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关于管道保温的一些材料的价格问题。普通工业锅炉用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保温工业炉报价,[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关于管道保温的一些材料的价格问题。

进行管道保温工程的预算大约在300元每立方米,具体费用可能因材料选择和施工难度而有所不同。

我们公司提供的保温隔热材料是硅酸铝纤维,包括毯状、棉状和纸状等多种形式。这种材料的特性使其在众多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冶金、电力、机械和化工等行业。

硅酸铝纤维材料具有耐高温、导热系数低、密度轻、使用寿命长、抗拉强度高、弹性好以及无毒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得它成为热能设备保温的理想选择。

在冶金行业中,硅酸铝纤维能有效降低热能设备的热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电力行业中,它同样能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保温,降低运行成本。机械行业中,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炉、热交换器等设备的保温隔热。

在化工行业中,硅酸铝纤维材料可以用于反应釜、储罐、管道等设备的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适应各种腐蚀性环境。

二、屋面保温炉渣是什么材料

屋面保温炉渣是一种采用炉渣作为主要原料的保温材料。

详细解释如下:

屋面保温炉渣的材料构成

屋面保温炉渣主要利用炉渣这一原材料。炉渣是各种燃煤炉或工业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如筛选、破碎、混合等工序,形成了具有优良保温性能的屋面保温材料。炉渣具有独特的颗粒结构和多孔性,使其成为高效的热绝缘体,用于屋面的保温层能够减少能源的损耗,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炉渣的特点及应用优势

炉渣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后用于屋面保温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环保性:炉渣的再利用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有助于环境保护。

2.优良的保温性能:其多孔结构和颗粒之间的空隙能够有效阻止热量传递,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

3.稳定性好:炉渣经过高温燃烧,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长期性能稳定。

4.成本低廉:利用工业废弃物制作保温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因此,屋面保温炉渣是一种利用炉渣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环保优势。它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普通工业锅炉用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

2025-02-12 13:13·豫宏耐材

普通工业锅炉用耐火材料

随着锅炉工业的发展,工业锅炉或者普通锅炉除单台锅炉的容量已从每小时生产几百千克蒸汽发展到每小时生产几十吨蒸汽外,锅炉的性能也有了本质的变化。工业锅炉的效率已从20%~30%提高到70%-80%,原来繁重的手工操作,现在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国外的工业锅炉多以燃用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自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以来,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燃料价格的高涨,煤炭资源又重新受到重视。但是,为防止环境污染,燃煤锅炉主要在净化燃烧产物技术上有了很大发展。国外工业锅炉的特点是平均单机容量大,热效率高,自动化控制程度完善,锅炉机组向快装或组装方向发展,结构紧凑,现场安装方便;制造厂多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装备及流水线,专业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都比较高。

我国的工业锅炉以燃用各种原煤为主,煤种的供应变化较大,因此锅炉实际运行热效率较低。单机容量低,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近年来,我国的锅炉科学工作者在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国情认真总结经验,在锅炉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达到或接近了世界水平。锅炉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地更新,我国采用的锅炉制造标准已基本上符合国际标准。

普通锅炉结构

普通锅炉是由锅炉管系统、燃烧室、烟道及除尘器等部分组成的,其工作压力不高,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取暖等部门。该类锅炉形式多、数量大,大多数采用煤作燃料,也有烧重油或煤气的。

锅炉的工作过程是由燃烧过程和传热过程组成,众多和复杂的锅炉部件都是为了完成和强化这两个过程。按照锅炉的工作过程可以把锅炉分成两大部分:锅炉本体和燃烧设备。

锅炉本体包括水冷壁、锅炉管束、过热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它们都是各种形式的受热面,烟气的热能通过这些受热面传递给工质。锅炉本体的一侧处在高温烟气的条件下,因此要求它们的结构和材料要承受高温和抵抗烟气的腐蚀;锅炉本体的另一侧是工作介质水、蒸汽或空气。水和蒸汽在工作时都具有很高的压力,所以锅炉本体的主要部件还要具有一定承受应力的能力;另外锅炉本体还应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

