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道路排水沟原理,[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散水沟和雨水沟的区别?
1.性质差异:排水沟通常位于填方路基下方,主要负责排除路面水。而截水沟则设置在挖方段路基边坡上,主要功能是拦截地表水以防止侵蚀路面。
2.特点区别:雨水口的形式、数量和布局取决于汇水面积产生的水量、雨水口的排水能力以及道路的类型。散水的宽度一般不应小于80厘米,如果屋檐较大,则散水宽度应相应增加,以确保所有雨水都能迅速排出。
3.原理差异:散水的坡度通常为5%,外缘应比地坪高出20至50毫米,以便雨水顺利排出并流向明沟或其他散水地点。雨水口的设置位置应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
扩展资料:
1.注意事项:
-砖砌排水沟位于园路内侧,施工时需准确放样,确保园弧顺滑,园圈闭合。
-砌砖时使用水泥砂浆,确保灰缝饱满且砌筑平整。
-由于排水沟上部将覆盖60毫米厚的混凝土板,因此上部砖墙应砌半砖,并保持平整,以免覆盖板后出现不平整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雨水口
二、常见的路基排水设施有哪些
路基排水设施是道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排除路基范围内的水分,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道路的使用性能。这些设施根据排水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地面排水设施和地下排水设施两大类。
**地面排水设施包括:**
1.边沟:沿道路边缘设置的沟渠,用于收集并排除路面及其附近区域的水分。
2.侧沟:在道路两侧设置的沟渠,专门用于收集路面上的雨水。
3.排水沟:用于汇集并引导水流远离路基的沟渠。
4.跌水沟:在路面高差处设置的沟渠,用于引导水流跳跃式前进,同时起到减缓水流速度的作用。
5.天沟:在道路横断面顶部设置的弧形结构,用于汇集并引导雨水流向两侧的排水设施。
6.倒虹吸:一种利用虹吸原理,使水流在管道中自然流动的排水设施。
7.渡水槽:设置在道路横断面中的水槽,用于引导水流跨越道路或其他障碍物。
8.截水沟:用于拦截并排除来自道路上方的水流,防止其对路基造成冲刷。
9.急流槽:在道路边缘或下方设置的,用于引导急流的水流安全排出的沟槽。
10.排水沟槽:用于汇集并排除路基内部水分的沟槽。
**地下排水设施包括:**
1.明沟:在地面上或接近地面处的开放沟渠,用于排除地下水。
2.排水槽:地下设置的沟槽,用于汇集并引导地下水流。
3.暗沟:埋设于地下的管道或沟渠,用于排除地下水。
4.渗水暗沟:专门设计用于让地下水通过自然渗透排出的地下沟渠。
5.渗水隧道洞:地下隧道结构,允许地下水通过其壁面渗透排出。
6.渗沟:在地下设置的,用于收集并让水分自然渗透排出的沟渠。
7.渗井:一种垂直排水井,用于加速地下水的渗透和排出。
给排水系统原理及识图方法,收藏备用!
