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废弃变压器改装取暖炉图片大全,[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没有暖气的冬天是难熬的,不仅浑身冻得只哆嗦,手也总是插在荷包里不想拿出来。近日陕西的一些农村学校就遇到了取暖的难题,以往的燃煤锅炉取暖设施今年被拆除了,因为其可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但拆除后今年学生怎么过冬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不少学生抱热水瓶上课取暖。
1、治污减霾拆除锅炉
随着天气转冷,各地进入采暖季。但由于治污减霾要求,在陕西省关中一些农村学校,燃煤锅炉被拆除,师生取暖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农村学校冬季采暖现状究竟怎样?问题该如何解决?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武功县武功镇郑坡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共有6个教学班,1个学前班,160名学生。尽管冬天已至,但这所学校的教室里并没有任何取暖设施。
郑坡小学六年级学生王语珠:“第一节课到第三节课都挺冷的,手冷还有脚指头冷。”
郑坡小学教师符晓雅:“特别是早晨和下午,这一块都冷得受不了。”
符老师说,以前冬天学校是用带烟囱的蜂窝煤炉子取暖,今年,蜂窝煤炉子不让烧了,取暖成了他们最头疼的事。
郑坡小学校长段健:“咱们这又没有天然气,今天早晨,我就发现有些孩子冻得不行,我们现在还真是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由于不通天然气,郑坡小学只能考虑用空调取暖。可是,村上只有一台变压器,电力负荷不够,所以这个计划也行不通。
这样的困难不止郑坡小学一家。由于气候太冷,11月15号,在供暖第一天,眉县横渠镇青化中心小学依然只能用燃煤锅炉给教室供暖气。
眉县横渠镇青化中心小学校长李永生:“要改造的话需要有专项资金,我们局里也没有这项专项资金,孩子们年龄都比较小,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受不了这个冷,所以,我们临时给锅炉上安装了一个除尘的设备。”
李校长说,由于资金问题,改变供暖方式一时难以实现,只能在现有设备上进行改进。
记者了解到,目前,眉县有41所学校仍然在使用燃煤锅炉采暖,其中,17所学校对燃煤锅炉实行了布袋除尘技术改造。剩余的24所学校,计划在2018年供暖季前将采暖设施改造到位。
眉县常兴镇烈士陵小学校长李鑫亮:“天然气现在我们这边还达不到,电供暖咱们这边变压器容量太小,根本就带不起来。天气比较冷,也比较急,总不能让孩子冻着,所以,还继续采取锅炉烧煤的取暖方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农村学校过去一直使用燃煤锅炉采暖,这次锅炉拆除后,其他的取暖方式费用都比燃煤大,而且,购置采暖设备就需要一大笔钱,加上运行费用,问题就更大了。
2、抱热水瓶上课取暖
武功县武功镇绿野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初中有16个班,高中44个班,总共2200多名学生。
绿野中学高二一班学生王露:“大家上课的时候都抱着热水杯子,手都冻得通红通红的,直跺脚。”
今年,燃煤锅炉被拆除后,学校决定倾全校之力给教室、学生宿舍全部装上空调。每个教室安装2台2匹的空调,每一个宿舍安装一台1.5匹的空调。
绿野中学总务主任张思晨:“1.5匹空调一共采购了248套,2匹空调一共采购了116套。”
然而空调还没装完,问题就跟着来了,这么多空调同时运转,学校的电力无法负荷,必须进行改造、增容,总共花费将达到300多万元。
绿野中学总务主任张思晨:“目前只能由学校这一块从经费里挤一部分,大概是五个学期给人家把钱付清。”
与绿野中学情况不同的是,在武功县苏坊镇中心小学,由于天然气管道已经铺到了镇子的街道上,所以,学校打算采用天然气取暖。
苏坊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武梦杰:“估计就是个十天左右,管道就可以通过来,教室里原有的暖气片可以利用。管道通了以后,天然气要通过来,估计还得一段时间。”
武功县教育局财务股主管段海谋:“一些初级中学和农村学校,目前取暖设施仍旧不能到位。还有一半的学生、学校,达不到冬季取暖的要求。”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武功县教育系统共拆除取暖锅炉43台,涉及到31所学校,牵扯到15760名学生的取暖问题,这些学校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寄宿制学校,今年能采用电暖设备的也只能是部分学校。
