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疏水阀后冷凝水温度多少,制冷冷却水系统与冷凝水管路应该如何设计?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冷凝水温度表,[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疏水阀后冷凝水温度多少

疏水阀后冷凝水的温度与压力有关,具体如下:

1、在10bar压力下,疏水阀后冷凝水的温度为198-206℃,过冷度在0~8℃。

二、冬天冷凝水温度多少

冬天冷凝水温度大约在10℃至20℃之间。具体温度取决于环境湿度、空气温度和物体表面的温度等多种因素。以下是

1.冷凝水的形成。冷凝水是在物体表面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表面凝结成的水。冬天,由于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更容易在冷表面上凝结形成冷凝水。

2.温度影响因素。冬天的冷凝水温度受到环境湿度和空气温度的影响。湿度越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多,冷凝水温度可能越低;空气温度越低,冷凝水形成的速度可能越快,但温度也会受到空气温度的影响。此外,物体表面的温度也会影响冷凝水的温度。

3.大致范围。一般来说,在冬季,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冷凝水的温度通常在10℃至20℃之间。这个温度范围是基于标准大气条件下的估算,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高湿度或低气温的环境,冷凝水温度可能会略低。

总之,冬天的冷凝水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在10℃至20℃之间。了解这一信息有助于预防因冷凝水引起的相关问题,例如在管道、屋顶或其他建筑结构中出现的冷凝水损害。

制冷冷却水系统与冷凝水管路应该如何设计?

2024-04-23 08:57·制冷空调换热器技术


在现代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中,冷却水系统和冷凝水管路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前者为制冷机组提供冷却水,带走冷凝热;后者将空调末端产生的冷凝水排至室外。本文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冷却水系统与冷凝水管路的设计要点,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示意图,不对应文中任何具体信息)
一、冷却水系统设计要点(一)系统形式的选择
冷却水系统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开式和闭式[1]。开式系统直接将冷却塔水作为冷凝器冷却水,虽然结构简单,投资省,但水质易受污染,管路阻力大,运行费用高。闭式系统则采用中间换热器将冷却塔回路与冷凝器回路分隔开,水质洁净,管路compact,但投资大,布置较复杂。工程设计时应视建筑类型、用水需求、投资预算等因素对比选择。
一般来说,大型公建多采用开式,高档商住宜用闭式。
(二)冷却水参数的确定
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水温、流速、水头、水质等[2]。1.水温
冷却水的供回水温度与冷凝器的传热效率和能耗密切相关。供水温度过高会导致冷凝温度升高,COP下降;而过低则会使塔内气水温差减小,蒸发量下降,浓缩倍数升高。
多数情况下,可取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3]。2.流速
冷却水在管路中的流速关系到管径选择、泵功率、噪声控制等。流速过低会增大截面,造成初投资浪费;过高又会带来水锤、腐蚀、振动等问题。
一般建议,主干管流速宜为1.22.5m/s,支管为0.81.2m/s[4]。

3.水头
冷却水泵的扬程需满足系统总阻力和塔顶净压头的要求。总阻力包括管路、阀门、仪表、设备进出口以及塔内填料的局部阻力之和。净压头则应大于10mH2O,以防止塔内负压[5]。4.水质
冷却水应满足GB/T29044-2012的水质标准,总硬度<450mg/L,pH值为6.5~8.5,氯离子<250mg/L,悬浮物<100mg/L[6]。同时需要定期加药,控制水的结垢倾向、腐蚀倾向和微生物滋生。