燃烧设备包括煤斗、煤闸门、锅排、风室及炉墙、炉拱等。它们的作用是将燃料送入燃烧室,提供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完成燃料的燃烧过程。燃烧设备的形式主要取决于燃料的种类和燃烧方式。我国传统的工业锅炉的燃烧方式主要是层式燃烧,即煤成层置于炉排上燃烧。炉排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机械化移动的,如链条炉排等。燃烧设备要能适用于不同煤种的燃烧,保证燃料的及时着火和燃烬,还应有一定的燃烧强度,能给锅炉提供足够的可利用热能。

一般情况下,以煤作为燃料的层燃炉式工业锅炉的工作过程是:由输煤装置将原煤送入煤斗,煤斗中的煤可直接落在缓缓向前移动的链条炉排上,经过煤闸门进入燃烧室。在燃烧室中空气由炉排下的风室供给。燃料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以辐射放热的方式向燃烧室四周的水冷壁传递热量,然后经防渣管进入对流烟道。对流烟道是由烟墙隔成的,烟道中布置有过热器和锅炉管束等受热面。过热器的作用是把从锅筒中引出的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

蒸汽的用途不同.对过热蒸汽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过热器一般是由成排弯制成蛇形管的碳素钢或合金钢管组成,过热器管的直径约为30~50mm。锅炉管束是与上,下锅简连接在一起的一簇管束,管内的水吸收烟气的热量而蒸发.产生的蒸汽在上锅筒中分离出来送至过热器、而未汽化的水继续在锅炉管束中循环,锅炉管束的钢管直径一般为中50~70mm。烟气在烟道中冲刷过热器和锅炉管束放出热量后,进入尾部烟道。尾部烟道内布置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受热面。进入尾部烟道的烟气温度一般有400~500℃,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是用来吸收这部分烟气热量的。

省煤器是由成排的碳素钢管弯制而成的.也有用铸铁管制造的。工业锅炉的给水温度比较低,一般在20~105℃之间。省煤器是用来加热锅炉给水的,它可以有效地吸收这部分烟气热量,降低烟气的温度。空气余热器也是由钢管制成的受热面烟气在管内流过,空气在管外横向冲刷管束送风机吸人的冷风在空气预热器中吸收一部分烟气的热量,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送人炉排的风室。放出热量后的较低温度的烟气经引风机和烟囱排入大气。排入大气的烟气温度越低。说明烟气的热量被吸收得越充分,燃料的热能被利用的程度就越高,锅炉的热效率就越高。

普通锅炉炉墙的作用和结构

在普通锅炉中,耐火材料主要用在锅炉燃烧室的炉墙部分。锅炉炉墙是锅炉的外壳,起着保温和密封的作用。炉墙是用来将锅炉受热面和炉内燃烧产物与外界隔绝并形成烟气通道的锅炉部件,它起着防漏、绝热以保证安全运行的作用,因此,炉墙是锅炉结构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锅炉负压运行时,炉墙能防止炉外冷空气漏入炉膛和烟道内,可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当锅炉微正压运行或炉内燃烧不稳定出现正压时,炉墙能阻挡炉内和烟道内的烟气外泄,可防止污染环境、减少热损失以及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

为适应锅炉生产和安全的需要,炉墙用耐火材料应具有如下特点:

(1)耐热性。锅炉炉墙内面与高温烟气接触及受炉内辐射.工作温度较高。特别是在工业锅炉中,由于炉膛水冷壁管一般布置较稀,有些部位甚至不布置水冷壁,因此炉墙向火面的温度更高,通常可达1000~1350℃。炉墙长期处于高温火焰的辐射下或高温烟气,部分炉墙的工作温度还随炉内燃烧工况的变动而经常发生波动,并受炉渣的化学侵蚀。所以锅炉炉墙,特别是工业锅炉炉膛部分炉墙必须具有足够的耐热性能。

(2)热稳定性。炉墙的热稳定性是指炉墙在连续运行中,炉膛内发生温度变动时或锅炉启停中,炉内发生急剧温度变化时,炉墙内部产生交变的温度内应力而不引起炉墙破坏,并能保证炉墙完整的性能。

