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道明竹编历史渊源,道明竹编|竹丝编织300年历史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道明竹编的故事,[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道明竹编历史渊源

位于古江源县(即崇州市)的道明,其竹编艺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公元3-5世纪的晋代,历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提到江源县,提及下朱邑(下朱亭)的黄润细布,用羌竹制成的“羌筒”包装,这表明早在5世纪前,江源先民已掌握了织造技艺,并用竹制品提升麻织品的品质。宋代时期,陆游来访时还曾使用竹笠避雨,显示竹编在当地生活中的实用性。


到了17世纪清朝,道明竹编开始正式发展为工艺品。据民国《崇庆县志》记载,崇庆竹编的名声远播,道明的贡献功不可没。那时,农民们常以竹篾编织各种日常用品,如鸳篼、撮箕等,甚至发展出精细的工艺品,如斗笠、凉席等,深受周边地区百姓喜爱,成为竹编市场的首选。


19世纪初,张国正在道明竹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他将竹篾细划,竹丝细劈,使编织更加精致。为了克服竹丝过于脆弱的问题,他引入瓷器和漆器作为底胎,将竹编与之结合,形成了有胎竹编,这是瓷胎竹编的雏形,开启了竹编工艺的新篇章。




扩展资料

道明竹编,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特产。崇州市道明镇地处川西平原,竹资源丰富,该镇竹编历史悠久,编制材料、工艺独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所产竹编造型别致,精巧细腻,经久耐用。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道明日用竹编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道明竹编传承人物

陶亭革,出生于竹编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掌握了精湛的竹编技艺。他致力于扩大这一传统工艺的影响力,于1995年创立崇州市鑫隆竹艺社,专注于竹制品的精制与创新。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开拓,他的努力使竹编事业在2007年发展为崇州市竹兴道明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道明竹编得到了更多人的传承和发扬,竹编从业者队伍日益壮大。


丁志云,继承了父辈的技艺,擅长制作各类实用的竹编产品,他在道明镇颇具影响力。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丁志云不仅生产竹编外贸产品,还不断研发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有力推动了道明日用竹编的发展。


赵思进,自小师从竹编,技艺高超。他不仅在国内外从事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外贸,创作出上百种作品,创汇数百万美元,还培养了数百名徒弟,被誉为“竹编工艺美术师”。20世纪80年代,赵思进更是走出国门,远赴哥伦比亚、牙买加等地,传授道明日用竹编,培养了近200名学生,对道明竹编的国际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位传承人的辛勤耕耘,不仅守护了道明竹编的传统,还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这一独特的手工艺得以发扬光大。
扩展资料

道明竹编,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特产。崇州市道明镇地处川西平原,竹资源丰富,该镇竹编历史悠久,编制材料、工艺独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所产竹编造型别致,精巧细腻,经久耐用。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道明日用竹编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道明竹编|竹丝编织300年历史

2018-05-16 11:28·四川非遗

竹编是指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织的篾为“纬”。由经与纬的挑压可以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从而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编产品,根据编织工艺的不同,竹编可分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混合竹编。竹编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再创作,竹编是艺术中的艺术。

道明竹编距今已有300多年的编织历史。道明镇自古盛产慈竹,在农家小院的四周和美丽的乡村田野,随处可见一丛丛青翠的竹林,仿佛是一道道青色的屏障。竹编艺人们砍下慈竹,经过去青皮、剖片、日晒、划篾丝、染色等工序后,再经过编、绞、锁、插、穿、扣等工艺技法,编织出一件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丰富多彩的竹编工艺品、日用品。可以想象,道明镇那些心灵手巧的竹编艺人,坐在飘散着竹篾清香的作坊里,用灵巧而智慧的双手编织出美妙的生活与竹器,那些琳琅满目的竹编产品像小山一样堆积起来,然后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走进喜欢竹器和环保产品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传统的道明竹编品种繁多,除竹篼、竹篮、竹盘、竹碗、竹扇、竹灯笼、竹盒外,还有竹净百圆锣、竹套三花提篮、竹筷篓、竹纸篓、竹花插、竹通花稀篾碗、竹船形书篼、竹花篼等。另外,还有竹编玩具,花色品种达200多种。

道明竹编利用川西平原盛产的慈竹为原料加工编织而成。手工艺人精心选择生长三年左右的慈竹,采用中间一段颜色一致又没有斑点,节长质细的部分;然后刮青去节,有的要保持竹子本身自然色泽,有的还需要进行染色加工,用红、蓝、黄、黑等油漆均匀地涂在竹筒表面;再后,把竹筒破成粗细均匀,厚薄一致的竹片和竹丝。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他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清光绪年间,由当地艺人编织的儿童玩具获得四川劝业会一等奖。1992年,道明镇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竹编艺术之乡”。2004年,道明竹编被列入《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概览》一书,享誉国内。如今,道明竹编产品几乎占据了食品包装、竹帽、竹编工艺品及竹编日用品等的省内省外绝大部分市场,不仅畅销国内24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单位,还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等4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日报》《人民中国》等刊物也用照片和多种文字向海外朋友介绍道明竹编;北京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和四川电视台都以“竹编之乡”为题,先后来道明拍摄专题新闻纪录片、四川美术学院编写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一书,对道明竹编的工艺特色都有专节论述;北京科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科技片《竹编》,也有不少镜头是在道明拍摄的,影片真实地介绍了道明竹编的精湛技艺和奇姿异彩。

道明竹编是四川古老的民间艺术,道明老一辈匠人将这门艺术传承发扬,而新一代道明人正带着他们对竹编艺术的执着和倔强,使其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追求自己梦想的同时担负起传承非遗的重任,道明竹编也成为这些后起之秀的“创意舞台。

道明竹编是崇州市道明镇的传统特色产业,2006年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又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编辑:李敬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道明竹编的故事
发布人:18863937682 发布时间: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