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是由生态环境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于2023年11月7日印发实施的行动方案。
《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与甲烷排放控制协同,科学、合理、有序控制甲烷排放,制定的行动方案。
《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甲烷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基础能力有效提升,甲烷资源化利用和排放控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甲烷排放强度稳中有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持续提升。
《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的工作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强化资源化利用和源头控制,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多方共治,开创甲烷排放综合控制新局面。
坚持夯实基础。以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为依托,以技术创新与应用为引领,以统计核算、监测监管等能力建设为保障,夯实甲烷排放控制基础。
坚持分类施策。遵循甲烷排放管理科学规律,兼顾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特点和差异,分类施策,试点探索,扎实推进甲烷排放控制。
坚持稳妥有序。充分考虑有关行业实际能力,合理设定工作目标任务,科学识别工作重点难点,坚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工作节奏,做到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坚持防范风险。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从国情实际出发,处理好甲烷排放控制与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安全生产的关系,防范和化解各类重大风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时政
第五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开幕
国家能源局消息,11月25日,由国家能源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开幕。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表示,中国和东盟应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30周年为契机,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能源领域合作,共同推动区域能源转型,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本次论坛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驱动绿色复苏”为主题,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和科研单位、金融机构、能源企业代表围绕区域能源发展及转型开展深入交流。
电力
国内首个网地一体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试运行
南方电网报讯,近日,由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南网科研院联合研发的国内首个网地一体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在深圳试运行。该平台部署于南网调度云,网省两级均可直接调度,为传统“源随荷动”调度模式转变为“源荷互动”新模式提供了解决方案。
煤炭
发改委:进一步研究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国家发改委11月26日消息,近日,发改委价格司赴华能集团开展专题调研,召开煤电企业座谈会。与会企业认为,当前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正当其时,希望相关意见尽快出台,并对重点产区煤炭出矿价格和港口下水煤价格合理区间提出了具体建议。发改委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措施,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并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一旦超出合理区间,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控,推动上下游产业协调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河北将实施建成区煤电机组退城搬迁
近日,河北省政府印发《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十四五”规划》,其中指出,稳妥实施城市建成区内燃煤火电机组及自备电厂退城搬迁,解决石家庄等重点城市“煤电围城”问题。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加快淘汰落后煤电产能,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对服役期满煤电机组,按照等容量、减煤量、降排放原则,替代建设先进高效煤电机组。优先选择化石能源替代、原料工艺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等实施源头治理,推动以煤为燃料的锅炉和工业炉窑使用清洁低碳能源或利用工厂余热、电厂热力等清洁能源替代。
新能源
内蒙古发布“十四五”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规划,产值超1000亿
11月25日,内蒙古政府发布《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提到,规划“十四五”期间,形成年产800万千瓦以上风电整机及其零部件、4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电池及组件、360万千瓦以上储能装备、5000套以上燃料电池汽车电堆系统、800台套以上制氢及工业副产氢提纯设备、40万吨以上储氢设备的生产能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规划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打造风电、光伏装备制造2条全产业链,培育氢能、储能装备制造两个新增长极。到2025年,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3-5家超50亿元、10家以上超10亿元的企业。