2024-05-09 20:00·晨曦标书工作室
最常见的建筑内部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系统、小区给水排水,其中建筑内部给水排水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的部分,也是本课件的学习重点。室内给水排水与小区给排水是相互联系的,室内给水系统的水源来自于小区给水干管,而室内污水废水则通过排水管道排入室外小区的排水系统。它们之间的界限是:给水系统以接入建筑物供水管的阀门为界;排水系统已排出建筑物的第一个排水检查井为界。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一、类型包括:生活给水系统:供给人们饮用、洗涤、烹饪等生活用水;生产给水系统:供给生产设备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以及各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生产用水。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各类消防设备灭火用水。
二、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指室外给水管网与建筑物内部给水管道之间的联络管段也称进户管。
2、水表节点: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泄水装置的总称。阀门用于关闭管网,以便维修和拆换水表;泄水装置作用主要是在检修时放空管网,检测水表精度。
3、管道系统:是指建筑内部给水水平干管或垂直干管、立管、支管等组成的系统。给水管道主要采用管材:钢管和铸铁管。生活给水管管径≤150mm时,应采用热浸镀锌工艺生产的镀锌钢管;管径≥150mm时,可采用给水铸铁管;埋地管管径≥75mm时,宜采用给水铸铁管。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应采用镀锌钢管。
4、给水管道附件:指管路上的截止阀、闸阀、止回阀及各式配水龙头等,用于调节管道系统中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
常见的阀门有:1)截止阀:关闭严密,水流阻力较大,只适用于管径小于50mm的管路上。2)闸阀:全开时水流直线通过,水流阻力小,适用于管径大于50mm的管道。3)蝶阀:阀板在90度范围内翻转,调节,节流和关闭水流。4)止回阀:用以阻止管道中水流的方向流动。5)配水龙头。5、用水设备:包括:卫生器具、消防设备和生产用水设备等。
6、升压和储水设备: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不足或建筑物内部对供水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时,需在给水系统中设置水泵,水箱、气压给水设备和储水设备等。
建筑内部给水方式: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是将建筑内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过的污水收集起来及时排到室外。
一、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类型按系统接纳的污废水类型不同,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可分为三类。
1、生活排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是排除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工厂生活间的污废水。生活排水系统又可分为:排除冲洗便器的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和排除洗涤废水的生活废水排水系统。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可作为杂用水,用于冲洗厕所或绿化。
2、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是排除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废水。为便于污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按污染程度可分为生产污水排水系统和生产废水排水系统,污染程度较重的生产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排放,生产废水污染较轻,可作杂用水加以回用。
3、屋面雨水排除系统用于收集降落在大屋面建筑和高层建筑屋面上的雨雪水。
建筑内部排水的组成:1、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受水器卫生器具是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起点。用来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各种卫生要求,收集和排除污废水的设备。大便器、小便器、冲洗设备、洗脸盆、盥洗槽、浴盆、淋浴器、洗涤盆、地漏。
2、排水管道系统由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有一定坡度的横支管、立管、埋设在室内地下的总横干管和排出到室外的排出管等组成。
3、通气系统建筑内部排水管内是水气两相流,为防止因气压波动造成的水封破坏使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室内,需设置通气系统。当建筑物层数和卫生器具不多时,可将排水立管上端延伸出屋顶,进行升顶通气,不用设专用通气管。当建筑物层数和卫生器具较多时,因排水量大,空气流动过程宜受排水过程干扰,须将排水管和通气管分开,设专用通气管道。
