历史上,中国著名的瓷器就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各国,所以这条线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福建边防总队后勤部办公室主任林遵说,由于船的装载量大,通常一艘普通中型商船就能装载上万件瓷器,因此在文物市场上有一艘船十个墓的说法。
海捞瓷本身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有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非常特殊;其次,海捞瓷数量庞大,价格也更亲民,更适合一些普通藏友入手;尤其最重要的一点,海捞瓷的真品率比较高,对于历史年代的判定也基本上不会有大的问题,这个是海捞瓷价值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深海考古盛宴——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
开展前夕
新华网提前独家揭秘
本次展览中的明星展品——
13件精美绝伦的珐华彩瓷器
这些沉睡深海1500多米
历经400多年风雨的瑰宝
即将在9月27日
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震撼亮相
为公众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包括珐华彩瓷器在内
本次展览将展出
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408件(套)
还有故宫博物院等借展文物34件(套)
共计展出442件(套)
展览将全方位呈现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
考古发现
发掘过程
科技应用和成果
观众将有机会通过
沉浸式展览
亲身体验深海考古的魅力
感受那些
沉睡海底数百年文物的
重生与辉煌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将于9月27日开幕
在南海西北陆坡1500米的深海中,两艘明代中期的古沉船静静等候……2022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进行航次工作时发现了它们。水下考古调查随即启动,逐步揭开了这两艘沉船的神秘面纱。
明素三彩盖罐。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提供
9月27日下午,“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将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是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调查成果的专题展,内涵丰富。届时,那些在海底沉睡了500多年的深海珍宝,将首次与公众见面。
明素三彩象形执壶。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提供
明素三彩鹭形执壶。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提供
这次展览将展出两处沉船遗址出水的文物408件(套),全方位呈现考古发现、发掘过程、科技应用和成果,让观众感受深海考古的魅力。
(新华网)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网络营销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