储能
锂价破每吨20万元创历史新高
财新网报道,下游需求旺盛叠加企业年末备货,锂价创历史新高。据上海有色网数据,11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连续三日报价突破20万元/吨,较去年同期4.35万元/吨上涨359.8%,年初至今上涨277.4%。
碳排放
生态环境部:地方政策不应与国家碳减排交易政策相悖
11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近期个别地方出台文件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相关碳指标进行限制,项目收益归项目所在地所有的情况,生态环境部强调,项目业主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地方政府无权对项目业主参与减排量交易的正当权益进行限制或收归己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全国性交易,地方不应该出台与国家有关政策相悖的“地方保护”政策。
新能源汽车
到2025年蔚来壳牌在中国共建100座换电站
证券日报报道,11月25日,蔚来宣布与壳牌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电动汽车能源领域的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换电站方面,到2025年双方将在中国共建100座换电站;双方计划从2022年开始在欧洲进行换电站的建设、运营试点工作。充电设施方面,壳牌欧洲充电网络将向蔚来用户开放。
工信部将启动乘用车企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订工作
工信部消息,近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会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组织召开《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管理工作座谈会。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表示,要科学合理设定后续年度积分比例要求,探索建立灵活性机制,将会同相关部门司局启动《积分办法》修订工作。
数据
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场内交易将得到数据交易凭证
财新网报道,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当天首批签约数商达100家。上海数据交易所规定,所有入场的数据产品将拿到上海数据交易所在全国首发的数据产品登记凭证和数据产品说明书,场内成交将得到数据交易凭证,从而将数据交易合法化、规范化。据介绍,该交易所已完成20个数据产品的挂牌,涉及金融、交通、通信等八大类。该交易所宣布,将打造一个数商体系,涵盖数据交易主体、数据合规咨询、质量评估、资产评估、交付等多个领域。
环境
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出台中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11月25日,生态环境部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出台中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建立煤炭、油气、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甲烷减排的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适时修订煤层气排放标准,同时加强石油天然气开采,废弃物等领域甲烷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管理办法和相关方法学,支持具备条件的甲烷减排项目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开展甲烷减排。
国际
美国开始拍卖3200万桶原油,将在12月底开始交货
路透社11月25日消息,美国能源部表示,已经开始拍卖从四个战略石油储备库释出的共3200万桶原油,将在12月底至2022年4月期间交货。美国能源部最早还将在12月17日宣布出售最多1800万桶储备原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晨北京报道在前不久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期间,中美两国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下称“《联合宣言》”)。其中明确提到,两国特别认识到,甲烷排放对于升温的显著影响,认为加大行动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是21世纪20年代的必要事项。
甲烷减排是COP26期间的重要议题。除了中美两国的这份联合宣言外,还有百余个缔约国签订了多边协议——全球甲烷减排承诺(GlobalMethanePledge),旨在到2030年使甲烷排放水平比2020年时低30%。
COP26期间关于多项重要成果涉及甲烷减排,标志着甲烷减排已经引起全球普遍关注。一位长期从事能源领域甲烷减排研究的科研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高度重视甲烷减排工作。甲烷减排不仅已经写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也被囊括进了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2014年中国甲烷排放5529.2万吨,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0.4%。
11月25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结合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推动开展中国控制甲烷排放行动。
陆新明透露,“十四五”期间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安排和打算,包括开展甲烷排放控制研究,推动出台中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加强重点领域甲烷排放的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鼓励先行先试,加强国际合作。
