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离心机一般制冷量较大,[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螺杆式与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区别如下:
1、制冷量不同
螺杆机:单个螺杆式压缩机的制冷较离心机要小,一般从30RT到500RT,所以现在大制冷的螺杆式制冷机都采用多机头方式,由微电脑统一控制、调节,并且每台压缩机都有一个单独制冷系统。
离心机:单个离心式压缩机的制冷量较大,可以从150到3000RT,所以一般离心式制冷机都只设计一个离心式压缩机就可以满足冷量的需要。
2、两种压缩机转动和传动部分结构特点不同
离心机:电动机通过一对增速齿轮进而带动叶轮作高速旋转。
螺杆机:电动机直接连同主转子与副转子相互啮合作低速旋转。
比 较:
由以上可以看出,螺杆式压缩机结构更为简单,而且离心机叶轮旋转速较螺杆式转子要高出许多,同时高压气体对叶片、叶轮都有较大冲击压力,故其故障率较螺杆机明显要高。
同时,离心式压缩机因压缩机结构复杂,在维护维修时非常麻烦,而螺杆式机组结构简单,维护维修非常方便。
3、两种机型的容量调节范围不同
离心机:一般来说离心机组的能量调节范围为40~100%,在低于40%负荷运行时,离心机组比较容易发生“喘振”现象,“喘振”严重时,可以使机组的整个核心部件—叶轮被损坏,使离心压缩机报废。
目前很多离心机组厂家通过“补气”手段是机组“喘振”临界点达到“20%”或“10%”,而“补气”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使机组在50%以下效率相对较低。
螺杆机:螺杆机是利用油压推动滑阀开关控制容量,部分负载时,绝无不平衡冲击现象。对于多机头的螺杆机组来说,其能量调节范围一般在7.5~100%之间,而且可以连续能量调节。
特别是民用场所和商用场所,比如宾馆、商场、会议中心等,其空调负荷随着季节变化和人流变化而变化较大,要求制冷机组有较宽的能量调节范围。
4、两种机型的维护方式及费用不同
离心机:一般来说离心机采用的是单压缩机的形式,进行维护、维修时,整台机器需要关闭,停止制冷运行。结构复杂,零部件易损件多,维护费用也较高。
螺杆机:螺杆机为多压缩机形式,且具有独立制冷系统,这样在维护、维修状态下,螺杆机只需单个压缩机关闭,其它照常工作,可满足大楼负荷需要。机组结构简单,零部件易损件少,维护费用也较低。
5、两种机型对电网的冲击不同
两种机型耗电量较大,但由于相同制冷量下,螺杆机采用多台压缩机形式,可逐台逐级启动,所需起动电流较离心机要小得多,减小了对电网的冲击。
6、两种机型产生的噪音不同
螺杆式:螺杆机是靠阴、阳转子的啮合旋转完成吸、排气,其转速较低,一般为2950转/分钟,其噪音值一般在75dB(A)左右,而且不尖锐,而离心机组一般在80dB(A)以上。
离心式:离心机转速高,一般9000~40000转/分钟,且利用叶片、叶轮吸、排气,所以其噪音值较螺杆机要高一点,并且尖锐些。
螺杆机和离心机在空调机组挑选时各有优势,需依具体需求判断。
螺杆机适用于多种场景。部分负荷性能良好,在负荷变化较大的场所,如酒店客房、办公写字楼,能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节制冷量,节能效果不错。结构相对简单,零部件少,安装和维护方便,维护成本较低。对压缩制冷剂气体要求不苛刻,适应多种制冷剂,且在中等制冷量范围(一般几百到上千千瓦)有良好性价比。
离心机则在大型项目中表现出色。制冷量极大,通常用于大型商业中心、医院、大型工业厂房等对制冷需求高的场所。效率很高,特别是在满负荷运行时,能有效降低能耗,长期使用可节省大量电费。运行平稳,振动小,噪音低,对周围环境干扰小。
构成离心式冷水机组的部件中,区别于活塞式、螺杆式冷水机组的主要部件是离心压缩机,此外,其他主要辅助设备比如换热设备、润滑油系统、抽气回收装置等均有自己特点,在这进行简单介绍。
1、压缩机空调用离心式冷水机组,通常都采用单级压缩,除非单机制冷量特别大 (例如4500kW以上),或者刻意追求压缩机的效率,才采用2级或3级压缩。单级离心 制冷压缩机由进口调节装置、叶轮、扩压器、蜗室组成;多级离心制冷压缩机除了末级外,在每级的扩压器后面还有弯道和回流界,以引导气流进入下一级。
由于离心式冷水机组在实际使用中的一些特殊要求,使得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在结构上有其一些特点:
①离心式冷水机组采用的制冷剂的分子量都很大,音速低,在压缩机流道中的马赫数M比较高(特别是在叶轮进口的相对速度马赫数和叶轮出口的绝对速度马赫数一般都达到亚音速甚至跨音速),这就要求在叶轮构型时特别注意气流组织,避免或减少气流在叶轮流遭中产生激波损失,同时适应制冷剂气体的容积流量在叶轮内变化很大的特点。
