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民用无人机应用领域,无人机当“监督员”专盯楼顶卫生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无人机一直在屋顶是干什么的,[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民用无人机应用领域

1、农业领域:主要是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各种传感器和相机,对农田进行空中巡视,收集农田数据,例如土壤含水量、气温、湿度以及植被覆盖情况和作物状况等。

2、环保领域:无人机可以用于监测环境污染。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和相机,无人机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海洋中的垃圾、水库水位等。

3、建筑领域:通过搭载相机和激光雷达等设备,无人机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包括建筑物外观、屋顶、烟囱、空调管道、电线等。

二、无人机在屋顶飞有什么目的

图片拍摄。无人机的主要功能是拍摄俯视图片,在屋顶飞的目的是图片拍摄。无人机的全称是无人驾驶飞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无人机当“监督员”专盯楼顶卫生

2019-07-29 08:36·环球网

7月25日上午,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室外温度几近40摄氏度。刘洋站在金印现代城6号楼22楼顶层,手持遥控器,操控的无人机在经三路上空盘旋。这次无人机拍摄有些特殊,充当“空中眼睛”巡查金水区北林路街道6.7平方公里的居民楼顶卫生。

89个院,633栋楼,楼顶怎么查?

7月3日,北林路街道办事处印发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方案,并成立了6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楼顶整治,是“居民楼院综合整治”小组中的一项。北林路街道办事处共管辖89个院633栋楼,共有39007户居民。办事处负责这项工作除却内勤,只有两个人,怎么查?

7月4日,办事处“居民楼院综合整治”小组负责人许小伟,带着工作人员弓志鹏,开始地毯式搜索楼顶问题。两人跑遍11个社区、1个村,同社区、物业公司人员等反复上下楼查找。

面对众多院和楼宇,开不开门的、不让上楼的、钥匙坏了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楼顶情况,不上楼根本不清楚,不到现场核实,有些信息也是不准确。”许小伟很头疼。

20天的时间里,借力社区、物业,想尽各种方法跑楼层,筛查问题,动用了181人次的跑腿力量,最终,也仅对132栋楼宇楼顶进行了垃圾杂物、卫生清理。20天,干了不到1/5的工作量,后续还要复查。人力、时间成本耗费太大,许小伟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忽然想到一个方法:无人机。

1小时,1个无人机=6.7平方公里

刘洋是一名85后摄影师,也是北林路街道的居民,更是亚卫社区的一名志愿者。他常常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与许小伟之前有过接触。在接到社区通知,希望他用无人机帮忙做个辖区楼顶搜索尝试后,他爽快答应。

7月25日上午,刘洋和许小伟来到金印现代城22楼顶层,开始第一次尝试。

“这个楼顶好像有破旧沙发,保温层破损很多……”

“飞机能靠得再近些吗?”“可以,那我拉到最近,仔细看看。”

刘洋遥控着飞机从楼顶上方100米左右高空速降,抵近观察。只见,东文雅小区内3栋楼的顶层,保温层破损严重,每栋楼涉及面积约1200平方米,碎砖块、碎石子散落一地。为了防晒,部分区域用黑布覆盖着。

“拍照留证吧,再看看辖区其他地方还有啥问题!”

无人机可高可低,可远可近,最远,从起始点开始上至500米高空;最低,可以直接飞至楼顶垃圾“脸前”。通过无人机的视角,辖区所有顶楼看得一清二楚,解决了垃圾、杂物、违建不易发现的问题。

1小时,1个无人机,2块电池,环视巡查北林路街道办事处辖区6.7平方公里的面积,发现了78处楼顶存在的杂物、保温层破损等各种问题。许小伟和刘洋都一一做了编号,登记入册。

无人机成为“空中监督员”是一次成功尝试,为许小伟开辟了一个排查楼顶的“VIP通道”。

未来,他打算继续探索无人机在居民楼院更深层次的实用功能。

一个城市的有机更新,从“微改变”开始,一丁点儿的尝试,会演变出“蝴蝶效应”,市民生活环境的嬗变,也许就在这一瞬间。(记者王翠)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无人机一直在屋顶是干什么的
发布人:chereben6 发布时间: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