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需要兼顾二氧化碳与甲烷的减排治理。“简而言之,关注子孙后代福祉就需要关注二氧化碳减排,而若想在我们这一代控制全球升温幅度,就必须关注甲烷减排。”上述科研人员表示。
评估温室气体的气候影响,一般需要考虑“辐射效率”和“寿命”两项指标,也就是气体在大气中吸收热量的能力和持续时间。同为温室气体的甲烷,其吸收热量的潜力相对二氧化碳高出很多倍,但只能在大气中存续10到12年的时间。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以二氧化碳为参考气体,计算单位质量气体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相对于参考气体的辐射效率,也就是全球温增潜势(GWP)。根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甲烷排放后20年水平的GWP是二氧化碳的84倍,100年水平则是二氧化碳的28倍。
上述科研人员表示,甲烷减排是现有条件下可以马上着手做并很快见效的气候措施。10月,COP26前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2021排放差距报告》称,减少化石燃料、废弃物和农业部门的甲烷排放,可能有助于在短期内显著缩小排放差距,减缓升温趋势。该报告数据显示,到2030年,单靠现存的负排放技术或低成本的技术减缓措施就可以将人为甲烷排放量减少约20%。
与我国签订《联合宣言》的美国,目前正在着手通过立法推动甲烷减排。上述科研人员认为,我国数据不全面并久未更新是甲烷减排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当务之急还是查清家底。
目前我国公开发布的甲烷排放数据“普查”还是停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的2014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和部分企业的排放信息数据报送。上述科研人员表示,一方面这些数据很难体现整体的排放情况,另一方面排放因子的设置较为粗放,没有进行动态调整,也会影响数据的有效性。
根据IPCC报告,目前人类能够感知到的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全球暖化效应的25%应归结于甲烷。大气中的甲烷主要来自煤矿开采、石油天然气生产、垃圾填埋、牲畜、稻田、生物质燃烧等人为源的排放。
做好减排,甲烷排放数据监测工作必须先行。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等重点行业试点开展甲烷排放监测。
前述科研人员表示,除了地面检测和航测,卫星也可以作为重要的监测手段。“目前在役的卫星监测分区域和点源监测两类。前者可以进行盆地或国家尺度的监测,后者适用于排放较大的场站监测。明年之后会有兼顾区域和点源监测功能的卫星发射,可以对大部分全球油气设施开展甲烷监测和量化。”
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大气和陆地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也能敏锐捕捉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行踪,追溯其起源并预测其“旅行”轨迹。
此外还有飞机、无人机、高塔网络等技术手段可以用于大空间尺度、全排放源的总量数据监测。这些数据都能够为微观数据、排放因子的校准提供便利。
从全球层面来说,煤炭与油气行业的甲烷减排潜力巨大。根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油气和煤炭开采行业所排放的甲烷将占人为排放量的30%左右。而作为产煤大户,我国相对能够从煤炭行业的甲烷减排行动中获得更多益处。
煤炭开采是最大的甲烷逃逸排放源,但一直以来煤炭行业对甲烷的管控,都是出于对开采生产过程中安全考虑而开展的瓦斯防治工作。以甲烷为主的瓦斯达到一定浓度容易发生爆炸。早年间,以有效遏制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的《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明确规定,“甲烷体积浓度大于等于30%的煤层气(煤矿瓦斯)不得直排”。在一定程度上,这为煤炭行业的甲烷排放管控奠定了基础。
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首次提出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管控。该通知提出,甲烷体积浓度大于等于8%的抽采瓦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进行综合利用。鼓励对甲烷体积浓度在2%(含)至8%的抽采瓦斯以及乏风瓦斯,探索开展综合利用。
一位多年从事煤矿甲烷减排利用业务的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30%以上高浓度部分的煤矿瓦斯基本上都被利用了,因为其类似天然气,利用价值较高。而浓度在8%至30%这部分的瓦斯可以用于内燃机。主要造成煤矿甲烷排放的是浓度8%以下的低浓度瓦斯,包括矿井的通风瓦斯,其浓度只有0.3%左右,在0.75%的国家安全标准以下,“这部分量大,浓度又特别低,利用成本高,所以基本都被迫排空了。”
控制煤矿开采产生的低浓度瓦斯排放,一方面需要开发出相对准确的监测系统,另一方面还要降低成本。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在企业积极性较低的情况下,需要政策发挥引导作用,在提出更高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或补贴倾斜。“可以对于8%以下,尤其是0.3%左右的低浓度通风瓦斯,根据不同的浓度提供相应补贴政策。或者将其作为煤矿的环保治理项目,进一步压实煤矿的瓦斯治理责任。”
同样是能源领域甲烷减排潜力股的油气行业也在积极行动。油气行业对甲烷排放的控制措施还能与VOCs控制具有非常好的协同作用。5月18日,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7家中国油气企业联合发起的“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旨在推进全产业链甲烷控排行动,力争实现2025年天然气生产过程甲烷平均排放强度降到0.25%以下。
陆新明在回答记者关于甲烷减排部署的问题时表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会推动出台中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具体是建立煤炭、油气、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甲烷减排的政策、技术和标准体系,适时修订煤层气,也就是煤矿瓦斯排放标准,强化标准的实施,同时加强石油天然气开采等领域甲烷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