②冷水机组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气候和热负荷的变化,需要的制冷量变化很大,并且要求在冷负荷变化时,机组的效率也尽可能高。作为制造厂来说,对于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希望零部件的通用化程度越高越好。对于离心制冷压缩机,其叶轮的出口角小,则压缩机的性能曲线比较平坦,绝热效率较高,还能减少因采用同一蜗室而造成的匹配失当和效率降低,有利于变工况运行。
③离心式压缩机是通过旋转的叶轮叶片肘制冷剂蒸气做功而提高其压力的。但是,如前所述,制冷剂蒸气的分子量一般都很大,其音速很低,如果为了提高蒸气能量头的需要,叶轮中布置的叶片数过多,则叶片的厚度将使叶轮进口的通流面积减小,使叶轮进口的气流速度很高,进口气流马赫数达到或超过音速,引起效率的急剧下降。为此,对于叶片出口角大于40度,叶片进口直径较小时,往往采用长、短叶片,解决必要的能量头和效串之间的矛盾,效果十分明显。
④提高叶轮轮毂的强度,特别是为了消除健槽根部因开、停产生的应力集中疲劳破坏,近年来研制出叶轮与主轴采用三螺钉联接、端面摩擦联接等传递扭矩的方式,使叶轮运行可靠。
⑤多级压缩机一般采取多次节流,中间加气的形式。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循环效率而节能,对于低温(蒸发温度在0℃以下)离心式制冷机组还可以实现一机多种蒸发温度,这在某些工艺流程中特别适宜。
2、主电动机离心式冷水机组多为半封闭式结构。所谓半封闭式机组,是指压缩机、增速器与主电动机联为一体,同处于制冷剂环境中,不需要轴封。机组的主电动机是特殊设计的用制冷剂冷却的封闭鼠笼式感应电动机,冷却用的制冷剂液体从冷凝器引来,分别引入主电动机的定子腔和转子中,冷却了定子绕组和转子,气化后返回到蒸发器。这样的冷却条件比普通的风冷电动机充分、有效,因此电动机的寿命长、故障率低。同时,由于设有冷却风扇,电动机的噪声低,减少了向机房的排热量,改善了机房的工作环境。
3、蒸发器和冷凝器目前,很多制造厂商的传热管外表面传热系数已经达到或超过管内的表面传热系数,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管内侧的表面传热系数,甚至在管内壁上也加工出了翅片。由于传热管技术的进步。现在蒸发温度与冷水出水温度之差,已可达到2℃左右,蒸发温度的提高使压缩机的压缩比降低,减少了耗功,也减小了换热器的尺寸和重量。在蒸发器的上部有挡液网,以防止蒸发飞溅的制冷剂液滴直接被压缩机吸入。
4、节流装置将冷凝器底部积存的高压、常温制冷剂液体节流降压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内蒸发制冷,以前都是用浮球阀来完成,现在普遍改用一个或多个固定孔口的节流孔板来控制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由于无运动部件,使系统运行更加可靠。
5、润滑油系统在离心制冷压缩机中,油箱也处于制冷剂环境中,润滑油与制冷剂是互溶的,且温度越低,制冷剂在油中的溶解度越大。润滑油中溶有制冷剂后其粘度要降低,直接影响启动时机组正常供油压力的建立。为此,在油箱中都设有一组供机组停机阶段加热润滑油的电加热器。
离心式冷水机组分类,按总体结构形式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按换热器筒体结构型式分为单筒式、双筒式两种型式。
三、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原理同活塞式冷水机组类似,构成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双级循环其循环原理仍然是由蒸发、压缩、冷疑和节流四个热力状太过程所组成的单级和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其工作系统仍然是由蒸发器、离心式压缩机(单级和双级)、冷凝器和节流机构(装置)四大部件所组成的封闭式工作系统,在满液式卧式壳管式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在较低的饱和温度(2~5℃)状态下吸收进入蒸发器传热管内冷水的热量(汽化潜热)而沸腾气化(液态→气态),相对的使管内冷水出水温度下降为7℃(标准工况),提供给中央空调系统中的气—水热交换器(空气调节箱中的表冷器和风机盘管)冷却送风,通过管道输送给空调对象,使其内部气温维持在规定的26℃±2℃(标准空调工况)人体舒适感范围之内,或其他工作室所要求的非标准空调工况范围,达到中央空调的目的。
在离心式冷水机组中无论采用高压(R22)制冷剂、中压(R134a)制冷剂和低压(R123)制冷剂,制冷剂在工作循环的全过程中,存在气态、液态、气/液混合态三种物理状态。制冷剂的气液相变主要发生在冷凝器(气→液)和蒸发器(液→气)之中。在压缩机中制冷剂呈过热蒸气状态,在减压膨胀阀或线性浮球阀室中,呈液态(少量气态)。
