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92606-48052,欢迎咨询南工大今年能入选双一流,[专业电商运营推广],[各种商圈业内交流],[各种运营推广课程],[解决从零到一的问题],[让你站在风口忘记焦虑]
我们知道“双一流”评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高校的学科实力,学科实力突出的高校更有希望能够在“双一流”评选当中脱颖而出,比如江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这4所高校有望能够脱颖而出。下面,小匠老师就跟大家来介绍一下这4所高校的学科水平。
第一所:江苏大学江苏大学有望在新一轮的“双一流”评选当中脱颖而出,江苏大学的整体学科实力还是很不错的,根据教育部所发布的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江苏大学的农学工程,这门学科被评选为A类学科,具体为A-等级,另外江苏大学的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三门学科获评B+学科,除此之外江苏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环境科学工程、管理科学工程也均是B类学科,因此单单从学科实力来看,江苏大学就有希望能够脱颖而出,整体的学科实力是很不错的。
第二所: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是广东省一所非常知名的重点高校之一,虽然并非是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但深圳大学的考取难度也是相当高,而在新一轮的双一流评选中,深圳大学也有希望能够脱颖而出,根据教育部所公布的第4轮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深圳大学虽然没有A类学科,但是整体的学科实力还是比较不错,其中光学工程这一门学科被评选为B+学科,另外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等都是B类学科。
第三所:南京医科大学许多人也比较看好南京医科大学有望能够脱颖而出,南京医科大学的学科实力也是很不错的,根据教育部所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被评选为A+学科,南京医科大学能够拥有一门A+学科,确实也是很厉害的,除此之外,南京医科大学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均是B类学科,由此可见,南京医科大学的医科实力确实是比较突出。
第四所: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也是有希望能够在新一轮的“双一流”评选当中脱颖而出,根据教育部所公布的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被评为A类学科,另外南京工业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都是B类学科,南京工业大学的理工学科实力也是比较不错的。
那么除了上面所介绍到的这4所高校以外,你们认为还有哪些高校有希望脱颖而出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深圳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1、深圳大学,深大的录取分和科研成果已经堪比双一流高校了。2019年,深圳大学首次登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2020年更是站稳了世界500强;在最近ESI的排名中,深圳大学的排名上升了787名,比上次进步了31名;并且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20年PCT排行中,深大以252件的申请数量位居全球第三!中国第一!(PCT国际专利是非常硬核的,能充分反映创新水平和科研活力)。此外,深大在多个大学的排行榜中,位次都比较靠前。连续多年的持续进步,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不得不说深圳大学是非常有机会入选下届双一流的。
2、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并且国内第3位;B类以上的学科共有6个;此外,南工大近5年间新增院士人数达6人,目前学院院士人数有10人之多,学校在近20年间获得国家科技奖数量也有20多项,早已有了建设一流学科的实力。
两校不仅都叫工业大学,而且它们都是以化学见长的高校,还都处于长三角,它们是双一流的竞争兄弟高校。从校友会、软科等排名看浙工大是领先南工大的,在浙江浙工大有争夺TOP3的实力,而在江苏南工大前10都没戏,下面详细介绍它们,看看谁更有实力入选。
学科专业南工大: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01个本科专业。
浙工大: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13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3个本科专业。
学科评估南工大:化学工程与技术A档,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B+档,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B档
浙工大:化学工程与技术为A-档,机械工程、工商管理B+档,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药学B档
师资南工大: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
浙工大: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
科研平台南工大: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浙工大: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
写在最后电话+V: 192606-48052
专注于为电商运营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