由于锅炉炉墙的内侧温度一般较高,可高达600~800℃,而当无水冷壁时,炉膛炉墙向火面的温度更高,甚至可达1200~1300℃;在炉墙外侧,为了保证运行人员的安全及减少散热损失,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50~70℃。因此,炉膛炉墙的内外温度差是很大的,这就说明锅炉炉墙,特别是炉膛部分炉墙必须具有好的热稳定性。

(3)绝热性或者保温性。炉墙内壁温度通常高达1000~1350℃,而外壁温度不应很高,一般不超过50~70℃,这就要靠炉墙具有良好的绝热或者保温性能来达到。

(4)密封性。工业锅炉一般是负压运行。炉墙不严,大量冷空气从炉墙漏入,会破坏生产中有组织的合理配风,使燃烧恶化,增大排烟的热损失,降低锅炉效率,甚至降低锅炉压力。另外,炉墙不严,炉内出现正压时,会向外冒烟、漏灰、甚至喷火,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事故,使锅炉安全运行受到威胁。因此,保证炉墙的严密性是设计、施工、运行和维修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

(5)结构可靠性。炉墙热膨胀受阻时,会使炉墙产生裂缝、凸起、倾斜或塌落。这就要求在炉墙结构设计时,恰当地预留出足够的膨胀间隙使炉墙的热膨胀得到充分保证。

(6)一定的机械强度。锅炉运行中,炉内存在着因燃烧不稳定而引起的压力波动,甚至发生爆燃,瞬间给炉墙以相当大的额外压力。因此,要求炉墙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性,以免产生过大变形,使炉墙开裂。

(7)其他。结构简单、重量轻、施工方便、造价低等。

具有上述特点的锅炉炉墙由垂直墙、炉顶、炉拱和门孔等组成,分别介绍如下;

(1)垂直墙。垂直墙是锅炉炉墙的主要部分,按照支承方式和所使用的材料有如下3种形式:

1)重型炉墙。这种锅炉炉墙砌筑是将标准型耐火材料直接砌筑在地基上而成,因此其结构简单,砌筑和检修方便,用材价廉易得,在工业锅炉中得到了最广泛地使用。这种炉墙的高度受到炉墙稳定性及高温下砖的耐压强度和高温蠕变强度等因素的限制,不宜超过10~12m。由此可见,这种炉墙只能用于小型锅炉中。重型炉墙在必要时也可用简单的金属框架来加强其稳定性。

重型炉墙一般分为两层,内层为0.5~1.0块耐火砖,外层为1~1.5块红砖,总厚度为

1.5~2.5块砖,即380~640mm。在低温区也可以从内到外全部采用红砖。为了增加绝热作用,可在红砖和耐火砖层间留以空气夹层。

炉墙的砌筑方法与普通建筑物墙壁的砌法相类似。为了保证炉墙的稳固,当炉墙高度超过1.5m时,应该使内层的耐火砖与外层的红砖得到牵连,一般是采用牵连砖来达到。此时.沿高度每隔5层或7层(须考虑到耐火砖和红砖厚度的相差)就用耐火砖作全层牵连砖。砖缝宽度,一般在高温区的炉墙中为1~2mm,其他部分的炉墙中为3~4mm,尾部烟道可允许达到5~7mm。为了防止炉墙受热膨胀而使炉墙开裂,重型炉墙沿垂直方向应留出膨胀缝。一般膨胀缝宽度约为25mm。每隔5m炉墙宽度就应布设一道膨胀缝。膨胀缝优先布置在炉墙的四角。缝中嵌入石棉绳,以防止炉渣进入而使膨胀缝失去作用,同时,嵌入石棉绳也有利于防止漏风。膨胀缝只存在于高温层(耐火砖层)之中。

炉墙总厚度:炉膛部分约500~730mm,内层0.5-1块耐火砖,外层1-2块红砖;锅炉尾部约370~490mm,内层0.5块耐火砖,外层1~1.5块红砖或内外层都用红砖。

重型炉墙厚度大,质量约为600~1200kg/㎡。为使炉墙不失去稳定性,要沿炉高分段减载,使耐火层的重量均布于红砖层内,以加强整个炉墙的稳定性。对于墙体较高的炉墙,还要采用分段支承,上段用钢架或混凝土柱支吊。

