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10852495397519926/
2025-06-01 13:43·淡定百灵鸟Z3D千亿女首富正面交锋!玻尿酸女王VS胶原蛋白教母,医美界的甄嬛传上演了"女人的脸,永远是一门玄学。"当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618前夜连发两篇檄文,炮轰胶原蛋白概念炒作时,她可能没想到,这场成分之争会撕开医美行业最隐秘的商业暗战——山东女首富与陕西首富的"玻尿酸vs胶原蛋白"之战,正演变成一场千亿级市场的生死局。
一、成分大战:玻尿酸女王的绝地反击
5月17日,华熙生物官网突然挂出《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雄文,直指9家券商10份研报"无脑吹胶原"。文章配图用"皇帝的新衣"暗讽行业乱象,甚至罕见用"遍体鳞伤"形容自己的资本市场遭遇——基金持股比例从23%暴跌至5%,股价从309元腰斩至42元。这不是华熙生物第一次"掀桌子"。作为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场47%份额的霸主,赵燕曾凭借润致娃娃针等医美爆品,让华熙生物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但2023年以来,功效护肤品业务连续两年下滑超30%,玻尿酸"抗衰无效论"甚嚣尘上,连带着医美巨头爱美客的基金持股也从44.91%跌到6.77%。"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一位接近华熙生物的人士透露,赵燕在内部会议上拍案而起:"当胶原蛋白被包装成'抗衰革命',我们二十年的科研积累就要被踩在脚下?"
二、胶原蛋白教母的沉默反击
面对炮火,陕西首富范代娣选择了"用数据说话"。618预售首日,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胶原棒2.0次抛精华在李佳琦直播间狂卖100万支,开售30分钟单品成交额破千万。这个被华熙生物暗指的"利益方",用真金白银的销售数据回应质疑。
作为新中国第一位生物化工女博士,范代娣的科研实力不容小觑。她带领团队研发的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不仅登上《Nature》子刊,更让可复美从"械字号面膜"升级为抗衰顶流。2023-2024年,可复美为巨子生物创收73亿元,占总营收80%,这样的市场统治力,让华熙生物不得不正视这个"隐形对手"。
但沉默背后是更深层的博弈。巨子生物的销售费用从2022年的7.06亿飙升至2024年的20.08亿,这种"以营销换增长"的策略,与华熙生物"缩减渠道费用、专注研发"的转型形成鲜明对比。当赵燕在财报中强调"技术纵深"时,范代娣正用直播带货的狂潮证明:"消费者才不管成分之争,好用才是硬道理。"
三、资本市场的用脚投资
这场战争的硝烟早已蔓延至华尔街。华熙生物发檄文后,外资机构抛售超12亿元,而巨子生物却逆势获得高瓴资本增持。这种分化源于两种技术路线的博弈:玻尿酸市场已陷入红海竞争,而胶原蛋白仍处于"概念红利期"。
但泡沫终将破裂。港大化学博士郝宇的检测报告显示,可复美胶原棒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远低于0.1%的备案标准。尽管巨子生物紧急声明"检测方法不科学",但舆论风暴已让其股价单日蒸发50亿。反观华熙生物,虽业绩下滑,但原料业务仍保持10%增长,医美针剂更是逆势增长43%,这种"上游稳、下游进"的结构,或许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四、成分之外:女人的战争与时代的焦虑这场商战的本质,是国货美妆的集体焦虑。当国际大牌用"玻色因""胜肽"收割高端市场,新锐品牌以"平替"冲击大众消费,华熙生物和巨子生物的对抗,实则是传统巨头与新势力的生存之争。
赵燕的悲情叙事里藏着更深层的危机:当玻尿酸从"医美神器"变成"烂大街的平价货",华熙生物急需重塑高端形象。而范代娣的沉默背后,是重组胶原蛋白即将面临的技术围剿——华熙生物已布局46项胶原蛋白专利,一场技术卡位战正在暗处酝酿。
更值得玩味的是,两位女首富的对抗打破了"女性领导者更温和"的刻板印象。赵燕用"遍体鳞伤"的檄文重构话语权,范代娣则用法律手段强势回应质疑,这种"刚柔并济"的商战风格,或许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结语:美丽经济的终局之战当华熙生物在实验室里攻克合成生物技术,巨子生物在直播间里创造销售神话,这场成分之争的终局早已超越产品本身。它折射出中国医美产业从"概念炒作"到"技术深耕"的转型阵痛,也揭示了女性领导者在男性主导行业中的突围智慧。
或许正如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所言:"玻尿酸与胶原蛋白并非水火不容。"当赵燕和范代娣放下成见,共同推动"成分协同"的技术创新,中国医美才能真正从"美丽经济"迈向"健康经济"。而这场千亿级的战争,最终将成为行业洗牌的关键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