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潮汕英歌舞的传承与发展,[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潮汕英歌舞指的是粤语流行音乐、戏剧和舞蹈形式在潮汕地区的传承和发展,其意义如下:
传承文化遗产:潮汕英歌舞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传承了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戏曲艺术,保留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涵养文艺情怀:潮汕英歌舞是潮汕地区人民的精神粮食,通过音乐、歌唱和舞蹈,激发人们的文艺情怀和审美情趣,弘扬美好的艺术风格和氛围。
加强社会联系:潮汕英歌舞常常作为表达人们情感和思想的媒介,通过歌舞的形式赞美生活、传递友情,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地区发展:潮汕英歌舞的传播和发展有助于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吸引更多人来到潮汕地区观赏、学习和交流,促进当地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潮州英歌舞的由来:
1、“英歌”又称“因歌”、“秧歌”、“莺歌”,在潮汕地区广泛流传,特别是在潮阳、普宁等地,其盛况更是显著。在传承过程中,英歌舞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这种艺术形式主要在春节期间以及元宵节期间进行表演,同时,在遇到重大的庆典或其他喜庆的节日时,也必然会参与其中。英歌所表演的是梁山泊众英雄乔装打扮,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然而,其表现手法却富于写意性,既不叙述故事情节,也不表现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群体的形象。通过人物造型、服饰道具、形体动态、音响节奏等艺术处理,从整体上体现出男性粗犷雄浑的阳刚之美。
2、关于英歌舞产生的具体年代,《潮阳县志》中提到:“从明代开始,潮阳始有英歌”。虽然载述不够详细,但从中我们可以推测,英歌舞的产生可能从明朝开始。如果从英歌舞所蕴含的民间舞蹈特点和宗教意识来看,其产生的时间可能要推前很多。
中新网伦敦2月12日电(彭欣怡)近日,已有两百余年历史的英国文化艺术地标伯灵顿拱廊举办新春特别活动,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普宁英歌舞蹈在伦敦上演。
本次演出受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支持和伦敦华埠商会邀请,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精心组织。16位舞蹈家专程从广东飞到伦敦,国家级代表性英歌传承人陈来发也出席此次表演。
“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作为中国潮汕地区的独特民间传统舞蹈,英歌舞在普宁流传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为表演现场。 彭欣怡摄
表演当天,表演者按《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画脸谱,着武士服,紧身短打。从长廊的南侧逐渐移动到北侧,表演者们手执特制双短棒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队列图形变幻莫测,动作套式五花八门,构成不同的舞姿动态,形成特有的动律,场面恢宏,气势磅礴。
已经学习英歌舞五十余年的陈英发表示:“英歌舞是潮汕地区每个人都知道的舞蹈,象征扬正压邪、带来好运,英歌队伍也传承着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我相信我们不用担心英国人理解不了。”
随代表团出行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武晨表示,这次出行加强了国际文化交流,更展示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让海外华人和外国友人能更加地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完)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