段海谋:“通过政府集中采购,为7所学校购置空调总共是1160台,为13所公办幼儿园安装电暖墙等设施。”
记者先后走访了兴平、眉县、武功、蓝田等多所学校,发现当地推行铁腕治霾政策后,大部分学校拆除了燃煤锅炉采用空调采暖,而采用空调改造花费较大。
以一个县为例,大约需要资金2000万元左右,由于县上财政压力大,资金只能从学校经费中挤一部分,然后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解决,而后续运行资金更是一个头痛事。
宝鸡市眉县青化中学有在校学生526名,教职工40多名。去年拆除锅炉改为电暖气,一个采暖季仅电费就9万多元。
青化中学校长李新亮:“一个取暖季电费,去年总共花费是93000多元。”
李校长说,学校前期工程目前还欠账43万元。虽然省上对每个农村学校的学生每年拨付60元的取暖费,就他们学校现状来说显然不够,只能从学校经费里开支。
李新亮:“一个学期的教育经费大概是30多万元,咱们补贴电费这一块是9万多,将近三分之一。教师的外出培训,学校里边的正常开支,教师办公用品这些方面,咱们就得压缩。”
西安市蓝田县几年前就开始进行采暖设备的改造,今年,全县37所学校拆除了燃煤锅炉,大部分学校都采取空调采暖。
蓝田县教育局计划与资金管理科科长李鹏伟:“采购空调3300台,为25所学校架设变压器进行线路改造。目前取暖设备、设施已经全部到位。”
但对部分学校来说,每个冬季的运转费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蓝田葛牌镇阳坡小学是一个教学点,共11个孩子,一学期教育经费5万元左右。2013年由蜂窝煤炉子改成空调取暖,费用一下子上涨了不少。
葛牌镇阳坡小学校长魏先锋:“一个取暖季烧煤的时候就是3000块钱左右,空调取暖以后,费用能增加一倍,就是7000到8000块钱左右。”
蓝田县葛牌九年制学校总务主任雷云康:“要用公用经费来弥补电费,可能就会影响我们正常的教学活动。”
采访中,一些学校领导告诉记者,虽然学校的采暖问题解决了,但后续的运行和维护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部分开支除了县上解决部分外,只能通过压缩教育经费和节约日常经费来支取,而且,这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直面现实,加大对农村学校这一块的投入和经费的划拨。
不难看出,今年冬季,一些学校取暖仍面临很大困难,有的学校通过各种办法,供上了暖气,有的正在想办法,有的则在寒冷中等待。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希望农村学校冬季取暖问题能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从长远考虑,解决好师生冬季取暖问题。
因未供暖,河北乡村小学生晒太阳取暖。
12月5日报道,近日,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最低气温一直在零摄氏度以下。记者接到当地一位小学生家长反映:“当地采暖季已开始近20天,一些乡村小学至今还没有供暖。因为教室里没有供暖,处在阴面的教室,还不如院子里暖和。”记者近日在走访发现,当地多个乡镇的多所乡村学校都未按时供暖。图为南雅握小学的孩子在室外写作业。
记者采访时看到有的学校因为教室太冷,安排学生在室外晒太阳上课,或者带着学生到操场跑步取暖。但已有不少小学生出现冻伤。曲阳县教育局回应说因之前取暖的锅炉达不到环保要求,按照上级要求今年所有学校供暖都进行“煤改电”改造,但是改造时间比较晚,工程没有按时完工,将加班加点,争取早日把电接上。
在南雅握小学院内,记者看到,之前取暖用的燃煤炉子和排烟管被丢弃在教室前面。教室里已经安装了电取暖的设备,但还没有投入使用。小学校长说,工人们正在调试变压器,应该很快就能接上电,用电取暖。然而,不少学生已被冻伤。南雅握村一位家长说,她的孩子是该校二年级学生,现在脚已经冻伤了,“看着孩子皴裂肿着的后脚跟真是心疼啊!”
另一位家长说:“我小时候上学有过这种经历,那种脚被冻得生疼都不敢动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没想到现在还有这种事情发生。”还有一位老人说,他的孙女在南雅握小学上一年级,脚趾被冻伤了,肿得厉害,而且晚上特别痒。“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问我,爷爷,怎么冬天还有蚊子啊?”