重型炉墙外壁一般不装密封层,施工时应对外层红砖进行勾缝处理,以保持炉墙的密封性。

2)轻型炉墙。轻型炉墙广泛地使用于我国中小容量的锅炉中,其结构形式可分为轻型砖结构炉墙和轻型混凝土结构炉墙两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将炉墙重量沿高度分段均匀地传递给专门设置的锅炉构架上,因此,轻型炉墙不受高度限制。炉墙荷重均匀地传递给构架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护板上分层安装铸铁托架承载;二是直接安装在构架横梁上的金属托架承载。炉墙膨胀也是沿锅炉高度分段预留在各支承点处。因此,轻型炉墙属于分段支承,分段膨胀结构。炉墙由耐火层、保温层及密封层组成。各层材料随炉墙形式不同而异。

砌砖式轻型炉墙由耐火砖层、绝热层和金属密封皮组成。耐火层一般采用耐火砖,烟气温度低于600℃的烟道炉墙也可采用红砖。绝热层一般常用硅藻土砖加硅藻土板或者硅藻土砖加石棉板或矿渣棉板,也有用几层珍珠岩板或几层蛭石板组成。最外层是密封层,由2~3mm钢板四周焊于护板框架上构成。

轻型砖结构炉墙沿炉高每隔3.5m左右进行分段,每一段炉墙用一排铸铁托架支承重量,铸铁托架再通过焊在护板框架上的槽钢将重量传递到锅炉钢架上去。为了使几层炉墙能形成一个整体,在炉墙上布置铸铁拉钩,拉钩的一端嵌入异型耐火砖内,另一端挂在固定于护板框架上的拉砖管上,这样将炉墙连接固定在锅炉构架上,使炉墙能够抵抗在高温下所产生的温度应力以及抵抗由于爆燃或地震而产生的水平力。每层铸铁拉钩之间的距离通常用砖计算:自托砖架起第一层为402mm,其后各层均为67的倍数。间距大小视地震级别而定,在高地震地区不仅间距要小,而且,除了拉钩用异型砖外,所有的耐火砖都要用相互咬住的异型砖。在一般地震区,拉钩的最大间距不得超过1005nm。拉钩的横向间距为232-464mm,较小者用于高地震区,各层拉钩沿垂直方向交错布置。

轻型砖结构炉墙的自由膨胀是靠每层托砖架下留有16mm水平膨胀缝来实现。在炉墙角部和沿炉宽每隔5m左右布置一条垂直膨胀缝。

轻型砖结构炉墙的厚度视炉墙内温度而定。这种炉墙尽管可以采用分段平行施工,但由于砌体工作量大,又加之因结构需要而采用大量异型砖,使炉墙不仅造价高,而且建造速度缓慢。为此,发展了能在地面上预制的混凝土结构炉墙。

轻型混凝土结构炉墙用耐火混凝土作为耐火层,用绝热混凝土加珍珠岩板或蛭石板之类作为保温层,用密封涂料代替金属护板。

轻型混凝土结构炉墙在耐火混凝土中要布置6mm圆钢制成的钢筋网.钢筋网中圆钢的间距为(100x100)~(200x200)mm,钢筋两端与护板框架焊在一起。在纵横钢筋交叉处用

1.6mm细铁丝扎牢,同时要抽出一定长度顶留到密封层中。为使耐火混凝土受热膨胀,将大面积的预制体用厚度5mm的胶合板划分为1㎡左右的方块,待炉墙运行后,胶合板烧掉即成为耐火混凝土的膨胀缝。在被胶合板所分的方块下边装有铸铁托架,上边装有铸铁拉钩。铸铁托架连接到槽钢上,槽钢再与护板框架焊在一起。铸铁拉钩与固定圆钢相连,固定圆钢再与护板框架相焊。炉墙就通过铸铁托架将重量传递到锅炉构架上。