排水系统通气立管设置情况:A:单立管排水系统,只有1根排水立管,不设专门通气立管的系统;B:双立管排水系统:也叫双管制排水系统,由1根排水立管和1根通气立管组成;C:三立管排水系统:也叫三管制排水系统,由1根生活污水立管,1根生活废水排水立管和1根通气立管组成。
通气系统的布置和敷设要求:1)伸顶通气管高出屋面不小于0.3米,但应应大于该地区最大积雪厚度,屋顶有人停留时应大于2米;2)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且长度大于12米的横支管和连接6个及6个以上大便器的横支管上要设环形通气管,环形通气管应在横支管起端的两个卫生器具之间接出,在排水横支管中心线以上与排水横支管呈垂直或45度连接。3)专用通气立管每隔2层,主通气立管每隔8-10层设置结合通气管与污水立管连接;4)专用通气立管和主通气立管的上端可在最高卫生器具上边缘或检查口以上不小于0.15米处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下端在最低污水横支管以下与污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5)通气立管不得接纳污水、废水和雨水,不得与通风管或烟道连接。
6)清通设备:为疏通建筑内部排水管道保障排水畅通,需设置清通设备。在横支管上设清扫口,在立管上设置检查口,室内埋地横干管上设检查井。7)抽升设备:民用建筑的地下室,人防建筑物,高程建筑地下技术层,某些工厂车间的地下室和地下铁道及地下建筑物的污废水不能自流排出室外,须设污废水提升设备。8)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室内污水不符合排放要求时,必须进行局部处理,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中和池、消毒池等。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降落在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会形成积水,需要设置屋面排水系统,有组织,系统的将屋面的雨水及时排除。屋面雨水的排除方式按雨水管道的位置分为外排水系统和内排水系统。
1、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除方式。按屋面有无天沟,又可以分为檐沟外排水和天沟外排水两种方式。
2、内排水:是指屋面设置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水系统。对于屋面设立天沟有困难的壳形屋面或设有天窗的厂房考虑设立内排水系统,对于建筑立面要求高的高层建筑,大屋面建筑及寒冷地区的建筑的外墙设置雨水排水立管有困难时,也可考虑采用内排水形式。1)内排水系统的组成: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组成。
2)分类A:内排水系统按雨水斗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单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单斗系统:一般不设悬吊管,多斗系统中悬吊管将雨水斗和排水立管连接起来。多斗系统: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一般不得多于4个)的系统。其排水量大约为单斗的80%,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单斗排水,以充分发挥管道系统的排水能力。
B:按排除雨水的安全程度,内排水系统分为敞开式和密闭式两种排水系统。敞开系统:为重力排水,检查井设置在室内,敞开式可以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但在暴雨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密闭系统:雨水由雨水斗收集,进入雨水立管,或通过悬吊管直接排至室外的系统,室内不设检查井。密闭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一般为安全可靠,宜采用密闭式排水系统。
3、混合排水系统大型工业厂房的屋面形式复杂,为了及时有效地排除屋面雨水,往往同一建筑物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雨水排除系统,分别设置在屋面的不同部位,由此组合成屋面雨水混合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是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水温的特定要求,有管道及辅助设备组成的输送热水的网络。
一、分类和组成1、按热水供水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供水范围小,热水分散制备,靠近用水点设置小型加热设备供一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热水管路较短,热损失较少。适用于使用要求不高,用水点少而分散的建筑和车间。(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供水范围大,热水集中制备,用管道输送到各配水点。一般在建筑内设专用锅炉房或热交换器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道将水输送到一幢或几幢建筑使用。这种系统加热设备集中,管理方便,设备系统复杂,建设投资较高,管路热损失较大,适用于热水用量大、用水点多且分布较集中的建筑。(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水在热电厂或区域性锅炉房或区域热交换站加热,通过室外热水管网将热水输送至城市街坊、住宅小区各建筑中。该系统便于集中统一维护管理和热能综合利用,并且消除分散的小型锅炉房,减少环境污染,设备、系统复杂,需敷设室外供水和回水管道,基建投资较高,适用于要求供热水的集中区域住宅和大型工业企业。