记者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查询到一份《2017年曲阳县教育局学校“煤改电”设备采购与安装项目招标公告》,开标时间是10月12日,此时距离供暖日(11月15日)仅有一个月零三天的时间。对此,一位学生家长质疑说:“为什么‘煤改电’工作不能提早展开?”至于为什么学校“煤改电”工程开始这么晚?这位负责人没有回复。图为记者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而且之前取暖用的燃煤炉子也已经被拆除。
2016年10月,河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实施保定廊坊禁煤区电代煤和气代煤的指导意见》提出,保定市、廊坊市京昆高速公路以东、荣乌高速公路以北与京津接壤区域以及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全部行政区域划定为禁煤区,禁煤区涉及保定、廊坊市18个县(市、区),区域内有404个城中村和3345个村庄,约105.4万户居民,按要求到2017年10月底前,禁煤区内完成除电煤、集中供热和原料用煤外燃煤“清零”。记者注意到,曲阳县并没有处在此次河北省划定的禁煤区内。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李海涛)“每年冬天,烧煤炉子取暖把家里弄的烟熏火燎,脏不说,稍不注意还会煤气中毒。现在好了,儿子刚给屋里装了电地暖,又热乎又干净,政府还给补贴电钱!”11月24日,家住西安市东郊田家湾村的81岁蒋老太太,坐在客厅地板上夸家中电地暖真暖和。
家中取暖煤改电八旬妪绝口称赞
燃煤土暖气,巧手变成电能土暖气;暖烘烘的“电地暖”,替下烟熏火燎的钢炭炉子;各种取暖器,也让冬季盛行的蜂窝煤踪迹全无……昨日,记者走进没有供暖的西安东郊第一大城中村——等驾坡街道田家湾,发现全村1950个家庭,家家户户用电能取代了燃煤,变着法子让家中温暖过冬。
瞧,因为家里首次装上了电地暖,今年81岁的蒋老太太,为了证明自家的电暖气很热,干脆一屁股坐到客厅的地板上,现场给记者试暖,逗得旁边的儿子哈哈大笑。老人的儿子王先生说,今年10月17日田家湾村实施“散煤清零”以后,全村住户都撤掉了燃煤炉子。以前冬天取暖都靠烧煤炉子,现在不让烧煤了,他就给家里安装了电地暖,虽然取暖费用比烧煤贵了点,但是干净暖和又安全,可把83岁的老父亲和81岁的老母亲乐坏了,逢人就夸自己住上了暖气房,可幸福了。
这边的蒋老太太夸家中电地暖,那边75岁的郭老太太,领着记者参观村委会免费发给她的美的牌电暖气。据郭老太太讲,家中取暖的这台电暖气,是今年重阳节村委会主任贾随州代表村上送给她的节日礼物,可暖心了!
在住户杨先生家,一进家门就感觉到热乎乎的。原来这户人家将原来的燃煤土暖气,巧手变成电能土暖气,24小时供暖堪比市政集中供热。杨先生告诉记者,不让烧煤了,原来安装的燃煤土暖气不能废了呀,撤掉暖气的煤炉子后,就花1600元左右找人改装成了电炉子供暖,干净卫生还比之前暖和。
新增15台变压器让1950个家庭温暖过冬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10月17开始,81岁的蒋老太太所在的村子打响“散煤清零”攻坚战,目前为止,这里的1950个家庭,彻底告别了燃煤炉子,做饭和取暖的设备,全部用电炉具取代,耗电量瞬间猛增,尤其是到了供暖季。
“不让烧煤改用电炉子了,一下子增加那么多电家伙,尤其是在冬天用电高峰期,村里的电够用吗?”采访期间,记者问村里的住户。
“够用,村里早就为我们想到了,在入冬前就已经向供电所申请新增了15台变压器,加上原来的8台,就有23台了,不然早就跳闸了!”有住户向记者解释说。还有住户告诉记者,他们不但有了足够的电用,而且还如期拿到了煤改电的补助费用,可以踏踏实实温暖过冬了。
随后,记者就此采访村主任贾随州,正如村里住户所言,村里把煤改电的补助费用,在10月27-29日就发到了住户手里,新增的15台变压器,除了两台还正在办理外,其它13台已经全部到位运转。贾随州告诉记者,大家都用电了,用电安全就不能忽视,为此,村委会因此还加大安全用电宣传,杜绝安全隐患。
电量足,供热好,有补贴,还赶紧,难怪像郭老太太、蒋老太太这些用了大半辈子煤炉子的老人,也绝口称赞电暖气用着真好!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