在密封层施工之前,要在保温层外面铺上

1.6mmx20mmx20mm铁丝钩,将铁丝网点焊在框架上,同时把铁丝网与耐火层中抽出来的细铁丝拉紧固牢。这样待密封涂料施工后密封抹面就紧紧贴在保温层上。耐火混凝土炉墙进行浇注组合后,以装配组件的形式吊装。装配组件的尺寸与护板相适应。待全部炉墙吊装完毕后,两块炉墙之间的结合缝再用耐火可塑料和绝热混凝土补浇。

轻型混凝土结构炉墙的最显著优点是:将工作量很大的砌筑体改变为大面积浇注预制块,有利于机械化施工,大大地加速安装速度,省去价格昂贵的异型砖.降低了炉墙成本;另外,可以用密封涂料代替钢板密封,节省大量钢材。但混凝土炉墙的寿命远不如砖结构炉墙,因为低碳钢钢筋骨架不耐高温运行经验表明,当钢筋温度超过570℃时,钢筋很快氧化、胀粗,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或出现分层塌落等损坏现象,为了提高钢筋的抗氧化性,在钢筋表面可采取渗铝保护措施这种方法虽然比未渗铝的钢筋耐热性提高了很多,但长期受热后仍不能避免钢筋胀粗问题,炉墙也难免破坏。炉墙一旦破坏,可再次修补,但修补后的炉墙寿命就更差了。

由于混凝土板式轻型炉墙是用耐火混凝土预制板代替耐火砖,因此这种轻型炉墙与砌砖式相比较,具有整体性强、制作工作量小、安装快、造价低等特点。

3)敷管炉墙。敷管炉墙用于65t/h以上大型锅炉上。这种炉墙直接敷设在水冷壁管上或包墙壁管上,靠管子支承,膨胀也是随着管子一起进行,所以这种炉墙只能用于密布光管水冷壁或鳍片管水冷壁,管子节距要小,或者用于膜式水冷壁上。

(2)炉墙的炉顶,包括拱形炉顶、铺砌式炉顶和悬吊式炉顶:

1)拱形炉顶是由楔形砖砌成的。这种炉顶的支承是依靠楔形砖之间的相互挤压来达到的。不难设想,炉顶跨度愈大,楔形砖间的挤压力也愈大,而当挤压力达到砖块的耐压强度时,炉顶的跨度就达到最大允许值。随着炉顶的温度增高,由于砖块的耐压强度降低,所允许的跨度值也减小。在炉顶跨度超过允许的最大值时,必须用金属梁来分段支承,此时炉顶成为由几个跨度较小的拱形组成的多跨拱顶。多跨拱形的金属梁不宜承受高温,因此这种拱形只适宜用于低温区或作为外层拱。

2)铺砌式炉顶是将砖块或耐火混凝土板直接铺砌在炉顶受热面管子上这种炉顶的支承最为简单,而且能承受高温,因此特别适宜于高温区或作为内层炉顶。由于目前的工业锅炉一般都装有炉顶水冷壁管,而且支承跨度也不大,所以有条件优先采用这种炉顶结构

当在采用普通耐火砖铺砌炉顶时,由于管子支承面不易平整,砖和管子不易密合,从而影响炉顶质量,因此有时可在炉顶管上先铺一层石棉板,然后再铺砌耐火砖。不过在炉顶面积较大时,最好在炉顶管上现场浇灌耐火混凝土,在整体浇灌耐火混凝土时,必须沿纵向和横向每隔1-1.5m留出5-6mm的膨胀缝

3)悬吊式炉顶是通过悬吊件支吊在钩架上。这种炉顶可由异型悬吊砖组成,也可用带钢筋的耐火混凝土板构成。这种炉顶结构由于结构复杂、工作不甚可靠、造价较贵,故目前已很少采用。悬吊式耐火混凝土炉顶,宜用于较大的炉顶,故一般多用于中,大容量的锅炉中。

(3)炉墙的炉拱和炉顶在结构形式上是相类似的.但由于炉拱只用于火床炉,而且一般都处于高温区,工作条件较恶劣,所以在具体的结构上尚有不同的考虑。常用的炉拱结构有如下几种:

1)拱形炉拱。在工业锅炉中常采用单跨的砖拱。这种炉拱由楔形砖形成,其拱基可直接支承在侧墙上,也可支承在侧墙的支架或下侧集箱上。这种拱的跨度一般不超过2-3m。高温的炉拱应避免承受额外的负重。因此在其穿过垂直墙的部位应砌成双重拱,上层拱用作承重,下层拱作耐火拱。二层拱间留有夹缝,以保证二层拱间的相对膨胀。

2)悬吊炉拱与悬吊炉顶相似,它也是通过吊架支吊在支架上。目前,已开始广泛采用耐火混凝土吊拱结构。这种吊拱与吊砖式炉拱相比,具有整体性好、易于制成复杂形状、工作可靠、制造成本低、能够随意涂补等优点,所以大有取代后者的趋势。

3)所谓管架炉拱是指利用水冷管作为炉拱吊架的炉拱。这种管子吊架若与耐火混凝土相配合,使管子既作炉拱的吊架又作耐火混凝土的骨架,就可以取二者的优点而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炉拱结构。这种管架式耐火混凝土拱具有支吊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制作成本低、整体性好、易于制成复杂形状、便于修补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在工业锅炉中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4)炉墙的门孔。为了保证锅炉的运行和检修,必须在锅炉的炉墙上专设各种门孔。炉墙门孔有:人孔、看火孔、加煤孔、拨火孔、吹灰孔、防爆孔及测量仪表孔。这类门孔装置一般由铸铁制成。在重型炉墙中,门孔装置随墙一体砌人。对于较大的门孔,用埋人炉墙内的型钢加以固定。在轻型炉墙中,门孔装置是在预先转妥在金属护板的框架上的。在敷管炉墙中.则将所有炉墙附件直接固定在水冷壁管或包墙管上。

炉墙门孔装置的结构不良、制造质量差和受热后变形所造成的密封的不严密往往会引起剧烈的漏风,必须加以注意。

目前,所有的人孔和拨火孔等在结构上是相同的,只是尺寸不同。盖子和门框是用铰链连接的。为了保证盖子不致过热,可在向火面覆以耐热材料。门孔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圆形的。方形门孔便于砌砖,易于用于装砌炉墙。

在煤粉炉、燃油炉和煤气锅炉中,为了防止因炉膛内爆燃而造成炉墙倒塌,必须在炉墙的合适部位装设有足够面积的防爆门。

防爆门有翻板式和爆破式等结构。翻板式防爆门的翻板,平时依靠其重力压盖在门框上;而当炉内爆燃,内部压力超过重力分力时,翻板即自动打开,将压力泄放掉。爆破膜式防爆门的工作原理则不同,它是利用爆破膜本身强度的薄弱,在内部压力增高到一定程度后即自行破裂而将压力泄放掉。

防爆门的装置应符合:燃烧室、锅炉出口烟道、省煤器烟道及引风机前的烟道和引风机后的水平或倾斜小于30"的烟道上,应装置防爆门。煤粉制备系统的有关部位也应装设防爆门。

防爆门应装载不致威胁操作人员安全的地方,并设有导出管。导出管的周围不应存放易燃、易爆等物品。防爆门应严密不漏,门盖不应过重。防爆门应定期活动,防止锈死。

普通锅炉炉墙用耐火材料

由于一种炉墙材料不能兼有耐热,绝热和密封三方面的良好性能,因此同一炉墙上往往应使用几种材料。通常将炉墙从内到外沿厚度分成耐热、绝热和密封三层,分别使用耐热、绝热和密封材料。但是这种层次的划分是相对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加以改变。例如,对于低温区的炉墙就可以取消耐热层;在砖砌炉墙中,为了简化结构,也可将绝热层和密封层合并使用一种材料。

锅炉炉墙分为各种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密封材料三大类。常用的耐火材料有耐火砖普通黏土砖(包括红砖)、耐火混凝土、耐火塑性料等。保温材料有保温砖、保温板.保温瓦以及各种绝热混凝土和纤维状(玻璃棉矿渣棉石棉等)保温材料。密封材料有各种密封除料和抹面材料


(1)耐火材料包括以下几种:

1)耐火砖。锅炉用耐火砖以具有一定的抗酸.抗碱作用的中性砖为好。通常工业锅护采用的耐火砖是黏土砖,砖中含有约30%~45%的AL03和约50%~65%的SiO2:它属于弱酸性耐火材料,能抵抗酸性渣的侵蚀作用,但对碱性渣的抵抗能力稍差。按理化指标分为(G0N)-40及(GoN)-35两种牌号。前者用于高压蒸汽锅炉,后者用于工作温度1350℃以下的中、低压蒸汽锅炉。


2)锅炉用轻质耐火砖,具有重量轻、热导率小和耐火度高的优点。但其缺点是透气率大、组织结构疏松、机械强度低、抗渣及抗有害气体侵蚀能力差,长期使用容易损坏,故一般将密度为0.4~0.8g/cm的制品作为高温绝热元件,将密度1.0~1.3g/cm的制品作为工业锅炉管子之间的隔热墙。轻质耐火砖按原料不同,有轻质硅砖、轻质高铝砖和轻质黏土砖等。

3)普通红砖。普通红砖使用普通黏土加少量砂子制成其成分Al2o3:为16%-21%;

SiO:为60%-80%;其他氧化物10%~20%。标型砖尺寸为:250mmx120mmx65mm。

(2)耐火混凝土。耐火混凝土具有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整体性好等优点,在高温下有较高的耐火度,热稳定性也较好,且具有较小的残余收缩性能,在锅炉炉墙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锅炉中最常用的粘合剂有矾土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用这两种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分别为矾土水泥耐火混凝土和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矾土水泥质耐火混凝土的使用范围是:工作温度为1200摄氏度-1300摄氏度。硅酸盐水泥质耐火混凝土的使用范围是工作温度为1200摄氏度以下。

锅炉中常用的耐火浇注料,主要也是由矾土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作为结合剂。矾土水泥耐火浇注料的使用温度在1200摄氏度以下,硅酸盐水泥耐火浇注料的使用温度在1100摄氏度以下。

3)保温材料包括以下几种:

1)硅藻土制品。硅藻土是一种水生的藻类植物腐败以后经地壳变迁而形成的一种生物化学沉积岩。它有许多微孔.是一种优良的天然绝热材料。硅藻土砖是用硅藻土制成的,其成分SiO2,为80%~83%;Al2O3为5%~6%;其他氧化物为3%~5%。标型砖尺寸为:250mmx120mmx65mm。硅藻土制品包括硅藻土砖、硅藻土板和硅藻土瓦。它们都是以硅藻土为原料,并在其中附加上能够烧尽的可燃物,在一定温度下焙烧而成。

硅藻土绝热材料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达900摄氏度,常用作紧靠耐火层的保温层。硅藻土制品在锅炉中主要做保温层和热管道保温用。在锅炉墙上多采用密度为0.6g/cm立方的制品,而在热管道保温中常用密度0.45g/cm立方的制品。

2)膨胀珍珠岩及其制品。珍珠岩是一种酸性含水火山熔岩,它在850-1050摄氏度下焙烧时,熔岩中的水汽化产生压力,使珍珠岩的体积迅速膨胀,冷却后形成多孔软质珍珠岩,称为膨胀珍珠岩,它具有容重小,热导率小、无味、无毒、不燃烧、不腐蚀等优点,是一种新型保温材料,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膨胀珍珠岩可直接作为保温材料,填充在设备夹层中,也可以用水泥、水玻璃做粘合剂制成珍珠岩砖、珍珠岩版、珍珠岩瓦等制。

锅炉中常使用密度为0.12体密的膨胀珍珠岩为骨料,以适当的水泥或水玻璃做粘结剂制成的水泥珍珠岩制品和水玻璃珍珠岩制品。

3)膨胀蛭石及其制品。蛭石是一种含水硅铝酸盐类。蛭石在高温下850-1050摄氏度,由于硅铝酸盐层间水蒸气逸出受阻,造成层间水蒸气眼里增高,致使蛭石剧烈膨胀,体积增大很多倍,生成膨胀蛭石。膨胀蛭石和膨胀珍珠岩一样,具有密度小,热导率小的优点,是一种良好的保温材料。膨胀蛭石可直接填充在设备夹层中作为保温材料,也可用水泥、水玻璃做粘合剂,制成蛭石制品。锅炉炉墙上常用以0.15-0.2体密的膨胀蛭石作为骨料,以适量水泥或水玻璃为粘合剂所制成的蛭石砖、蛭石板、蛭石瓦等制品。