(三)系统部件的选型1.冷却塔
根据建筑负荷、气候参数、水质状况等,确定冷却塔的设计工况,选择合适的型号规格。除传统的露天式和密闭式外,超低噪声、节水型填料也逐渐兴起。需重点校核塔的冷却容量、额定功率、进风面积、占地尺寸、噪音级别等参数[7]。2.冷却水泵
选择泵时需校核流量、扬程、汽蚀余量、效率和材质等。宜选用变频调速的离心泵,以适应负荷变化。泵的流量和扬程应在额定工况下满足系统需求,汽蚀余量应大于安全值,而效率应在高效区。泵壳、叶轮材质应耐腐蚀,以延长使用寿命[8]。3.换热器
闭式系统需设中间换热器,其传热系数应大于主机冷凝器,以减小冷凝温度。应选用高效、洁净、低阻的板式换热器,板片宜采用钛或不锈钢材质,并设杂质过滤网[9]。4.管材管件
管道材质应根据冷却水的水质、温度、压力等选定。常用材料有镀锌钢管、不锈钢管、PP-R管等。其中镀锌钢管价格低廉,但耐腐蚀性差,易结垢;不锈钢管强度高,寿命长,但价格昂贵;PP-R管质轻、耐腐,但线膨胀系数大[10]。
管径的确定需综合考虑水量、流速、压损等因素,宜按经济流速法选定。即在满足上述建议流速的前提下,比较不同管径的年投资成本与运行费用之和,选取总费用最小的管径[11]。5.阀门仪表
在主要设备和管路分支上需设置适当的截止阀、止回阀、放空阀等,以便检修和控制。电动二通阀可根据冷凝压力调节冷却水流量。电磁流量计可监测瞬时水量变化。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应选用耐震型,并加装保护套[12]。


二、冷凝水管路设计要点(一)冷凝水的危害
空调系统长期运行会产生大量冷凝水,如不及时排出,会导致以下危害[13]:1.泛水
积水会从设备底部外溢,造成天花、地面污损,财产损失。2.滋生病菌
冷凝水为病菌、霉菌滋生提供了温床,污染室内空气。3.腐蚀电器
漏水会腐蚀电器元件,导致短路,威胁人身安全。4.影响传热
接水盘中积水会阻碍空气流动,降低盘管的换热效率。因此,合理的冷凝水排放设计至关重要。

(二)冷凝水管路的设计布置
冷凝水管路的设计应遵循"就近、快排、防倒灌"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14]:1.横干管坡度
横走管道应沿排水流向设置坡度,便于冷凝水及时排出。坡度宜取1%~2%,不应小于0.5%[15]。2.立管位置
立管应设在主机房或卫生间等隐蔽处,与其他管井合用,减少吊顶开孔。宜靠近排水设备,缩短排水距离。每个立管应设检查口,便于清理。3.管道布置
横管应高于设备排水口,减少冷凝水在机组内的积存时间。管道应避开梁柱等障碍物,以利安装。宜沿墙走顶棚排出,尽量不穿越楼层或防火分区[16]。4.存水弯设置
在立管底部和室外排放口处应设存水弯,以防止臭气和虫鼠从管道中进入室内。存水弯的水封高度不应小于50mm[17]。5.伸顶通气
在冷凝立管顶端应设伸顶通气管,与屋面大气相通,以平衡管内外压力。通气管径不应小于排水立管径,高出屋面500mm以上[18]。(三)冷凝水管径的选择
冷凝水管道管径应根据排水流量合理选定,过大会造成安装困难和材料浪费,过小又会影响排水速度和自净能力。选择管径时可参考以下几点[19]:冷凝水管管径选择