室内热水系统的组成: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和附件。(1)热媒系统:热媒系统由热源、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组成。工作原理:由锅炉生产的蒸汽(或过热水)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水加热器加热冷水,经过热交换后蒸汽变成冷凝水,靠余压送到冷凝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经过冷凝循环泵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如此循环完成热交换的传递作用。
(2)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由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工作原理: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从水加热器出来经配水管网送至各热水配水点,而水加热器的冷水由屋顶水箱哦给水管网补给。为了保证各用水点都有规定水温的热水,在立管和水平管设回水管,使一定量的热水经过循环水泵流回水加热器以补充管网所损失的热量。
(3)附件:包括蒸汽热水的控制附件及管道的连接附件。如温度自动调节器(控制出水水温)、疏水器(进行汽水分离,减少蒸汽损失)、减压阀、膨胀罐、自动排气阀、膨胀管和膨胀水箱(吸收工作介质因温度变化增加的那部分体积)、管道补偿器(补偿吸收管道受热或冷凝时管道轴向热变形)等。
热水供水方式:1、分类:(1)按管网压力工况的特点可分为:开式和闭式。(2)按热水加热方式不同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3)按热水管网设置循环管网的方式不同: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4)按热水配水干管位置不同,分为:下行上给供水方式和上行下给的供水方式。(5)按热水循环动力不同,分为:机械循环和自然循环。
2、分类介绍:(1)开式热水供水方式在管网顶部设有水箱,管网与大气相通,系统内部的水压仅取决于水箱的设置高度,不受室外给水管网水压波动影响。该方式适用于室外给水管网水压波动大,用户用水水压要求稳定的情况。该方式的管道系统中,必须设置高位冷水箱和膨胀水管,或开式加热水箱。
(2)闭式热水供水方式管网不与大气相连通,冷水直接进入水加热器,需设安全阀或增设隔膜式压力膨胀罐或膨胀管以确保系统安全运转。具有管路简单,水质水量不易受外界污染的优点,但水压稳定性较差。
(3)直接加热也称为一次换热,是利用以燃气、燃油、燃煤为燃料的热水锅炉,把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的温度,或将蒸汽直接通入冷水中混合制备热水。该热水供应方式的热效率高,节能,蒸汽直接加热时设备简单,但噪声大,对蒸汽质量要求高,运行费用高。适用于:对噪声无严格要求的公共浴室、洗澡房、工矿企业用户。
(4)间接加热:也称为二次换热,是将热媒通过水加热器把热量传递给冷水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在加热过程中热媒与被加热水不直接接触。适用于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噪声要求低的旅馆、住宅、医院等,运行费用低对水质不产生污染,供水安全稳定。
(5)全循环热水供应方式是指热水干管,热水立管及热水支管均能保持热水循环,各用水点随时打开配水龙头均能提供符合要求的热水,该方式用于特殊要求的高标准建筑中,如高级宾馆,旅店。
(6)半循环热水供应方式半循环热水供应方式又分为立管循环和干管循环热水供水方式。立管循环热水供水方式:指热水干管和热水立管管内均保持有热水的循环,打开配水龙头时只需放掉热水支管中少量的存水,就能获得规定水温的热水。适用于全日供应热水的建筑和设有定时供应热水的高层建筑中。干管循环热水供应方式:是指仅保持热水干管内的热水循环,多用于采用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中。
(7)无循环热水供应方式是指在热水管网中不设任何循环管道。适用于:热水供应系统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时供应系统,如公共浴室,洗衣房等。
(8)自然循环方式是利用配水管和回水管中水的温度差所形成的水的密度差,从而产生压力差,形成循环作用水头,使管网内维持一定量的循环流量,以补偿配水管道的热损失,保证用户对水温的要求。(9)机械循环方式是在回水干管上设置循环水泵,利用水泵作为循环动力强制一定量的热水在管网系统中不停地循环流动,以补偿配水管道的热损失,保证管中热水的温度要求(点击关注?建筑10大技术类公众号)。(10)热水管网的布置方式分为上行下给式和下行上给式两种形式。
建筑消防系统:一、建筑消防系统的基本类型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根据使用灭火剂的种类和灭火方式一般分为三种:1)消火栓给水系统;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其他使用非水灭火剂的固定灭火系统(如干粉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
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1、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消火栓给水系统是由水枪、水带、消火栓、消防管道、消防水池、高位水箱、水泵接合器及增压水泵等组成。消防水池(无室外消火水源的情况下,用于贮存火灾持续30min的消防用水量。当消防水池与生产或者生活水池合用时,应有消防水不被动用的措施。)
消防水箱(用于扑救初期火灾,一般采用消防水箱和生活水箱合用,以保证箱内贮存水保持流动,防止水质变坏,同时水箱的安装高度应保证建筑物内最不利点消火栓所需水压要求,贮存水量应满足室内10min消防用水量。)
