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工资计提和缴纳怎么做账,[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工资当月计提下月发放的会计分录如下:
1.计提当月工资: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
2.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
3.支付个人所得税时: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工资的会计处理:
1.当月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根据工资性质分类);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payable)。
2.下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payable);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等支付方式)。
综上所述,当月计提工资的会计处理是在当月末通过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进行反映,而在下月实际发放工资时,则通过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来体现支付行为,同时,个人所得税的支付则通过借记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贷记银行存款来完成税务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规定,通过与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协商制定内部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同时抄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七条
职工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规定,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在会计处理中,个人所得税的计提和缴纳涉及多个步骤。首先,在计提工资时,应将费用记入相应的科目,同时增加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例如:
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接下来,需要计提社会保险费用,其中企业需承担的部分也需要通过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记录。这一步骤如下:
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在次月发放工资时,需要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支付工资,并扣除个人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和个人所得税。具体的会计分录为:
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或现金
当需要上交社会保险费和代扣的个人所得税时,应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上交社会保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最后,在上交个人所得税时,会计分录为:
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每个月发放工资,是公司员工的头等大事,也是会计工作人员绝对不能出错的一项工作内容。然而在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这块,会计分录稍不小心就会搞混,几乎每个会计都曾经“掉进坑里”呢~
今天考呀呀就来分享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相关会计处理!
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区别
首先,要搞清楚计提和发放的区别。
计提,即计算和提取,功能主要有:
1、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注意这要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来做,不能随便预支账款。
2、根据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准备(比如某些货品要留存,或者减值)。
3、预估某些应付账款是多少,记入账内。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一言以概之,即提前发放下月资金或工资。
发放就比较好理解了,主要就是发放上月工资。
事实上,提前计提工资是相对发放工资来讲的,不是绝对的提前计提。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哪个月的工资应该计到哪个月的费用中去;但在实际工作中,工资发放是必须等到该月过完了才能计算出每个员工工资,才能发放(PS:工资计算和发放的滞后性就是这么造成的)
所以,在该月月末(与其他计提、结转分录一起,一般是当月最后一天),需要根据历史情况或者用别的手段暂估该月发生的工资费用,做计提分录入账。
工资计提和发放工资的分录说明
首先,无论是什么会计分录,你都要记熟借贷与贷的关系,如下表:
那么,计提工资时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呢?
1.计提工资时(就是前文提到的企业拿来发工资的钱)
借:管理费用(这个是用于部门内容的支出的,如果是销售用途就计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即企业自己承担的部分)
借:管理费用(同上)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工资是计提了,次月发放工资时的会计分录又该怎么做呢?
1.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注意这时候就是员工个人部分的社保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上交杜保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这时候企业部分和个人部分都全部上交)
贷:库存现金或者银行存款
3.上交个人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社保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的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中。
计提的工资和实际发放不同,分录如何做?
这里分2种情况:
如果是计提的工资大于实发的工资,分录应做成:
借:管理费用-工资红字
贷:应付职工薪酬红字
如果是计提的工资小于实发的工资,分录应做成: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企业承担给职工交的五险一金,计提和发放分别怎么做分录?
1、计提工资时要先把企业部分的社保缴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2、次月发放工资时,企业承担的公积金部分分录对应为:
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3、企业承担的社保部分,会计分录对应为:
借:管理费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贷: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到这里要注意:向社保局缴纳保险费用、税务局申报个税时,应当要把其他应付款扣的个人社保部分和应付职工薪酬挂的单位承担部分全部支付掉先哦。
所以会计分录对应为: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
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把个人扣下来的个税全部申报了并支付)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