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微信公众号创作平台是什么意思,微信公众平台CRM接口

一、微信公众号创作平台是什么意思

微信公众号创作平台的意思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五个类别的内容。

二、微信公众平台CRM接口

微信团队一直强调企业微信的主要功能是服务而非营销工具,微信5.0将公众号区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10月底平台为服务号开放高级接口,包括客服接口、网页授权等,可见服务是微信公众号的核心价值和方向。那么,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放接口的微信CRM应该怎么做?请看本文详解。业内一直都在传说微信是天生的CRM,可是没有人看到过微信CRM的真容。随着微信最新公众平台的改版和开放接口的微信认证开放,微信CRM离企业越来越近。汉拓科技第一时间申请认证并对接了微信开放接口,在此就详细展开一下,与大家分享如何基于微信开放接口来开发企业的微信CRM?

企业要开发微信CRM,首先要从业务架构上进行设计清楚。微信CRM的本质,是在微信渠道上利用微信的特点和接口而扩展的CRM系统。而CRM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五大模块:客户、销售、营销、服务、会员,另外还有一些附属模块:产品、知识库、活动、交易、统计报表等。在确定微信CRM的业务架构后就可以进一步设计具体的数据模型、功能模块和接口对接了。

1、客户管理模块

客户管理主要是微信CRM进行客户信息管理、客户分级分类、客户沟通关怀和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模块。客户信息管理可以通过获取用户基本信息接口建立基本的客户信息档案,通过获取用户地理位置接口获取客户的位置信息,只是需要建立位置轨迹管理,而不是简单的坐标位置储存。通过关注订阅事件和取消关注事件,记录客户的关注时间和取消关注时间。针对公众号已有的关注者,可以通过获取关注者信息接口批量获取公众号粉丝,该接口每次获取10000条,几个循环就可以把品牌公众号上的粉丝导入到微信CRM进行管理。客户分类可以基于用户分组接口,实现公众号的分组与微信CRM的分组同步,客户分类后形成目标列表,是营销活动的目标对象,也是客户服务差异化的基础。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基于客户的关注时间、取消关注时间以及当前的微信互动频率、微信互动信息方向等,建立一个粉丝的生命周期管理。

2、服务管理模块

微信团队曾经发表过声明:微信不是营销,而是客户服务。的确,微信的一对一私密交互最适合做品牌的客户服务,尤其是客户服务接口开通后。服务的本质是客户发起一个请求、品牌来进行响应和反馈,循环往复直至客户满意。初步原来是基于接收用户消息和向用户回复消息接口实现微信的收和发,但由于六秒的限制很多客户服务动作来不及做完。因此,客户服务接口出现了,它可以实现在24小时内回复,这样微信CRM可以轻松走完内部处理动作而实现对客户的微信请求的响应或答复。客户服务管理还需要接收事件推送接口和自定义菜单,实现客户的多触发机制,这样客户可以通过自定义菜单、消息等各种方式随时发起微信请求。但是微信客户服务最难的不是功能设计和开发,而是对微信客户服务运营的理解。微信CRM不仅仅是系统,更是运营,因此你如何设计微信客户服务运营的流程和KPI?这个很关键。根据你的流程和KPI,微信CRM怎么来支撑?比如当前企业的微信主要指标是到达数量、打开率、转发分享率等,但是对于客户服务而言,这个根本不足够。微信客户服务需要的是响应时间、服务水平、反馈周期、解决率等专业指标。

3、营销管理模块

微信团队的“微信不是营销工具”,更多是指不是轰炸式的营销,不是天天推送消息,而是对于通道而言,对于个性化和CRM而言,精准营销和许可营销依旧是优化的方向之一。因此,微信CRM中,营销管理是需要用心设计的一个模块。微信CRM的营销管理的核心是,建立拉式营销而不是推式营销。因此,建议品牌尽量放弃那种一天一推的轰炸模式,而是设计吸引客户主动触发的拉式营销。从这个角度上讲,基于消息模板单发消息接口应该限制,或者限制批量群发营销,鼓励一对一的客户事件触发的下行模板消息。营销管理需要用到的是事件推送接口、发送位置消息接口、自定义菜单接口和扫一扫功能,通过客户触发的时间、发送的消息、点击自定义菜单以及扫码,让客户进行具体的营销活动。比如关注订阅事件触发一个最新优惠活动的下行消息、发送位置消息签到下行一个特定活动,或者点击相关活动菜单进入到营销活动的页面或者链接。微信CRM可以让客户扫描二维码进入到营销活动页面。还可以通过带参数的二维码,标识这个市场活动的营销代码,客户扫码可以识别来源,这样在微信CRM中实现市场活动—线索的响应反馈闭环。拉式营销的主要形态基本上就是O2O,只是需要与业务运营进行融合,实现常态化。但要看企业是不是能够真正做到重构?比如日常的营销活动,必须从微信运营部门会签,看每一个营销活动是否可以增加微信元素?