1.排水量估算
需核算同时工作的空调机组数量,查阅设备的冷凝水排放参数,一般为23L/(h·kW)。再考虑负荷变化和不平衡系数,一般取1.11.5[20]。2.管径计算
根据排水量和管材,可用manning公式估算管径,即:Q=1/n×A×R^(2/3)×i^0.5式中,Q为设计流量(m3/s),n为manning系数,与管材粗糙度有关,A为过水断面面积(m2),R为水力半径(m),i为管道比降。
取适宜的流速(如0.8~1.2m/s),代入公式反算管径[21]。3.局部阻力校核
需校核弯头、三通、存水弯等局部阻力对管径的影响。可用当量管长法将局部阻力折算为附加管长,用以修正管径[22]。4.排水噪声控制
冷凝水排放时落水易产生噪声,应采取减震、隔音等措施。塑料管材质轻而韧,噪音小于金属管。立管可在楼层交界处加设柔性接头,以削弱振动传递[23]。5.结霜冻堵的防护
空调机组长期低负荷运行时,冷凝水温度较低,输送过程中可能结霜冻堵。应采取保温、伴热、定期排空等措施,确保管道畅通[24]。
(四)其他注意事项1.接口标准
机组排水口径应与冷凝水管径匹配,并预留足够的连接空间。2.水质处理
冷凝水中常含有灰尘、油污等杂质,特别是厨房油烟易堵塞管道,需定期清洗,并装设隔油装置[25]。3.环保要求
对于水资源短缺地区,可收集冷凝水用于景观浇灌、道路冲洗等,以节约水资源[26]。4.运行维护
建议定期对冷凝水管道进行检查,疏通堵塞,修补破损,并做好记录,以延长系统使用寿命[27]。综上所述,冷却水系统与冷凝水管路是空调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需统筹兼顾,合理选型,优化布置,才能确保系统高效、经济、环保、安全运行。参考文献:
[1]陈文革.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建筑节能,2013(6):55-58.
[2]刘伟民,张羽.空调系统冷却水参数对能效的影响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5,15(5):461-465.
[3]王鑫,杨林,刘杰.高层建筑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要点[J].给水排水,2019,55(S1):113-116.
[4]陈林,郑远航.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流速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6):20-21.
[5]宋健,李婧.空调冷却水泵扬程计算方法研究[J].暖通空调,2014,44(11):92-96.
[6]空调冷却水水质标准:GB/T29044-2012[S].
[7]姜丽娜,林文生.中央空调冷却塔的选型要点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6,16(3):265-268.
[8]吴斌.变频离心泵在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5.
[9]李文豪,姚林.板式换热器在闭式冷却塔中的应用研究[J].制冷,2018,37(4):64-68.
[10]杜少伟.空调工程冷却水管道的材料选择与安装[J].山西建筑,2019,45(19):117-118.
[11]刘超.空调冷却水管径经济优化设计[J].价值工程,2013,32(31):60-62.
[12]周灏.浅谈空调冷却水系统中阀门与仪表的设计选型[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0):38-39.
[13]王方杰.空调冷凝水的危害与处理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116-117.
[14]王莉.空调冷凝水排放系统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2,28(11):44-47.
[15]王炜.中央空调冷凝水管道设计浅析[J].智能城市,2020,6(14):96-97.
[16]黄丽君.空调冷凝水管道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筑技术,2013(8):714-716.
[17]刘洪涛.空调冷凝水排水设计不当易造成的问题分析[J].城市住宅,2019,26(6):157-158.
[18]江亚东.高层建筑空调冷凝水排放设计[J].给水排水,2017,53(11):88-91.
[19]陆文斌.空调冷凝水管道管径设计方法与实例[J].暖通空调,2016,46(10):100-104.
[20)刘宏伟,贺灿飞.空调冷凝水管道设计流量的确定方法[J].制冷与空调,2014,14(6):566-569.
[21]刘超,王海波.基于manning公式的空调冷凝水管径设计[J].建筑节能,2019,47(10):108-112.
[22]谢志雄.空调冷凝水管道设计中的局部阻力计算[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1):38-39.
[23]刘杰,赵岩.空调冷凝水排水噪声的成因与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6,36(5):118-121.
[24]吴晓峰.空调冷凝水管道结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制冷与空调,2019,19(4):363-366.
[25]杨柳.商业厨房空调冷凝水的排放与处理[J].给水排水,2015,51(S1):203-206.
[26]赵杰,宋晨.再生水回用技术在空调冷凝水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17,45(11):117-120.
[27]徐磊.浅谈空调系统冷凝水管路的运行维护[J].山东工业技术,2019(22):194-195.以上内容是笔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空调设计工作的经验总结而成。受限于笔者水平,文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衷心希望本文能给广大空调设计师以参考和启发,共同推动空调行业的技术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由HETA小编整理,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鼓励进步|转发传递友谊本微信公众号是HETA(换热器专委会)的官方微信,致力于成为业界专业信息传播平台。欢迎参加分享,投稿/留言信箱:reporter@craheta.org,请附上媒体+姓名,实名或匿名发表。微信号|CRAHETA

微信名称|制冷空调换热器

HETA·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冷凝水温度表
发布人:apdly978400007 发布时间: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