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22666054942835219/
2025-07-03 09:46·红枣马
"找茬式消费"折射规则困境。
"找茬式消费"折射的规则困境。一位00后女子在上海两个月内消费全靠"找茬"赖账,利用商家服务瑕疵拒绝付款,将维权机制异化为谋利手段。这一现象不仅暴露了消费伦理的扭曲,更折射出部分年轻人规则意识的淡漠。
在现代消费社会,维权本是为平衡商家与消费者的权益,但恶意"找茬"却使其沦为"合法伤害权"。这种行为与"碰瓷"无异,却在社交平台上被包装为"生活智慧",误导更多人效仿。若此类风气蔓延,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将受到冲击,交易成本也将大幅提高。

更深层次看,这种"伪维权"反映了价值观的异化。当"占便宜"被视为精明,"守规则"被当作愚钝,社会的道德评价体系已然失衡。韦伯提出的"责任伦理"正被功利思维取代。长远来看,这将损害社会信任,加剧人际关系的对立。
重建健康的消费伦理需多方努力,教育应强化契约精神,商家需完善权益保障与反欺诈机制,社交平台则要避免美化投机行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钻营漏洞,而在于恪守规则。唯有如此,消费社会才能实现良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