公众号的搭建基础模块有哪些类型

4、微信呼叫中心

从客户服务模块延伸出来一个呼叫中心模块,为什么把微信呼叫中心单独拎出来专门讲?是因为呼叫中心是大CRM的一部分,但是又因为业态特殊所以独成一体。针对呼叫中心的设计,比较特殊,而且可以用在客户服务上,也可以用在销售外呼上,甚至来进行营销活动的预热或者邀约等。由于一对一的主动单发是受限的,因此微信的销售模块就不单独设计了,部分功能是融合在微信呼叫中心里面。微信CRM的呼叫中心模块,可以基于自定义菜单接口,实现呼叫中心的IVR交互菜单,同时再单独开发模块实现多用户和智能分配,实现不同菜单分配到不同用户或用户组,这是呼叫中心最基本的IVR和ACD。由于呼叫中心多语音的特点,以及座席客服都是声音甜美,所以需要通过语音识别接口实现对语音微信呼叫的识别和转换,同时通过多媒体文件接口实现微信语音呼叫的备案(专业术语叫录音系统)和质检功能,并可以通过多媒体文件接口回复实时的或者预录制好的语音。微信CRM的呼叫中心模块偏重于微信客服坐席的运营管理,最难的也是业务设计而不是系统。比如微信座席是与传统座席混排还是独立?这直接涉及到呼叫中心模块的设计。

5、会员门户模块

说到会员,最好的案例就是陈坤的公众号,他基本上实现的是一个会员微信门户,用到的功能主要是Oauth2.0授权接口,实现网页上的获取信息等动作。微信CRM的会员模块可以通过设计HTML5的会员掌上门户网页,同时对接微信CRM的客户管理等模块,形成微信H5会员门户+微信CRM的完整管理体系。以此类推,你可以利用Oauth2.0授权接口+HTML5实现企业的其他微信门户,比如掌上网站、企业门户、内部OA等等。这块不属于微信CRM,叶开就不赘述了。

6、统计报表管理

博兴县持续深化“网上办事”推动政务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山东

通讯员马孟颖记者陶金

近年来,博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力推进线上“一网通办”与线下“一窗通办”深度融合,“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效能得到持续释放,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筑牢“网上办事”基础

整合“15个模块”为一个企业全生命周期“模块”,搭建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平台,对接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市政务服务综合应用、省市电子证照库等多个系统,实现事项要素三级同源、申请材料去重共享,34种证照“扫码亮证”、198种证照“免证办”,做到申请材料全程电子化流转。建设综合受理平台,对接智能导办、智能问答系统和窗口互动设备,对856项业务实行“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统一出证”,实现指南查询、批前指导、指定办理、无纸取号、受理材料拍照上传、身份证信息自动映射等11项智慧化功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群众个性化和精细化需求。打造贯通县镇村三级的“博事兴办”帮办代办服务平台,纳入审批、人社等部门391个高频事项,对接政务服务网和微信公众号,实现诉求“掌上、网上、就近”提交,平台智能交办,帮办代办员通过电话、网络、流动审批服务车等途径,提供电话预约、上门办理、不见面审批。今年已先后为群众提供线上帮代办服务约4.8万人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拓展“网上办事”方式

配备AI人机交互智能问答机器人——“董博事”,为群众提供诉求精准反馈、服务点位引导、业务智能讲解、服务“一次告知”等服务,打造极致政务咨询体验,使群众办事“一问便知、一看就懂、一来就办”。在网上办事体验区引进3台“超级柜台”、3台“自助填单台”,实现“全过程”自助办理。复杂事项可由人工客服线上协助办理,极大满足了企业和群众全流程、多样化、实时自助服务需求。打造“政务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人社、不动产、信用博兴等9台自助设备及智能文件交换柜,不仅可实现事项在线申报、进度实时查询等功能,还可以提供身份证复印、表单打印等便民服务,使多元化智能交互进一步拓展。

优化“网上办事”服务

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出“智能审批”“扫脸即办”“免申即享”等创新应用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网上办事服务。

一是市场主体数量平稳增长。推行全程网办新设立企业1835家,全程网办率达到99.89%,居于全市领先。截至目前,累计新增市场主体5147户,完成目标进度64.33%,已超额完成上半年任务目标。二是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广泛。2023年新设市场主体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92.02%,启用率72.72%。三是项目审批改革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截至目前共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审批148件,网办率100%。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租赁土地办理工程手续试点工作,积极与意向企业对接,现已为5家企业项目办理立项申请。

2023年,博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约16351件。下一步,博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持续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推动更多适合网上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

发布人:bzcis6236326647 发布时间: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