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的吃铅量越多,就越钝,吃铅量越小就越灵。也许在夏天的时候这点浮力并不影响什么,但是在冬天鱼口弱的时候,这个吃铅量就显得很重要了。我做过一次试验,将一个吃铅量2克的浮漂和一个吃铅量0.8克的浮漂作对比。
一样的都是调2钓2,吃铅量大的浮漂鱼口只能拉下去1目甚至半目,可是吃铅量0.8克的浮漂随便就可出现1目以上的大顿口,鱼口显著清楚许多。漂尾的粗细也很重要,漂尾越细,敏感度越大,在冬钓的时候最好还是挑选细尾漂。
浮漂一般有四种材料,芦苇,孔雀羽,巴尔杉和纳米,现在许多钓鱼爱好者都喜欢用纳米漂和巴尔杉漂。可是呢芦苇漂的敏感度还是最高的,一旦发现浮漂的动作比较轻,不妨试试芦苇漂,出来的动作可能清楚许多。但是这里指的芦苇漂许多指那类买鱼竿送的那类“芦苇漂”,挂个秤坨都压不下去两目的那类。
都说浮漂是钓鱼者的双眼,但是很多人都只重视漂尾外露几目,却无论浮漂自身带来的影响。比如说浮漂的漂型,材料,吃铅量尺寸。比如说鱼口很轻,在能顺利矶杆的前提下浮漂吃铅量是越小越好(一定要能伸直主线),从漂型上来讲,长细身的浮漂横截面更小,上下运动的阻力也更小,在视力允许的前提下漂尾也是越细越好。
可能有些钓鱼爱好者不太在乎这些,总觉得这都是小细节,不影响鱼口。也许在夏天的时候没啥关系,可是在冬季自身鱼口就轻的前提下,这就很重要了,就算只能让浮漂动作增大半目也能让你上鱼率大大提高了。
都说冬季的鱼口轻要小钩细线,但好多人便是不信,总觉得自己用3吹打乐线也仍然钓大鱼。假如是斤鲫当然没问题,500克等级的也你勉强钓一钓,可是你那里的资源确实有这么好吗?评论区的钓鱼爱好者们但是整天在调侃资源不给力,瓜子鲫成堆。
在温度低鱼儿活跃度不高,鱼的个人有比较小的时候怎么可能有信号呢。在确保拉力值的状况下线组还是小一点比较好,钓组越小柔软性越好,信号的衰减也就越小,出来的动作也就越清楚。提竿轻一点,钓竿软一点,跑鱼的概率其实不大,即便偶尔跑鱼也比浮漂一动不动要好很多吧。
近日,湖南一女子在网上晒出了自己喂养的500多斤重的大鱼,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据了解,女子称自己是回到乡下就继承了家业,渔场内有1000多个网箱养鱼,很多都是西伯利亚鲟专门用来生产鱼子酱,最大可以长到500斤到600斤。
其中有一条500多斤、价值6万左右的大鱼被她当成了宠物,取名为“大胖”。她说,“大胖”非常聪明和亲人,只要她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从水里冒出头来。有时候她还会跳到它的身上玩耍,它也很配合。
女子称,这条大鱼养了五六年了,最少值6万多,这条大鱼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会卖掉它或者吃掉它,会一直陪着它。对于网友们对她养鱼方式和动机的质疑和担忧,她说,“我养这些鱼都是按照规范和法律来的,并没有做什么违法或者不道德的事情。我也很爱惜这些生命,并不会随便虐待或者浪费。”
如今,这个渔场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道风景线,而她的“大胖”也成为了这个渔场的代表,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杭州一位大爷在西湖旁喜提大鱼,出水的时候全场沸腾,有些人至于西湖难道还可以钓鱼吗?相信很多人应该都不知道吧,西湖本身就是一处景点,怎么能够钓鱼呢?而这位大爷竟然在西湖里面钓出来一条大鱼,当时场面十分壮观,其实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很多大爷都在西湖旁边钓鱼,其中有一位大爷竟然钓到了一条大青鱼,当时用鱼竿根本就拉不上来,还是旁边的人用渔网帮他提上来的,可以看得出来,这条鱼起码有十几斤重,这位大爷应该可以饱餐一顿了。
这条鱼被捞上来的时候活蹦乱跳的,因为比较重,所以最后是由三个人合力抬走的,可见这条鱼有多大,当时这个大爷应该会很高兴吧,其实对于很多钓鱼的人来说,钓到这样的大鱼是非常开心的,而且几率也会很小,现在有很多的退休老人,平时没什么事就会到湖边或者河边去钓鱼,其实对于他们来说钓多钓少并不重要,可能就是为了打发时间,而且钓鱼也是一项很修身养性的事情,而且一般人是没有耐心去钓鱼的,真正能够坐在那里钓鱼的基本上是那种比较沉得住气的,如果性格比较毛躁的话没有这种耐心。
其实这则视频是一名男子发到网上去的,他当时看到大爷钓了一条很大的青鱼,特别的激动,而且在场的人都激动不已,感觉是自己钓了这么大的鱼一样,并且在大家的帮忙一下,好不容易将这条大鱼捞上来了,据了解,如果想要在西湖上钓鱼的话,必须要持证上岗,如果没有证的话钓鱼是要罚款的,当然我们也不知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证件,或者是怎样去办理这种证,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在西湖钓鱼的话是必须要持证件。