水泵结合器(是连接消防车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加压供水的装置,一端由消防给水管网水平干管引出,一端设于消防车易于接近的地方。)地上式:栓身与接口高出地面,目标显著,使用方便;地下式:安装在路面下,不占地方,不易遭到破坏,特别适用于寒冷地区;墙壁式:安装在建筑物墙根处、墙壁上只露出两个接口和装饰标牌,目标清晰、美观、使用方便。
2、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要求1)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其各层(无可燃物的设备层除外)均应设置消火栓;2)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3)室内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应不超过80m水柱,如超过80m水柱时,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超过50m水柱时,应有减压设施;4)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
3、消火栓系统的给水方式1)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的方式室外给水管网提供的水量和水压,应在任何时候均能满足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所需的水量、水压要求。此方式常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消防管道与生活(或生产)管网共用系统;另一种是独立消防管道系统。
2)设水箱的消火栓给水方式由室外给水管网向水箱供水,箱内贮存10min消防用水量。火灾初期由水箱向消火栓给水系统供水;火灾延续可由室外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消火栓给水系统加压供水。适用条件:外网水压变化较大。用水量小时:水压升高能够向高位水箱供水;用水量大时:不能满足建筑消火栓系统的水量、水压要求。
3)设有水泵、高位水箱的消火栓给水方式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不能满足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水压要求时,高位水箱由生活水泵补水,贮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供火灾初期灭火,火灾后期由消防水泵加压供水灭火。
4)设水池、水泵的消火栓给水方式5)设水泵、水池、水箱的消火栓给水方式
6)分区的消火栓给水方式设置特点:室外给水管网向低区和高位水箱供水贮存10min消防用水量。高区火灾初起时:由水箱向高区消火栓给水系统供水;当水泵启动后,由水泵向高区消火栓给水系统供水;低区灭火:水量、水压由外网保证。适用于:外网仅能满足建筑物低区建筑消火栓给水的水量、水压要求,不满足高区灭火的水量、水压要求;当地部门不允许消防水泵直接从外网抽水;高层建筑由于楼高,消防管道上、下部的压差很大,当消火栓处最大压力超过0.8MPa时,必须分区供水。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定义:是一种能在发生火灾时,自动打开喷头喷水灭火并能同时发出火警信号的消防灭火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特征:通过加压设备将水送入管网至带有热敏元件的喷头处,喷头在火灾的热环境中自动开启洒水灭火。扑灭初期火灾其功效较高,成功率在97%以上。在国外一些国家的公共建筑都要求安装和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火灾的早期起到扑灭、控制火势和发出火警信号的作用。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种类较为多样,但无论哪种类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一般包括:水源、加压贮水设备、喷头、管网系统、报警装置。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种类:根据喷头的开、闭形式和管网充水与否分为以下几种系统。1)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组成:湿式系统由闭式喷头、湿式阀、水力警铃和供水管路等组成,为喷头常闭的灭火系统。系统特点:管网中充满有压力水,当建筑物发生火灾,火点温度达到开启闭式喷头时,喷头出水灭火,在正常状态下,此系统充满压力水。
工作原理:当被保护范围内的楼层角落出现火警,温度超逾闭式喷头的额定温度时,喷头的温感元件炸开,即时喷水灭火。同时,该层的水流指示器被水流触动,转化为电讯号,在总值班室的火警讯号控制箱的显示屏上,发出该区域的火警讯号。另外,水力警铃被水流推动,发出报警铃声,及系统压力下降,触动压力开关,从而开启补给水泵,保障火警区域的喷头洒水有足够的流量和水压,有效扑灭灾情。这一系列的动作,大约在喷头开始喷水后30秒内即可完成。
2)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组成: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组成:干式喷头、干式阀、水力警铃、排气加速器、自动充气装置和供水管路等组成。系统发展:为了满足寒冷和高温场所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需要,在湿式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特点:为喷头常闭的灭火系统,管网中平时不充水,只充有有压空气(或氮气),故称之为干式系统。当建筑物发生火灾火点温度达到开启闭时喷头时,喷头开启排气、充水灭火,为喷头常闭的灭火系统。工作原理:当建筑发生火灾,火点温度达到开启闭式喷头时,喷头开启,排气、充水、灭火。优点:管网中平时不充水,对建筑物装饰无影响,对环境温度也无要求,适用于采暖期长而建筑内无采暖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