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智能电网最重要的3个特征是,[物联网技术分享],[物联网场景应用],[物联网产品推广],[物联网流量搜索],[物联网产品创新],[物联网广告价值],[助力创造美好生活]
根据查询百度百科得知,智能电网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可靠性:智能电网能够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不发生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具有确保信息安全和防计算机病毒破坏的能力。
2.自愈性: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实时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设备,对电力系统的故障进行预测和检测,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自动避免停电和电力质量恶化。
3.互动性: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双向信息传递和分时电价,改变电力用户的用电行为,鼓励用户在电力低估时段多用电,高峰时段少用电,减少电力负荷。
4.兼容性:智能电网能够适应于较高的电力负荷,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电源的接入,如分布式电源、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源的接入。
通过融合网络通信、传感器、电力电子和化学储能等高新技术手段,使各种能源资源开发、转换(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售电及用电管理等电网系统的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的交流、精确化供电、互补供电、分布供电等来提高各种能源利用率、供用电安全,达到降低用电成本目标的电力网络,称为智能电网。
(1)具有自愈能力:在故障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及时发现、定位、自动隔离和切除故障,防止电网大规模崩溃,这是智能电网最重要的特征。自愈电网不断对电网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异常信号并对其进行纠正和控制,以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供电中断的现象。但智能电网不能完全取代调度员的作用,在电网执行元件设备自动做出处理动作后,会及时向调度员告警,以便于调度员确认动作效果,并判断是否需要做出进一步处理,随后根据事故追忆系统分析故障原因后进行完善。
(2)具有高可靠性:不断提高电网内关键设备的制造和工艺水平、设备质量、延长使用寿命,采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技术,实现设备的实时状态监测,及早发现事故隐患等,高可靠性是电网建设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之一。
(3)资产优化管理:电力系统是一个高素质人才、高科技、资本和资产高度密集型的庞大系统,电网运行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技术复杂。只有采用数字化处理手段才能对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延长设备正常运行时间,提高设备资源利用效率。
(4)经济高效:智能电网可以通过高效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电力设备利用和运行效率,使电网运行更加经济和高效。
(5)与用户友好互动:当前用户获得用电消费信息的手段是单一和单向的,信息量有限,借助于高度发达的通信技术,用户可以实时了解电价状况和计划停电信息,实现合理安排电器使用,及时沟通疑难问题,电力公司则可以及时获取用户的详细用电信息,分析用电规律,以便于开发更多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供用户选择。
智能电网的八个核心特征概述:
1.自愈电网:它像一个智能的免疫系统,通过实时评估和预测,自动隔离并修复问题,确保供电连续性。通过概率风险评估,它能识别可能故障的设备,通过应急分析提供预警,利用传感器和通信技术迅速恢复服务,减少停电影响。
2.用户参与:智能电网鼓励用户参与电力系统,视为可管理资源。用户能根据需求调整消费,需求响应计划帮助平衡供需,降低运营成本并提供环境效益。双向实时通信系统让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3.安全防护:智能电网设计旨在抵御物理和网络攻击,通过威慑、预防、检测和反应策略,确保电网在遭受攻击后的快速恢复。强化与政府的沟通和网络安全是提高安全性的关键手段。
4.多元接入:智能电网支持各种发电和储能系统接入,简化连接,包括分布式能源和商业用户的自备设备。大型电厂和分布式电源的组合增强了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5.市场运作:智能电网通过市场互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阻塞,促进技术创新和清洁能源的选择,提高市场效率。
6.资产优化:通过动态评估和监控,智能电网实现资产的最佳使用,降低成本,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运行和维护的效率。
7.未来趋势:分时计费和峰谷调整是经济运行的关键,通过有效的电能管理,监控、分析和控制电力供需,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8.节能和反馈:智能电网通过记录和预测用电情况,鼓励用户参与电力回馈,减少能源浪费,实现真正的节能。
智能电网(smartpower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为物联网运营推广及产品打包交易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共享解决方案,致力于首个物联网行业的平台搭建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