1、关于部份负荷性能离心式冷水机组通常是按最大负荷选型的,实际使用中,有70%以上的时间不在满负荷下工作。而离心制冷压缩机一般在满负荷点附近效率最高。当前,评价冷水机组性能的好坏,已不仅仅是额定制冷量下消耗单位功率的制冷量(COP)要大,美国空调制冷学会在其标准ARl550/590--1998中,提出用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或NPLV)作为评价单台机组平均部分负荷效率的指标。该IPLV是在ARl550/590规定的工况条件下,分别实测出在100%,75%,50%,25%额定制冷量下的性能系数COP,然后乘以各自的常数加权平均得到。使用IPLV(NPLV)为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性能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评估方法,但是,由于地区差异,IPLV(NPLV)值并不能直接作为我国计算年运行费用的依据。
2、冷却水进水温度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冷却水进水温度与机组的冷凝温度直接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冷却水进水温度越高,冷凝温度、冷凝压力越高,机组的能耗也越高。一般冷却水进水温度每升高1℃,能耗将增加满负荷能耗的3%左右,制冷量将减少约3%。因此,对于全年极端温度不很高,相对湿度不很大的我国北方地区,不必按全国的统一标准提出以32℃作为冷却水进水温度的设计条件,这样可以节省一次性投资。
3、冷水出水温度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冷水出水温度与机组的蒸发温度直接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冷水出水温度越低,蒸发温度、蒸发压力越低,机组的能耗增加、制冷量减少。一般冷水出水温度降低1℃,机组的能耗将增加负荷能耗的3.5%左右,制冷量将减少约3%。对于中央空调系统,冷水出水温度的确定必须十分仔细。一方面冷水温度必须足够,以保证室内合适的空气参数;另一方面,冷水出水温度又必须足够高,使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尽可能合理。另外,使用中的冷水机组,盛夏过后改用较高的冷水出水温度,则可以得到明显的节能效果。据对美国一些医院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调查,在过渡季节,冷水出水温度的设定值可以比设计值提高2.2~4.4℃。
4、水侧污垢换热管水侧(内表面)积垢会使传热热阻增大,换热效果降低,使冷凝温度升高或使蒸发温度降低,最终使机组的能耗增加、制冷量减少。开式循环的冷却水系统容易发生积垢,这主要是由于水质未经很好处理和水系统保管不善所致,由此在换热管内壁出现以下问题:
①成结晶(碳酸钙等无机物);
②铁锈、沙、泥土等沉积物(特别是当管内水速较低时);
③生成有机物(粘质物、藻类等)
所以定期清洗换热管是必要的。对于按标准污垢系统设计、制造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制造厂会提出相应的水质要求给用户,只要能满足对水质的要求,并对换热管内表面作定期清洗,则机组可以长期保证其额定性能。
四、离心式冷水机组的控制原理离心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已相当完善,大都采用微型计算机,配以可靠的参数传感器、变送器,对机组运行进行控制、调节、保护。
对单台机组,可随时显示运行中的冷水进出口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蒸发压力、冷凝压力、供油温度、供油压力、压缩机排气温度、导叶开度百分比、主电动机电流、累计运行时间、启动次数等参数;对运行中发生故障可预先发出警告、指出故障名称,并有故障诊断系统,提示产生故障的几种可能原因。每台机组的基本安全保护功能有:冷凝压力过高、供油压力过低、供油温度过高、蒸发压力过低、冷水出水温度过低、冷水断水、主电动机电流过大、主电动机绕组温度过高、主电动机再次启动延时保护等。
运行中可根据热负荷的变化,在保证冷水出口温度一定的情况下,自动调节进口导叶开度来调节制冷量,以保持室内空气参数恒定。对多台机组,可根据热负荷的变化,按最经济的原则,自动开、停几台。此外还备有远程通讯接口,与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AS)联接,对冷水机组实行远程遥控。
总之,可靠的冷水机组配置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使离心式冷水机组安全、可靠、经济地全自动化运行。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