4)微孔硅酸钙制品。这是一种新型的保温材料,由石灰、二氧化硅、石棉和粘合剂,经搅拌、加热、烘干而成。其密度小,可制成密度在0.18体密以下的制品,耐压强度可大于5兆帕,成本也不高,是成型保温材料中较好的一种。

5)绝热混凝土。绝热混凝土是以硅藻土、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作为骨料,用硅酸盐水泥做粘合剂加水配制而成。经浇注、养护可制成任意形状的保温材料,可作锅炉炉墙高温区的绝热材料,与耐火混凝土层紧紧相贴。

6)纤维状保温材料。纤维状保温材料的主要原料是:岩石、矿渣、玻璃以及其他附加物。配料后,在高温下烧成熔融态,经流槽放出时,用热风或蒸汽吹成丝状或絮状纤维,即分别称为“矿物棉”、“矿渣棉”和“玻璃棉”。它们具有密度小、热导率小、不易燃烧等优点,是炉墙保温和热管道保温的理想材料,这类制品的主要缺点是耐温性能差,施工时对人体皮肤稍有刺激作用。

将矿物棉、矿渣棉和玻璃棉分别加入不同胶结剂,然后加压、干燥就可制成不同类型的毡、垫、板、瓦等保温制品。常用的胶结剂有沥青、酚醛树脂、膨润土、淀粉等,由于这些胶结剂本身耐温性差,所以其制品的耐温性也不高,一般使用温度为200~300℃。

作为锅炉炉墙保温层的制品有:玻璃棉制品和矿渣棉制品。

锅炉炉墙保温用的玻璃棉制品是由一种长纤维玻璃棉与淀粉胶结剂压制而成。这种制品的耐温度小于330℃,常用它作为绝热混凝土或硅藻土砖层外的保温层,也可用作温度不高的管道保温材料。经常采用的玻璃棉制品的密度为0.12~0.20g/cm3。另外,还有一种短纤维制品密度小,可制成超细玻璃棉制品。它的纤维细而柔,呈白色棉絮状,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制品密度小,一般小于0.06g/cm3,热导率小,具有优异的绝热性;也是一种防震、吸音的好材料,所以常用于造船、航空、仪器仪表等的保温,因产量少,价格高,在锅炉炉墙保温上很少采用。

矿渣棉制品也是炉墙保温层所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同玻璃棉制品一样,也常作为绝热混凝土或硅藻土砖层外的保温层。

7)硅酸铝耐火纤维也称“陶瓷纤维”,是一种耐高温的纤维状保温材料,使用温度可达1000℃。硅酸铝耐火纤维兼有耐火或保温的性能,常用于高温管道的保温。

(4)密封材料。密封材料分为用于高温区的“耐热密封涂料”和用于低温区的“密封涂料”两类。它们主要用作轻型混凝土炉墙和敷管炉墙保温层外面的密封层、轻型砖结构的水平顶板和斜顶板的密封层、重型炉墙外层的抹面等。随着混凝土炉墙的大量应用,密封涂料的配方很多,各地可因地制宜进行配制和材料代用。

(5)灰浆。灰浆是用来填充砖缝,使砖与砖之间结合成一个整体,并防止炉墙透气的一种炉墙材料。灰浆应具有一定的结合强度,对不同砌体要采用与砌体材质相适应的灰浆材料。灰浆包括:1)耐火灰浆,也称“黏土质耐火泥”,用于耐火砖的砌筑。它由耐火黏土熟料和生耐火黏土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2)绝热灰浆,用于砌筑成型的保温制品,如硅藻土制品、膨胀珍珠岩制品、膨胀蛭石制品等。3)水泥浆,用于砌筑温度低于200℃和潮湿地区的普通黏土砖。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保温工业炉报价
发布人:cyuantun96 发布时间: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