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4770301193093651/
2025-02-24 08:09·一度开外最近有消息说,继山东之后,浙江也出现了“-0.2元/千瓦时”的负电价。这事儿听起来挺新鲜,老百姓可能纳闷:这跟我有啥关系?用电不是掏钱就行吗,怎么还能倒贴钱?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掰开了聊聊,看看它到底跟咱普通人的生活有啥联系。
先说清楚负电价是啥意思。正常情况下,电厂发电卖给电网,电网再卖给咱们用户,电价都是正的,比如每千瓦时(也就是1度电)0.5元、0.6元这样。可负电价呢,就是电厂不仅不赚钱,反而得倒贴钱给电网。比如“-0.2元/千瓦时”,意思是电厂每发1度电,还得赔2毛钱。这听起来像是做亏本买卖,谁愿意干啊?但这背后有原因,咱们慢慢讲。
浙江这次出现负电价,跟咱们国家电力市场的新变化有關。2025年,浙江电力市场出了新规矩,允许电价最低到-0.2元/千瓦时。这不是随便定的,而是因为现在发电方式变了。过去主要是烧煤发电,成本高,电价也贵。可这几年,风电、光伏这些清洁能源在咱们国家发展得特别快,尤其浙江,太阳能和风能装机量已经占了一半以上。比如截至2024年6月,浙江清洁能源装机达到7117.7万千瓦,占总量的52%,其中光伏就有3878万千瓦,风电627.8万千瓦。
这些新能源有个特点:风大了、太阳好了,它们就使劲发电,可老百姓不一定正好在那时候用那么多电。比方说中午太阳猛,光伏发电多得用不完,电网就得想办法“消化”这堆电。要不就浪费了,要不就得让电厂少发点。可风电、光伏不像煤电,说停就停成本高,浪费又可惜。于是就有了负电价——电厂宁可贴钱,也要把电卖出去,总比白白扔了强。
山东之前就试过这招,2023年“五一”期间,电价最低到过-0.08元/千瓦时,持续22小时。浙江这次更狠,直接到-0.2元,说明新能源发电量更大,电网压力也更大。
好了,说到重点了,这负电价跟咱老百姓有啥关系呢?别急,咱们分几块聊。
你可能想,电厂都倒贴钱了,咱用电是不是能少花钱?理论上是有可能的。负电价说明电太多,供应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电价就可能往下走。浙江2024年就开了个会,说全年要给工商业减电费40多亿元,2025年电价还可能继续降。这对工厂、商家是大利好,用电成本低了,东西没准也能卖得便宜点,咱们买东西可能间接省钱。
但咱们家用电,影响没那么直接。居民用电有“阶梯电价”,比如浙江第一档(年用电量2760千瓦时以下)是0.538元/千瓦时,第二档(2761-4800千瓦时)0.588元,第三档(4800千瓦时以上)0.838元。这价格是政府定的,受市场波动影响小。负电价主要是现货市场的事儿,暂时不会直接让你的电费单子变2毛钱1度。不过长远看,如果电力市场更灵活,居民电价没准也能慢慢调整,咱们有可能沾点光。
负电价还可能让电网更聪明。电太多的时候,电网可以鼓励大家多用电,比如晚上充电动车、中午开空调啥的。浙江有些地方已经试过“分时电价”,白天电贵(高峰8:00-22:00,0.568元/千瓦时),晚上便宜(低谷22:00-8:00,0.288元/千瓦时)。以后要是负电价多起来,晚上电价可能更低,你洗衣服、烧热水、给车充电都能省一笔。对有电动车或者大功率家电的家庭,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再说个长远的事儿。负电价说明新能源用得越来越多,煤电用得少。这对咱们空气质量是好消息。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本来就靠分布式光伏和海上风电多,煤烧得少,雾霾也少。你家门口空气好点,孩子跑出去玩也放心点,这不也是负电价带来的“福利”吗?
当然,也不是全是好事。电厂贴钱发电,日子不好过,可能会影响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万一有些小电厂撑不住,停了工,夏天用电高峰时会不会缺电?这得看政府咋平衡。不过现在看,浙江电力负荷2024冬到2025春预计1.1亿千瓦,增长10.8%,电网还扛得住,问题不大。
其实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负电价这事儿不用太操心。短期内,你家电费单子不会大变样。但可以留个心眼儿:
总的来说,浙江出现-0.2元负电价,跟咱关系不算直接,但也不是一点没影响。电费可能慢慢便宜,用电可能更灵活,空气还能更好点。当然,这也提醒咱们,电力这东西越来越复杂,政府、电厂、老百姓得一块儿努力,才能让日子过得更舒坦。
有啥想再聊的,随时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